..续本文上一页身、如西方人天凡夫、亦是无量寿。又以修普贤行愿、不虚度时、故名善得胜寿命。善来人中生者、谓此人不空来人中一遭也。不久成就普贤菩萨行、皆等流果也。
○三离系果
《经》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记》系者系缚苦集二谛、系缚众生于生死海中。诵普贤行愿品、则离苦集二谛系缚、曰离系果。往昔由无智慧、故造五逆之因、而感五无间之果。又者出家比丘戒有五篇。随犯一篇中一条、亦堕无间、而名同义别。诵此普贤行愿品、即速能消灭五无间罪恶。
○四异熟果
《经》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记》异熟之义、长行已讲。即时异、处异、性异。过去诵普贤行愿品、现生得果报、曰时异。前生诵普贤行愿处、与今生得果处不同、曰处异。前诵普贤行愿品是善性、今得果报属无记性、曰性异。如佛生望族、是族姓圆满。生王种、是种类圆满。佛下生成佛、即是生于望族王种。佛身有紫摩金色、即容色圆满。有世二相、八十种好、即相好圆满。佛为一切智慧人、即智慧圆满。皆得力于普贤行愿也。
○五士用果
《经》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记》士约人、用约作用。好作用故得好果报。如种田者、得收获果报。修行者、得降魔乃至成佛果报。诵普贤行愿品菩萨、是降魔之人。一切魔王外道所不能摧。果上堪受三界之供养也。
○后颂究竟果
《经》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记》此一颂别颂究竟果。究竟果即成佛果也。“速诣”者、谓诵普贤行愿品人、成佛极速也。“坐已”者如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一坐、发愿若不成佛誓不起坐。故能降伏魔军、示成正觉、八相成道。文举三相、该摄八相。“含识”即含有知识一切众生也。有知识故有分别、为之说法则可转识成智。“普利”者、任何种类众生、能闻佛法、无不得利益也。
○戊三颂结劝受持三、一结前诸行
《经》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记》结前诸行、即结书写等十行。披读者于文义难记则披其义、便记忆故。讽诵者、读文熟已、背本能诵故。受持者、领受于心、执持不忘也。上三属自利、演说行属利他。十行随行一行所得果报、唯佛能知。不惟三乘人不能知、乃至等觉菩萨、亦不能究竟知。惟佛与佛、乃能究竟知之。证明此人决定获胜菩提之果。获胜菩提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大智慧果。
○二重显胜益
《经》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记》重显者、前乃结诸行胜益、此则重显读诵一行胜益。谓诵普贤行愿品功德、无穷无尽。我今说其少分。一念所修功德善根能令一切功德善法悉皆圆满。能令一切众生出世清净愿、悉皆成熟。
○三结成回向
《经》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记》前之回向、合而又分、分而又合。今又结成回向者、前乃普贤回向、此是个人之回向。谁诵此行愿品、即属谁之回向。“我此普贤”、普贤二字指过去普贤、即一切诸佛之因也。“我”字即是现今之普贤、先觉觉后觉、后觉学先觉故。“无边胜福皆回向”者。行是因、福是果、行大故福大。菩萨所作福德、皆不贪著。以此回向、愿沉溺生死之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安乐之刹。
○乙二结说赞善
《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记》结说赞善者。结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说此行愿品已。善财童子及一切菩萨闻之、踊跃欢喜。结集者、义取如来赞曰、善哉善哉。义取者非实事故。
○甲三流通分二、乙一指所说法
《经》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记》流通分、约别行普贤行愿品。此下属此一品流通、约四十华严不思议品、文殊菩萨有本会有末会。末会当属流通分。约全部华严经、亦以末会为八十卷之流通分、“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即指所说法。菩萨说法、云佛说法者。佛揽三世间为一身故、菩萨说即是佛说。又者、有佛在场作证、菩萨说、即佛说故。局约此品、是不可思议境界、通约全部华严、皆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乙二时众受持二、丙初列能持众三、丁一菩萨众四、初第一类
《经》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记》即逝多林会末会、大智舍利弗将所摄受、回小向大六千比丘、付与文殊、故为文殊菩萨所成熟者。
○二第二类
《经》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
《记》即弥勒菩萨领导现在贤劫一切菩萨众、以上二类多在此第九会之末会。
○三第三类
《经》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
《记》此多是等觉菩萨、义通常随众。常随佛故、遍该九会。
○四第四类
《经》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记》即第九会远来新众、及九会旧众。
○丁二声闻众
《经》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记》舍利弗为主、所度六千比丘为伴。伴已入菩萨众中、主仍在声闻众中者、因大智舍利弗发菩萨心、度声闻众生。已度六千比丘、回小向大。自仍在声闻众中、度其他声闻众生故
○丁三杂类众
《经》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
《记》此杂类诸神众如常释
○丙二总结受持
《经》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记》前来四类菩萨、及声闻杂类等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闻”即闻慧、故有皆大欢喜之相。“信受”即思慧、“奉行”即修慧、皆愿在会大众、亦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方不负佛恩、亦不负己灵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亲闻记终
《普贤行愿品亲闻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