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怀进)▪P5

  ..续本文上一页化现实、使理想成为真实。智者大师所说的一念三千理论,就充分发挥了上述精神。所谓一念,即指吾人当前介尔一念之心,所谓三千即指三千种世间。一念三千,就是告诉我们行人,依此当前一念具足三千性相,观其即空即假即中,称作一念三千空假中。观之观之,观到能所双忘,心境一体,即达到“不思议境”。进一步说,正视日常一念,捕捉日常一念,并净化日常一念,正视和捕捉一切可能的存在状况,随时随地深化观之即空假中,至能所双忘不思议境。若以“十界”现起为例,尽管“日常一念”微细,也会起相应作用。如“恚”念起,则现地狱界;“贪欲”念起,则现饿鬼界;“愚痴”念起,则现畜生界;“无明爱欲”念起,则现人界;“禅悦定乐”念起,则现天界。若观“四谛”则现“声闻界”;若观“十二因缘”则现“缘觉界”;若发“四弘誓愿”则现“菩萨界”;若与“真如”相应,则现“佛界”。不论什么念起,都得随时观其三千即空假中。所以如实观照当下一念,是一个修学佛道者的“用功处和要紧处”,这更是一个虔敬和严肃的修道者必备的自觉心。

  总之,一念三千说,是具有深刻修道意义的实践理论。圆人即从当前一念修观“三千不思议境”,观到极处,法体自然圆融,也就达到了净化现实的修道境地。

  结语

  一念三千是天台智者大师“说己心中所行”的法门,其重要性不亚于当年释尊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真理一样。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提出此说,目的在于教人观照当下一念之心,不论此心落于何种法界,都须就此一念观其实相即空即假即中。就生命的实践意义而言,有个抉择的必要,正如智者大师所言“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作为修学者来说,观照自己介尔一念心的功夫,正是决断离染的捷径。

  透过一念三千的理论,我们还可了悟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旨,也在当下的一念心中。“即心即佛、即心作佛”。这刹那之心,虽是起于有情的意根与法尘相对,但其具足三千世间,并能进一步达到以小摄大、以大入小、互无滞碍的不思议境。当下一念,即可展现三千世间的形形色色,只因众生根钝障重,不能感触领悟而已。智者大师以大慈悲愿力故,将这一念三千说引导有情归入正道,脱离生死,证入涅

  1而又不住涅

  1,永远化导众生、利益人类。

  注释:

  [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大正藏》卷10,102a—102b。

  [2]同上,卷10,《大正藏》卷9,465c。

  [3]《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大正藏》卷33,696a。

  [4]《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2a。

  [5]《止观辅行传弘决》卷5,《大正藏》卷46,296a。

  [6]《续藏经》卷101,229a。

  [7]《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大正藏》卷33,696a。

  [8]《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2c。

  [9]《大方广佛佛严经》卷11,《大正藏》卷9,465c。

  [10]《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4a。

  [11]《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4b。

  [12]《金光明经》卷3,《大正藏》卷16,346b。

  [1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大正藏》卷9,278a。

  [14]同上,《大正藏》卷9,405a。

  [15]《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4a。

  [16]《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大正藏》卷33,696a。

  [17]《大智度论》卷47,《大正藏》卷25,401a。

  [18]《止观辅行传弘决》卷5,《大正藏》卷46,295c。

  [19]《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大正藏》卷33,693a。

  [20]同上,《大正藏》卷33,693c。

  [21]《妙法莲华经》卷1,《大正藏》卷9,5c。

  [22]《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大正藏》卷33,694a。

  [23]《妙法莲华经文句》卷4,《大正藏》卷34,222a。

  [24]《大智度论》卷47,《大正藏》卷25,402a。

  [25]《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5a—55b。

  [26]同上,54a。

  [27]同上,《大正藏》卷46,55c。

  [28]《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卷46,7b。

  [29]同上,《大正藏》卷46,8c。

  [30]《摩诃止观》卷3,《大正藏》卷4b,25b。

  [31]同上,《大正藏》卷46,31c—32a。

  [32]《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大正藏》卷46,707a。

  [33]《四念处》卷4,《大正藏》卷46,579a。

  [34]《摩诃止观》卷5,《大正藏》卷46,55a。

  [35]《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卷34,905b。

  [36]《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下,《大正藏》卷46,717a。

  [37]同上,《大正藏》卷46,718a。

  [38]《止观辅行传弘决》卷5,《大正藏》卷46,296c;《大般涅槃经》卷33,《大正藏》卷12,828a。

  [39]《妙法莲华经玄义》卷5,《大正藏》卷33,743a。

  [40]《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卷34,882c。

  [41]同上,卷1,《大正藏》卷34,880b。

  [42]《传佛心印记注》卷上,《续藏经》卷101,399—400a。

  [43]《止观义例》卷上,《大正藏》卷46,450c。

《试述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怀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