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副现象——因果地依赖生物化学历程的次等功能……脑之结构与心理学对于心灵历程未提供任何解释。心灵具备不可化为其它事物的独特性质。”艾克尔斯和荣格的观点,仍未出柏拉图、婆罗门和中国古代神不灭论者的心物二元论思路。
即从心物一元论的立场,或仅从物质方面研究生命现象,考察心灵奇迹,也仍有得出人死续存、灵魂永生结论之可能。现代著名科学家发明大王爱迪生,即主张生命不灭,精神永存,相信人死再生。曾说:“我相信生命有如物质,是不能毁灭的。世界上一直有定量的生命存在,而这个量是永远不变的。”他认为生命单位由亿兆光电实体组成,人死时实体进入太空,进入另一肉体而循环。一些苏联科学家研究了脱体经验后认为:心灵可能是能量的一个类型,心灵离体后也可能把这种能量变为媒介物运载自己,不同类型的离体现象或可能各有不同的相应媒介物。或认为,人体内有一个可以形成离体自我的能量系统“生物等离子体”。心灵既然可乘生物等离子体等能量离体神游,则当然应在人死后继续其存在了。生物等离子体等能量系统,当于佛家密乘所说心识所乘的由气为能源的“细身”。
近几年来,国内人体科学和灵魂问题研究者们,也多倾向于将意识、精神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据物质不灭定律,自然可推论出精神或生命信息不灭了。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林清泉等的“阴性物质”说。这种理论大概是受了苏联科学家沙哈洛夫等有物质宇宙必有反物质宇宙之说的启发,利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解释特异现象和生命本质。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物质按各自的规律运动而组成的整体。与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所有运动极速为光速的“阳性物质”相对,还存在着一类运动最低速度为光速的“阴性物质”,阴性物质超光速,不能被肉眼所见,不可测而来去自如,UFO(不明飞行物)、特异功能等一切神秘现象,都可由阴性物质得到解释。生命虽由阴性物质“灵魂”和阳性物质躯体所组成。所谓灵魂,系由各类型号不同的信息波组成,储藏着生命的活动程序密码,在生命的全过程中起着“指令”的电脑作用。生,是某一组特定的阴性物质灵魂和某一组特定的阳性物质组装体的组合。死,即生命体中的灵魂离开了躯体(阴阳离决)。离开躯体的阴性物质灵魂,自不会消灭,它上哪里去了?若它又与另一阳性物质组合体结合而形成新的生命,岂非佛家所说的轮回转世?具有智慧者,以意念自控自身的灵魂离开躯体漫游,便会有真正灵魂脱体的经验,亦即道教所说“出神”,佛家所言“心离其身,反观其面”。还可推测:应有一不可见的阴性宇宙,渗透于可见的阳性宇宙中;应有不可见的阴性生命——灵魂生命或宇宙人,当他们调节自身的运动速度低于光速时,便会显现于人类面前,乘“飞碟”突然出现的外星人,盖即此类。按此,则亡故者不灭的灵魂生命,便可能偶而显现。而佛家所言诸天等“细身众生”和超出生死的罗汉、菩萨、佛,乃至天宫佛国等,便都应有存在的理由甚至必然性了。因为“生物进化必然导致“星球智慧动物”的出现,然后再过渡到宇宙人的最高生命阶段”(林清泉《灵魂学手记》136页),进化的峰颠,便应是无所不知、自由无碍、永生不灭的佛了。
著名作家柯云路在研究了大量气功、特异功能现象后,认为意识不能仅简单地归结为大脑的属性,而有其离体的独立性,必须用全新的观点来认识它,抛弃无灵魂说,进入有灵魂说。他用“意识体”一词来代替“灵魂”,说意识、思维不仅表现为大脑内的运动,而且是波状的、辐射的,是特殊结构的场。意识体可理解为一种复杂结构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是整个宇宙结构密码、运行法则通过生命形成、诞生而集中、浓缩起来的。意识体既然具离体独立的特性,则由记忆前世、驱邪治病等特异功能暗示的轮回转世、死后续存,便都是可能而且是简单明了的事。
阴性物质说和意识体说尚较粗糙,在理论上不无漏洞可寻,但作为一种解释近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特异现象的假说,无疑开拓了思路,深化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自有其理论价值。
第六节 从佛法看心灵现象
国内人体科学研究者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满怀信心,深信特异功能等现象,是揭破人类自身乃至整个宇宙之秘奥,令科学和人类文明发生飞跃的突破口。佛学“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大乘宝云经》)的思想,被不少人体科学研究者们无意识地认同。《灵魂学手记》说得好:“地球人必须在一步步深入认识自身之后,方能认识到产生它自身的宇宙之真面貌。”
面对特异功能等不可思议的现象,中国的人体科学研究者们几乎都认为:必须突破现有科学知识的框架,设想一种全新的理论,采用全新的研究方法。东方传统的佛、道、儒诸家学说,在认识自身方面,较近代西方科学的思想高出一筹,应继承发扬其精华,以开拓新的思路。东方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发挥,成为人体科学主导理论“人天观”的主干。佛、道等诸家的禅定、瑜伽、气功,被誉为认识自己、开发潜能、变革生命的简而灵的最高技术,研究自身心灵的根本方法,佛家五蕴和合的生命结构说、轮回说,被认为是很深刻的思想;佛的智慧和理想境界,被视作最高智慧和气功的终极归宿。这大概不仅是佛家文化长期影响下的一种社会信仰的余晖,而是人们思索特异功能、气功等神秘现象时必然会趋归的思路。即使在未经东方文化浸润的欧美,当专家们面对再生、魂灵、禅定、瑜伽、气功时,也不能不援引东方古学,惊异东方古代圣哲们智慧之深湛。
其实,对心灵现象的探索研究,早就起步于古代东方人,佛教尤专重认识自心、开发潜能,对心灵现象作了大量记载,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并以禅定等方法实验履践,形成了自家研究心灵现象的独特方法。在佛家看来,今人所谓的神秘、特异现象,实际上并不神秘、特异,是宇宙本然法则的显现,人心潜具功能的显现。人们因戴着偏谬之见的有色眼镜,才把本来寻常的现象看得神秘、奇异,甚而拒不承认。沿着佛家的思路,参以东方其它传统思想和现代科学知识,各种超常心灵现象,都可得到解释,作为一种假说,大概不无参考价值。
为什么有人能记忆前生,而大多数人都不记有前世?按佛家唯识学,往事的遗留信息,虽储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为人能记忆之本,但明显的记忆(念),主要是第六表层意识的功能,现在看来须依脑中的记忆机制而发挥其功用。人不能自忆三四岁以前事,应是脑中的记忆机制未能发育健全的原故。死后再生,经入胎、住胎、出胎,约四年左右,生命形态、记忆机制发生巨变,自然有佛家所说“隔阴之昏”,不能明记前世,未必是像民间所传说,是在阴间饮了“孟婆汤“所致。虽然表层意识不能明记前世,但阿赖耶识中还藏有前生宿世的各种“种子”,能使人在幼年便表现出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不易以今生家庭、遗传等条件解释的倾向,这实际上可解释为对前生宿世习气的隐性记忆,可以从一个人人格和心理的分析而推知。一些人能记忆前生,证据确凿,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应属佛家密乘等所说的“夺舍”;即因特殊原因,不是在父母交合受孕时投胎,而是在降生之际或出生以后投胎,逼走原来胎中的神识,夺其肉体舍宅而居。其神识未经住胎之迷,便可能明记前生。心灵学调查到的记忆前生案例,多数盖属这种情况。那些记忆前生者,说起投生的经过,几乎都说正赶上生孩子,进去就发现已投了胎,生为另一婴儿。而且,记忆前生者中,以前生少壮暴卒者为多,如《晋书》所载羊祜、鲍靓,都是前生几岁夭亡后转生。这种人阳气(生命能量)尚盛,与阳气有关的记忆功能强,故夺舍转生后,尚能明记前生。道书中论及此事,如《云发七签》卷八八《道生旨》说:“于强死中其神或渐耗未尽,却被气将去,为人则分明记得前生事也。”至于其所夺舍宅的原识,佛书中有释为“代识”(暂替代投胎)的。道教则有释为魄先投胎,魂于降生时投胎的。记忆前生的另一种情况,是由修道而开发宿命通,将这种神通力带到后世,如活佛转世不昧宿因之类。宿世多生的历程和遗留信息,皆储藏于自心阿赖耶识仓库中,乃至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无量众生、诸佛的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出一绝对真心。故无量世的过去、未来,皆有可能被自心所知见。世人终日被声色货利所诱,杂念妄动,有如猿猴躁动不停,因而不能直窥自心底层的库藏。修道者通过瑜伽禅定等方法止息念虑之波动,寂静自主的意识,便可能提取自心储藏的前世信息,知晓宿命,宿命通熟练坚固到一定程度,便可投胎转世而犹不昧前生。中国史籍中所载少时记忆前世者,即以前世曾为僧尼、修过道者为多。有的人虽小时未必知宿命,但偶遇前生境缘,或身心放松,达到如四禅“舍”的心境时,也可能在刹那间突然显现潜在宿命通,忽忆前世。有些人则可能在被催眠而达无意识时,显现出潜在的宿命通。
至于濒死体验,其中“死而复生”一类,应当看作死后真实的精神历程。按藏密说法,死亡是一周身之气逐渐离体的过程,人完全死亡约需三日半至四日。故死亡不久,如穆迪所所调查死后20分钟复活的案例,虽然心跳、呼吸停止,但尚有余气在身,维持脑组织不致因缺氧而坏死,还有神识归体而复活的可能。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尔茨医生于1889年被宣布死亡4小时后复活,中国辽宁北方气功协会的吴中原在1967年心脏停跳三夜后复活,都有死后神游的体验,证明藏密所说死亡时间并非虚言。当然,濒死体验中也有不少并非“死而复生”,只是临近死亡边缘,其体验只能由濒死之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解释为一种活人身上的特殊心理状态。藏密对此早有描述和解释。
心灵学所研…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