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第十章 輪回說與心靈學▪P8

  ..續本文上一頁是副現象——因果地依賴生物化學曆程的次等功能……腦之結構與心理學對于心靈曆程未提供任何解釋。心靈具備不可化爲其它事物的獨特性質。”艾克爾斯和榮格的觀點,仍未出柏拉圖、婆羅門和中國古代神不滅論者的心物二元論思路。

   即從心物一元論的立場,或僅從物質方面研究生命現象,考察心靈奇迹,也仍有得出人死續存、靈魂永生結論之可能。現代著名科學家發明大王愛迪生,即主張生命不滅,精神永存,相信人死再生。曾說:“我相信生命有如物質,是不能毀滅的。世界上一直有定量的生命存在,而這個量是永遠不變的。”他認爲生命單位由億兆光電實體組成,人死時實體進入太空,進入另一肉體而循環。一些蘇聯科學家研究了脫體經驗後認爲:心靈可能是能量的一個類型,心靈離體後也可能把這種能量變爲媒介物運載自己,不同類型的離體現象或可能各有不同的相應媒介物。或認爲,人體內有一個可以形成離體自我的能量系統“生物等離子體”。心靈既然可乘生物等離子體等能量離體神遊,則當然應在人死後繼續其存在了。生物等離子體等能量系統,當于佛家密乘所說心識所乘的由氣爲能源的“細身”。

   近幾年來,國內人體科學和靈魂問題研究者們,也多傾向于將意識、精神歸結爲一種特殊的物質,據物質不滅定律,自然可推論出精神或生命信息不滅了。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林清泉等的“陰性物質”說。這種理論大概是受了蘇聯科學家沙哈洛夫等有物質宇宙必有反物質宇宙之說的啓發,利用中國傳統的陰陽學說解釋特異現象和生命本質。認爲宇宙是由陰陽兩種物質按各自的規律運動而組成的整體。與人類目前所認識的所有運動極速爲光速的“陽性物質”相對,還存在著一類運動最低速度爲光速的“陰性物質”,陰性物質超光速,不能被肉眼所見,不可測而來去自如,UFO(不明飛行物)、特異功能等一切神秘現象,都可由陰性物質得到解釋。生命雖由陰性物質“靈魂”和陽性物質軀體所組成。所謂靈魂,系由各類型號不同的信息波組成,儲藏著生命的活動程序密碼,在生命的全過程中起著“指令”的電腦作用。生,是某一組特定的陰性物質靈魂和某一組特定的陽性物質組裝體的組合。死,即生命體中的靈魂離開了軀體(陰陽離決)。離開軀體的陰性物質靈魂,自不會消滅,它上哪裏去了?若它又與另一陽性物質組合體結合而形成新的生命,豈非佛家所說的輪回轉世?具有智慧者,以意念自控自身的靈魂離開軀體漫遊,便會有真正靈魂脫體的經驗,亦即道教所說“出神”,佛家所言“心離其身,反觀其面”。還可推測:應有一不可見的陰性宇宙,滲透于可見的陽性宇宙中;應有不可見的陰性生命——靈魂生命或宇宙人,當他們調節自身的運動速度低于光速時,便會顯現于人類面前,乘“飛碟”突然出現的外星人,蓋即此類。按此,則亡故者不滅的靈魂生命,便可能偶而顯現。而佛家所言諸天等“細身衆生”和超出生死的羅漢、菩薩、佛,乃至天宮佛國等,便都應有存在的理由甚至必然性了。因爲“生物進化必然導致“星球智慧動物”的出現,然後再過渡到宇宙人的最高生命階段”(林清泉《靈魂學手記》136頁),進化的峰顛,便應是無所不知、自由無礙、永生不滅的佛了。

   著名作家柯雲路在研究了大量氣功、特異功能現象後,認爲意識不能僅簡單地歸結爲大腦的屬性,而有其離體的獨立性,必須用全新的觀點來認識它,抛棄無靈魂說,進入有靈魂說。他用“意識體”一詞來代替“靈魂”,說意識、思維不僅表現爲大腦內的運動,而且是波狀的、輻射的,是特殊結構的場。意識體可理解爲一種複雜結構的特殊物質,這種物質是整個宇宙結構密碼、運行法則通過生命形成、誕生而集中、濃縮起來的。意識體既然具離體獨立的特性,則由記憶前世、驅邪治病等特異功能暗示的輪回轉世、死後續存,便都是可能而且是簡單明了的事。

   陰性物質說和意識體說尚較粗糙,在理論上不無漏洞可尋,但作爲一種解釋近現代科學不能解釋的特異現象的假說,無疑開拓了思路,深化了人類對自身的認識,自有其理論價值。

   第六節 從佛法看心靈現象

   國內人體科學研究者們,對這一領域的探索滿懷信心,深信特異功能等現象,是揭破人類自身乃至整個宇宙之秘奧,令科學和人類文明發生飛躍的突破口。佛學“若知于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大乘寶雲經》)的思想,被不少人體科學研究者們無意識地認同。《靈魂學手記》說得好:“地球人必須在一步步深入認識自身之後,方能認識到産生它自身的宇宙之真面貌。”

   面對特異功能等不可思議的現象,中國的人體科學研究者們幾乎都認爲:必須突破現有科學知識的框架,設想一種全新的理論,采用全新的研究方法。東方傳統的佛、道、儒諸家學說,在認識自身方面,較近代西方科學的思想高出一籌,應繼承發揚其精華,以開拓新的思路。東方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經過發揮,成爲人體科學主導理論“人天觀”的主幹。佛、道等諸家的禅定、瑜伽、氣功,被譽爲認識自己、開發潛能、變革生命的簡而靈的最高技術,研究自身心靈的根本方法,佛家五蘊和合的生命結構說、輪回說,被認爲是很深刻的思想;佛的智慧和理想境界,被視作最高智慧和氣功的終極歸宿。這大概不僅是佛家文化長期影響下的一種社會信仰的余晖,而是人們思索特異功能、氣功等神秘現象時必然會趨歸的思路。即使在未經東方文化浸潤的歐美,當專家們面對再生、魂靈、禅定、瑜伽、氣功時,也不能不援引東方古學,驚異東方古代聖哲們智慧之深湛。

   其實,對心靈現象的探索研究,早就起步于古代東方人,佛教尤專重認識自心、開發潛能,對心靈現象作了大量記載,提出了各種理論解釋,並以禅定等方法實驗履踐,形成了自家研究心靈現象的獨特方法。在佛家看來,今人所謂的神秘、特異現象,實際上並不神秘、特異,是宇宙本然法則的顯現,人心潛具功能的顯現。人們因戴著偏謬之見的有色眼鏡,才把本來尋常的現象看得神秘、奇異,甚而拒不承認。沿著佛家的思路,參以東方其它傳統思想和現代科學知識,各種超常心靈現象,都可得到解釋,作爲一種假說,大概不無參考價值。

   爲什麼有人能記憶前生,而大多數人都不記有前世?按佛家唯識學,往事的遺留信息,雖儲藏于第八阿賴耶識中,爲人能記憶之本,但明顯的記憶(念),主要是第六表層意識的功能,現在看來須依腦中的記憶機製而發揮其功用。人不能自憶叁四歲以前事,應是腦中的記憶機製未能發育健全的原故。死後再生,經入胎、住胎、出胎,約四年左右,生命形態、記憶機製發生巨變,自然有佛家所說“隔陰之昏”,不能明記前世,未必是像民間所傳說,是在陰間飲了“孟婆湯“所致。雖然表層意識不能明記前世,但阿賴耶識中還藏有前生宿世的各種“種子”,能使人在幼年便表現出性格、愛好、行爲習慣等方面不易以今生家庭、遺傳等條件解釋的傾向,這實際上可解釋爲對前生宿世習氣的隱性記憶,可以從一個人人格和心理的分析而推知。一些人能記憶前生,證據確鑿,大概有兩種情況:一種應屬佛家密乘等所說的“奪舍”;即因特殊原因,不是在父母交合受孕時投胎,而是在降生之際或出生以後投胎,逼走原來胎中的神識,奪其肉體舍宅而居。其神識未經住胎之迷,便可能明記前生。心靈學調查到的記憶前生案例,多數蓋屬這種情況。那些記憶前生者,說起投生的經過,幾乎都說正趕上生孩子,進去就發現已投了胎,生爲另一嬰兒。而且,記憶前生者中,以前生少壯暴卒者爲多,如《晉書》所載羊祜、鮑靓,都是前生幾歲夭亡後轉生。這種人陽氣(生命能量)尚盛,與陽氣有關的記憶功能強,故奪舍轉生後,尚能明記前生。道書中論及此事,如《雲發七簽》卷八八《道生旨》說:“于強死中其神或漸耗未盡,卻被氣將去,爲人則分明記得前生事也。”至于其所奪舍宅的原識,佛書中有釋爲“代識”(暫替代投胎)的。道教則有釋爲魄先投胎,魂于降生時投胎的。記憶前生的另一種情況,是由修道而開發宿命通,將這種神通力帶到後世,如活佛轉世不昧宿因之類。宿世多生的曆程和遺留信息,皆儲藏于自心阿賴耶識倉庫中,乃至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無量衆生、諸佛的過去、現在、未來,皆不出一絕對真心。故無量世的過去、未來,皆有可能被自心所知見。世人終日被聲色貨利所誘,雜念妄動,有如猿猴躁動不停,因而不能直窺自心底層的庫藏。修道者通過瑜伽禅定等方法止息念慮之波動,寂靜自主的意識,便可能提取自心儲藏的前世信息,知曉宿命,宿命通熟練堅固到一定程度,便可投胎轉世而猶不昧前生。中國史籍中所載少時記憶前世者,即以前世曾爲僧尼、修過道者爲多。有的人雖小時未必知宿命,但偶遇前生境緣,或身心放松,達到如四禅“舍”的心境時,也可能在刹那間突然顯現潛在宿命通,忽憶前世。有些人則可能在被催眠而達無意識時,顯現出潛在的宿命通。

   至于瀕死體驗,其中“死而複生”一類,應當看作死後真實的精神曆程。按藏密說法,死亡是一周身之氣逐漸離體的過程,人完全死亡約需叁日半至四日。故死亡不久,如穆迪所所調查死後20分鍾複活的案例,雖然心跳、呼吸停止,但尚有余氣在身,維持腦組織不致因缺氧而壞死,還有神識歸體而複活的可能。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貝爾茨醫生于1889年被宣布死亡4小時後複活,中國遼甯北方氣功協會的吳中原在1967年心髒停跳叁夜後複活,都有死後神遊的體驗,證明藏密所說死亡時間並非虛言。當然,瀕死體驗中也有不少並非“死而複生”,只是臨近死亡邊緣,其體驗只能由瀕死之際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解釋爲一種活人身上的特殊心理狀態。藏密對此早有描述和解釋。

   心靈學所研…

《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第十章 輪回說與心靈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