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答疑▪P3

  ..续本文上一页成份。

  

  问:《普贤祈愿文》中“火”,“阿火”,还有会供的“阿拉拉火”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

  上师答:“火”是感叹词,“阿火”是惊叹词,“阿拉拉火”是表殊胜的一种感叹词。

  

  弟子问:请问上师,“百塔开光”水晶塔在供奉时,塔内是否必须装进舍利?如没有舍利,用甘露丸可以吗?除了舍利以外还可以装其他什么宝物?如没有装进供奉物可否直接将塔供起来

  

  上师答:既然水晶塔开过光了,最好还是不要空着供奉。如果没有舍利,可以在塔中放入高僧大德的身口意功德。如高僧大德的法衣、法帽碎片,头发、指甲,经咒、名号等,也可以放入加持丸、甘露丸。

  

  问:我觉得自己的出离心远远不够,时有时无,这样的修行总感觉不到位.请问修习出离心的重点在哪里

  

  上师答:建议多看《地藏经》。多想想“假如我明天死了会如何?是否有把握解脱?

  

  问:怎样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上师答:看法本中有关四无量心的偈语,如"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自己的眷属、亲友和周围有缘的人发这样的悲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是慈心。“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是喜心,“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住平等舍”,住于如来本处,不再轮回,是舍心。在修行中升起愿四无量和行四无量,最后达到究竟四无量的菩提心。

  

  问:记得上师曾说过万事都在一颗心,可是心是无形的,我有时无法抓住自己的心,有时这颗心很飘,很烦,很乱,有时总是胡思乱想,不知如何用修行的方法来抓住它?

  上师答:世出世间都是心所化,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你所找的心是你所谓的心。心不可取,亦不可舍。你所认为的漂泊不定、烦乱、胡思乱想的心,是无明染浊的凡夫见,并非是你本来的心。修行是要修自己的身口意,要祛除三门的染浊,不需要抓什么,也不可抓。

  

  问:请问闭关是否有方便闭关和严格闭关之分?两者有何不同要求?闭关期间和前后各应注意哪些事项

  

  上师答:我不曾听说什么方便闭关。闭关是严谨的,选定一个时间、选定一个法进行修行。在闭关期间每天要修行几坐,一坐要修多长时间等等都有规定。这种修行是有次第仪轨的,仪轨的前、后要加修普贤七支颂。

  

  弟子问:我们这里道友比较少,有时道场负责人初十、廿五都很忙,结果大家无法按时会供,会供时间有时会提前或延后几天,这似乎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有些道友坚持在初十自己会供,待负责人通知时又再参加会供,这样做法是否还符合会供的要求?

  上师答:在藏地,每逢初十是莲花生大师的节日,二十五是空行的节日。藏地各传承也都是在这两天进行会供,我们传承也一直是在这两天进行会供的。能在这两天做会供是很好的,如果个人有时间和条件,可以随时自己做会供,也是很好的。

  

  问:我们想按<大乘长净法>受持八关斋戒,其中说到,早上吃少许酸奶等,是不是说不能按平时那样吃早饭.或者说只能吃流质的食品

  为什么少吃饭也是一种功德

  

  上师答:受持八关斋戒,允许早上吃少许的酸奶,是此法对体弱的老人及病人的一种慈悲的开许。

  

  问:个别年纪比较大的道友听说长净法的功德特别殊胜,就发心经常受持。一段时间下来,看他明显消瘦,加上平常吃素,变得脸色憔悴。请问这样长期受持对身体是否有影响?这种方式是否应该效法和提倡

  

  上师答:“千金难买老来瘦”,瘦不见得是有病。密拉日巴尊者瘦到皮包骨头,没听说患什么病啊。但我还是听取你对道友关爱的建议,你转告他们,量力而行。

  

  问:我经常在观修金刚萨垛的时候会有很多妄念,不能做到一心专注。而且往往杂念起来很久后才发现自己走神了。这是不是说明我的业障很重?修法的时候应该怎么对治这些妄念?

  上师答:方法不当,观想没有次第,缺乏对治力。在观想过程中,出声念诵百字明,按仪轨的次第一段一段地来观。打坐的姿势最好七支坐。当发现掉举时,及时纠正。

  

  问:秋冬季节吃蛇的人很多,有道友建议大家买蛇放生,也有人反对,认为蛇会到处乱窜,毒蛇还会咬死人。但是不救它们又只能看着它们被活活杀死, 这种情况该怎么定夺

  

  上师答:放生要看因缘,放生的人也要有一定的慈悲心和一定的方法。至于放生怎么放,我想你会有思路的。

  

  问:祈请顶礼慈悲上师。有幸听闻过您摄受弟子的点滴及一些开示,已在梦里三次听您开示佛法,有一些问题请您指点。

  《无量寿经》是我的主课,我也经常诵《地藏经》。每次诵《地藏经》后都要立即去大便。诵《无量寿经》偶尔也有此现象。我是修净土宗的,能否同时把《地藏经》也作为主课一起诵?

  上师答:《地藏经》可以作为主课,但对大便不可执着。对修法无碍。

  

  问:在历练忍辱时,仍有抱怨冒出。怎样才能逐步开阔,放下,觉悟?

  上师答:首先你没有明白,忍辱的目的是放下抱怨,否则又怎能觉悟?你回过头去看抱怨的本来面目,不是觉悟的体性吗?

  

  问:"孝"是对父母的报恩情感还是慈悲胸怀?

  上师答:孝是伦理道德,而发起利他的心,那可以算是相对的慈悲。

  

  问:感觉老人比孩子难带,父亲一生只为情苦借酒浇愁,反复浇出病来,再三给他治疗经济上吃不消了.他希望找个老伴,我们也在张罗给他找,我们却担心他不能关怀老伴。他一直都以自己为中心,平时比较心坚意固,担心他性格上的缺陷又多害一人跟着痛苦。他又过分依赖老伴,没老伴他又无法生活下去,一生热衷于名利情挚,而导致悲剧,觉得他活着是在地狱里炼。我也跟着痛苦,请上师您慈悲指点。

  上师答:当你老的时候,你的孩子也会烦你的,你多么希望孩子满足你的要求。所以相对地自他交换去满足他,谢谢。

  

  问:在家修学佛法的主妇如何安排家人的荤食餐饮?想吃肉或不得不吃肉,一边吃肉一边念往生咒,能否帮助它们?

  上师答:主要取决于你的发心。

  

  问:男女居士或者是只有一方修学佛法,怎样协调夫妻生活?在生理周期对异性特别关注如何处理?

  上师答:作为修净土宗的人,按净土的方便来对治。

  

  问:当遇到去世的人帮助念佛号一千遍或诵一部经回向给他们有效吗?

  上师答:当然有效!你不是在念《地藏经》吗?经中说得很清楚,请不必再犹豫。

  

  弟子问:顶礼大恩上师。:有一群佛友去圣地拜佛牙舍利。忽然远处传来大声赞叹地臧王菩萨功德。我们中有人不能自抑从内心发出喜悦并颤声说,每次看地藏经或听到地藏菩萨名号都不能自抑,每个细胞震撼,毛发竖起来,心里充满喜悦。这时另一佛友带着不屑的说:你以为你是谁呀!地藏菩萨是大愿菩萨……自那以后那位对地藏菩萨有感应的佛友再听到地藏菩萨名号,看地藏经都没有以前的感应了。祈请上师慈悲开示.

  上师答:他对〈〈地藏经〉〉很有缘,但是他对道友的那一句话太执着。当他再次修行中掺杂着执着的那一句,所以没有感应。希望放下这种执着,也放下对感应的执着。

  

  一弟子呈诗:

  恩重根本上师知!

  上师加持入心间,

  本尊摄受获悉地,

  空行护法相伴随,

  所欲成就愿吉祥。

  

  上师作答:

  

  三种上师心中心,

  内外增减无欲成。

  法界法性等等量,

  轮回涅槃本吉祥。

  

  一弟子向上师倾诉:人生短暂,一眨眼几十年就过去了,.为了一天三餐、家庭子女,我们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青春一去不复返了。一辈子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大多都在随波逐流。有因缘接触佛法,遇见上师,人生观在慢慢地转变。开始觉得人在世上不要一切都为"我"而打算,因为这样生存的意义太渺小,学会尽力做一些利他的事,也希望因此有更多的人学习佛法,走向解脱。上师啊,您就是我们解脱道上的指路明灯!

  上师答:见地正,精进修。法不定位,修不定时,证不定果,觉不定相。

  

  一弟子说:经常想念上师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上师的一言一行,深深打动弟子的心.行住坐卧、乃至梦中都离不开上师的念,多希望每天都可以见到您,聆听您的教诲.......

  上师答:我也很想念你,也含泪呼唤。我们的根本是一个上师,所以我也希望我们两个能够同时看到我们本来的上师。切切不要忘记我们本来的约定,将我们的理想化为现实。普贤如来曰。

  

  问:我看了宗萨钦哲仁波切的《正见》一书,感受到了传承上师的无比加持,书中提到佛陀四法印中第三法印:“一切情绪皆苦”。汉传佛教的第三法印是“有漏皆苦”,即烦恼没有灭尽就有痛苦。我个人认为“烦恼”和“情绪”还是有区别的,请教上师,这种差别是由于翻译的问题还是宗萨钦哲仁波切别有用意,或者两种说法皆可。

  上师答:以上问的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是翻译的漏洞,“有漏”并不是指“情绪”。所谓“有漏”就是无明的习气。细微的习气就是细微的分别念。有习气就是有分别心,有分别心就有痛苦,所以就是“有漏”皆苦。有些书本只能作为参考,不可成为修行的依据,必须依止善知识的口耳。

  

  问:近日按照上师的开示阅读了《密勒日巴尊者传》,正在阅读《冈波巴大师传》,一方面为大成就者对上师的坚定信念、自身的精进修行和师徒的深厚感情深深折服和感动,另一方面又在思考:上根器的大成就者尚且需要如此离世、闭关,长时间精进修持才得以成就,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在琐屑的世事劳累和现世繁多的诱惑中如何才能成就?

  上师答:以虔诚心培养对上师三宝的坚定信念,以精进心修学经论律,用相应心亲近身语意三昧,用清净心了悟空性的真谛。

  

  问…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答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忠告(戒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