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曲肱斋全集 第一册 目录 序言 前言▪P2

  ..续本文上一页有了二十多年因缘的佛教研究者,我所关心的不仅仅是佛教研究,也希望当今中国的佛教能够健康地发展。佛教要能够健康发展,需要有应时应机的理论、应时应机的修证方法以及应时应机的行为规范。我曾经撰文指出,修证法门的缺位,造成当前的“出离汉传佛教现象”。而“到印度佛教、南传佛教、中国藏传佛教中去寻求新的修持方法,以为汉传佛教进一步发展的营养”,可以是解决修证法门缺位的途径之一。蓝吉富先生评论说:“在古代,密宗一向是藏族、蒙古族佛教徒的专业,而为汉地所不熟谙。而陈先生恐怕是有史以来的汉人中,对密宗理论与实践,下过最深功夫的一位。…陈先生是在密宗、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四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独特见解的现代研究者。虽然这些观点并不一定能完全被人接受,但是他的创发性看法是值得赞叹的。”我个人以为,陈健民先生一生的宗教实践,可以看作是20世纪汉传佛教对密宗诸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故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我们都应该尊重他的经历,重视他的探索。

  为了写这篇序言,我把《曲肱斋全集》翻了一遍。内容之丰富,在意料中,也在意料外。但仅仅是简单的浏览,不可能对该书做出全面的评价;就我个人的学力、水平而言,也不足以对这部著作做出中肯的评判。应该说,这是一部需要学习、需要研究的著作。这一类的学习与研究,实际上已经开始。它也许会带来中国历史上的第五次汉藏佛教交流的高潮;也许结果完全相反,为汉传佛教开辟一条完全不同的新路。佛教讲因缘,在这个问题上,诸种因缘将怎样汇聚,又怎样发展,现在还不能看得很清楚。我将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20世纪是西方文明全面胜利的世纪。但文化的传播从来是双向的,20世纪也是中国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开始走向世界的世纪。1972年后,陈健民先生一直在西方传播佛教。其中的《耶稣教五圣尊息法火供仪轨》,可以说代表了陈先生力图调和佛教与基督教的努力。这一努力既是陈先生在西方传教的需要,其中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烙印。佛教将怎样在西方传播?或者说西方的佛教将沿着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前进?我也将继续关注这个问题。

  2002年3月于太阳宫西

  

  

前言一

(本文为台湾文殊版《曲肱斋全集》前言)

  

林钰堂

  文殊佛教文化中心发大心,倡印陈师之《曲肱斋全集》,欲使学佛大众得窥一代成就者心要之全貌,今值全集编务告竣,乞序于师。师嘱余代序,因有此作。

  陈师作品之特色与殊胜处,简括言之,有五点:一、前后一贯,二、得佛印证,三、精辟切要,四、行解相应,五、智悲齐彰。余曾为文祥述,故不赘。此处只就个人所侧重者,择要略述。

  陈师是实修苦行而得大成就者,因此其作品皆是圆融法理与实践之结晶。余以为彼著述之方针,亦在设法使佛法各宗之理论落实在实修之方法上。《华严五论》与《楞严观法》是此类作品。其作品亦有设法使修法之理论基础更加深广的,例如《密宗灌顶论》、《净土五经会通》。其积极提倡实修之用心,可见于《塔鬘集》、《玛几脑准祖师传》等作品。其对修法之整理,使之升华,可见于《白度母仪轨》、《推恩集》等之中。其揭示证量浅深,以防止浮浅之冒滥,则有《禅海塔灯》、《大手印教授抉微》、《事业手印教授抉微》等巨作。可以说陈师的作品是与实修履践分不开的,也只有老实修行的人才能渐渐体会其内含之深广。有志实修佛法者极宜细心深入其中,依之为导引之指针。

  密乘之修法,传统上极为隐秘,因此增加他人之误会,并使不肖之徒易于冒充。陈师鉴查时势,主张公开,并将早年出离赴康、藏求学所得之《恩海遥波集》,于此全集中刊布。吾人深信由全集之完整阅读,可以化解一般之误解;由正确修法之印行,可以俾益行人;由证量浅深之开示,可以杜绝无耻之冒滥。

  陈师之诗文及书法,亦是其作品之特色,而深受一般之喜爱。余以为其特点在于自然、咏道、悲心流露。其英文作品有洋洋大观之《佛教禅定》、辨邪显正之《佛印密宗辨微》、指导发心之《如何发展菩提心》,以及多采多姿之英文小册百种合刊。英文小册中包含可供幼儿阅读之佛法书册,由之可以窥见陈师之悲心,事无巨细、理无深浅,悉以贴切之披露。

  此次全集所收几乎包括陈师所有作品。例外者包括《密乘法藏初级教授》,因为此书是普贤王如来坛城之教本,专供将来进坛实修者深造之用。陈氏英文小册第101以后,有53种已出版.并且在继续预备出版新书中。陈师近年之尺牍百篇及草书诗稿两千余首,尚待整理,故亦未交文殊印经会。幸而文殊中心有意于不久之将来,出版续编,以圆满全集之内容,故大众读者可望于届时弥补遗珠之憾。

  此集附录之一为拙编之《依体系表次第详列之重要参考书目》。此文所依之体系表即陈师所著之《佛法精要原理实修之体系表》。读者由拙编之排列可见陈师各个作品在整个体系中之地位与前后关系。因此列为全集之附录,以为有系统地阅读此集之助。另一与此有关者即文四编之附录二。

  陈师之大愿是建立普贤王如来坛城,以供志士实修,进而消弭核战浩劫,永保世界和平,使佛之正法弘传永远。吾人谨此虔求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之加被,使师之大愿得以早日圆成,众生同蒙其益。

  

前言二

徐芹庭

  陈健民上师在西康修行时,父母先后去世。为了丈夫集中精力修行,陈相攸女士不报噩耗,尽一个女人的最大努力,安排完丧事,并将三个儿女抚养成长……陈健民上师五十余年苦修精进,他的夫人陈相攸女士全力以赴予以协助。陈健民夫妇都是湖南省攸县人,他俩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界的骄傲和光荣。

  最初免费流通陈健民著作的是香港圣者刘锐之上师所领导的财团。在美国的圣者是沈家桢博士、沈乃宣夫妇和林钰堂夫妇。在马来西亚的圣者是邱宝光夫妇。在中国台湾的圣者是周宣德先生的慧矩出版社,王武烈、吴家梁、张世宗、赖仲奎等先生也有功劳。第一次定价出售《曲肱斋全集》的是台湾的弥勒出版社。此后文殊出版社的洪先生也要将这套书定价出售,就托我启请上师融通,上师勉强答应,附加条件是免费流通500套。我奉上师之命,重编《曲肱斋全集》(归类分为5卷),印赠各界500部。此后,台湾的圆明出版社定价印行《曲肱斋全集》(计划出版37册,已出23册)。因种种原因,我编定的5卷本和圆明出版社的版本在大陆流布不多。自从北京先后出版陈上师的《佛教禅定》(英译汉)和陈浩望先生的长篇传记《佛学泰斗陈健民》后,大家对陈上师有了更多的了解,纷纷要求出版《曲肱斋全集》,遂有在大陆出版《曲肱斋全集》之议。

  师母陈相攸是陈健民上师的惟一智慧财产继承人。她将在大陆出版《曲肱斋全集》的工作郑重委托给她的侄儿、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会员陈浩望先生。根据大陆出版社大都已企业化,自负盈亏,而像沈家桢那样的大施主恐再难觅到的情况,思之再三,允许定价出售,但希望定价不要太高,且免费赠送若干,以体现陈上师的初衷。师母在授权陈浩望的同时,授权我可继续在台湾出版《曲肱斋全集》,授权林钰堂博士可继续在美国出版《曲肱斋全集》。我们都是陈上师的弟子,所以我们都愿意尊重师母的命令。

  陈健民上师的《曲肱斋全集》是他的化身舍利。有缘阅读、实践,定有获证无上正觉的因缘,希望大家皆有此殊胜机遇。读完《曲肱斋全集》后,如还想进一步研读,我愿献出拙著《普贤密藏•密宗十四宝藏》。

  2000年10月于台湾中坜市

  

  

前言三

(此文为台湾文殊版《曲肱斋全集》前言)

  

无忧子

  民初藏密初传入汉土,以至今日之普传,已使得中国人有对其解行二门作一深入研究之必要。然而,显密教理及诸宗间旨趣之异同,即书坊上甚至中国佛门中,至今都少有此一类的专究典籍,或有博通三藏、兼通某宗者,但未必闻密宗之原始教续宗风;或有专精于密宗修证,但对小、大乘教法却又未必融和贯通者。且又汉藏两族,其佛教法门又依民情风俗而各有其随机教化之别。此种种法相差别,乃本缘起,也非大智大力不能解决,亦无可归咎于何人之处。但是,确有这么一位解行兼通的密宗瑜伽士陈健民老居士,曾以其毕身生命,如实奉献于佛法,亲入密宗深潭探取骊珠,钻究过彼等问题。

  “文殊”同仁本于教法应传承及佛法应整合之重担下,并获陈老居士之应允后,乃尽量搜集其散布于各方之所有著述,以摄辑成《曲肱斋全集》来印行流通。此乃出版全集之缘起。

  欲对全集内容有初步了解,可先细读沈家桢居士1975年作的序文和蓝吉富居士1983年所作的介绍文,及侨居美国之林钰堂博士1987年的《永怀陈上师》悼文。

  为避免内容重复,请先读过上述文章,再看愚作以下简介,约略可得个全集容貌。此处简介如下:

  一、简言之,这是一部罕有的佛法实证论而非史传;以现量为立论之根本点。以法界为本,立外、内、密、密密四层之阶次;以证为纵,以四层为横,以无碍解贯绕全集。

  二、以密宗为主,兼通禅、净、显、律,自成一家之言。

  三、提倡小、大、密(含东密、藏密)三乘归流,落实于教理行证之整体性佛法概念,而立系统化、次第化之禅修阶梯。此概念老居士早在20年前,于印度噶林邦潜修时,便已提出,且著成英文《佛教禅定》一书,当然其理想也贯穿于全集之中。

  四、老居士…

《曲肱斋全集 第一册 目录 序言 前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