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恶世”是什么呢?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就是在这样一个恶世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这个世界上示现成佛。“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为这个世界的众生说一切世间人都太难相信的法。大家在赞叹释迦牟尼佛!大家为什么做这样的赞叹呢?蕅益大师就把这个原因告诉我们清楚了,下面就拿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中的话来供养给大家听。
蕅益大师的这个《要解》是九天中写出来的,完全是三昧境界!完全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的文句!所以近代大德印光大师,咱们现在推崇他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就曾赞叹:“所有的注解之中,唯有蕅益大师的这本注解最好!而且这一本注解,即使是释迦牟尼佛自己来写,也不能超过!”这话只有印光大师才敢说,正是他说这话,我们对于他,被称为现代中国三大高僧而深信不疑!确实是和虚云老、谛闲老并列。印老,过去我个人总觉得印老“弱”一点,当然这也是我的妄见。现在才觉得不是,可以并列的!
蕅益大师这些话说得太好了:“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籍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意,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弥陀要解》。虽然佛所施的教化是有难有易的,实际上佛之功德是没有不同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结合到具体情况,就可以比较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本药方书,里面的药方没有一个不是好的,都能够治好病的,收集起来都是经验的总结。你不能说某一个药方好,除非你有科学试验的证实,随便说是不成的。虽然都是好的,都是经验的总结,但是具体到某一个病人来说,那就可以说:你用这个药方最对,而用别的药方对于你是不对症的。就如人参是好的,但你患感冒发高烧,你吃人参这样就会死的,所以这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说药好就什么病都能治。那个砒霜能治病,一结合到具体的病这个有比较了。
回过头来,结合咱们这个具体的修行实际,就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便可以说,称赞净土法门最得当!施化有难有易。为什么称赞释迦牟尼呢?是因为他给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说出了这样殊胜的法。给五恶众生说一般的法容易,说些渐法也已经就很难了,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他还要给众生说顿法,告诉大家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就可成佛。这话信起来可就太不容易了!《大乘起信论》就是讲“三大阿僧祗劫”才可成佛,这个还是渐法。但是众生信起来已经不容易了!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容易的。在这个五逆、十恶都有的世间,一个人于临终能十念,便能往生极乐世界,生了极乐世界,你就等著成佛,这是顿法!禅宗当下开悟就成佛,这也是顿法。这个不容易说呀!难呀!难有人信呀!佛说“三大阿僧祗劫最后才能成佛”,他(泛指有些人)以为说得对,他还能慢慢修去,所以他能接受。而佛说到“当下就成佛”,那他就不能接受了,佛给咱们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说其他的顿法,比如禅宗、密宗、天台……这些个还容易接受,而说净土法门,这种横超的法,就不容易说、不容易信了!佛给众生说一般的净土法门中的法,比如念法有四种念法: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要说前三种大家信起来还比较容易,可是你要是给他单说是“持名”,“说此无籍劬劳修证”,告诉大家:不需要怎样闭关、不需要多少多少的修证,“但持名号”就成了,只要去念,你就“径登不退转”,直接达到“阿鞞跋致”了。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退转直到成佛。“奇特胜妙”,出奇、特殊、殊胜、微妙的。“超出思议”,不是众生的思想、言论所能达到的。“是第一方便”,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这是难中之难。所以十方诸佛都称赞释迦牟尼佛“甚难稀有”,能做这样的事情,给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说这样的殊胜之法,真是“难中之难”!“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所以,没有一位佛不推崇我释迦牟尼能做这样的殊胜的事情,真是太勇猛了!
下面《弥陀要解》解释”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劫浊”是个总的名词,就是这些浊法都聚汇了。见也浊了、烦恼也浊了、众生也浊了、命也浊了,这些浊都聚汇了,这样一个时代就叫做劫浊。那么在这样一个一切浊法聚集的时代,你一定会被这个时代所逼、所限制,为苦所逼,有种种的苦来逼迫你,你必然要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所以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的!谁都是“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苦在心里头了。所以在这种时候,劫浊谁都不例外,要不是带业往生,这种“横出”的修行方法必不能度,这是肯定的!
结合这个时代,这个“药方”也就出来了。佛法都是好的,没有不好的,你要是跑到药师琉璃佛世界,或是跑到其他别的什么国土,那可不一定能实现呀!但是净土法门不然,《要解》这就绝对肯定了,这个净土法门最殊胜!否则“必不能度”。没有这个法绝对不能得度!而且这个法殊胜就在于可以带业“横出”。现在有人在国外反对“带业往生”的说法,还写了许多著作。这还是一个修学密教的人,也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师兄弟。但是他背叛了我的师父,密宗修行最要紧的就是“尊师”,可他却背叛了师父,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么样的一个人,他忽然写了些文章,而且还办有他的杂志,大肆反对“带业往生”。有些人也写文章跟他辩论,但这些人说:“带业往生是指带善业往生”。其实这么说也不对。所谓“带业”指的就是带恶业。业深罪重不容易消,所以佛大慈大悲,让你罪业不消的情况下也可以往生。这也才是佛的大愿,也才是净土宗的根本!殊胜就殊胜在这!可是就是有人反对,我们看这就是劫浊时代的特点呀!
“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谓身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汨没,故名为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弥陀要解》。什么是“见浊”呢?“见浊”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见惑,又称为“五利使”。因为它非常之迅速、灵利,所以它比谁动得都快。所谓“见”,就是你的观点、看法。对于一件事,你是怎么看的、你是如何看待问题的,这都属于“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但这个“见”是“五利使”,也就是见惑的前五种。
第一个就是”身见”。也就是说我们常把一个本来由“五蕴”假合而成的血肉之身当作真实的自己了,贪爱这个身体,想种种办法来营养它、保护它。特别是女同志,“身见”更重些!她总觉得我这个身很美,留恋它、装饰它……有很多修练的人,比如练气功或是练这练那的人,又是想通大周天吧,又是想通经通脉吧……而且产生了奇异功能使得这个身体有了些变化,便以为如之何了,这些人都属于“身见”。这也是“见惑”里的第一惑。“惑”就是惑乱,就是迷惑。“浊”是混浊,都是贬义词。
第二,什么叫“边见”呢?所谓“边”就是指落到了边上。一个事情要一分为二,一分成二,那两边就出来了。一个球就没有边,你用刀子中间一切,就分成两边了,也就出来“边”了。一边是“空”,一边是“有”。有的人持“空见”;有的人持“有见”。比如,有的人把一切都执为是实有,一切都看成是真实的:人民币是真实的,彩电、冰箱也是真实的……,直到临死的时候都还留恋而舍不得。这些人所持的都属于“有见”。另有些持“空见”的外道,看什么都是没有,什么都没有这是断灭,也属于“边见”。
再有些人执断执常,这也是执两边,是“断”、“常”二见。有些科学家说“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断见”。现在,国外大量的试验资料已经证明了人有前生。可就是有人还持这种“断见”。“断见”当然就不对了!还有人持“常见”,特别是一些宗教徒说“常”。比如耶教(天主教 )讲:人死之后将来要等待耶稣来审判,有罪的人就入地狱了,而且是永远地入地狱;善人行善就升天,而且是永远的升天了。这是常见,老是如此也是错误,是边见,不落断就落常,种种边见,这个见浊里面有许多是是非非的边见,这里就不多举了。见浊就是这样一个性质,蕅益大师说:在见浊中决定被邪知所缠。所以现在有很多练气功的想和我谈谈,我说这样的一位也不接见,因为现在他们连外道也不是了,他们走的不是老子和庄子的道路,这些人只能称为养生家气功师,都被邪知所缠。在这种情况之下有身见边见怎么办呢?如果不加方便,他已经被邪知所缠没有智慧了,你没有特殊方便的办法叫他修行,他就不能得度,他还觉得很艰苦,那么度他就没有这个心了,这是见浊。
“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谓贪、嗔、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弥陀要解》。什么是“烦恼浊”呢?就是“见惑”中的“贪、嗔、痴、慢、疑”。“贪、嗔、痴”是“三毒”。“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用“戒、定、慧”这三无漏学去对治人心的“三毒”。“慢”就是“我慢”,这个“我慢”仅次于“贪、嗔、痴”。我们人人都想一想:总觉得自己不错,如果两个人发生点意见 ,总觉得自己对而别人错,总觉得自己的修行比别人强……这些都属于“我慢”。还有一种“大我慢”,就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
“疑”就是怀疑。对什么事都不信,总要有点怀疑,尤其是对正法加以怀疑,这就最不…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