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事事不如意,所以怨恨特别多,他跟你横结多怨不讲理,你布施穷人,诸佛心理高兴安慰,你光布施供佛不布施贫穷下贱人,诸佛内心还是念念这些受苦受难的穷人!因为诸佛以众生心为心,众生心苦,诸佛亦苦,所以先布施贫贱,则社会太平、国家太平、世界太平。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
接下来就讲到供佛的功德:接下继续说吧!地藏!“若是未来世的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乃至大婆罗门等,遇到修造佛塔或佛寺,或者塑造佛的形像,乃至要修造菩萨声闻辟支佛的形像,你能自己亲自营办,来供养布施。如是这些国王贵族等一定能得到,三劫为帝释天王之身的天福之报,享受无穷尽的殊胜快乐。”前面谈到布施贫贱人,所得功德是没有数目的,难以计数功德,等于布施百恒河沙佛的功德利益,也是无数可计的无量功德。但这一段就有数目可计了,三劫为帝释天主。这就是较量其功德了。
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修造佛像,乃至声闻辟支佛像的功德福利,回施给法界所有众生,于是这些大国王及贵族人等,因此回向法性理体,本来只有三劫为帝释身,因这一回向法界,一下子变成十劫当大梵天主的果报。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就是要注意“回向法界”这四个字。前面有讲过地藏经有两个经眼:一个是“业力甚大”大到不可思议:“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在事相上发明业力。这一品经文的经眼就是“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法性就是理体,就是真理的实体,要回向真理而不著相。前面业力是事相,这里回向法界是理性,合起来就是理事无碍,理事圆融,所以地藏经并非你所认为是浅显的经,凡是能回向法界就是最深的义理。
佛经上说回向有三种:“回者转也,向者趣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者:一者菩提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趣向于佛果菩提所谓回因向果也;二者众生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而施于一切之众生,所谓回自向他也;三者实际回向,回自己之功德,趣求真如实际,所谓回事向理也。”第一种是我自己所修功德一定要回向佛果菩提,我不求人天福报,也不求二乘小果。第二种众生回向就是把我的功德施给一切众生,我不求自己的福报。第三种实际回向,就是把功德回向趣求真如实际,就是真如之理,所谓回事向理,你所修的功德就是属于实相,你不著实相回到真如实际理地上,或理性上。“法界”在佛经上有三种解释:一者界限义,一个界两个界等十法界等就是界限;二者因义,法界是诸法之因。;三者法界就是法性,这里就依法性解,所以回向法界者,就是回向一切诸法的本性。一切诸法就是真如理性,回向真如法界。
金刚经里讲“无住行施”。住就是执著。“就是不要执著去行布施。”内不著能施之我,外不著受施之人,中不著所施之物,所谓“三轮体空”,即是回事向理也。这布施是个妙法、是个成佛之最大功夫,能度你的烦恼,了脱你的生死,他是总摄六度法门,你一执著我是布施之人,则别人不如我,慢心一起,不但度不了烦恼,更增加根本烦恼。你若执著受施之人,则不能平等布施,亲者布施,疏者仇者则不布施,是起分别心冤亲不平等。要是执著所施之物呢?则著财物之相,是你所喜爱,则不肯舍,好的贵的不肯舍,所以也不能执著所施之物。这三项就叫“三轮体空”。所以能以三轮体空的心来布施,则同样是一件布施行为,却因你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所得果报亦是种种不同。而且是千差万别。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
继续说吧地藏:“假如未来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等,或大婆罗门等,如果遇到过去佛菩萨的塔寺,圣像或是经卷,有损坏破落的,你能发个心把他修补好,补得庄严好看,那些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是自己营办也好,或者能劝他人更好,乃至劝百千人等共同布施共结法缘佛缘,如是这国王等人百生千生可以转生为转轮圣王。其他与国王等共同发心布施结缘修补者,则百千生中常转生为小国国王。我们佛教常说结缘结缘,其典故就是出在这一段经文里头!并不是国王自己的力量办不到,而是要跟大家结善缘!他发大心引著大家普造功德。正法念处经云:“若有众生,识于福田,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饬治补,复教他人令治故塔。命终生白身天,其身鲜白,入珊瑚林与诸天女五欲自娱,业尽还退。若生人中,其身鲜白。”
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如果将这塔寺修补好了,就向著塔庙前将此功德一一回向法界真如理体,这样一来这国王等以及同发心布施的这许多人,便都可以成就佛道了,因为修补塔寺的功德回向法界,这种功德果报实在是无量无边啊!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接著继续说吧地藏:“未来世中假如这些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遇见年老的人或是病人或是生产的妇女。若能在一念之间发起大慈悲心,布施给他们饮食医药卧具,使他们能获得安稳快乐。这样的布施所获功德福利最是不可思议,一百劫中常做净居天的天主。二百劫中常做六欲天天主,甚至于到最后毕竟成佛,永远不会堕到恶道里去,甚至百生千生连耳朵都听不到受苦的声音,更何况自己去受苦呢?
这老病及生产妇女,乃世间苦事,人至老年、头白齿落,目视昏慌,耳听不聪,百节疼痛,行步痛苦,坐起呻吟,识神转灭,便旋即忘,言之流涕,忧悲心恼。生病之时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气力虚竭,口燥唇焦,头疼欲裂,百骨关节苦痛犹被拔楚。生产妇女,身怀重孕支节酸疼犹如刀解,欲产之时受大剧苦。如能一念慈心施予饮食医药卧具,就能感得无量果报乃至成佛。“净居天”即是色界第四禅以外的五净居天,为证不还果的圣者所居住的地方。“六欲天”是欲界的六重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帝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佛又对著地藏菩萨继续说:“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大臣乃至婆罗门等,如果能依前面所说,布施给老病及生产妇女等,及需要帮助的人,则能够获得无量福报。如果你不但能布施,而且更能将布施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不管你的布施是多是少,都能毕竟成就佛道。更何况只是转轮王或帝释天主或大梵天主之报呢,所以啊地藏!要普遍的去劝化众生,要懂得将自己所布施的功德,不管多少都要回向法界!这样的话终究都可以成佛的。”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前面数段经文,都是对著上等社会的国王、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叫他们发心对贫穷下贱的人给予布施,或是对塔寺的经像来修补供养,或对老病及生产妇女,布施饮食医药卧具,使他们获得安乐,这样就可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还普劝他们要将布施功德回向法界,不但福报大增,将来毕竟成佛。现在则是对著普通的善男女说的,佛又对著地藏菩萨说,未来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佛法当中,种下一些很少的善根因缘,少到如毛发或一沙一尘这么细微,而所受的功德利益却大到难以譬喻。为什么在佛法中种少善根能获大福呢?例如以一杯水倒入大海,这一杯水固然不多,但倒入大海之中则与大海之水不分,佛的功德福田,大到无量无边胜于大海,所以我们在佛法中的三宝去做一些善根!再把它回向法界,就像在佛的功德福田中一样的不可思议!纵使种得很少,但将来都要成佛的。故涅槃经云:“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生不动佛国。”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
世尊又继续为地藏菩萨说:“未来世中,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遇到佛的形像,或遇见菩萨的形像,或是辟支佛缘觉的形像,甚至于是转轮王的形像。一般寺庙都是供的罗汉像,这轮轮王像跟护法神的像是相同的,一般寺里都不供天帝像和转轮王像了,因为寺里都有护法韦驭菩萨和伽蓝菩萨了,你只要能布施供养,茶水灯涂果乐香花等种种任何供养,都能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常常在人天道中,享受殊胜微妙无比的快乐。但是假如你能将此布施功德回向法界,就是“回向法性”,布施供养佛菩萨是事相,你把他回向到理性上,不著事相的回事向理,这叫回向法界,则你这个福利就大到无法比喻了。”因为你无论布施大或小但能回向法界,都是毕竟成佛,若不求名闻财利力势,但为学佛道弘大慈悲心,度众生老病死苦,是名清净法施。若不尔者为市易法。复次菩萨知诸法实相,如涅槃不尽,福德入诸法实相故而亦不尽。故福利不可为喻。所谓布施供养是属于财施,回向法界属于法施,所以功德越大。财施能灭贪病,法施能除三毒。财施但感人天果报,法施通感三乘圣果。这个…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