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一部经生起“信仰心”。为了让大家发起信仰心,所以先把“地藏经之重要性”跟各位谈一谈,这就是悬谈的题目。
大藏经中经典很多,讲到地藏菩萨的经也很多,但是专经只有三种,专经就是专讲地藏菩萨的经。(请看参考资料):
“地藏菩萨有专经三种:一曰地藏十轮经,二曰地藏占察经,三曰地藏本愿经,现在所讲的就是本愿经,然而因为经中文句易解,义理显明,竟致引起一般人之轻视,实为不当!”
虽然有三种地藏菩萨的专经,而我们所讲的这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因为经文翻译的太浅显,很容易了解,而里边所说的道理,都是因果报应,多谈地狱名相,差不多识字的人一看就可以懂,也因为义理很显明,于是就引起一般人轻视忽略这部地藏经,这轻忽心一生起来,信仰心就生不起来了,如果您也认为这一部经是很浅显的经,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用不著专心去精深研究,这实在不应当啊!这实在是大大的错误啊!
“故在未讲之前,略言本经之重要性,藉以助发听众之信心,俾得本经之真实利益焉?”
所以在未讲地藏经之前,简略地讲一讲本经的重要性,帮助启发你的信心。我们听“佛经”不是听世间的学问,听一部经要在经上得真实利益,真实利益是什么呢?就是“改过迁善”,地藏经上说要深信因果。恶事不要做,一定要做善事,这个样子您就得到真实利益了。然而因果,善恶只是很浅显的道理,浅显的道理一忽略了,就发不起信心,所以一定要把信心给他引发起来,才能脚踏实地的改过迁善。
第一段之重要性:“犹如金册顾命”
专制时代的皇帝要册封太子,将国家大事交给他继承,这个太子要受封过,封过的一个证明的东西就叫“金册”。“顾命”就是老皇帝要别世的时候,把国家重要的大事付托给大臣他们,这叫做“顾命”,这个地藏经就等于那个老皇帝对太子,封的地藏王菩萨,把国家大事都委托给地藏王菩萨。等于“金册顾命”那样重要的大事,所以这地藏经的重要在此。
“经云: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
引地藏经证明说:“世尊伸开金黄色的手臂,像师父对弟子般或父亲母亲摩小孩子的头一样告诉地藏菩萨说:“你(指地藏菩萨)应当观察我释迦世尊累劫勤苦,为的就是要度化南瞻部洲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仍然不舍弃教化这些刚强难化而受大罪苦的众生,已调伏者不说,那些还没有调伏的众生他造作恶业,造恶业就要受报,受报就堕三恶趣,最恶的就堕地狱道受大苦,那个时候佛已经涅槃了,谁去救他们呢?就靠地藏王菩萨;“汝”指地藏菩萨,你应当忆念想到我世尊今天在忉利天宫,殷勤恳切的付嘱给你。”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以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这释迦佛涅槃了,第二尊佛出世就是弥勒佛,在弥勒佛还没有出世以前,这个教化众生的责任叫谁负呢?叫地藏菩萨负,所以说你(指地藏菩萨)要负责任,在弥勒佛出世以前娑婆世界的这些众生统统你要救度教化,使他们都得解脱,永远离三恶道之苦,乃至六道轮回众生亦永离诸苫,将来遇弥勒佛授成佛之记。地藏经上这一段文非常重要,真是“金册顾命”。所以说:
“如世间国王,为国家之事,或册封太子,以预国事,或顾命元老,以掇朝政。世尊为度生之大事,岂无册封顾命之举乎?”
前面讲过,就是指一个国家的事情,那个国王他要负责任,他一定要找一个继承人,就是太子。要册封太子,叫他参预国家的大事。或者到临命终要别世的时候,要顾命那“元老大臣”,叫他们帮助太子来掇理朝政,“朝政”就是国家政治。一个国家的事情,尚且还这样重要,世尊为度众生之大事,岂没有册封顾命之举动吗?
“若无此遗嘱,则世尊涅槃之后,弥勒未来之前,一切众生将无依止矣!而一般外道,竟有“释迦退位,弥勒掌教”之妄言,皆因未见地藏经之过也。是地藏经者,实乃佛教之金册顾命也,其重要可知矣!”
假若地藏经上没有这么一段付嘱之文,那释迦佛涅槃之后,弥勒佛未来之前,我们这些苦恼众生就没有依止了。所以地藏经里面,这一段文太重要了。而这一般外道,就是指“一贯道”也叫鸭蛋教,他们说释迦牟尼佛已经退了位了,现在是弥勒掌大盘,而不是叫掌教,这就是妄言;他们根本就不看地藏经。这是劝我们佛弟子,你看了地藏经了,应该相信,释迦佛涅槃之后,有遗嘱付给地藏王菩萨,在弥勒佛出世之前负起度生的责任。弥勒下生经上有说:还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佛才出世。所以如果有外道在妄言胡说,可以叫他看看这一段文。那么这一部地藏经,就等于一个国家的老国王册封太子的那个“金册”也等于顾命元老大臣的那个“顾命”。所以这部地藏经在整个佛教的重要性,由此可想而知!
第二段之重要性:“现在正应合时机”!
有的人看过地藏经,说地藏经上尽讲些因果报应,多说地狱名相,按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现在是科学发达的时代,这部经已不合时代了,尽讲迷信;如果你也这么讲,那么你是在帮助那个邪知邪见的人来破坏佛教!你不是佛弟子!如果你是佛弟子,你应该宏扬地藏经,不应该帮那个邪知邪见的人说地藏经是宏扬迷信,那你自己岂不是变成邪知邪见的人了吗?
“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
我们上药店买药,并没有说什么叫贵药,什么叫贱药,对症的就是良药,不是价钱贵就是好药。譬如说你伤风感冒上药店去买药,价钱最贵的就是人参,你若患感冒,你吃人参,越吃感冒越重;那药不对症嘛!你若买了感冒的药,虽然价钱很便宜,但它能把你感冒治好,它就是良药。对了症它就是良药。那佛所说的法呢!“法无高下”,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就是佛法,那有什么高的法低的法,“应机则是妙法”,不应你的机,再妙的法,你都听不进,都不是妙法,应了机就是妙法!地藏经应了什么人的机,正应合现在人的根机。你说现在是科学时代、太空时代、登月时代、是廿世纪、廿一世纪;这都是那帮邪知邪见人来破坏佛法的话。地藏经正迎合现在的时代。不信你看:
“观明莲池大师为比丘“性安”撰地藏本愿经跋,可以知之。”
“观”就是看,“明”,就是明朝,在莲池大师那个时候,有一个比丘叫“性安”,他把大藏经里面那个地藏本愿经找出来,重新刻板,刻好了之后,请莲池大师作一篇序文。作在经文前面的叫“序文”,作在经文后面的叫“跋文”,你看看这段跋文,就知道地藏经正迎合现在时代的时机。
“文云:地藏经译于唐实叉难陀。而时本译人为法灯、法炬,不著世代,不载里族,于藏无所考。”
跋文上说:地藏经是翻译于唐朝,而翻译的法师,是西域的实叉难陀所翻译。然而当时流通的一种地藏经的本子,其翻译的人为法灯、法炬二人共同翻译的,是什么时代翻译也没有写,法师是什么地方的人也没有写。在大藏经里面也没有这个文字记载可供考据。譬如金刚经、心经等都有译人,在藏经中只有实叉难陀翻译本有译人,而法灯、法炬的译人则没有记载在大藏经中。
“虽大同小异,理固无伤,而覆实传信,必应有据。乃比丘性安者,承先志刻唐译易之。”
两种译本的地藏经,里面文字虽然只有小小不同,道理也没有什么大差别,按常理说也没有什么大伤,可是若要考核实证传之于后人令生信心,则这个地藏经是释迦佛在忉利天说的。应该有梵文本翻译传到中国来,在大藏经里必定有记载根据的。就是这个叫性安比丘的,承受他师父的遗志,把唐朝翻译的地藏经刻了版流通开,以取代当时流通的本子。
“或谓是经,谆谆乎众生因果,地狱名相,无复玄论,不足新世耳目,奚用是订正为?”
或者有人说:这个地藏经里面说来说去,尽是谆谆乎地说众生的因果报应,说些地狱名相,没有什么玄奥的理论,也没有什么令世人耳目一新的地方,那何用再来订正它呢?莲池大师接著就讲地藏经的重要性!
“噫!布帛菽粟,平时不如明珠,凶年则为至宝。救末法之凶年,是经岂可少耶?”
“噫”感叹之词:“噫”不以为然之感叹词也。“布帛”就是穿衣服的粗棉布料。“菽粟”就是最平常所吃的米谷,在太平盛世固然不如明珠、宝珠。可是到了饥馑的凶年,明珠便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衣服穿。你只要有米,有粗棉布那反而成了至宝,就不会饥饿受寒。佛法有正法、像法及末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释迦佛涅槃之后,法运已经二千多年了,正法、像法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到了两千多年以后的末法时代,这个末法,就是佛教遭了凶年,就像没有布也没有米,救这个末法时代的凶年,你跟他谈最玄、最妙、最难懂的那个玄奥之佛法,最不容易研究,很不容易了解。而这个地藏经多谈因果报应,多谈地狱名相,正是救末法凶年的众生,这地藏经可以少吗?一定要地藏经才可以拯救末世之凶年!
“若夫“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探玄之士,试终身味之。地藏经多说因果报应,实的现时应机之妙法,有志救世救人者,岂可忽诸?!”
这地藏经,你以为经文容易懂,而往往把它玄奥之理给忽略了。例如地藏菩萨叫做大愿菩萨,他的愿怎样大呢?就是这十六个字:“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只要还有一个众生在六道轮回受苦,地藏王菩萨就不证菩提果;六道众生属地狱里的众生最苦,他发愿要把地狱众生度空,假若地狱还没有空,只要还有一个众生在受苦,地藏菩萨他誓必不愿成佛!”如果你是个探玄之士,喜欢研究玄奥道理的人,那么你好好研究,你研究一生一世都研究不完这个道理。地藏经上多说因果…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