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太多太多了!你按照《成就盛宴》的正行——菩提道次第的内容实修,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或者从今年开始修行的话,不到三、四年你就成了真菩萨啦!一定会的。
其实菩萨和我们之间是内心的意识形态的区别,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区别。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和真菩萨的价值观是一样的时候,我们就变为菩萨了!那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唯我独尊的、是自私的、贪婪的,是贪欲、懈怠、散乱的,是一切都围绕自己的利益的这种价值观,自私自利的价值观。而菩萨的价值观是什么呢?为了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放弃一切自身利益,不顾一切代价寻求佛陀果位的这种价值观。什么时候你生起了真真正正的、不需要励力而为的、任运生而行的这样的价值观的时候,你就是菩萨!当然这样要有非常周密、完整的心理变化,就好比制作一张桌子,需要一定的工序。同样的,我们要把贪婪、自私、傲慢、懈怠、懒惰的心,变成为非常圆满的、智慧的、慈悲的、有非常强大愿力的心,是要有次第的。
从依止善知识起,到八暇十圆满人身难得宝贵之念,到死无常三根本九因相法,到三恶道苦,到皈依,到因果业报之心,到六道轮回的三苦、六苦、八苦之念;到十二因缘,四圣谛法,之后才能修出离心,才能修七支因果。菩提心里面的第一个平等舍,第二个知母,第三个观母恩,第四个报母恩,第五个大慈,第六个大悲,第七个增上心,然后才轮到第八个菩提心。这就是内心变化的一个过程。
为了令菩提心坚固不退转,可以修自他相换,修到这时候你才会变成真正的菩萨!那时候你就变成了保佑者了。西藏确实是佛教胜地,有许多博大精深的佛法,有闻思修的传统,也有很多学问广博、修行深厚的高僧大德,同时也有很多很愚昧的修行者。我知道的人当中,就有九年、十年闭关修行,但你问他皈依三宝之理、善恶因果业报、什么是菩提心,他都不知道,这样的盲目修行了十年;就只念咒、念经,而不知道经里面说的是什么?!很令人惋惜。
当初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看西方的一切都是科学的,中国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这是典型崇洋的想法;同样,如果你认为凡是西藏的修行者或者闭关者都是好的,你就变成了崇西藏主义者了!
你在家里仍然可以做一个非常良好的佛门弟子。比如说,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要学会宽容、包容、忍辱心,要学会谅解他人、包容他人、帮助他人、关心他人,这也挺好啊!也是修行的一种方法。
◆居士问:发愿往生净土,是因为那里有金银珠宝、有如意树、有楼阁,这样的发心对吗?
◇仁波切:这样的发心,还没有离开贪心,还贪图珠宝这些东西,如果真的这样认为,就非常可笑,很糟糕,因为他并没有明白学佛的真正目的,他求的只是一个比我们人间更好的荣华富贵而已。如果你认为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话,那到极乐世界有什么用?一点用也没有。之所以我们寻求西方极乐世界,目的是为了在阿弥陀佛面前,求得如来正法,修行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这才是根本目的。
一个人如果认为到西方极乐佛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楼阁、花、树、如意宝树这些,那就是不贪图看到的荣华富贵,而贪图理想中的荣华富贵而已,实际上还是贪欲。如果我们真的想求珠宝、如意宝树之类,以这个为目的的话,家里买一棵圣诞树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学佛的真正目的是修心,修心的真正目的就是在内心当中,消除一切贪欲、嗔恨、愚昧、自私、我慢、执着、狂热、嫉妒、顽固、疑心等等,消除一切给家庭造成矛盾、给社会带来麻烦、给自己的单位带来不团结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将这些烦恼心,慢慢地消除,培养出慈悲、智慧、德能、宽容、喜悦、乐观、积极和信仰等等之心,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安乐及安乐因的一系列善良的、慈悲的、智慧的一切心,通过修行培养出来。我们的目的是这样。
我们所有的人求的就是快乐,不愿意得到的就是痛苦。那么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是由贪心和自私所引起的嗔恨、傲慢、嫉妒、疑心、吝啬、谄诳、懈怠、懒惰等一系列的烦恼。我们所有的人想要的都是快乐,既然想要的是快乐,那么一切快乐的根源是什么?是慈悲、智慧、德能、宽容、喜悦、乐观、积极,还有非常坚定的信仰,非常清净的广闻,非常精进的持戒,和无有任何悭吝的布施,还有就是非常深刻的忏悔之心和非常良好的智慧,那才是我们创造一切快乐的根源。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些,并令其增长。学佛就是要消除那些带来一切灾难的根源,所以说你们一定要多学一些佛法的道理,多学一些佛学的理论,在和别人讲的时候就不要再去宣扬装神弄鬼和封建迷信了,好不好?多宣扬一点对佛法弘扬有利益的事情。其实,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珠宝,都只不过是由佛所修之功德自然而成的显现而已。佛也不会赞成我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因为这些根本没用。那我们最感兴趣的应该是什么?应该是:第一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不会由业力所推,堕入三恶道,这就是我们最感兴趣之处;第二,我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可以听到阿弥陀佛亲自讲经说法,这是我们所感兴趣的;第三个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中,具有广大的神通变化,可以在无数佛前,敬听佛法,供养诸如来。这是我们最感兴趣的。
只要你学会度化众生的方便,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脱离恶道,走上善道。令他们趋善,修善积德,学佛,信仰佛法,其实信仰佛法就等于不再做坏事、恶事,因为信仰可以约束他,从此不再做错事。
学佛是为了度化众生,慢慢地以善巧方便去劝说,令所有的众生脱离恶道,修善道,那才是正道。如果你让他们也成为佛法的爱好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的行为、言谈、举止和起心动念。怎么样改变呢?如果以前你是装神弄鬼的,现在要做到行为非常端正,言谈举止非常端正,起心动念也非常端正。如果你是一个顽固计较、脾气暴躁的人,那么从此你改为脾气极好、非常宽容、非常包容、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的人。过去你是不爱看书,只念佛号,或者六字真言或者什么咒,天天念佛天天念咒,以此想解决问题的人;从此以后,你不要这样做,要多学习,增长知识、见识;佛学的很多知识你都学会了,他们就会夸:“我的父母怎么变成这么有文化的人了?!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改变他们,也改变自己最好的办法。
◆居士问:无励力的菩提心与有励力的菩提心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仁波切:有励力的菩提心叫造作菩提心,无励力的菩提心是任运的菩提心,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思念母亲,如果你不刻意想她的时候就不太思念,那就是有励力的;当不用专门去想“我的母亲有多么好,”一想起母亲的名字或者听见母亲的名字就流眼泪,非常思念,那就是无励力的。.
◆居士问:“出、入、得三事”是什么?是不是“不合群”之意?
◇仁波切:噶当派有“出、入、得”的说法,意思是从人群中出去,入住狗群之中,最后得到佛的果位。就是放弃我们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像狗一样不拥有任何东西,在山洞里面打坐修行,最后才能得到佛的果位。
“不合群”并不等于不与世间人共事或者往来。这里说的是不应该与世俗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和世界观完全一致;因为世间人的价值观非常愚蠢,非常狭隘,常用非常简单的理由去否定很重要的事情。比如人们常说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等这一类颠倒的理论,看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不可能因为你善良而使你容易被别人欺负,而是因为你愚昧才有可能被别人欺负,如果善良和愚昧分不清楚的话,当然会有这种想法了。尽管如此,你也应该与世俗人合群,否则就意味着无法度化众生。佛和菩萨都要随机调伏众生,根据不同众生的心性而去调伏,所以不要勉强,不要去违背规则就好。
◆居士问:世间有很多的纷争和烦恼,怎样才能够令心平静下来?
◇仁波切:令自己平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睬它,不去接纳它。当有人辱骂你,责备你时,你想想“他骂我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骂你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不高兴,为了让你难受的话,你果真难受了,岂不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了吗?你干嘛要去难受啊?干吗要不高兴呢?无论是骂你也好,说你也好,做任何一个对你有害的事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一个人如果想自己快乐的话,保持一个非常冷静、宽容、包容、谅解的态度,而且保有一个轻松和乐观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寂天菩萨说:“这世上没有比嗔恨更严重的罪,同样也没有比忍辱更广大的善!”一个人的宽容、包容、纯正的爱心令自己非常的清净,令周围的人感到清净,令你见闻的所有周围的人都会感到快乐。如果你放不下、爱计较、老是为小事而争论不休,小题大做,令自己闹心、忧伤、痛苦,令自己周围的每一个人感到很痛苦,感到很难受,压力非常大,那么你怎么会得到快乐与平静呢?所以说,如果愿意自己真正得到快乐的话,就不应该去争,不应该去闹,不应该产生嗔恨心,这是解决一切分歧和争论最好的办法。
◆居士问:年岁已大,不识字,想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佛国,祈求活佛大悲指一条路。
◇仁波切:到达西方极乐佛国的方便善巧当然是念阿弥陀佛的佛号、《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修道次第当中的从依止善知识到菩提心为止,一定要修这个;然后把《无量寿经》多修,有时间可以闭关;要从今天开始不惜一切认认真真地修《速道》;然后每天念诵《成就盛宴》后面的《极乐愿文》。
在适当的时候我可以给老年人专门传阿弥陀佛的颇瓦法,可能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但前提是你们必须要依照《成就盛宴》的修行内容,从依止善知识开始好好地修,光有颇瓦法就像把锋利的…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