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为何多示准提咒令人持诵\普光 整理
本文乃承继道殿大师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中的问答:“问曰:既专诵一咒疾得成就,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之文义精神,加以平时的观察思惟,所衍申的一点拙见,若有任何错误之处,祈请诸位大德指正为幸。
一、 应世尊悬记,应众生机缘
经文说:“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并诸菩萨。及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不空译)
另一版金刚智大师翻译的经文说:“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思惟观察愍念未来诸众生故。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乃至我今同说。”
不空大师翻译的准提经里有提到准提咒的缘起是因为释迦佛以佛眼观察未来众生因缘,而入于三摩地中,在此定中说出准提咒;众所皆知,咒语是佛菩萨于禅定中发出的音声,如普庵咒即是普庵禅师其境界中发出的咒音。大成就者或佛菩萨了悟宇宙实相,能在禅定中因应不同情况而说对治的咒语,而娑婆世界又以耳根最利,故诸佛菩萨多以音声来引导众生进入其所说咒音的境界,如与准提咒相应时,即是入于准提三昧中,与世尊当时说咒的住心相应,因此能调整我们不协调的生命波动渐渐和谐于准提平衡(三昧)中。
在经藏中有很多法门也是为“薄福恶业众生”所说,此举例《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说:“此咒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能除一切罪业等障。能破一切秽恶道苦。天帝此大陀罗尼。八十八殑伽沙俱胝百千诸佛同共宣说。随喜受持。大日如来智印印之。为破一切众生秽恶道苦故。为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众生得解脱故。临急苦难堕生死海中众生得解脱故。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乐造杂染恶业众生得饶益故。又此陀罗尼于赡部洲住持力故。能令地狱恶道众生。种种流转生死。薄福众生。不信善恶业失正道众生等。得解脱义故。”
如经中言此咒其中之一功德是为了饶益:“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乐造杂染恶业众生。”
龙树菩萨造的十二门论中说到:“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达。”而准提经也说到:“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此未来应指“末法”,因为龙树菩萨认为末法众生大多是薄福钝根。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说:“复白佛言世尊。后五百岁众生垢重薄福者。 多不能专念。设有持者或被鬼神之所侵害。 今我持以佛威神力自在通力。广为饶益一切众生。”
三论玄义言:“而正意为申大乘。故论文前明略解大乘。而后则言末世众生薄福钝根。”
《占察善恶业报经》:“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绕。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嗔、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有一首偈云:“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凡此种种岂不是末法薄福众生的艰难环境的真实写照吗?
种种经论皆认为末法众生大多薄福、垢重、乐造杂染恶业。
另外何以见得准提经中说的“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是指末法?在此之前应先了解佛涅槃后的教法分为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关于法的三时有以下说法: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尊法运期限,各经所载不同,古德多依用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佛学常见词汇 (陈义孝居士编著))
贤劫经卷三、大乘三聚忏悔经等之说,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亦五百年。
而像法进入末法大约在于一千五百年后进入末法(约宋朝)时,之后到了明清时准提法更为盛行
佛当初在给孤独园,以佛的证量思惟观察未来薄福恶业的众生,为了慈悯这些众生而进入准提三摩地说出“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
薄福:“谓薄德少福。今世福德浅薄,乃因宿世作恶多,为善少,无宿世之善根,故苦多乐少,不得见闻三宝。”(FROM:【佛光大辞典(慈怡 主编)】)
仔细想想末法众生多是此薄福之辈,因为工商社会,没有大福报能够供给生活无忧的人,只好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就像启动的时钟只有一直走下去,没有休憩的片刻,往往无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安心、专心修行。往往一天紧凑忙碌的工作结束后,又哪有精力去投入修行中。许多艰深的密法或佛法需要闭关或全心全意的力量去修持才容易成就,所以没有福报,也就是所谓的薄福众生,要到何年才能与佛法相应?有句话说开悟者需有七世皇帝福,说明了福报对于修行也有影响。
更有些人因为宿世恶业障蔽,而于三宝中有缘无份,没有那个因缘可以亲近三宝,就是上面讲的苦多乐少,不得见闻三宝。每天在生活的煎熬中,无暇无因缘可以亲近三宝修行。
而当初佛观察到末法众生多是如此情况,所以才以慈悲心说出了准提咒利益众生。道殿大师也认为密分五部,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
恶业:“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FROM:【佛光大辞典(慈怡 主编)】)
末法众生多是身口意不清净者,对于众生生不出慈悲心、发不起菩提心,对于逆境恶缘往往发出恶念,在如此的身口意恶业深渊中无法自拔。尤其更针对造五逆十恶之大罪者,所以经文才说:“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不空译)
经文又言:“又法若人无宿善根。无菩提种不修菩提行。才诵一遍则生菩提法芽。何况常能念诵受持”在在都说明了此咒所为何来的缘起。世尊说观察未来因缘发慈悲心说此咒,是解救末法多是恶业深重之众生。又没有福报者,因此咒而得应机。
二、 有总摄之功德
众所皆知,很多关于准提法的论述都会谈到,准提咒总摄25部的相关说法。这些著作的立论根据大多都是出自【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而【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立论根据则出自【七俱胝独部法】。
在此录出【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关于总摄的文句:
问曰:既专诵一咒疾得成就,何以多示准提真言令人持诵?
答云:
一、为准提总含一切诸真言故:
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准提总含诸咒如下所明)
“谓准提真言总含诸部神咒。
问曰:云何得知准提总含诸部神咒?
答谓:一藏经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
一、佛部:谓诸佛咒。
二、莲华部:谓诸菩萨咒。
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神咒。
四、宝部:谓诸天咒。
五、羯磨部:谓诸鬼神咒。
此五部每部复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今准提总摄二十五部。
故准提经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又云若欲召二十五部天魔等。专诵此咒随请必至。又云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
又大教王经云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贤圣。
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准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
(准提真言既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准提镜坛亦总摄二十五部坛法。谓二十五部中坛法。或用形像印法梵字等。各各不同。今准提镜坛。总摄此一切诸坛法也。故准提经云。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上·密教心要)
日本的赖瑜大师写的 “秘钞问答--准胝篇”其中有一段提到:
“无畏大道场法中出之说功能云:“若诵此准提真言一遍。即同诵一切陀罗尼一遍。””
所以圆通集所说:“准提真言总含诸部神咒”应该不是道殿大师所推测的言论,因为日本的著述有谈到此概念:“诵此准提真言一遍。即同诵一切陀罗尼一遍”
房山石经的准提大身咒之“七俱胝启请”也说到:“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
【金刚界五部】 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法门,转在迷之九识,成五种之果智,故分类为五部。
一、莲华部,众生心中有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在六道生死之泥中,不染不垢,犹如莲华由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部;
二、金刚部,众生自心之理所,又有本有之智,在生死之泥中,经无数劫,不朽不坯,能破烦恼,如金刚之久埋泥中,不朽不坯,故名金刚部;
三、佛部,此理智在凡位未显,入果位则理智显现,觉道圆满,故名佛部;
四、宝部,佛之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故名宝部;
五、羯磨部,羯磨华译作业,佛为众生而垂愍,成办一切之事业,名羯磨部。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
【二十五部】 (术语)金刚界之五智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则为二十五部。
秘藏记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
且约阿[门@(人/(人*人))]佛言之,则阿[门@(人/(人*人))]佛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萨王爱喜之四菩萨为其余之四智。
更约金刚萨埵言之,则金刚萨埵为中台之法界体性智,欲触爱慢之四眷属为其余之四智。金刚界理趣会之曼荼罗是也。
如是一一之法,皆具五智,则有无尽无数之意。故谓之无量部。
FROM:【佛…
《末法为何多示准提咒令人持诵(普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