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一个等字里头了。这各位大菩萨的颜色相貌,都是很端正庄严的,功德也都是完全圆满的,大家都围绕住了阿弥陀佛。这个往生的人,自己看见自己,就在莲华里头生出来,承蒙阿弥陀佛的大恩大德,亲自为他授记,将来成什么佛,或是成什么菩萨。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解】亿字、有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四种的说法,照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的亿字,是照一千万算的,所以这里的亿字,也算他是一千万。
【释】这个往生的人,得到了佛的授记后,经过了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的时劫,普遍的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世界去,用他智慧的力量,依顺了众生的心念,众生喜欢得到怎样的利益,佛就给众生怎样的利益。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解】菩提道场、是佛成道的地方。根性的根字、就是善根恶根的根。性字、是人的性质性情。劫字下加一个海字,是时劫多到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了,祗好拿海来比喻了。
【释】这一位得授记的人,像上边所说的经过了长久又长久的时劫,周遍到广大又广大的世界,一心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他所积的功德,当然大到不可以计算了,所以没有多少长久的时候,就可以坐到菩提道场里头去,降伏一切的魔军,就成佛了。成了佛以后,就要转妙*轮,演讲佛法,使得佛剎极微尘数世界上的众生,大家也都发菩提心,各各随他们善根的深浅厚薄,性质的温暴智愚,【性、是性情,质、是质地,能够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是温和有智慧的,决不会有恶性的,不过深厚温智,也各有高下的分别的。】教化他们,使得他们都修学成功。像这样的教化众生,一直要教化到未来的时劫完尽,大家都晓得未来的时劫那里会完尽呢,这是表示没有休止的意思。像这样长久到没有穷尽的时劫,普遍的使得一切众生,不漏去一个,都得到利益。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解】受持的受字、是领受的意思。持字、本来是捏住的意思,这里是当做记住不放的解释。
【释】普贤菩萨又向法会里头的听众,叫一声善男子道,上边所说佛剎极微尘数的众生,若是听到了、或是相信了、这十种大愿王,就领受了、记住了,或是看了书读、或是不看书默念,到各处去向人传说。这样的大功德,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譬喻,只有佛能够知道,除了佛,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解】谛字是真实不虚假的意思。
【释】普贤菩萨又向法会里头的听众说道,我上边所说这十大愿的功德,你们听到了,千万不可以有一些些疑惑的心念,千万不可以疑惑不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因为有了一些疑惑,就不会切实的信了,不信了,就一定不肯读诵受持了。你们都应该要真实的领受我所讲的十大愿。并且领受了就能够读,能够读了,就能够诵,【这个诵字、应该要当做能够背的解释。】能够诵了,就能够记住不忘。照了普贤菩萨所说的种种修法,而且还能够写出来,到各处地方去,说给大众听。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解】福聚、是积聚起来的福。获字、本来是捉的意思,这里是得到的意思。
【释】所说的这些人,是包括前边听闻读诵受持书写广为人说的人,同了相信这个大愿王的人,受持、读诵、书写、到各处地方去,普遍演讲的许多许多人。这些人、只在一转念的时间,就能够把前边十大愿所讲的种种行愿,完全圆满成就。所积聚的福德,有无量无边的多。能够在烦恼大苦海里头,【众生所以受到种种的苦,都是从烦恼上生出来的,所以叫烦恼大苦海。拿大海来比烦恼,这个烦恼的多,还可以说么。】把受苦的众生,一个一个都提拔他们出来,救济他们,使得他们远远的离开这个大苦海,都能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解】重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从字音,是重复的意思。宣字、是传布开来的意思。
【释】尔时两个字、是指普贤大菩萨,把十大愿的种种修法,详详细细讲圆满了的时候。菩萨的心,实在太悲切了,还恐怕一切听众里头,或是听了前边的长文,【长文、是句子有长有短的,像前边已经讲过的许多经文。】还有不明白的,所以把前边长文里头所讲的意义,用说偈颂的方法。【颂字、是称赞称颂的意思,颂有八种,第一种、叫孤起。是开头就说偈颂,没有长文的。第二种、叫重颂。是因为听众到法会迟了,没有听到已经说的法,所以用偈颂来补说,使得后到的听众,也仍旧可以听到。第三种、叫复颂。是先讲的话、或者讲得深了些,有些听众,不能够明白,所以再说一遍,稍稍浅一些的,使得听的人,都能够懂得。第四种、叫广颂。是长文里头所讲的,或是简略了些,不很详细,所以再说偈颂,把长文里头,己经说的意义,说得更加详细透澈些。第五种、叫略颂。是长文里头已经讲得很明白的,所以偈里头,不过大略说说了。第六种、叫结颂。是把长文来做一个结束,使得读诵的人,容易记住。第七种,叫超颂。是偈颂在长文前边先说的,所以叫超颂。第八种、叫追颂。是长文在前,偈颂在后,这是最普通用惯的。】普贤菩萨在没有说偈的前,先用法眼、普遍的观察,在法会里头,十方世界的各类众生,【眼有五种,凡夫的眼、叫肉眼。天人的眼、叫天眼。缘觉声闻的眼、叫慧眼。菩萨的眼、叫法眼。佛的眼、叫佛眼。佛五眼都有的,菩萨有法眼以下的四眼,缘觉声闻有慧眼以下的三眼,天人有天眼肉眼,凡夫只有肉眼。】喜欢听菩萨说偈颂,或是不喜欢听,还要晓得听众的心理,喜欢听什么法的偈颂,所以在没有说的前,先向各方观察一下,纔可以依顺众生的心愿,说众生所喜欢听的法。○长文说到这里,已经圆满了,下边就是说偈颂了。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解】人师子、是说人道里头的师子王。【狮子、是百兽的王,佛是九法界的王,所以佛经里头,常常拿狮子来比佛的。】剎尘身、剎尘佛、是把一个佛剎,化成像微细的灰尘那样细小,这个尘的多,那还了得么,现在自己的化身同了佛,都有这样的多。
【释】从这里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句起,一直到回向众生及佛道,总共四十八句,分做八段都是偈。这个开头的八句偈,是颂赞十大愿里头的第一个大愿、礼敬诸佛的。照十方世界说起来,世界外面,还有世界,本来已经是无穷无尽的了,况且每一个世界,就有无数的微尘,每一个微尘里头,又各有无穷无尽广大无边的世界,像这样一重一重的世界,怎么算得出数目来呢。第一第二两句、用所有两个字,把十方一重一重世界里头所有的佛,完全包括尽了。讲到三世,又是过去的前,还有过去,永远推算不到开头的,未来的后,还有未来,也永远推算不到结底的,像这样的三世里头,所包括的时劫、实在是无穷无尽的,这样无穷无尽的三世时劫,完全都在我们眼面前的一念里头,一念里头,可以收尽三世的时劫,念念里头,又各各都可以收尽三世所有的一切时劫,那末这三世的时劫,也是重重无尽的。这样重重无尽的世界上,重重无尽的时劫里,所有出现的佛,还有数目可以计算么,用一切两个字,也是完全包括的意思。第三第四两句说,我用清净的身业、口业、意业三种,向那无量无边的一切诸佛,完全礼拜到没有遗漏一尊佛。有人问礼拜诸佛,只是一种身业,怎么讲到口业意业呢,要晓得修普贤行愿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三业清净的。就像在礼佛的时候,不但是身体端正,心意里头,也一定是至诚恭敬的,没有别种妄念的,那就是意业清净了,口里头除了称念佛的名号,或是赞叹佛的功德,一定不会有旁的闲话的,那就是口业清净了,所以叫三业清净。后边四句的意思,是说这都是依靠了修普贤行愿的大威神力,纔能够把自己的一个身体,化现出无量无边的化身来,在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佛的面前,都有自己现出来的化身,并且所现出来的化身,又一个一个的各各化出像把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化成极细的细粉那么多的化身来,每一个化身、又各各向那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极微尘数的一切诸佛,都周遍礼拜到,像这种大行大愿的威神力,真是不可思议的了。修这样礼佛法门的人,在礼拜的时候,心里头应该想我们这个法会,是自己的心性造成的,心性的量,广大到无量无边的,所有十方三世的一切法,完全都收在现前一念的心性里头的,心性有大智慧的光明,能够周遍照到一切的法界,所以面前这个法会,可以比做天宫里头、宝珠网上的摩尼珠一样,光光相照,【光光相照,是这颗珠的光,照那颗珠的光,那颗珠的光,照这颗珠的光。】重重无尽的,所有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在这法会里头现出相来,我的一个身体,也因为光照了的缘故,现出了无穷无尽的身相来,只要我的本身在这里礼拜,那些现出来的身相,也各各都在向那无穷无尽的诸佛礼拜,能够像这样的修学礼拜,纔可以算是普贤行愿的礼敬诸佛了。【偈、同了长文的意义,大半都是差不多的,解释的话,当然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前边长文已经解释过的,在这里偈里头,就简单讲讲,不再详细讲了。像名词等、如果…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