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P6

  ..续本文上一页

  【释】供养无穷无尽的佛,一定要完全用最贵重、最奇妙的物品来供的。若是供华,就要用须曼那、茉莉、这一类世界上少有的华。【须曼那、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称意两个字,就是能够称随便称什么人的意思的。称字、要在右边上角加一圈,读做寸字音。】用音乐伞盖衣服等来供养,也一定要挑选极好听极好看的,纔可以够得上说一个修字。香、是供品里头最主要的东西,像龙涎香、薝卜香、郁金香等,种种奇异的香,都应该搜罗来陈列供养的。各种供品的名目下面,都加一个云字,是显明白种种供品,像天上的云那样的多,一层一层布满,在天空里头,没有一处不供到。加一个天字在供品的名目上面,是显明白供品的好,所有的供品,都像是只应该天上有,不是人世间所有的意思。种种香里头,像最好的涂香、烧香、末香等、各种有名的香,完全都有的。并且也都是像云那样的多。若是要估计各种供品的数量,那就没有数目可以计算了,只看堆在那里的物品,非常的高,非常的大,竟然每种供品,都像须弥山那样又高又大的多了。【须弥山、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有好几种的名目,大家用惯的,是妙高两个字,意思就是又妙又高。我们世界上的山小,都是泥土同了石结成功的,这须弥山,是金、银、琉璃、玻璃、四种宝结合成功的,所以叫妙。山的高大,又超过随便那一座山的,所以叫高。这山在香水海里头,水面上露出八百由旬,水面底下也有八百由旬,山的上下都很大的,独是腰的中间一段很细的,山顶上是忉利天宫,就是帝释住的,山腰的周围,是四天王天,四天各有一位天王住在那里管理的,山的外面,有七道香水海,七座金山,每一道海,隔一座山,每一座山,隔一道海,围住了须弥山,这是须弥山的大略情状。○琉璃同了玻璃,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皆是四宝周市围绕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每一由旬,有四十里路那么的长。帝释、是忉利天上的天帝,就是俗人所说的玉皇大帝。】须弥山比随便什么山高大,所以称须弥山王。上边所说陈列的种种供品,每一种的数量,都已经有像须弥山那样的多了,倘然把所有的种种供品,合并起来估计,那不要吓死我们心量很小的凡夫么。灯头用的灯蕊,一条一条是极小的,那里知道一盏一盏灯里头所用的灯蕊,堆积起来,竟然也像须弥山那样的高,那样的大。一盏一盏灯里头,所用灯油的数量,竟然也像无边无岸、又宽又深的海水那样的多。依讲经的老法师说起来,这经文所说的话,已经很可以惊吓凡夫了,但是还只得大略说说罢了,若是要讲到真的境界,恐怕我们凡夫,永远猜想不到哩。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解】如是两个字、就是指上边所说种种供养的物品。

  【释】像上边所说种种供养的物品,有这样多的种类,有这样多的数量,又是这样了不得的奇妙贵重,我们凡夫那里能够办得到呢,更加不要说常常办来供养了,说到常为供养,那竟然是没有一个时候、间断供养的了。这都是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神通,修到了佛菩萨的地位,就自然做得到了,大家千万不可以有一些些疑惑的,疑惑是学佛最犯忌的。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解】法供养、是把佛法来供养佛的意思,就是把佛所说的种种学佛的法门,勤修切信,明了意义,劝导众生。最字、就是最好,没有比法供养更加好的了。

  【释】上边所说的种种供养,虽然供品的数量,多到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物品的贵重奇特,【特、是特别的意思。】又都不是人世间所能够办得到的,但是都是用钱财办来的,只可以算是财供养,不可以说是法供养,财供养、不论用多少金钱,多少物品,都远不及法供养的功德大。若是能够法供养,在受供养的佛一边,是最喜欢,最尊重的,在供养的众生一边,是功德最大的,所以说在种种供养的方法里头,只有法供养是最好最好的。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解】如字、可以当做像字解释,也可以当做依字照字的解释。舍字、是放弃的意思。

  【释】上边所说的法供养,大略有七种方法。第一、如说修行供养。是要完全依照佛所说的修行学佛的种种方法去修,不要懒惰,不要有别的妄想,这就是叫法供养。第二、利益众生供养。要晓得礼敬佛、称赞佛、供养佛、为的是什么呢,都是为了自己种善根,【善根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所修的种种善业,很坚固,很深切,像生了根一样的。一种解释、是积了善业,就像种在地土里头的东西,生了根那样的,渐渐的长大起来,就会结成很大的善果,所以积善业,就是种善根。】修行人的所以修种种善根,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够结了善果,就可以救度众生,大家只要看无穷无尽的佛,都出现到各处众生的世界上来,就都是为了要救度众生,脱离这种生死世界,得到种种的利益,所以利益众生,也叫法供养。第三、摄受众生供养。【摄字、是收的意思。摄受、就是接受过来教化他们,救度他们。】是无穷无尽的佛,出现到各处众生的世界上来,都是发的一片慈悲心,爱怜众生的苦恼,接受了他们,纔可以救护他们,教化他们,所以摄受众生,也叫法供养。第四、代众生苦供养。是无穷无尽的佛,都是大悲心太深切了,为了要拔众生的苦,所以出现到污浊的世界上来的,现在能够发代众生受苦的心,就合了佛的心了,所以也叫法供养。第五、勤修善根供养。善根愈修愈长大,倘然不修,就会像华草的根,吸收不到水那样的一天一天的枯萎。所以要修,并且还要勤修,不可以修修又停停的,勤修纔能够利乐众生,【利乐众生,是使得众生受到利益同了快乐。】这也是切合佛的功德的,所以也叫法供养。第六、不舍菩萨业供养。菩萨所修的事业,都是利乐众生的,能够一心一意修菩萨的事业就是诚心诚意的利乐众生,常常不放弃利乐众生的事业,也就是切合佛心的,所以也叫法供养。第七、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有翻做道理的道字的,也有翻做觉悟的觉字的。菩提心、就是求成佛道,或是说求成佛的心,都可以的。】佛因为哀怜众生,就发大悲心,因为发了大悲心,就生出菩提心来了,生了菩提心,就可以修成佛了,但是生了菩提心,只可以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一直要修到成了佛,纔算功德圆满哩,不可以有一剎那的时间,【剎那、是极短极短的时候,一弹指的功夫,就有六十个剎那。】违背菩提心,也不可以有一剎那的时间,离开菩提心,不离菩提心,就可以成佛了,所以不离菩提心,也叫法供养。像这样的七种供养,纔算是法供养,纔可以算真供养了。不是只用人世间的钱财买来的食用供品,陈列得多,就算供养佛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是最恭敬尊重佛法的,不是佛法供养,那怕用去无穷无尽的钱财,功德终不及法供养的大哩。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解】俱胝、那由他、迦罗、算、数、喻、优波尼沙陀、都是极大极大数目的名目。

  【释】普贤菩萨又向法会的听众说道,善男子呀,你们要晓得像前边种种的供养,所费的钱财,所供的佛,都是那么无穷无尽的多,应该可以得到无量功德了,但是比较法供养的功德,那就差得远了又远了。拿前边无量无边财供养的功德,同了法供养一念的功德,比较起来,若是财供养有百分的功德,还不及法供养一分的功德,财供养有千分的功德,不及法供养一分的功德,财供养有百千个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的功德,也不及法供养一分的功德。普贤菩萨说这样种种比较的意思,就是着重在法供养。普贤菩萨恐怕钝根的修行人,只晓得供养的钱财用得多,受供养的佛也多,就算可以得到种种无穷无尽的福报了,所以一层一层的讲得清清楚楚,使得修行的人,大家晓得财供养的功德,固然很大,但是法供养的功德,比了财供养的功德,大了又大,不可以拿数目来比较的了。这都是希望修行的人,大家都修法供养,修的功德大了,将来自己修成功的品位,也可以特别的高了,这是普贤菩萨劝化修行人的,一片至诚恳切的大悲心。还有一层,大家一定要晓得的,就是正在财供养的时候,只要心里头能够发普贤菩萨那样的十种大愿心,一面用作观的方法【作观的观字、要在右边上角加一圈,读做贯字音的,是观照观想的意思,不是观看的意思,是用心光来看的不是用肉眼来看的,所以只能够当做想的意思,用一心来想,用定心来想,想什么境界,就会像真有所想的境界那种样子,明明朗朗出现在眼面前的。】闭了眼睛,描摹自己的一个身体,化了百千万亿个身体,在百千万亿的世界上,向每个世界里头的百千万亿佛,修普贤菩萨十种的大愿,那末就是修的财供养,也可以比法供养的功德一样大了。因为财供养是事,法供养是理,现在能够财供养,同了法供养,同时并修,就合了佛法里头所说的事理融通了。【修的事相,同了修的理性,和合融化了,就叫融通。】这样的功德,就非常的大了。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解】以如说行的行字,是修行的意思,就是做修行的功夫。

  【释】普贤菩萨先反问一句道,为什么缘故,像上边那样多的财供养,还不及少数的法供养呢。普贤菩萨问了,就接上去解释道,财供养的供品,虽然像须弥山那样的多,还不及少数法供养的缘故,是因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佛看出佛法来,比什么东西都尊重宝贵,所以都尊重法供养。因为依照佛所说的方法,修像上边所说的七种法供养,就能够生出佛来的缘故。…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