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修学善业、不造恶业的修行人,在佛经里头、就称做善知识。莫字、是不要的意思,也有禁止劝戒的意思。
【释】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极微尘数的佛,到了差不多要现涅槃相的时候,我就要向这么多的佛、劝请他们常住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要入涅槃。我还不独是劝请佛哩,就是许多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那怕是寻常的善知识,我也要一齐劝请他们,常住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要示现涅槃。一直要经过所有一切佛剎,都化成极细微尘那么多的时劫,因为善知识是喜欢劝他人修学佛道的,也可以当做黑暗房屋里头明亮的灯,所以善知识能够住世,也可以劝化一切众生,使得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离苦得乐的利益。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经文,也是同了前边一样的。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解】随、是跟随了佛,看佛怎样的修成佛,我就跟随了佛、常常学佛那样的修。
【释】说到一个常字,那就是永远跟随了佛,永远不离开佛,永远学佛的种种修法了。佛修的什么功德,我也修什么功德,那怕怎样的难行,怎样的苦行,凡是佛修的,我就不能够怕难,不能够怕苦,一定要至诚恳切的跟随了学,跟随了修。不可以修修不修了,学学不学了,也不可以跟跟不跟了,跟跟不跟,学学不学,修修不修,就不能够说是常随了。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
【解】娑婆、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堪忍两个字,就是能够忍耐苦恼的意思。娑婆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毗卢遮那、也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有几种的说法,大家用惯的,是遍一切处四个字,就是说佛的光遍照一切的地方。毗卢遮那如来,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析字、是分开的意思,书写的书字、就是写的意思,经典、就是佛说的各种经,同了讲佛法的各种书。邑、是一个县份,不论是城内,或是城外,凡是属这一个县份的,地土,都完全包括在里头的。聚落、是聚集拢了许多人,到人烟稀少的乡下去、团聚起来,就成了一个乡村了。
【释】像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佛,从他刚刚发求成佛的心起,一直勇猛精进,没有一些懒惰退缩的心,因为要劝化众生,救度众生,只要众生能够得到利益,那怕把他自己的身体性命,来布施给众生,也是愿意的,佛所布施的身体性命,直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的多。佛的布施身命,是把自己身上的皮,剥下来当做纸用,把自己身上的骨,分开来当做笔用,把自己身上的血,刺出来当做墨用,把这种特别的笔墨纸,来写各种的经典,所写的经典,堆积起来,竟然有像须弥山那么的高大。为的是什么呢,都是为了尊重佛法的缘故,所以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性命,拿自己的皮骨血来写这么多的经典。佛把自己身体上的皮骨血,尚且不爱惜,肯拿来当做纸笔墨用,何况身体以外的王位呢,当然肯放弃的了。放弃了王位,那就王所应该有的城邑、聚落,王所应该享受的王宫、金殿、花园、树林,一切的一切,也自然都肯连带放弃,一些没有什么舍不得了,所以用种种
两个字来包括了。
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剎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解】神、是不可以揣测的意思。通字、是没有妨碍的意思。神通、是心性的力量,心性的作用。佛身有三种,一种叫做法身,一种叫做报身,一种叫做应身。【这三种身,下边就会讲明白的。】处字、同了在字差不多的。转轮圣王,是人世界上最大的王,威力很大的,所受的福报,也很大的,他有一千个儿子,七种宝贝,七种宝贝里头,有一种宝轮,轮王总共有四位,在每位脚底下,都有一个一千辐的宝轮,【辐、是轮盘中间的直木,用来撑住轮盘的。】分金银铜铁四种,有金轮的,就称金轮王,有银轮的,就称银轮王,有铜轮的,就称铜轮王,有铁轮的,就称铁轮王,这四种轮转动起来,都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在须弥山的外面,是香水海,七金山,再外面,是咸水海,在咸水海的海面上,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大洲,金轮王、是统管东南西北四个大洲的,银轮王、是管东南西三个大洲的,铜轮王、是管东南两个大洲的,铁轮王、是单单管现在我们大家住的南瞻部洲的。小王、是我们娑婆世界上各国的国王,因为照佛法讲起来,一切境界,都是大得了不得的,一位天王、所管的地方,就不晓得要大到怎样的大,看这个世界上管一个国的王,就觉得了不得的小了,所以就称他们小王。眷属、是小王的家属等一切人。剎利、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田主,也可以说是王,或是王种。【王种、是因为他们世代做王的,所以称王种。】婆罗门、是印度国西天竺地方,四个大族里头的一个。婆罗门、也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净行两个字,因为这一族的人,都是喜欢清净,怕烦恼的,并且大半都是修他们婆罗门教的。【婆罗门教、就是修清净的。】长者、是称道德高、年纪大的人。居士、是在家修学佛法,不造恶业的人。天、是从我们头顶上起,一直向上总共有二十八层天。八部,第一、是天,第二、是龙一类的动物,第三、是夜叉,【能够在空中飞行的神鬼,要吃人的。】第四、是干闼婆,【是帝释那里作乐的神。】第五、是阿修罗,【是六道众生里头的一道,他们前生也修福的,不过因为发火心太旺,所以落到阿修罗道里头去的,他们常常同了帝释战斗的,很厉害的。】第六、是迦楼罗,【是一种大到了不得的鸟,他们的两只翅膀张开来,左右两边,直要隔开到三百三十六里的远哩,也是极凶狠的。】第七、是紧那罗,【也是帝释那里作乐的神,不过这个乐神,是作法乐的,作起乐来,发出来的声音,都含有讲演种种佛法的意义在里头的,听的人听到了这种法乐,就会动他们修佛修善的心的,不过他们头上生角的,所以也有人叫他们人非人的。○人非人,人、是世间之人,非人、是天、仙、修罗等。】第八摩侯罗伽,【又叫大蟒神,也是帝释的乐神,他们的身体,同了人是一样的,不过他们的头、是像蛇一样的。】乐欲的乐字、应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效字音。
【释】佛不但是像上边所说的各种布施哩,还有种种难行苦行的功德,说也说不完的。【行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恨字音,是修的功夫。难行、是很不容易修的意思,苦行、是修得很苦的意思。】佛本来是一位太子,在印度的东北,有一个迦毗罗国,他们的国王,名字叫净饭王,净饭王的夫人,名字叫摩耶夫人,在周朝的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佛从摩耶夫人右边胁骨中间,【胁骨、是在肩下边的骨,俗语叫肋膀骨。】生下一位太子,后来长大了,看见这个世界上的人,受种种苦恼,要离开这个世界,出家去修行,到了十九岁,就出家了,情愿忍耐受种种苦行,修到三十岁,就成佛了,后来在各处地方讲说佛法,劝化众生,救度众生,到七十九岁,在拘尸那城外两大株娑罗树底下涅槃了。【拘尸那、是印度国的一个城名。】这里的乃至两个字,是从前边所说佛修的种种难行苦行,一直到娑罗树下涅槃,在这个中间,表显出种种的神通来。神通、是心性的作用,不可以猜测的,也没有阻碍的,所以叫神通。佛的神通,有六种的不相同,【六种不相同,讲起来都是很烦的,并且同了这第八大愿常随佛学,没有什么大关系,所以都不解释了。】所以说佛得道成佛后,就能够表显种种的神通,说到种种,就不是一种二种的神通了。【要晓得大略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节底下,有六种神通的解释的。】佛不但是表显种种神通,还要生起种种的变化哩,转换旧的本质、叫变,【本质、是本来的质地。】本来没有的,忽然有了,叫化,佛的变化,有十八种的不相同,所以说佛得道成佛后,就能够生起种种的变化来,所生起的变化、是种种变化都有的,不是一种二种的变化。这六种不同的神通,十八种不同的变化,声闻缘觉,也都有的,不过佛的神通变化,比了声闻缘觉、要胜过到不可以拿数目来计算的倍数了。佛不但是生起种种的变化,还要现出种种的佛身来哩,普通说起来,总说佛有三种身,一种叫法身,【前边已经讲过了。】一种叫报身,那是因为佛所修的种种大功德,修得长久了,功德也积得多了,现出这种庄严的身相来,享受种种快乐的福报,一种叫应身,那是众生的根机缘分、感动了佛,佛就现出这种身相,到各处世界上来,度脱有缘的众生,【佛现出三种身相,就有三种名号,毗卢舍那、是法身佛的名号,卢舍那、是报身佛的名号,释迦文、是应身佛的名号,三身,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讲得很详细的。】这是大家说惯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就有十种身了,第一、众生身。就是六道众生那样的身相。】第二、国土身。【就是六道众生所依的国土,卢舍那佛因为要应众生的机,所以现出这种国土的身相,实在所现国土的身,就是卢舍那佛的佛身。第三、业报身。【因为有业,应该受业报,所以现这种身相。】这个身体,本来是受报的,积善业、得福报,积恶业、得苦报,所以叫业报。第四、声闻身第五、缘觉身。第六、菩萨身。第七、如来身。第八、智身。【佛身所证得的真实智慧。佛的身体、完全是圆明的智慧修成的,所以叫智身。】…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黄智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