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P9

  ..續本文上一頁修學善業、不造惡業的修行人,在佛經裏頭、就稱做善知識。莫字、是不要的意思,也有禁止勸戒的意思。

  【釋】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的佛,到了差不多要現涅槃相的時候,我就要向這麼多的佛、勸請他們常住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要入涅槃。我還不獨是勸請佛哩,就是許多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那怕是尋常的善知識,我也要一齊勸請他們,常住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要示現涅槃。一直要經過所有一切佛剎,都化成極細微塵那麼多的時劫,因爲善知識是喜歡勸他人修學佛道的,也可以當做黑暗房屋裏頭明亮的燈,所以善知識能夠住世,也可以勸化一切衆生,使得一切衆生、都能夠得到離苦得樂的利益。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一段經文,也是同了前邊一樣的。

  複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解】隨、是跟隨了佛,看佛怎樣的修成佛,我就跟隨了佛、常常學佛那樣的修。

  【釋】說到一個常字,那就是永遠跟隨了佛,永遠不離開佛,永遠學佛的種種修法了。佛修的什麼功德,我也修什麼功德,那怕怎樣的難行,怎樣的苦行,凡是佛修的,我就不能夠怕難,不能夠怕苦,一定要至誠懇切的跟隨了學,跟隨了修。不可以修修不修了,學學不學了,也不可以跟跟不跟了,跟跟不跟,學學不學,修修不修,就不能夠說是常隨了。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爲布施。剝皮爲紙,析骨爲筆,刺血爲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爲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

  【解】娑婆、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堪忍兩個字,就是能夠忍耐苦惱的意思。娑婆世界、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世界。毗盧遮那、也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有幾種的說法,大家用慣的,是遍一切處四個字,就是說佛的光遍照一切的地方。毗盧遮那如來,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析字、是分開的意思,書寫的書字、就是寫的意思,經典、就是佛說的各種經,同了講佛法的各種書。邑、是一個縣份,不論是城內,或是城外,凡是屬這一個縣份的,地土,都完全包括在裏頭的。聚落、是聚集攏了許多人,到人煙稀少的鄉下去、團聚起來,就成了一個鄉村了。

  【釋】像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毗盧遮那佛,從他剛剛發求成佛的心起,一直勇猛精進,沒有一些懶惰退縮的心,因爲要勸化衆生,救度衆生,只要衆生能夠得到利益,那怕把他自己的身體性命,來布施給衆生,也是願意的,佛所布施的身體性命,直有不可說不可說那麼的多。佛的布施身命,是把自己身上的皮,剝下來當做紙用,把自己身上的骨,分開來當做筆用,把自己身上的血,刺出來當做墨用,把這種特別的筆墨紙,來寫各種的經典,所寫的經典,堆積起來,竟然有像須彌山那麼的高大。爲的是什麼呢,都是爲了尊重佛法的緣故,所以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性命,拿自己的皮骨血來寫這麼多的經典。佛把自己身體上的皮骨血,尚且不愛惜,肯拿來當做紙筆墨用,何況身體以外的王位呢,當然肯放棄的了。放棄了王位,那就王所應該有的城邑、聚落,王所應該享受的王宮、金殿、花園、樹林,一切的一切,也自然都肯連帶放棄,一些沒有什麼舍不得了,所以用種種

  兩個字來包括了。

  及余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衆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衆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衆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衆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衆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衆會道場,處于如是種種衆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衆生,乃至示現入于涅槃,

  【解】神、是不可以揣測的意思。通字、是沒有妨礙的意思。神通、是心性的力量,心性的作用。佛身有叁種,一種叫做法身,一種叫做報身,一種叫做應身。【這叁種身,下邊就會講明白的。】處字、同了在字差不多的。轉輪聖王,是人世界上最大的王,威力很大的,所受的福報,也很大的,他有一千個兒子,七種寶貝,七種寶貝裏頭,有一種寶輪,輪王總共有四位,在每位腳底下,都有一個一千輻的寶輪,【輻、是輪盤中間的直木,用來撐住輪盤的。】分金銀銅鐵四種,有金輪的,就稱金輪王,有銀輪的,就稱銀輪王,有銅輪的,就稱銅輪王,有鐵輪的,就稱鐵輪王,這四種輪轉動起來,都能夠在空中飛行的。在須彌山的外面,是香水海,七金山,再外面,是鹹水海,在鹹水海的海面上,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大洲,金輪王、是統管東南西北四個大洲的,銀輪王、是管東南西叁個大洲的,銅輪王、是管東南兩個大洲的,鐵輪王、是單單管現在我們大家住的南瞻部洲的。小王、是我們娑婆世界上各國的國王,因爲照佛法講起來,一切境界,都是大得了不得的,一位天王、所管的地方,就不曉得要大到怎樣的大,看這個世界上管一個國的王,就覺得了不得的小了,所以就稱他們小王。眷屬、是小王的家屬等一切人。剎利、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田主,也可以說是王,或是王種。【王種、是因爲他們世代做王的,所以稱王種。】婆羅門、是印度國西天竺地方,四個大族裏頭的一個。婆羅門、也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淨行兩個字,因爲這一族的人,都是喜歡清淨,怕煩惱的,並且大半都是修他們婆羅門教的。【婆羅門教、就是修清淨的。】長者、是稱道德高、年紀大的人。居士、是在家修學佛法,不造惡業的人。天、是從我們頭頂上起,一直向上總共有二十八層天。八部,第一、是天,第二、是龍一類的動物,第叁、是夜叉,【能夠在空中飛行的神鬼,要吃人的。】第四、是幹闼婆,【是帝釋那裏作樂的神。】第五、是阿修羅,【是六道衆生裏頭的一道,他們前生也修福的,不過因爲發火心太旺,所以落到阿修羅道裏頭去的,他們常常同了帝釋戰鬥的,很厲害的。】第六、是迦樓羅,【是一種大到了不得的鳥,他們的兩只翅膀張開來,左右兩邊,直要隔開到叁百叁十六裏的遠哩,也是極凶狠的。】第七、是緊那羅,【也是帝釋那裏作樂的神,不過這個樂神,是作法樂的,作起樂來,發出來的聲音,都含有講演種種佛法的意義在裏頭的,聽的人聽到了這種法樂,就會動他們修佛修善的心的,不過他們頭上生角的,所以也有人叫他們人非人的。○人非人,人、是世間之人,非人、是天、仙、修羅等。】第八摩侯羅伽,【又叫大蟒神,也是帝釋的樂神,他們的身體,同了人是一樣的,不過他們的頭、是像蛇一樣的。】樂欲的樂字、應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效字音。

  【釋】佛不但是像上邊所說的各種布施哩,還有種種難行苦行的功德,說也說不完的。【行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恨字音,是修的功夫。難行、是很不容易修的意思,苦行、是修得很苦的意思。】佛本來是一位太子,在印度的東北,有一個迦毗羅國,他們的國王,名字叫淨飯王,淨飯王的夫人,名字叫摩耶夫人,在周朝的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佛從摩耶夫人右邊脅骨中間,【脅骨、是在肩下邊的骨,俗語叫肋膀骨。】生下一位太子,後來長大了,看見這個世界上的人,受種種苦惱,要離開這個世界,出家去修行,到了十九歲,就出家了,情願忍耐受種種苦行,修到叁十歲,就成佛了,後來在各處地方講說佛法,勸化衆生,救度衆生,到七十九歲,在拘屍那城外兩大株娑羅樹底下涅槃了。【拘屍那、是印度國的一個城名。】這裏的乃至兩個字,是從前邊所說佛修的種種難行苦行,一直到娑羅樹下涅槃,在這個中間,表顯出種種的神通來。神通、是心性的作用,不可以猜測的,也沒有阻礙的,所以叫神通。佛的神通,有六種的不相同,【六種不相同,講起來都是很煩的,並且同了這第八大願常隨佛學,沒有什麼大關系,所以都不解釋了。】所以說佛得道成佛後,就能夠表顯種種的神通,說到種種,就不是一種二種的神通了。【要曉得大略情形,可以查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節底下,有六種神通的解釋的。】佛不但是表顯種種神通,還要生起種種的變化哩,轉換舊的本質、叫變,【本質、是本來的質地。】本來沒有的,忽然有了,叫化,佛的變化,有十八種的不相同,所以說佛得道成佛後,就能夠生起種種的變化來,所生起的變化、是種種變化都有的,不是一種二種的變化。這六種不同的神通,十八種不同的變化,聲聞緣覺,也都有的,不過佛的神通變化,比了聲聞緣覺、要勝過到不可以拿數目來計算的倍數了。佛不但是生起種種的變化,還要現出種種的佛身來哩,普通說起來,總說佛有叁種身,一種叫法身,【前邊已經講過了。】一種叫報身,那是因爲佛所修的種種大功德,修得長久了,功德也積得多了,現出這種莊嚴的身相來,享受種種快樂的福報,一種叫應身,那是衆生的根機緣分、感動了佛,佛就現出這種身相,到各處世界上來,度脫有緣的衆生,【佛現出叁種身相,就有叁種名號,毗盧舍那、是法身佛的名號,盧舍那、是報身佛的名號,釋迦文、是應身佛的名號,叁身,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講得很詳細的。】這是大家說慣的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就有十種身了,第一、衆生身。就是六道衆生那樣的身相。】第二、國土身。【就是六道衆生所依的國土,盧舍那佛因爲要應衆生的機,所以現出這種國土的身相,實在所現國土的身,就是盧舍那佛的佛身。第叁、業報身。【因爲有業,應該受業報,所以現這種身相。】這個身體,本來是受報的,積善業、得福報,積惡業、得苦報,所以叫業報。第四、聲聞身第五、緣覺身。第六、菩薩身。第七、如來身。第八、智身。【佛身所證得的真實智慧。佛的身體、完全是圓明的智慧修成的,所以叫智身。】…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