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P6

  ..续本文上一页佛能除“恶口障”,得大辩才,具法、义、词、乐说四无碍辩,善说法要。

  念佛求生西方,要常赞佛,“阿弥陀佛身金色”偈,便是赞阿弥陀佛的。往生论五念门第二,即赞叹门,称赞弥陀胜德。老人家不会念没关系,敬心念佛,即是拜佛赞佛。“南无”皈敬义,“阿弥陀”,译无量光、无量寿,老人若不便,念佛就是礼赞阿弥陀佛光寿无量,功德相同。

  菩萨因地,殷勤赞佛,感“名声远闻,诸佛称叹”果报。将来成佛,名声普闻十方,诸佛赞叹,众生闻之,生欢喜心。

  庚三、广修供养分三

  辛一、牒三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

  第三、广陈诸物,依法修行,供养诸佛。

  辛二、释行愿相分三

  壬一、明所供果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

  义如前释。

  所谓“种种菩萨”,指初发心至等觉五十一阶位的菩萨。

  壬二、明能供因心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仗普贤行愿力,起深信解,以智慧力,观见诸佛,如在眼前,受我供养。

  壬三、明供具供相分二

  癸一、财供养分二

  子一、列诸供具

  列出供品。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总标。

  广罗最上精妙物品,供十方佛。

  供品虽多,不出五尘。

  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所谓”指下文释上文。

  “华云”,华通花,故华严经亦写花严经,佛经里,花多作华,纵是花字,仍读华音。云,周遍义,有虚空便有云,表物品多,重重无尽。

  花欲供,不可先闻;举花过鼻,不令呼吸触闻,以表恭敬。花须新鲜,莫任枯萎。瓶花日日换水,免致腐臭。

  “鬘云”,印度风俗,喜以花作鬘,如今之花环,饰发或挂胸前。上属色、香二尘。

  “天音乐云”,音乐供佛,属声尘。天,非定指天乐,表庄严尊贵,如唱赞、诵念,闻之净心,故谓梵呗。

  “天伞盖云”,以胜妙宝盖,安佛之顶。

  “天衣服云”,衣服,非指穿著之衣,乃布幔类,如佛殿之缯彩、幢幡等,须用布做的庄严物品。

  “天种种香”,上妙香供佛,香种类多,有线香、沉香、檀香等,“涂香”,印度人习惯用香膏抹佛身或莲座、塔、殿四周供佛,中国无此习。燃线香、环香、沉檀香等,谓“烧香”。“末香”即香末,燃于炉或盘中供佛。

  中国普遍燃线香,香要买好的,取其香,非取烟多,烟多便好,烟囱之烟,岂不更多?香不须多,一炷清香,上供诸佛,劣香一束,反熏坏经像。有人误为,佛像乌亮才灵,若如此,拿到灶口熏,岂不更快!

  顺便提一下,莫买以佛菩萨像作商标的香或素食品,用后乱丢,污蔑圣像,罪过不轻。常有人买此类香来供佛,我则另作焚化,很麻烦,楼上骑龙观音像,就是从香筒上慢慢取下来装框的。素食品也很多,以前纸印,还好处理,现印在罐头上,处理不易,这类制品,再好吃也莫买,以不买作抵制,像虽不如大殿里的庄严,但知是佛菩萨像,就该拒买。有的寺院,可能没注意,随手一扔了事。更要不得的是,有些佛教刊物,竟以佛像作月历,失“礼敬”之心,月份过,撕一张,乱弃置,真罪过!梵网经云:“见人损坏佛像,如三百矛刺心”,实在难过!但知法犯法,甘造地狱业,我等又奈何?

  佛弟子当礼敬佛菩萨,如父母肖像,子女敢任意弃置吗?元首之像,允人不敬吗?善因法师学佛行仪云:“莫说佛菩萨像,见地上有一佛字,都当拾置净处,况佛像!”纵使说得天花乱坠,每天拜佛数千,入定开悟,但若连这点微小事都做不到,我认为那不像学佛人,不是真佛徒。佛法千生罕遇,万劫难逢,望大家存敬心,如理如法,做真实佛弟子,否则,修一辈子,因污秽圣像而堕落,实在可惜!

  这些话常说,听者大多如耳边风,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莫以为我是老古董,我这个老顽固希望大家生西方,向善趣,担心大家下地狱,枉费修行一生,切莫因老生常谈而忽略。

  “如是等云”,指列种种供品,“一都如“须弥山”。须弥山,译妙高山,水面算起,八万四千由旬高,为众山之王。显供品至多,如须弥山之高广,尚且要供养,何况少物!

  “燃种种灯”,古作然,下四点是火,今加火旁是多余的。点各种灯供佛。如以牛乳提炼而成的“酥”油灯,或如花生油等有香味的油灯都可以。

  旧丛林殿中央,燃“海灯”,悬半空,日夜不熄。灯,表光明,今有电灯,不须一定用油灯。设油灯,油须具香味,不可用煤油等,味臭烟多,油垢多,供佛不敬。蜡烛味也不太好,我就怕烛味,灭却还飘烟味,熄灯,莫用嘴吹,口有臭气,不敬。

  “炷”,灯心,如须弥山,油当然得如大海,才能点燃,表至极之语,如是“海灯”尚供,况小灯!类此,是大菩萨境界,非凡境能为。

  子二、正申供养

  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常以香、华、灯等供养。略饮食等供品。食物水果供佛,须在午前,诸天早食,傍生黄昏食,鬼神戌亥时食,佛过午不食。故斋天(拜天公)宜在早上日将出未出时,世俗不知,都在半夜,真怪!非天神受食时间,拜也徒然,如人吃三餐,半夜睡觉中,被吵起来吃饭,喜欢吗?我宁愿睡。施食宜在晚上七点后,十点五十九分前。午后供佛,开佛玩笑说:“佛啊!你瞧,美食当前,你吃不得,我可以吃哩!”寺院供佛,往往忽略,超过十二点才上供,莫名其妙。戒场午供,一上堂,过午了还没供佛,失供佛之义。戒场本该是最守法的地方,反处处违法,所以,我不喜参与戒场事,最不守因果,最违背佛制,一讲,我就不客气喝斥,我不怕人骂,“宁教老僧下地狱,不将佛法作人情”,现代人作人情,不怕下地狱。佛弟子当依教奉行,叫人奉行,自己不如法,不是骗人吗?其实,是骗自己。出家人过午受食已不如法,切莫要佛也如是,过午,宁可不供佛,免致不敬。在家人不懂,情有可原,出家人当弄清楚。

  供佛物品须清净,未供不可先食,吃后再供,大不敬,请客尚不敢如此怠慢,况供佛!

  水果、蔬菜,能吃才能供。一般人说蕃茄、番石榴不可供佛,因为果实小,孩童吞下去,排泄出来,还会生长,不干净。其实,龙眼子照吞不误,排出来,依然会萌芽,难道也不能供佛吗?东西能吃就能供,蕃茄、番石榴也一样,其实,佛很喜欢吃番石榴,“庵摩罗果世无双”,庵摩罗果就是芭乐,佛世,弟子常用以供佛,为何我们这些人自作聪明,若佛如凡夫,我想吃的不给吃,岂不烦恼!当然,佛非凡夫,不会如此。

  东西趁新鲜就供佛,尤其水果,不要放到初一、十五,或佛菩萨生日才供佛。常觉得,佛不如我,我想吃什么水果,随时可买来吃,不必待生日,佛菩萨要等初一、十五才吃得,真是岂有此理!菩萨戒明文规定,凡瓜果等物,欲吃先供,方得受食,何须待生日!平日想吃就给,我心欢喜,生日那天,备办丰盛,却吃不下,奈何!新鲜不给,坏烂才供,不合情理,这种坏习惯要改掉。

  供菜也是,自己要吃,炒得香喷喷,色香昧俱全,供佛,不管生或熟,香菇用热水泡软就上桌,请问:这样的香菇,你要吃吗?青涩小橘,人都不愿多看一眼,自己不吃,怎可供佛?米粉、面线,整束整把,为何不把锅、铲、瓦斯炉也搬去?说供佛,顺便谈谈放焰口,施鬼神,大碗底下铺米或盐,隔张纸,上摆一层香菇,让人误为整碗都是香菇;铺米还好,铺盐怎吃得?真是骗鬼!为何要这样骗呢?东西不多,用小碗即可,彼又没吃,何必骗!有的碗中空,上放盘子,再铺香菇,学佛学成“空心官(肝)”,哪是佛弟子?有多少供多少,莫因好看而妄语。

  学佛要知理能改,学佛求成佛,况这些小事,岂有改不过来的。凡夫随力供养,一炷清香、一盏茶、一碟香花、一盘水果,敬心诚意,有则供,没有不勉强。

  供养诸佛,功德难思议,古德云:“散花得佛容,净鬘得宝冠,献乐得法音,伞盖得福荫,供衣得佛衣;”花供佛,将来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华鬘供养,生生世世,顶戴宝冠,享天福,在人中得尊贵身。梵乐供佛,处处闻法。宝盖严佛,得龙天护持,贵人相助。缯彩布幔庄严佛殿,将来成佛,得柔和忍辱衣。“焚香得佛智”,好香供养,表戒香,必得如来大智慧。“然灯得光明”生生世世,智慧光明。

  采华授决经云:昔有罗阅国王,遣使采华,以供后宫彩女,使者回途遇佛,稽首顶礼,自发愿言,宁弃身命,以华献佛,佛为授记:以此供佛因缘,得胜妙报,将来成佛,名曰妙华。使者喜跃礼谢。回宫后,王知原委,亦赦其罪。

  杂宝藏经载:一天女说偈云:“我昔以华鬘,奉迦叶佛塔,今生于天上,获是胜功德,生在于天中,报得金色身。”昔于人道,采华供佛故。

  百缘经云:佛世,舍卫城众乐师,遇佛入城托钵,奏乐供佛,佛为授记言:“缘此功德,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间受妙乐,将来修行成佛,同名妙声。”微妙乐供佛故。

  法华经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往昔许多因伎乐供佛而成佛的,故言“皆已成佛道”。又云:“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旛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华、香、旛、盖,供佛或塔,将来必定成佛。

  阿阇世王授决经云:王具百斛香油,从宫门然至只桓精舍,贫婆见状,乞得二钱,参与供佛,侍卫驱之,避大树后,因油少,待佛至方然,祷曰:“弟子福薄,乞佛慈愍,赐智慧光。”忽大风吹,众灯皆熄,彼灯炽盛。王请问佛,佛曰:恭敬心故,龙天护持,你虽为王,我慢心高,慢风熄之。王大惭愧。

  供佛莫存骄慢,否则,就是电灯,也会熄哦!

  

  …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