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道源长老)▪P23

  ..续本文上一页显明开示,善知识开导我,叫我修普贤的大行。「常愿与我同集会」,我愿意善知识常跟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不要舍弃我,善知识看见我就生欢喜心。

  第五个大愿,是供养愿,也就是前面的广修供养。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愿常面见诸如来」,我们怎么会堕落?怎么会不进步?所见的都是众生,见不到佛,所以我发愿,常常面见诸佛。「及诸佛子众围绕」,「佛子」就是诸大菩萨,见了佛,就有诸大菩萨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我在诸佛菩萨的面前,我要广修大的供养。「尽未来劫无疲厌」,要长时间供养,不生疲厌之心。

  「愿持诸佛微妙法」,我供养了佛,我要听佛说法,听佛说法了,我就受持佛的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我去替佛转*轮,光明显现一切菩提大行,讲给一切众生听。「究竟清净普贤道」,我去行普贤的大道,究竟清净普贤的大道。「尽未来劫常修习」,长时间这样修习。

  颂第六个大愿,利益愿,就是说法利益众生。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剎 一一剎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我于一切诸有中」,众生的范围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叫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叫做三有,怎么叫做三有?有因有果,有生有死,三界以内的众生,不能了脱生死,所以叫三有,众生多了,叫做诸有,名词换了,还是一切众生中。「所修福智恒无尽」,你要修福德、修智慧,在哪里修呢?就在这些众生身上修,你天天讲经说法是利益众生,实际你自己修了德,修了智慧。「定慧方便及解脱」,你修定,修智慧,修方便,得到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获得无尽无量的功德宝藏。

  「一尘中有尘数剎」,每一粒微尘有尘数剎的诸佛世界。「一一剎有难思佛」,每一个佛剎里面,还有难思难议那么多的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有佛就有菩萨,海会围绕。「我见恒演菩提行」,我亲实见到佛,都在恒常的演扬说法,说菩提大行。

  颂第七大愿,转*轮愿,就是看见一切佛常转*轮。

  普尽十方诸剎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徧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普尽十方诸剎海」,这都是华严的境界,前面说得太多了,「十方诸剎海」,十方无量的佛剎,有无量数的微尘,每一粒微尘里面,还有无量数的佛剎,这就是「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前面说微尘,尘中剎,剎中尘,还有毛端里现三世海。「毛」就是我们身体上的毫毛,「端」就是毛的尖端,在一根毫毛尖端,能现三世的诸佛出来,那么一一毛端,都现出来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剎中尘,尘中剎,微尘是最小的,佛的世界,佛剎最大,这叫小大无碍。「一一毛端三世海」,一个毛端是最小的,能现三世的诸佛,我们到一个佛寺,看见一副对联:「一一毫端现宝王剎,众微尘里转大*轮。」那就是《华严经》的境界,在一个毫毛端上能够现宝王剎,「宝王」就是佛,能现佛的剎土世界。「众微尘里转大*轮」,那是赞叹《华严经》上的境界。

  「佛海及与国土海」,佛多,广大无边;国土也多,广大无边,像海一样。「我徧修行经劫海」,我普徧的跟着佛学修行,经过长时间的大劫,也是无量的大劫,像海一样。

  「一切如来语清净」,每一尊、每一尊的如来说的法语,都是清净法语。「一言具众音声海」,「一言具」就是一句话里面具众音声,佛以一音演说法,但是众生随类各得解。「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随着众生的心意,他爱听什么音声,佛就给他说什么音声,一一都流出佛的无碍辩才,像大海一样。

  「三世一切诸如来」,十方如来如是,三世如来也如是。「于彼无尽语言海」之中,「恒转理趣妙*轮」,佛的辩才无碍,转理趣微妙的*轮。「我深智力普能入」,我有甚深的智慧之力,也就是普贤行愿之力,现在智慧深了,普能悟入,普能证入,佛说什么法,我都能听得懂。

  颂第八个大愿是净土愿,佛住的国土,都是净土,我都能入到诸佛的净土里去。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我能深入于未来」,我以我的智慧之力,能深入于未来的境界。「尽一切劫为一念」,前面尘中剎,剎中尘,都是在十方上观想,这是在三世上观想,由过去世观到现在世,由现在世观到未来世。「一切劫」就是一切的长时间,我都把它收摄为现前的「一念」,这就长劫摄为一念,一念具足多劫,这叫长短无碍,长时间、短时间,互不相碍。「三世所有一切劫」,「劫」就是长时间,过去的长时间,现在的长时间,未来的长时间。「为一念际我皆入」,我把它收摄到现前一念,我都能悟入、证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在我现前一念心中,能见到三世长劫。「所有一切人师子」,三世诸佛,过去有过去人师子,现在有现在人师子,未来有未来人师子,我统统愿意见到。「亦常入佛境界中」,佛的境界就是这样子,就是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我统统能入到佛的境界。「如幻解脱及威力」,怎样能长劫摄入一念,一念含摄多劫,这就是得了如幻解脱,得了威德神通之力。

  颂第九个大愿,承事愿,承事诸佛。现在的话,就是为诸佛服务,诸佛有什么事,我行弟子之礼,在诸佛面前承事。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剎

  十方尘剎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或者一个毫毛头上,或者一粒极微尘中,能够出现三世诸佛的庄严佛剎。「十方尘剎诸毛端」,就是重重无尽的境界,十方的微尘,微尘里有佛剎,佛剎里有众生,众生身上有毛端,都能重重无尽现出来。「我皆深入而严净」,我有智慧力,我深入一切微尘之中,一切毛端之中,「严净」庄严清净,庄严清净他的佛剎。

  「所有未来照世灯」,未来世的诸佛,叫「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有一个佛出世,他现成道之相,现转*轮之相,来开悟这些「群有」,这些众生。「究竟佛事示涅槃」,他把佛事做究竟了,就示现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诣」是到,我统统到诸佛的面前,去亲近佛,给他做事情。

  第十个大愿,是成正觉的愿。

  速疾周徧神通力 普门徧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徧净庄严胜福力 无着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速疾周徧神通力」,我很快能够周徧十方三世,这是神通之力。「普门徧入大乘力」,诸佛的境界,我能普门徧入,这是大乘之力。「智行普修功德力」,我以我的大智大行,普修一切妙法,这是功德之力。「威神普覆大慈力」,威德神通普覆一切众生,这是大慈之力。

  「徧净庄严胜福力」,普徧的严净诸佛国土,这是我最胜的福德之力。「无着无依智慧力」,我是修一切行门,我皆不执着,这是我的智慧之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有定力、慧力、方便力,都是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一切功德,我都能把它积集起来,这是大菩提的力量。

  「清净一切善业力」,一切善业,我都能够清净。「摧灭一切烦恼力」,一切烦恼,我都能够摧灭。「降伏一切诸魔力」,我能降伏一切诸魔。「圆满普贤诸行力」,普贤的诸行,我都能圆满得到,得到普贤诸行力,我就圆满无上菩提。

  前面在第十普皆回向大愿里面,开出来这十个愿,这个地方,把这十个愿再总结一下。

  普能严净诸剎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普能严净诸剎海」,严净一切佛剎。「解脱一切众生海」,我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善能分别诸法海」,如来说的一切诸法,我善能分别。「能甚深入智慧海」,我能证入甚深的智慧。「普能清净诸行海」,我修的行门都不着相。「圆满一切诸愿海」,我前面所发的十个大愿都能圆满。第十个大愿普皆回向,所发的十个大愿,也能圆满。

  「亲近供养诸佛海」,我能亲近诸佛,供养诸佛。「修行无倦经劫海」,我修普贤大愿,经过长劫,不起厌倦。「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的菩提诸行大愿。「我皆供养圆满修」,我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圆满修菩提诸行愿。「以普贤行悟菩提」,以普贤修的因行悟到菩提,也就是证悟得了佛果菩提。

  这再把它总结归于二圣。华严三圣,除了毗卢遮那佛,就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十大愿王,是普贤菩萨发的愿,也跟文殊菩萨发的愿相同,现在把它总结起来,归功于二位大菩萨。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显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剎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一切如来都有一个大法子,等于长子一样,他的名字号曰普贤尊。「我今回向诸善根,显诸智行悉同彼」,我现在所修的诸善根,我要回向,我发愿,我的智慧、我的行门,都同于普贤菩萨。「愿身口意恒清净」,我的身口意三业恒清净。「诸行剎土亦复然」,一切行门,在一切剎土也都一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讲记(道源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