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偈颂
所谓偈诵,是佛教经典的一种体裁,佛教经典文字的体裁有两种,即长行与偈颂。以现代术语说,长行是散文的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如前面讲过的经文;偈颂是韵文的体裁,有四字一句,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的不同,四句合为一偈。
以下的一部分偈语,现代的中国佛教把它摘入《早晚课诵本》中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内。如果诸位要修《普贤行愿品》,首先要把这部经读熟,然后根据课诵本中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的修行方式,念诵以下普贤行愿品中的偈颂,在你每念诵一个行愿的时候,都要作观想,不要只是口中念诵,那样只是鹦鹉学语,没有用,只是修福报而已。比方说,你念诵第一个行愿的偈颂时,观想自己现出无量的身,到无量的佛世界的佛前礼敬佛,当无量的身在礼敬佛时,每一个身都在礼敬无量无边的佛。如此每念一段行愿的偈颂,就作有关的观想,然后礼拜,这样的来修。
经文: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当时,这位普贤大菩萨讲完十大行愿之后,以七字一句的偈语,重新宣说其十大行愿的内容: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一行愿--礼敬诸佛的偈语:我心中观想所有十方世界中,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以清净的身口意来礼所有的佛。我用观想念力,在一切佛前出现;每一身在如来前又现无量的身来礼无量的佛。"人狮子",佛的别名。狮子为百兽之王,有大威力,降伏一切猛兽。佛也有勇猛威力,为人中圣,能摧伏一切魔外。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二行愿--称赞如来的偈语:在一粒微尘中显现出无量无数的佛世界,在每一佛身边都有菩萨围绕;法界无量没有边界,微尘也是无量无边的,深心的相信诸佛在任何的微尘中都出现佛的世界。就是说,深心的相信佛的境界就是那样的广大无边,在极大、极小中都可以有诸佛的出现。我以各种各样最好的音声、最好的言语,尽未来的一切劫,称赞佛的一切甚深功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三行愿--广修供养的偈语:我观想以最好的妙花、鬘、伎乐、涂香以及伞盖如云般遍满虚空,如是最好的庄严具,庄严布置周围道场来供养诸如来。除了上述各种庄严具外,另外还有最好的衣服、妙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都累积得很多、很高,积聚如须弥山那么高大,我都拿来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以非常广大、非常正确了解的心,深信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诸佛也都是以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大威神力,普遍供养一切诸佛。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四行愿--忏悔业障的偈语:我于往昔所造的诸恶业,都是由于无始以来,受贪嗔痴三毒烦恼之所推动,从身语意三业之所产生的,所有一切恶业,我今悉皆忏悔。在中国佛教不论受什么戒,在受戒之前必定以这四句偈语做忏悔。在忏悔时要后悔过去所做的恶业,发誓将来不再做。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五行愿--随喜功德的偈语:所有十方一切众生--凡夫;二乘是指缘觉、声闻,声闻乘的初果、二果、三果称为有学,无学是指阿罗汉;一切如来与菩萨所具有的功德,我悉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六行愿--请转*轮的偈语:"世间灯"是佛的德号之一。佛出世有如灯照明世间,灯比喻智慧的光明,照破众生烦恼的黑暗,所以佛称为世间灯。十方所有一切佛,乃至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请其转妙*轮,以教化众生,使众生得以离苦得乐,使众生得以证悟真理。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七行愿--请佛住世的偈语:凡是一切佛欲示现涅槃,我都至诚恳切地劝请,希望佛能久住世间,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这里把所修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请佛住世、请转*轮、随喜功德、忏悔业障七个行愿的诸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以及无上菩提。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八行愿--常随佛学的偈语:我常跟随一切如来学,修习圆满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供养过去诸如来,以及现在十方佛。未来一切天人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圆满的,我发愿过去、现在、未来都跟随诸佛修学,希望很快就成佛。"天人师"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佛有资格指导人与天人修行,所以叫做天人师。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这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九行愿--恒顺众生的偈语:在恒顺众生的行愿中,是以菩提树来做比喻:即在佛所居住的极为广大、极为清净,而又极为微妙庄严的佛土中,有很多庄严广大的法会,众多菩萨围绕着佛,在菩提树王下,一心恭敬地听佛说法。
菩提树王的脚底下一定要有其树根,这里的树根是指一切众生,所以菩萨成佛,其基层一定以一切众生为根。菩提树王的根,如得大悲水灌溉滋润,即能开菩提之花,结菩提之果。意思是说,菩萨要成佛先要有大悲心,菩提树就是成佛的果,而长出菩提树的根,就是以众生为基础所生起的大悲心而建立的,所以要恒顺众生。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他们远离忧愁、灾难,常常处在安乐,得到甚深的佛法利益,而且灭除种种的烦恼。
以上的九个行愿,前面都已经解释过了,所以现在我只是简单地再把偈语讲解一遍。
接下来是普贤十大行愿中第十行愿--普皆回向的偈语,它就有些特别。如果你要做回向,是你做了一些善法,修了一些功德,才把它回向给一切众生。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就不能做回向。而普贤菩萨从开始发心修学菩萨道,直到成就普贤十大行愿,每个次第所修得的种种功德,他都一一回向。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回向一:菩萨于六道轮回中修道。
菩萨行者为成佛修行的时候,希望在轮回生死的人趣、天趣、畜生趣、饿鬼趣、地狱趣中不迷惑,有宿命通,记得过去世的种种因缘。具有宿命通有几种的情况:一、鬼神加持,让你记忆起过去世的事情,这就是通过外来的力量获得宿命通;二、现代人可通过催眠回忆起过去世;三、通过修行而具有神通,也可以知道过去世;就是你的修行非常好,投胎的每一生都知道从哪里来,即"一切趣中成宿命。"这就不是加持、也不是修成定力所获得的,而是你每到任何一道都有宿命通。有些人出世后会记得过去世,根据佛法说,畜生道的众生也有宿命通,比如牛,众生堕落做牛,会做很多世,当它最后一世做牛,要转世做人的时候,就有宿命通;其他的猪、狗、羊也是有这种情形,当它们最后一世做猪、狗、羊时,就知道下一生要转世做人。初发心菩萨的身口意业不是很清净,所以会堕落,会在一切趣中生死轮回,有时候做猪、狗、牛、羊,有时候做饿鬼,希望出世在那些地方后,能够回忆起过去世,才想到修行。菩萨行者更希望能够出家,修持佛的净戒。戒持得非常好,叫做"无垢"。护持净戒,不破戒,叫做"无破"。持戒有犯戒和破戒两种情况:犯戒了就有垢,但是还可以忏悔;破戒就是已经没有戒了。出家人破
戒后,就不可以当出家人,所以破戒对出家人来说有如死刑;犯戒有如坐监牢,坐完监牢出来,还是活着的。戒持得不好就有漏洞,叫做穿漏。那么,垢与破都是穿漏,所以没有犯戒与破戒,就是"无穿漏"。
菩萨行者在轮回六趣中修道,将会遇到天、龙、夜叉、鸠槃茶,乃至人与非人等众生,都以一切众生的语言为一切众生说法。虽然这是初发心菩萨的堕落,身不由己,但是菩萨却能在六道轮回中继续修行。释迦牟尼佛刚开始修菩萨道的时候,也堕落做蚊子、猴子、大象等等。如果你们发心行菩萨道,修弥陀净土者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则免了这些事;修普贤行愿者就要在娑婆世界中修行,因身口业不圆满而很有可能会堕落。虽然如此,菩萨依然有菩提心,正好可以为那些堕落的众生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回向二:菩萨于世间道已得解脱。
刚开始修菩萨道的行者,胡里胡涂地伤害到众生而坠落在六道轮回中修行,现在已经能够勤修清净的六度(布施、…
《普贤行愿品讲记 三、偈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