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2、称赞如来

  2、称赞如来

  经文: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

  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二愿是称赞如来。上一回所讲的第一行愿是以重重无尽、很广大的境界来礼敬诸佛,现在所讲的第二行愿是以无量无边很微小的境界来称赞如来。

  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所谓极微,是佛法中以印度人的观念,建立起组成世间物质的最小单位;以现代人的知识来说,即是原子。海会的"海",是形容众多的意思;如同一滴一滴的水会合而成大海一样。

  在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世界,每一个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极微,在这最小的一一尘中,都有无量无边佛的世间,在无量无边佛的世间,都有无量无边的佛,而在无量无边的佛所,都有无量无数的菩萨众围绕着佛。

  经文: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

  我以普贤菩萨行愿非常深信的心,非常殊胜地明白了解,没有怀疑,确定、肯定心中知道就是如此。

  关于世间的现象,在小乘的教法中,认为世间只有娑婆世界,没有他方世界;娑婆世界中只有释迦牟尼佛,而且佛会入灭。在大乘教法中,认为世间不只有娑婆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佛世界,每个世界中的无量无边的佛都不曾入灭,与这些佛有因缘的众生就可遇到、见到佛。在小乘的教法中,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极微,而极微是不可再分割的。世间人认为把极小的单位分割,就成为更小。但是大乘教法说,在最小的极微中,可以显现极大的境界,即在极小中可包含极大。也就是说,很大的可以包含很小的事物,很小的境界可以包含无量无边很大的境界,大跟小互相包含。这样的境界,不是一

  般世间的凡夫所能知,也不是阿罗汉所能知,只有大菩萨才能真正的见到、知道。虽是如此,并不是绝对不可知,在小乘的《阿含经》中记载:有些身躯很大的天人站在海中,海水只不过到它的膝盖而已,这样巨大的天人,可住在很小的锥头里。就是说,一个身形巨大的天人,可以住在人类眼中所看到的锥头那么小的点里。当它住进去时,并不认为小,却恰恰好。

  佛在戒律中制定,比丘不可以随便拔草、踏草地,但是这绝对不是一般平平的草地,而是没有人烟、草长得比较高的草丛。因为有很多鬼神把草丛当为村落,住在草丛里面,比丘拔草有时会破坏鬼神村。当它们出来时,身体比草丛还高大,所以说,这类的众生所看到的境界,跟我们人所见不同,它们看草和人类所见不同,草对它们来说并不小,它们可以住进去。这就说明这样的境界,在小乘的经典里有记载,在戒律里也有讲到,但是我们凡夫以自己眼睛的境界来说,眼睛看到很小的就是很小,看到很大的就是很大,小的不能容纳大的,这是世间一般人的境界,事实并不是如此,可能刚好相反。我们看这是一间雄伟壮观的佛堂,另一个众生很有可能看到这间佛堂是在一根草里面。

  根据大乘的说法,众生依各自的六根,所看到世间的各种境界是不一样,虽然大家住在一起,但是都不知道对方的境界。此处经文说,在一粒微尘中,就能容纳一个世间。也就是说,有如一个原子那样小的微尘中,就可以出现一个世间。比方说,一个原子受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加给它的力量的影响,这么小的原子也在影响着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们有能力、智慧,就能够在一个原子里面,观察三千大千世界对它影响的力量,从中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力量。只是我们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我们说不能,没有这一回事。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相信就在一个原子里面,可以观察到三千大千世界。

  现在再倒回来看人,人是一种古怪的动物,现在科学家将破解生命密码,清楚了解人类每个基因(gene)的生物化学组成。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所谓的染色体(chromosome),它包

  含着决定细胞如何发展的遗传物质,称为基因体。染色体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而每一个双链形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则由四种核链(nucleoties)排列而成。人类的身形、体状可以藏在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核的染色体中,科学家可从某个细胞割出来,培植出与他一模一样的人;现在科学家从克隆羊身上切割一些细胞的组织,已成功培植出与克隆羊一模一样的"多利羊"。由此可见,我们认为那么微小的细胞核里,竟收藏了要完成那只羊所具足的一切,而那只羊又包含了它身上的一切细胞。我们的身体是这样,世间的一切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的智慧不够就不相信。

  现在他说你要称赞如来,不是去到佛的前面认识佛后,回去跟人家叙述佛是怎样地伟大。佛不只是眼睛所看到的而已,在每一粒微尘中都可以看到佛的存在,只是我们没此能力。同样的,我的一切生命密码都在细胞里,你可以在我的细胞中看到广超法师,只是你没有能力看到。你没有能力,并不等于不可能。当你要称赞如来时,要深信佛遍满一切处。所谓遍满一切处,并不是很大很大无量无边里面有一小小的佛,而是小小小小里面也存在着无量无边大大的佛,极大如地球里面包含着一个极小人身形的佛,在这个极小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有无数的佛。这些佛都跟极大的佛一样,有无量无数的菩萨围绕,这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境界。你要这样的了解,非常肯定,决定的相信,确定是如此,一点也不假,好像眼前所见,绝对没有假的。你以那样的境界,来称赞那样境界里的佛。

  经文: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各以比胜过辩才天女微妙的舌头,每一舌根出无量无数的舌根,每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每一音声出不同的语言,称扬赞叹一切如来所有的功德。

  辩才天女是欲界的第六层天--他化自在天,也是欲界魔王所住的天中的一个天女,它的舌头能够变化出无数的舌头,一个舌头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每个不同的声音又可以配合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微妙音乐,而且其声清澈和谐,使人听了生大喜乐。

  经文: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普贤菩萨将以如此的语言音声,尽于未来际,相续不断地,尽于法界的任何处所都称扬赞叹如来所有的功德。

  他用自己的身体观想有这样的语言能力来称赞如来的功德,这是普贤菩萨广大的行,并非一般人能够做到。普贤菩萨刚开始修普贤行愿时,也是跟我们一样做不到的,他是以甚深胜解信心去做,最后他完成了。其实不必像普贤菩萨,只要像辩才天女那样的能力就能够完成了。所以我们不用执著,认为我不能、不行,要等到修成菩萨那样的境界才能够,那样就不叫做行愿了。行愿是"行"与"愿"配合,修习直到完成为止。当你开始修的时候,就用观想;你修完成了,就能够做到。

  经文: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经文,在第一大行愿中已讲解过,我就不重复解释。

  关于赞叹如来的功德,佛到底有什么功德值得我们赞叹?今天报纸上赞叹书法家、诗人潘受是新加坡的国宝,这也是一种赞叹。不过,这样的歌功颂德是由于他在文学、艺术上为新加坡作出一些贡献;有很多人受过他的恩惠;有些人将受到他的影响,甚至将继续影响到下一代。所以潘受去世后,

  就受到人们的赞叹。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但是佛就不一样,经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在佛教中,小乘的经典赞叹佛,大乘的经典也赞叹佛,但是它们所赞叹的范围有狭窄、有深广的不同。在小乘的经典中是属于狭窄的赞叹佛,就是以作为一位觉悟者来观佛,看佛有什么功德值得赞叹,以这样来看,一切的赞叹都是针对释迦牟尼佛来说的;在大乘教法中说,各个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佛,每一佛以适合各种众生的方式教化众生,不论净土或秽土都非常殊胜,所以大乘经典中就赞叹佛的非常殊胜的功德境界。

  我先讲讲在小乘经典中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的情形:一般上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就是从佛的过去、成道,直到涅槃前的一切。我们赞叹佛的功德可分几方面来谈:一、以佛过去的修行;二、以佛成道后,佛的智慧、心念的清净;三、以佛外表的行为来赞叹佛。这是以世间所有的众生所没有的,唯有佛具有的智慧、德行、相貌、威仪来赞叹佛,如此才值得我们佛教徒的赞叹。这样把佛值得赞叹的所有功德,菩萨、阿罗汉以及世间一般人所没有的法,称为佛不共法。有时候把佛不共法讲成十八不共法,有时候叫做十力,有时候说成四无所畏。

  现在我就为你们介绍十力。所谓十力,是佛有十种智力,世间任何的众生都不具有,同时也做不到。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佛的智慧能够知道什么是处,什么是非处。所谓处与非处,是指一切因果现象中,所做的一些行为或事情,它们的因果是对的,或是错的。比如现今人们热烈讨论的课题--安乐死,即人患上严重的疾病,没办法医治,应该死了,但是现在医学发达,发明了很多延长生命的仪器,在病人快要死之前,为病人急救,装上这些延长生命的仪器。有人主张一针打下去,让没药救的病人好好死去,这样可以减少他所承受的痛苦,活人也不需要被拖累受苦,付出昂贵的医药费,大家都安乐。人们就谈论这样在因果上是对还是错?以佛法来说,那样做因果上是错的,称为非处。

  如果一个人患上绝症,不用服药来医治,让他病情恶化,他的业报自然死去,跟打一支针让他安乐死,因果是不一样的。就是说,在医学不发达的时候,因为没有延长生命的仪器与加倍护理…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2、称赞如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