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1、礼敬诸佛▪P2

  ..续本文上一页土,在一片光明中,没有分你、我、他,他也不再执著虚空境界,那个时候,阿罗汉就在涅槃的常寂光土里。因为阿罗汉害怕虚空界里的生死轮回,他就呆在常寂光土里,再也不幻化了。佛和阿罗汉一样,也在常寂光土里,即在一片种种光明中,但是佛非常清楚,在这片光明中可以变化出种种境界,就在幻化的种种境界中示现度化众生。因此,佛就可以随其所幻化的光明中去度化众生,这是佛不执著在常寂光土、虚空界里,佛知道一切都是心的变化,就在这光明变化里,示现种种度化众生的事业,而这种行为,这种度化众生的方式,佛的心是如如不动的,佛并没有跑进我们迷惑在其中而以为实有的虚空界里,此即是佛的不可思议境界。菩萨则在虚空界与常寂光土的境界中两头跑,还不能像佛那样能在常寂光土内如如不动的示现,这是菩萨的道行不够。因为他们的道行高低不一样,有种种差别,他们所了解的境界就不一样,这就是《华严经》里所说的种种境界。

  《华严经》说,佛的不可思议境界就是在光明中变化,所以佛要让一些初发心的菩萨知道,就在他们面前放光,每一道光中出现不同的佛土,让菩萨看到佛在佛土里度化众生。当菩萨的某些障碍没有了,就看到佛放光。其实,佛是无时无刻都在光中度化众生,而我们众生看不到,这是境界的差别。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要相信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也有与佛一样的光明,我们现在就在光明中,看到现前的世界,只不过我们执著在这个世界罢了。如果你要修行普贤菩萨的十大

  行愿中的礼敬诸佛,就要有此信心,观想你能够变化无量无数的身出现在佛的面前,礼敬无尽无数的佛,这样就可修到普贤菩萨的境界;反之,则办不到了。

  关于"深心信解,如对目前",这又关系到众生的因缘,有些众生听了不信,有些众生相信,但认为办不到,那就很难修习了。普贤十大行愿中的第一愿就说"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绝对是如此,因为这是真实的境界。你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那就办不到,所以你一定要绝对相信心有变现一切的能力。当我们造业来做人的时候,就是心里业的显现、变现出来的;当我们造恶业,受到地狱的果报也是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现在你所看到的一切,其实是你执著的心的显现,可是你不了解心有能力让你看到这个样子。如果你相信你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其实就等于相信你的心无量劫以来变化出无量无边的事。你的业就是你个人的心,它跟别人无关。你的心在变化、在做,可见你的心能变天、变地狱、变人间等各种众生。你看它多了不起、多厉害,你竟然不相信它!那你又说你相信业力、因果、轮回,真是矛盾!所以你要绝对相信,这就是你的心造作的。心虽然有此能力,但是又迷惑,认为不是它做的,它认为眼前的境界不是它显现的。其实我们眼前的一切境界,就是业力所现前;业力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心,业力就无法运作。所以我们要深心相信,心具备此能力,是我们迷惑认为不能。由此可见,我们的心能够变现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现在的一切,心能变现三世。很多人梦见过去世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做梦时没有执著眼前是真的,就能随意的显现。梦也是心的变化,在你的梦中可以清清楚楚地出现儿时的境界,可见在梦中心比较自由,因为它没有加上今生学来的知识。你从小到大学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束缚、欺骗、套死了你。所以你从今生的梦中,也可看到心的自在变化,但是你认为梦是假的。尽管是假的,也是你的心变的;你认为眼前的东西是真,其实没有一样是真实的存在,全都是心变的。因此,你要深心地承认心有显现一切境界的能力,然后,深信心能够让你在所有佛的面前出现,礼敬一切佛。

  这是很难很难相信的境界,让我再为你们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们相信科学说的万有引力,地球吸引月亮,其实是地球吸引着月亮上的所有物质,月亮上的每一个东西都被地球吸引;月亮吸引地球,是月亮吸引着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反过来说,地球上的每一个物质吸引着月亮;更进一步地说,地球上的每一个物质,在吸引着月亮上所有的物质。换句话说,你身上的一个细胞,在吸引着月亮上所有的物质。物质与物质之间,如身上一个小小的细胞,就能够吸引着无量无边的物质;心念与心念间更不用谈,我们的心念能够影响所有众生的心,所有众生的心念也影响着我们的心念。因此,我们才互相有业的联系,才会见面。所以我们的心可以遍布所有众生的心。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细胞所发出的吸引力,遍布所有的物质,我们动一个心念,也能够影响所有众生的心,但是我们不知道。经典说,我们动一个心念,佛都有能力知道。并非唯有佛能够,是心本来有如此的力量,只是迷者无法用此能力。所以你要绝对深信:我现在动一个念头,观想我现出无量无数的身,在无量无数的佛面前,礼敬无量无数的佛。我们应该以这样的信心来修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中的礼敬诸佛。我们凡夫迷惑,以为不可能有此境界。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说,我们所做的亏心事,都逃不过头上三尺的神明。身为佛教徒的我们,也都要相信,我们做任何事,佛要知道都能知道,逃不过佛的一切智。

  经文: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以普贤行愿之力,面对佛陀而行礼敬时,念念相续,没有间断,不会在身语意业上觉得疲厌。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1、礼敬诸佛》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