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有所谓最上乘,是依众生的智慧与心量而说有小乘、大乘、最上乘……如果众生的心量很小,佛就为他阐释心量境界小的法;反之,佛为心量大的众生,讲解广大的法。佛是应病予药,众生有什么病,佛就给予他服怎样的药,病和药是没有所谓高低的差别。这里的最上乘者,是指修行者的根性非常好,能够接受《金刚经》的佛法义理,佛就为他说此经,即本是真如法性的最上乘金刚智慧。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而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为什么呢?凡是有相、有执著的行为都是有限量的,因为心量有限,所以造成功德有限。那么,一个人以无相心而生起的心量是无限的,因为心量无限,功德就不可称量。本来每一个法作用遍一切处,所以每一个人本来都能够知道任何一法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烦恼执著将心局限在我这个小小的身心范围内,于是心量变小了。当你的心量很大的时候,就能够像佛一样,知晓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法。本来心是平等的,但是我们执著、迷惑时心量与境界都变小了,心量小就不是无量。无相的智慧是不可称、不可量、无有边,所以是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样的人,即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担是担在肩上,荷是负在背上。意思是说,能领受信解无相法的人,对于正等觉,就能担当得起。《金刚经》中所讲的道理,是对最上乘的人(初地菩萨)说,并不是对修解脱道的圣者或凡夫说的。当一个人听闻这个道理,能够信、解、受、持,完成初地菩萨的果位,就能够荷担如来的家业。大乘经典中说,初地菩萨才是真正进入如来之家,他才懂得管理如来的家业,还没有证悟初地的菩萨,没有资格荷担如来的家业。就是说,此菩萨有能力去弘扬、传播一切佛法。由“能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文,说明本经是为登地菩萨开示金刚般若波罗蜜。
在小乘佛法中,解脱道的佛法为大法,世间的善法为小法。在大乘佛法中,成佛的菩萨道佛法为大法;个人解脱的佛法为小法。这里说的乐小法者,是指只要求自己解脱的人和不想解脱的人。他们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
佛对须菩提说:“不论什么地方,如果有此般若经,一切世间众生即应当尊敬供养;当知此处则是佛塔的所在,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即应当赞叹供养法。”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造业形成的因果,一是自己的烦恼使我们堕落,另外是我们跟造业的对象之间的因缘。如果你杀死人,得到堕落地狱的业力,此业力的推动者不是别人是自己,是你那杀人的恶心。同时还有一股由对方推动的业力,就是只要有机缘,被你杀的那个人就会向你寻仇,要你偿命。如果你有杀人的恶业,然后受持——去实践、读诵了《金刚经》,如果被人轻贱,这即是前生恶业转轻或消灭了的征兆。因为你的心再也不去执著相,就不会堕落恶道。但是你欠那人的,他会来找你算帐,你跟他之间的恶因缘,是不能靠念经、做善事……来解的,这就是所谓的“冤有头,债有主,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什么呢?我要打你,是我的心要打你;你要打我,是你的心念要打我。所以当我要打你的时候,你找别人来解怨,乃至求佛都不见得有效;应该解除我对你的怨恨,使到我不打你。当某个冤家要打你的时候,你要找他来解,不是找我。如果我对某些人造了恶业,就算我今世修道,修得怎么好,只要有因缘,对方的心不放下的话,他依然要找我算帐,这件事靠我本人的修行是不能解决的。如果你听闻佛法,执著的心慢慢放下,你的很多罪业就能够消除,但是你跟人家之间的恶因缘,只要你继续在世间,还是要偿还的。
读诵了《金刚经》后,因为心再也不著相,善的心能转变过去的恶心,就不会堕落恶道;如果还会被人轻贱,这是欠对方的恶业现在受报,本经说修道时受罪业,是罪业转轻受的征兆。因为堕入地狱的业比较重,在人间修道而受罪业时,修道的善心力量强,不但容易接受恶业的苦报,并且不愿再造罪,使罪业越来越轻,所以是轻受。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呢?因为对金刚般若的无相法——法界心,能够生起信心,将来当得成佛。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以自己经历的事实,证明受持本经的功德。佛说:我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未见燃灯佛以前,曾遇到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在这众多佛前,都是一一的供养承事,没有空过的;所得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但是这样多的功德,不如在末法时代,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胜过佛过去所供养诸佛的功德。
根据佛经的记载,释迦牟尼佛的最大弟子——迦叶尊者,在过去的某一世,供养某佛,就凭着那一次的供养,九十一世得生天上、人间。所以因果绝对不是一对一的。有些因果很重,只做一次,好多生承受;有些因果要做很多次,才一次受。所以因果绝对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样的因果谁都会,其实因果是很复杂的。在佛前供养的功德是很大很大的,但是此处说不如一个人能够听闻、受持无相法的功德。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即佛把它完全的说出来,人听了或许会发狂,或许会狐疑不信——认为这部经是魔说的,破坏佛法。当知是经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释经文上篇》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