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第五节 心不相应行法▪P3

  ..续本文上一页的白天;半年是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所以居住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找不到人为所定的东方。居住在常年是夏,一雨成秋,经常艳阳当空的新加坡赤道地带的我们,人们认为向东行走,可走回新加坡;站在赤道上,认为北方在头顶;南方在脚底下;东西方找不到,这些都是人为的规定。人类不知道有地球之前,根据太阳升落处来制定方位;知道以后,就根据地球上的南北极来规定南北方向;当站在南、北极时,就不知道如何制定方位!

  21.时:过去、现在、未来,年月曰时分秒等,就是时间的分位。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现在?第一秒是现在,还是第二秒?九点三十四分五十秒是不是现在?噢!现在又是五十三秒了,到底哪个才是现在?唉呀!现在你都抓不住,还要讲未来!这些时间的观念是我们分别划定的。因为我们执著因果的前后,在因果流转一刹那的变化过程中,从因变成果了,就叫做过去;因果还没形成,叫做未来;当过去、未来划定后,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叫做现在。现在之后是已逝去的过去,摆在现在之前是难于断定的未来,然而谁能肯定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在因果的过程中,已经发生的事,叫做过去;还没发生的事,叫做未来;从过去到未来的转变,称之为时间。实际上,现在都找不到,哪里有过去呢?因为现在过去了才变成过去,这只不过是一连串的因果变化。如果我们截取一段时间来分别,就有现在、过去、未来。佛法说时间、空间都是不实在的,我们很难感受到,因为时光流逝不停。比如:中国人的“南柯一梦”,这一梦就梦完了一生,当他醒来时只不过是一晚而已。我们可以在梦中很快很快 地做完几年的事,这么快的梦境,他脑袋里意识转得非常快;今天结婚,一年后生孩子,孩子出生后,自己也老了。忽然间孩子死了。他很伤心,然后就从梦中惊醒过来。他在梦中过了大半曰的时曰,但在现实中可能只是一下子而已。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证明时间可以增长,也可以缩短,而居住其中的人都不知觉。佛经中也有此说法,那些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大菩萨,可使时间延长,能够减短时间,而使居住在那里的众生不知道,这真是不可思议!在座各位可能不信,现在让我举一个例子,包你们相信:我们吐一口口水,里面的细菌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搬了家,它也照样生活得很好,忽然间口水干了,它们死了还不知道是为什么?而佛经中记载的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大菩萨,运用他们的神通变化力,把一个世界抛到他方去,生活在里面的众生却丝毫不知,就好象口水里的细菌一样,这是很可能的事实。

  22.数:就是指量度诸法的一一差别。如:十、百、千等数。为数量的分位。此数是人为假名而立,比方从1数到10,1了到2,然后到3,这是一定的吗?不一定。1了到1.5,1.5到2。这些号码是人为的安排,假立名称的。比如:因为受到手指的局限,我们的手指打开来,就数1、2、3……。因为第一个与第二个手指的空洞中没有东西,你就不去理。但是如果你是在算人,你少数了一个人,他没食物吃,他要你非管不可!如果我们的祖先是不算手指,是数手指之间的洞,他说我们的手有四洞。但是我们算手指1、2、3……10。这就是人类十进制的算术法。后来人类更聪明、更精细地使用2.1、2.2、2.3……来划分数目的前后次第。如果某个世界的人有六根手指,那他们从1算到12才进位。所以我说人类的十进制算法,是被我们的十个指头骗了。我在大学时是读电脑的,你们知道电脑是怎样计算数目的吗?电脑是二进制的算法;用0、1,0、1……这样算。是否1了一定到2,2了一定到3吗?不一定。

  23.和合:这是指诸法由众因缘和合,不相乖违之间。佛法中经常说“因缘和合”,即是几个因果条件配合在一起,产生另一件事情,根据那件事情,就认为有因缘和合。《大乘百法明门论》说此因缘和合是假名,并非实有。比方一个杯子和一个杯盖,它们互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有盖的杯。因为我们的心上中有一个配对成双的整体,而这两个相配,就叫做因缘和合。如果没有这个概念,任何的杯,给它一个盖子,你不会认为这个盖是属于这个杯的,或是这个杯属于这个盖的。但是我们特地制造这样的样貌,使你心目中认为是一个单位、一个整体,就把它们配合起来。佛法说因缘和合,以眼识(在眼睛知觉的心)为例,即是眼睛与外面的光线互相配合作用,眼识就生起来。又比如:一打━━十二个,那就是十二个配合形成了“一打”。它们之所以被认为是和合,那是我们有一打的概念,如果是十三个,那要叫做什么?“打”和“骂”刚好成双配对,相映成趣,以后我们就把“十三个”叫做“一骂”。它们到底有和合吗?没这名词之前根本没这个问题。比如,一打铅笔,是人为制作包装而成,我们认为十二个合成“一打”,它们之间并没有合不合。一个、二个、十二个、十三个、甚至一百个都没有和合,只因为在因果众缘集合时,产生了一个新的形象,就认为有新的产物,叫做果;使它作用的,叫做因缘。由因缘发展成果,就认为有和合。如果我们没有“一骂”的概念,十三个东西摆在那边,就不会认为有和合不和合了。因为我们执著法相,认为这个法与那个法有一定的顺序,有一定的作用,形成了另一个新的法,就把它称为因缘和合,它是假名而有。

  24.不和合:这是指诸法的因缘不和合,而互相乖离之意。这是法的分离性。比 如:刚才说十二个是一打,如果少了一个,就是不和合。但是这十一个和那一个,如果没有“一打”的假有名称,哪里会有所谓的不和合?“一骂”的不和合亦复如是。不和合是人类执著法相,而假立的名称罢了。同样地,眼根与色法(颜色、光线)互相配合━━和合,生起一念的眼识,这是我们执著眼根、颜色、光线、眼识,就认为它们有和合。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认为有和合不和合,都是假名而有。

  唯识宗认为“假名而有”的“假有”有两种:一者有体施设假:有因有缘的和合,产生另外一个法,是因缘所生,以因缘为体,不实在,所以是假有,称为有体假。二者无体施设假:是我们的分别心认为有一个法,是假名安立的,称为无体假。比方说筷子,并没有因缘形成,而是用来吃饭的两根筷子罢了,竹子是有体假,筷子是无体假。有体假的“体”并不是本体的体,而是它有正式的来源,那就是它从因缘来,从因缘来的法,它的形成皆由众多集合而成,凡是因缘所生法,不管有没有假名安立,它都在作用,称为有体。不管有体或无体,在佛法中皆称之为假法。所以在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中的第一句话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意思即是:由于我们凡夫假说有一个我,一个法,在里面生起种种的法相,执著辗转不停。因我们凡夫迷惑、执著法相,就见有因缘和合。实际上,它们并没有和合不和合,只不过是一切法的因缘生灭变化中,众生认为有一个独立的法生起叫做某某法;另外一个独立法叫做另外一个法。实际上,一切法都不能独立,它们都是互相依靠因缘而存在的。它们没有独立的自性、本性,所以说它们不是真实的,是因缘假合的。所以“假合”并非没有,而是它没有本体、自性,故说一切法无自性。对于众生来说,就是“无我”,而《大乘百法明门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根据佛法说,“因缘和合”中的因和缘,也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止无息,永无止境地生因缘,找不到一个开始,所以佛法说世间无开始。不只如此,如果我们分解世间的一切物质,找不到最微小的。以前,世间人以为世界上有最微小的物质,在西方称之为原子;在东方印度的哲学家,称之为极微。现代科学家发现原子里还有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核子,再继续分解下去,找不到终点。佛法说世间的时间观念中的过去、未来都无始无终;一切实物,也没有最小与最大,都是人为的假名安立。比如:河水,是因为雨水、凹凸不平的地面等各种因缘,水就往低处流,形成了一条河。如果水聚合在一起,没有流动,称之为池。大的水池,称之为湖。世间的森罗万法,众生所知的一切实物:河、池、湖、河水、海水等,都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们随着众多的各种因缘变化,我们可以为它们假立个别的名字来分辨,说那条是新加坡河,这个是麦里芝蓄水池,但是麦里芝蓄水池中找不到麦里芝蓄水池。

  中国有一个文学家━━苏东坡,他是个佛教徒,喜欢写诗作词来影射一些佛法的道理,他曾经写这样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前后左右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之意是:诗人去游览山峦起伏,风景如画的著名胜地庐山,从侧面看,是长形的山岭,绵绵不断的山脉;从下往上看,见到的是挺拔峻峭的山峰,前后左右看来看去都不一样,更何况庐山的奇岩胜景,深壑幽谷里,里面有云雾飘忽弥漫,变化多端的云气雾气,使庐山的峰峦岩石朦胧在隐约中,使诗人看不清楚庐山的真正面目,就是因为他置身在庐山中。即是说,在庐山中找不到庐山样貌,必须在庐山的外面才能够看清楚它。同样地,如果你们要看广超是怎样的,要在我的皮外看,如果跑到皮里面找,肯定你找不到,所以说在我的身心内找不到广超。 世间的一切法,只是众多因缘的聚合,众生执著是一个法━━庐山,然后就在里面寻找,看看有没有那样东西。佛法说一切法都不是实有,没有它的自体,而是因缘聚合,没有单一的个体,所以叫做因缘假合。因缘假合所形成的法,我们依据它的因缘现象,把它称为某某法,这就是有体假。无体假就没有因缘的作用,是我们为它命名罢了。好象庙堂前面的香炉,它有三足丙耳,叫做鼎。四足两耳的香炉,并不叫做鼎。鼎是人的分别心给予的假名,称为无体假。我们认为有鼎的存在,是由于光线、眼睛、眼识和物质的作用。在此种种因缘生灭变化中,有这些现象,它是因缘所生,叫做有体假,但其中并没有一个鼎。

  佛法中说“因缘变化”,我们要明白佛法中所说的因缘变化,是从何说起:有些人说的因缘是: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实际上,这样的因果并非真正佛教所辩明的因缘,佛教真正阐述的因缘是指五蕴、十八界中的一切法,因缘的变化是指五蕴之间的变化、十八界之间的变化;在唯识宗说,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之间的因缘变化。这些因缘变化中的一切法皆是依因缘生,依因缘灭,依因缘而有,不是体有,是以众缘为体的假合而有,所以叫做有体假,有体是指有因缘为体的意思。无体假的法是我们的心分别之后建立的法。它们不是依因缘而起,所以无体,在论典中叫做遍计所执而起的法。佛教真正诠释的因缘是:我们内心有贪、瞋、痴的烦恼是因,外面能引起瞋的境界是缘,它们互相配合,你就骂人━━果,这就是因缘配合生成果。这形成了我们众生的世间,我们就生活在这种因缘里面,真正可悲又可怜!我们的身、心就是这些因缘变化,所以佛法说“诸法因缘生”。即是世间一切法,都是身、心与种种色法配合的因缘变化,这些是有因果作用的,称为有体假。不管有体假或无体假都是假合,没有独立的个体,没有独立的眼睛,没有独立的眼识,也没有独立的光线。好象灯泡,不是独立的光线,它是无数的光波不断地传播到我们眼睛来;眼睛也是由无数的细胞配合所形成的。众生把它当做一个个体,这是假名的一个,不是真实的一个。一切法都是如此,所以说是因缘假合。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第五节 心不相应行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