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咕噜若达利和嘛尼巴哈大师,而成为大班智达。可是他没有得到受国王礼拜的最高巴智拉(国师的地位),所以他离开拿莲达寺,去参访各地各刹,和各大班智达辩论佛法。
后来,跋维谛瓦到了东方的孟嘎拉地方。离此不远之处,有一个小岛。岛上有坚德拉果墨尊者制造的度母像,叫做岛度母。跋维谛瓦就坐船去供养度母。当跋维谛瓦大师的船,到达海中的时候,遇到了住地岛上的人。住地岛,另有一名叫做「西瓦森墓」。住在这个地方的人,是一种怪人。他们看见跋维谛瓦的时候,感觉到很奇怪,就抓住跋维谛瓦,把他带回住地岛上去。班智达跋维谛瓦,就在这个岛上坐禅过曰子。可是,这个岛上没有佛法,跋维谛瓦的心里很难过。他想回印度去度众生,但是他怎么想也想不出逃离此岛的办法来。于是,跋维谛瓦就日夜祈祷,祈求救度佛母来帮助他离开此岛。
有一天,度母在跋维谛瓦的梦中指导说:「你想去那一个地方,你的头就朝那个方向睡觉。」
跋维谛瓦就按照度母的指示去睡觉,醒来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躺在印度海边的地上了。跋维谛瓦就到拿莲达寺去。到了拿莲达寺,发现以前长辈的班智达,都已经圆寂(逝世)了。他以前所认识的很多小沙弥,都变成大班智达了。跋维谛瓦看到这个情形,叹气说:「啊!我救度众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对抓他到「住地岛」去的那些怪人很生气,怨恨这些怪人害他失去度众生的机会。于是,跋维谛瓦就用上乐轮金刚的「地震咒轮」法,来消灭全「住地岛」的怪人,把住地岛沉没海中。
后来有一天,度母在他的梦中对他说:「啊!你生为大乘佛法的弟子,如果不救度众生,也不应该杀这么多的众生。现地你破了慈心众生的戒,犯了放弃慈心众生的罪,你必须全力来忏悔消业。
班智达跋维谛瓦,受到度母的指示之后,感到很后悔。他决心要到中国的五台山,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面前做忏悔和消业行持。
跋维谛瓦正准备要去朝礼五台山的时候,他又梦见度母对他说:「就算你到了五台山,也消不了你的罪业。你就为初学金刚乘(初学密宗)的人,作「上师五十」法,以及根堕的许多根本经论,来指导未来的众生,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快速的成就吧!」
于是,班智达跋维谛瓦为了使勇敢子放弃对上师不尊敬心,转为恭敬上师,遂造「上师五十」法颂。为不破五姓戒而作根堕法。……以及许多经典解论等。这位阿阇黎,大家称他为「跋维谛瓦」,中文意义译为「三尊」。因为他成就大手印,本尊上乐轮金刚;消外障碍,本尊度母;消内障碍,本尊不动金刚。所以人们就尊称他为「三尊阿阇黎」。
二:为何而作?
三尊阿阇黎依照本尊的指导,而作《上师五十》法颂,以及根堕法等经解论疏。
三、为谁而作?
咕噜金刚上师,是全密法和成就的根本。能放弃不敬,心存恭敬,欢喜上师是一切成就的大门。如果缺少金刚阿阇黎戒,就缺少自己能得金刚成就的重要部分。所以三尊阿阇黎为了这一代,以及未来的弟子们,能够得到真正的成就,明白上师的戒律,而作此《上师五十》法。上师戒,在很多经典里面都有详细的说明,为了方便明白,把它总主集起来,做成简要的《上师五十》颂。
四、何时说学?
在筹备灌顶法之前,或者传法之前,应该必须指导弟子修学。
总第二、本法分三:
本法第一——准备。
本法第二——本主法。
本法第三——圆满。
本法第一——准备又分二:
一、礼拜
二、愿造
一、礼拜复分二:
一、翻译此法之名。
二、本礼拜。
一、翻译此法之名。
此法于印度佛在世时,即享有十名闻中之最高名闻。梵文称为「咕噜班查西嘎」,把它译成中文的意义,咕噜译为上师,班查译为五,西嘎译为十,总合起来称为「上师五十」。也就是说:五十颂的奉事上师法。
二、本礼拜又分二
一、敬礼如来金刚心
在西藏翻译此法时,印度的住持大班智达贝玛瓦尔嘛,和西藏的学权翻译大师——比丘仁权让钵,为了翻译此法圆满,先请求上师三宝加持,故云「敬礼如来金刚心」。
二、本法颂
(1)颂曰:
能得吉祥金刚心地因,
次第顶礼上师莲座下;
能得,就是能够得到成就的生起.圆满两种次第的功德。此种功德包括有无缺的智慧力,一切无乱、不动、无散的金刚,无二三世本意的勇敢心。
黑金刚经云:「学日(吉祥)无二智慧。」又云:「说无分金刚,三世勇心一。」
金刚珠经云:「说无分金刚,五智上本意。」又云:「全有有形亦无形,此是金刚全了明。」
大众灌顶经云:「无分即说是金刚,此是如来大上乐;勇心无二三世一,无上不变说应当。」
金刚顶经云:「何谓勇心金刚?菩提无上智是。」如果能明了金刚有智来自金刚,就是勇心金刚。勇心金刚的地,也就是一切无学的第十三地。能够学成达到金刚勇心的地,是大乐修行的根本。然而它最初修学的法门,就是皈依上师。
戒来经云:「离师无法,离法无成。」所以至高无上上师的最下身脚底莲花座下,是应该受弟子以三门「身口意」大礼顶跪的。
二、愿造
颂曰:
拜师无数根本清经内,
重点少集说此应礼听。
修学正确的法门,才能够得到遍知一切的金刚勇心成就。因此尊者就为真正想学而寻找正路的弟子们,说此正确的修行方法。本法的作者,他拜师无数,学识极为广博。他按照佛陀所说的很多清经中的根本经内,将最重要的部分,把它集成简短的句子,摘要的写下来,很清楚的作成「上师五十」颂。因为凡是修学金刚密乘的人,都要学智无智不分的修学。所以必须要很有礼貌的听受这殊胜的法要。
本法第二——本主法分八
一、必须要供养与恭敬上师
二、受法前如何供养
三、供养者与受供养者之分别
四、皈依上师之最低限度
五、随时现观当不当放作
六、助他人改过恶劣之行为
七、何时有何种特殊许准
八、简单总结
一、必须要供养与恭敬上师
(2)颂曰:
所有十方世界中,
佛及菩萨三时时;
礼拜金刚阿阇黎,
灌顶大上金刚师。
东方等所有的十方世界里面,一切诸佛菩萨,每天的早、中、晚三时中,时时都在供养礼拜各金刚阿阇黎等,无上金刚乘的无染根本有大灌顶的三恩金刚上师。十方诸佛菩萨时时都在礼拜供养金刚上师,何况我们呢?我们是个凡夫后人,更应该要礼拜供养我们的金刚上师。
密集金刚根本经第十七品云:「姓子! 如果简单说,十方世界中,所有佛及菩萨,日中三时都去各界礼拜供养金刚阿阇黎,后去行各佛土,出音金刚字……。」梵语「阿阇黎」的阿阇两字,中文译为教,黎译为长,其意义就是「最高的上师」。在阿阇黎的上面,一定要加上「金刚」二字,才算圆满的称呼。
金刚帐经云:「谁是金刚阿阇黎,一切诸佛礼拜他,我及众生慈父母。」
光明灯宝王经云:「拔嘎瓦谛金刚手,住乌肉眼山,向学金刚乘的弟子们说:“一切金刚乘学子们!拔嘎瓦谛明行足,涅槃过后之时,无法得见。金刚阿阇黎——金刚上师,是此地明行足。”」上面这部光明灯宝王经说:「金刚上师是世尊的代表。」也就是说:「金刚上师是代表佛。」所以我们应该要恭敬、礼拜、供养上师。
二、受法前如何供养又分二
1、普通
2、特别
一、普通
(3)颂曰:
最胜意乐三时时,
合掌持花曼达拉;
供养世尊咕噜师,
顶礼恭敬接足礼。
指导我们修学金刚密乘的上师,他发心为一切众生,传承无上密法,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快速的成就佛乘,所以我们对于上师,应该要虔诚的恭敬信仰。在上师的脚底下,日中三时,要恭敬顶礼上师,并且用各种喜爱的宝物供养,以及上供堆花曼达拉,双手供养无上宝上师。如果能够这样恭敬供养上师,很快的能得到一切成就。
三思经云:「信仰布达,信仰法,信仰僧伽,信仰母,信仰上师,信仰父,信仰大路,信仰船,信仰一切如意宝,」
二、特别
(4)颂曰:
在家或者初学释,
法经佛像前供养;
学密弟子真心礼,
有时则息诸疑谤。
在家学佛的居士,或者初出家受戒的释子——法师,有时候,为了一般没有智慧的人,可以另设方便,挡住他们毁谤佛法。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佛经法本或佛像等前面礼拜供养,内心真心志诚的顶礼上师,这是这了息灭无智人对上师、佛法的怀疑和毁谤。
时轮金刚大论云:「供养顶礼之时,为挡无智人毁谤,必要时,可在佛经等供前礼拜,放弃洗足等下事,其他应力供上师。」
其他的供养,在下颂说明。
(5)颂曰:
供坐站礼有意事,
供养等事作一切;
金刚弟子力事全,
能放大礼无上师。
除了放弃上面所说「特许」的几件(洗足等)下事之外,凡是金刚弟子,都应该尽力的供坐、站礼等事来承事上师。上师交代要办的事,必须尽各人的力量去做,并且要尽力的供养,和供养曼达拉等。这是修学密宗的金刚弟子,每天应该必须做的要事。
三、供养者与受供养之分别又分二
1、为何要分别
2、如何分法
一、为何要分别
(6)颂曰:
金刚师及其弟子,
同样会得越法罪;
所以一勇阿阇黎,
弟子当互审其器。
勇敢而有智慧的传法上师,和想学密宗的受法弟子,在金刚乘法尚未传、受以前,首先必须互相审察清楚。如果没有互相审察根器,传法的上师和受法的弟子,,同样的会犯金刚大罪。
真心想…
《上师五十法颂略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