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与中观▪P91

  ..续本文上一页。所以唯识这些地方简单告诉你一个原则,大的修持不告诉你,只讲人中起修,了解唯识。所以说这个时候才得无漏。真正无漏,不但心无漏,身也无漏。身无漏并不是讲漏精啊,什么男女性之间叫作漏哦!我们六根都在漏啊!眼睛把神漏了,耳朵听声音把神漏了,眼耳鼻舌身哪一样不在漏?都在漏啊!所以必生大自在宫。

  就是讲普通凡夫叫小乘,“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后,引生无漏”,二乘——声闻、缘觉小乘的人,虽然证得罗汉道,非究竟哦!必定回心趣向大乘菩萨道。“定欲界后”,禅定超过欲界定,欲界是几禅以后啊?你们两位:江尼彬跟明光晓不晓得?我鞭你们留意记下来,其实也是鞭大家同学们要记,不过他们两个首当其冲了。晓不晓得?一下就查不到,可见平常表都不留意看。“二乘回趣大菩提者,定欲界后”,他化自在天、二禅定以后,也可以“引生无漏”,得无漏果。

  “回趣留身”,注意哟!这都是秘密。所以佛过世以后吩咐四大弟子永远活着,迦叶尊者衣钵拿到,在鸡足山入定,在等弥勒菩萨;宾头卢尊者;还有一位弟子君屠钵叹,还有位佛的儿子罗睺罗,这四位大阿罗汉没有入涅槃。“回趣留身”,当时的肉身还留下,不是说肉体尸体不坏——还活着的。所以“留身”,自己生命可以作主。佛本来也可以留身啊,佛在《涅槃经》上不是问阿难,他说我应该走啦!不过我有法子、有方法可以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你看怎么样?阿难三次不答话;等到佛宣布涅槃了、走了,阿难哭了:你不要涅槃!他说我问你三次嘛,魔给你障闭着,魔把他障闭了,好像没有听见,他就愣住了;他没有讲一句说:佛啊,你不要走啊!他说你只要一句话我就留下。三次因缘测验你,你没有答话嘛!现在不讲了,走了。

  还有玄奘法师,你看《大唐西域记》,他在印度亲自在留学的时候碰到龙树尊者的弟子八百岁了,还在;龙树菩萨的徒弟,当然(是)在家人。那么他的徒弟也有两个徒弟,大师兄两百多岁,小师弟一百六十几了,两个人,玄奘法师说看起来像是几十岁的人。玄奘法师要学,他说可以啊,你在这先学二十年,打基础。玄奘法师说那不行,我发了愿,二十年要取经回国的。你看玄奘法师,我们要晓得,我们今天看到这个经典,多么值得向他顶礼啊!他牺牲了自己的修持,取经回来。他说我不能,我发了愿二十年后取经回国。只好离开他。这一类的人都是留身住世。

  不过留身不一定留这个肉身哦,有很多种方法留身,太多了!这是修持上的秘密。秘密哪里来呢?这要把这个教理、唯识之理通了以后,你才能够真有资格修法,否则你没有资格修法呦!也许正法一传给你就变外道了,就错了,理不通不行的啊!最后的成佛是般若,不是迷信啊!不是说拜拜啊、相信得不得了啊——你再信,信有什么用?笨!那个笨信有什么用?

  所以啊,“回趣留身,唯欲界故”,在欲界里头也可以长存。“彼虽必往大自在宫,方得成佛,而本愿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所以欲界里头有肉身菩萨、肉身佛也经常有存在哟!不过他们不会告诉你“我就是佛”、“我就是某一个菩萨”。如果有人告诉你“我就是一个菩萨”,你打他三拳,那一定是个混蛋!菩萨不会自己讲“我是菩萨”、“我是罗汉”、“我是佛”。我还听说有人说我传一个徒弟,“我就是这个、这个、这个……告诉你哟!——玄奘法师。我就是玄奘法师来的!”有人对师父,这个人亲自告诉我。“哎呀”,我说怪不得你做生意要倒霉,开素菜馆也开倒霉了,我说怪不得!你专门碰到这些魔鬼一大堆。“哦,老师啊,这是个无上秘密呀!”“哎呀,”我说算了吧!无上菜根!什么秘密?!真佛菩萨他不会表示的呀!除了我们这些混蛋自己乱吹,不行的。

  你们注意啊,这是戒律!一个成就的人不会说自己成就的。成就的人有一点表示自己成就,已经不行了,那马上功德要退的。

  所以说留身住世,虽然说他一定要往色界的大自在天宫方得成佛,色身成佛、报身圆满;但是你要知道,他的本愿的力量、愿力的关系,他所留的身体是这个欲界的肉身,同我们凡夫一样,看起来就是普通人,是个欲界的肉身。“所留生身”,“生身”注意哦,《楞伽经》所谓讲“意生身”。“是欲界故”,看起来好像就是欲界里头的人。

  那么为什么在等无间缘里头讲这些道理?要特别注意啊,这个理不是在因缘里头的道理,是等无间缘。“截断众流”这个中间,这一节很长,我们今天就讲到这儿。

  《成唯识论》第七卷,关于因缘的道理——因缘论。因缘我们学佛都很熟识很熟练的名词,一切都有因缘。但是因缘究竟是什么道理?现在仔细地研究。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要倒翻过来二百八十九页,重提起大家的注意,不然这个因缘听了还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就是说,二百八十九页卷七、同二百八十八页有个偈子,这个偈子的原文: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

  心物、宇宙万有同我们的身心都是这样、这样地变。怎么样变?下面就是讲变的道理。“以展转力故,彼彼(这些这些)分别生”,都由妄想分别而来,这是总结。那么看到是“论曰”,“论曰”过来,我们现在再找二百八十九页倒数第五行中间开始,这个话要注意:“由本识中,有一切种,转变差别”,就是我们心王所生第八阿赖耶识,含藏一切法的种性、种子。拿物理的道理就是像植物的种子一样,就是一切众生自性的种子变现行。所以“本识中有一切种”,一切的种性,“转变差别,及以现行”,现在我们活着所起的;“八种识等展转力故”,就是八识的因缘所变,互相辗转为因果,互相辗转为因缘。“彼彼分别”,这些、这些,“彼彼”就是古文,拿现在的话就是“这一些、这一些”,很多很多;“而亦得生。何假外缘,方起分别。”就是提出问题:既然自性里头有种子,自己互相为因果,为什么说还靠外缘才生一切万法?

  “诸净法起,应知亦然。”就是我们学佛修到自性清净,由凡夫境界而成佛得净法,净法的生起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净种现行,为缘生故”,所以我们由凡夫而学佛,是反转来的因缘、辗转的因缘,由恶业而变成善业,由善业变成真正的自证的净土。那么“所说种现”,所讲的种子生现行,“缘生分别”,中间都是因缘的关系。“云何应知此缘生相?”我们应该怎么了解因缘道理?“缘且有四”,四种。第一因缘,我们已经讲过了。现在正式讲等无间缘(因缘的第二个)。

  再提起大家注意,所谓因缘,是本识里头的自因自缘,自心缘自心;由种子生现在的现行,由现行成为未来的种子。但是有一点,唯识所讲的种子,是拿我们的知识范围,看到一切植物等等都由种子来,所以采用种子这一个名称。不要看到我们自己的心识上好像石榴一样有很多颗种子,这样一想算不定把自己想出癌症来了,我们心里头没有那么多种子。(一笑)这个种子是个名相,告诉我们这个观念。

  再第二点我们要了解,一切的物理的,譬如拿植物来讲,种子、任何一个种子你把它分析了、解剖了,到了中心是空的。譬如香蕉,一颗香蕉树我们把它扒了,一层一层扒下来,中心是空管子,是空的。即使现在科学物理的所谓电子、原子,它的中心是空的;因为空,所以有那么大的威力,它才能够爆炸。比方,像我们大家都晓得鲤鱼,鲤鱼在鱼的里头力量是很大的,鲤鱼肚子里有两个泡,同电灯泡一样真空的。所以我们小孩子的时候,家里做鲤鱼,杀了鲤鱼以后把两个灯泡要拿出来玩,最后拿手一拍、拿脚一踩“啪”一响,因为它真空,力量大。那么由这个道理了解所谓种子,基本上是空、空性,所以种子是形容词。

  再说,一切种子生现行,现行就是前因的果。这里不讲果报的关系,所以不用因果,只讲连锁性的关系,因此只讲因缘。我们晓得一切的因缘都是刹那、刹那在转变。注意佛学“刹那”这个名词,这个“刹那”两个字大家都应该会写了,就是翻译的名相。不过在中文里头几千年来,已经变成中文一个很文学化的名词;刹那代表快速,非常快、非常短暂。所谓一弹指,我们这么一弹指之间六十个刹那,刹那之快;同样的道理,刹那也代表无量数、很长的时间。念念之间都是一刹那,一切因缘皆是刹那。这个因缘聚会了,刹那之间这个聚会的因缘、会合的因缘,当场就空了,过去了。过去了,这一刹那灭了。

  那么身心的呢?生生不已的这一刹那,都是刹那刹那在流、存在,所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而现在此心不可得。所以在《金刚经》上说,在般若性宗的道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证自性空,这一刹那就证得了,不要去求一个空,求一个空还是一念。此念本来而不停留的,不是你去空它,你有个空的境界去空它,那都是唯识所生、唯心所现;它自性刹那、刹那本空。但是这一刹那也代表了无数长(的时间),宇宙几千亿万年不过是一刹那。所以“刹那”的观念研究唯识以后应该了解了。

  由因缘而讲到等无间缘,也给大家说过的——等流,像一个河流一样平等而流过去,永远在流。我们用古人的诗来说,“万古江河日夜流”,千秋万古这个河水永远看到在流,实际上这条流水等于就是种子因缘,刹那、刹那都是过去了。当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流水已经是过去,消失了。所以说“一切种子如瀑流”,看到是有,自性空;你说空吗?它真有。这个道理要把握住。

  所以上次由因缘讲到等无间(缘),没有间歇性的。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这个中间在一个凡夫的境界、没有了道的人,在六道轮回里头他永远在旋转,一个刹那、一个刹那连接下去,连接下去跟着现象变。所以刹那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它有无限的时间、无量的空间;就在这一刹那之间。所以等无间缘这个作用,就是讲因缘这个作用,它像一股流水一样,像“万古江河日夜流”这个道理…

《唯识与中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诗词辑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