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讲记▪P24

  ..续本文上一页往往有这种情况。注意!你们自己去想想看!所以就是你找到最大的大上师了,他也传你最大的法了,你就修得起来吗?没有用的!因此真正重要的是应该找到自己真正相应的师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你真正能够找到与自己相应的,便应该牢牢的把握住,这是仁波切告诉我们的。

  偈四十三

  他以狡诈欺蒙时

  因己骄恣贪欲盛

  思业利器回转己

  今令诸欲渐转轻

  平常我们真心诚意对待周围的人,结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人家不但不以同样的诚心对待你,还来骗你,处处地方总会碰到这种奇怪的人,他别具野心,用种种方法骗你,最后样样东西都被他骗走了。这种例子现在社会上到处可以碰得见,所以通常我们都不敢真心对人,乃至于连家人都不敢真心以对。这种情况,不要说世间非常糟糕,学佛更是绝对不可以。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前生自己贪欲心非常地强,而且憍慢心又非常重,依这种强大的力量去做很多事情,然后造了这种业,以及养成等流习气,今生来的时候,就算要想改过来真心待人,还是会碰到被骗的情况。所以仁波切在这偈就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讲财富,一个讲权位。他以财富、权位各做一个好与坏的对比。譬如有个人非常有钱,而这个人心地也非常仁慈,所以他用自己的钱处处地方真心的帮助别人,不计一切,最后他周围的人会不会害他?当然不会害他。大家一定是非常感谢他,非常尊敬他,不会害他的。另外一种人,也是非常有钱,但是他为富不仁,而且不知足,自己还非常的骄傲,然后用种种方法弄到钱,结果这个人敌人是越来越多,到后来没办法了,大家互相用骗的,乃至于互相伤害。像第二种情况,现在这个世间到处都有。我曾经听过,很多年以前有一个豪富,他很跋扈,因为非常有钱,也结交权贵,人家拿他没办法,可是讲到他心里就咬牙切齿,一有机会总想要咬他一口。所以如果是你造了这种业,将来你就是有心改过,对不起,这个业的力量不是说我要改过就算了,这一点我想我们都体会得到,这是用富有举的例子。

  接着仁波切用权贵地位高的人做例子。他说∶有一个做官的人,心很仁慈,道德学问样样都好,因为他条件好,处处地方给人方便,有求必应,历史上很多这种清官,老百姓对他是有口皆碑,乃至卸任要离开管辖区,老百姓都哭着来送他,死了以后仍怀念他,这样不会有人去骗他、伤害他。反过来,有一种人也是官做得很大,可是却仗势欺人,专门做坏事。那个时候因为居上位,别人在屋檐下便不得不低头,可是心里面老是对他不满,一旦有机会害他,麻烦就来了。所以宿生造了这个业,今生来的时候,你既不是像前面举的好的状态,那么即使你真心对人,这个宿怨相对的时候,利器之轮就回到我们身上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解决?第一,不要让贪心所使,应该知足。然后自己要惭愧,不要那么傲慢,这都是同样的东西,我们要认真去做。关于知足,对于修行的出家人来说,最重要的只有几件事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简单的维持生活就可以了,其他东西都是增长我们贪染的。现在有一样东西对我们贪染增长最不好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那就是科学中的营养学。我个人以及我看见周围的人,大家心里潜意识都受这东西的影响、支配,不知不觉就会觉得营养不够。其实目前的科学发现了营养这样东西,让我们了解身体需要多少营养,可以由最简便的方式达到营养均衡,就不需要吃多余的了。可是我们往往会弄错,而且人都是这样,多了不怕,少了心里就不安,结果总是想多一点再多一点,弄到后来很糟糕。所以此处我们要知道,世尊制定的戒,有一种叫「防护戒」,就是这件事情本身不一定是坏的,可是如果去做会增长恶业,所以要挡住它,不要去做。一般我们学戒的时候,最不容易看清楚的就是这个特点。所以就修行人来说,要特别的强调少欲知足。有了它才谈得上精进。《八大人觉经》开头第一个要我们了解世间无常,因为这是真相,真实的状态,一定要了解世间无常,五阴无我,也就是无常、苦、无我的特征。然后要去做的时候则少欲知足、精进,这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概念。

  仁波切讲了一个故事,我觉得满有用的。仁波切有一个老师,是一个非常少欲知足的人。因为他自己修行很有成就,很多人供养他东西,他向来都不收。如前所说我们出家人只要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方面。(汤药是要有病的时候,这个先不谈。)卧具是有了一个就可以一生用的,所以四件事中最主要的就是吃、穿二样。一般有人送新的东西来,我们大多是旧的东西也送给别人了。可是有人送仁波切的老师穿的东西,凡是新东西来,他都送给别人,而自己穿旧的,我们叫做百衲衣,东补一块、西补一块,补得简直不成样子。百衲衣也叫坏色衣,因为普通人觉得穿得庄严,是因为颜色,百衲衣偏偏东贴块黑的,西贴块白的,别的地方贴块黄的。他那个百衲衣上便是如此,东一片三角型,西一片圆的,有的白的,有的黑的,好一点的破衣服,他出去的时候穿,在家里就穿更破的。一有送什么好东西来,他就送走。然后吃的方面也是如此,他平常储存吃的东西,最多只保留七天。譬如说今天人家东西送来了,他正好没有存粮,就收下。如果送很多,他只收七天的份,其他退回去。明天如果又有人送来了,就说我这里还有,退回去,一直到第六天,有人送来,他才收。

  要是我们,只存七天怎么够,至少要存七个礼拜,七个月,或七年的量。现在我们很多人存的,是一百年、七百年都吃不完的钱。银行里存很多,都在存款上,为什么?将来要用呀!只存七天粮食对我们世间人是无法想像的,觉得这太危险了,吃完了,怎么办啊?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一般人的信心不够,修行佛法是没第二条路可走的,你要有充份的信心。如果我们信得过佛,佛已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跟佛出家,出家的比丘就是乞士,不能有任何的积蓄。如果偏偏碰到严重的荒年,没关系,只要你有照着去做,保证你饿不死。如果我们信得过世尊,就应该有这种坚强的信念,照着戒律去走,但是我们的困难就在这里。

  我以前也听见过好几个这种修行人,有藏传的,也有汉传的,他们都有这种精神。民国初年,武昌的一间寺庙,寺里边的人很多,大家也很认真的修行,民国十几年的时候,全国兵荒马乱,寺里没东西吃了,那一天晚上吃完饭以后,明天早晨就没东西吃了,大家对住持老和尚说∶「老和尚,仓里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吃光了,怎么办?」他叫大家去修行不要管吃的。大家去修行的时候,他拿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头绑在韦驮菩萨的脖子上,告诉韦驮菩萨∶「你是来护法的,现在寺里没东西吃了,是我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如果明天还是没东西来了,那对不起,我完了,你也完了。」也就是说如果我倒下去,你也要跟着倒下来了。那天晚课的时候,他把绳子绑好,在那里拜韦驮菩萨,结果外面就有人敲门,做什么的?有人送粮食来了!以后韦驮菩萨脖子上那根绳子始终没解掉。韦驮菩萨这么灵验,那是因为你真的肯修行,若你不修行是没有用的,即使韦驮菩萨被你拖下来,一百个倒下来也没用。这种真实修行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所以这是要我们真实的去修行,不是要我们傻傻的想∶「我也做一做」,使名气变很大,很可能你把韦驮菩萨一尊一尊的拖下来,那是要下地狱的。这虽然是笑话,可是我们要很认真的警惕。

  前面谈的仁波切的老师也是认真修行的人,他用的碗都是破破烂烂的,当然如果没有碗了,那就找一个可以用的碗。出家人为什么要穿坏色衣?是为了破除憍慢心。那位师长便一直用种种的方式对治这我爱执,有一次有重要的事情,上师和一群弟子要从不丹到印度达隆沙拉,因为这位上师少欲知足,所以弟子也跟他一样。可是要从不丹到印度不要说坐飞机坐不起,连坐最差的火车的车票也没有。上师便说,不管了,你们袋子里的钱统统拿出来。有的人拿出五角,有的人拿出一块钱,实际上这些钱兜起来,一张票都买不到。他们上了火车以后,便跟卖票的人说我们这些人就这么点钱,请把我们送到那里去。以印度的情况,这是绝对行不通的,可是卖票的人看看那些人,就说∶「你们就安心在这里吧,要到哪里就送到哪里。」最后就把上师那一群人送到达隆沙拉。所以这里告诉我们,真正修学佛法应该有什么态度,还有,如果我们如法修行,就会这样。所以假定我们碰到被骗这种事情,就要注意,这是利器之轮又回到我们身上,不要去怨别人,自己要克制内心的贪欲,要少欲知足,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才能够心平气和选定和我们相应的,以世间来说是朋友、老师,以出世间来说,特别指师友(善知识与助伴),锲而不舍,步步深入。

  偈四十四

  讲闻皆伴贪嗔时

  心未思魔过患故

  恶业利器回转己

  今此违缘辨断除

  这一偈的行相,是说∶修行第一步要去听闻,听闻了佛法以后,如理思惟,步步增上。可是现在我们听见了佛法以后,总会被自己的爱嗔所染污。这是自己内心的行相,碰见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这里是特别的指这种状态,后面老师讲的故事,都是指特别的深入修行,尤其是在密法当中,这种情况更重要。现在我先把浅的地方,简单说一说。

  我们平常也可以自己观察,听闻佛法之前应该思惟闻法胜利,然后于法法师发起承事,而后要断器三过具六种想,乃至于听的时候要具弟子相。具弟子相当中,有一样东西非常重要,就是正住。什么是正住?就是心里面绝对不能对所听闻的法,以自己无明相应的观点,去任意的爱嗔,我欢喜这个法,就觉得非常好,不欢喜这个法,就非常讨厌它;听了这个法以后,就拿去观察别人,然后用这个法去增长、滋润爱嗔心…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