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是针对众生不同根性,每一样法都有它摄受的根性,照理说找到了与自己相应的法门,应该就相应的部分深入。可是我们现在用错了,拿到这个法以后,说「, 我」, 这个好,「你」那个不对。本来如果跟禅相应的人,学到了,是拿禅来净化自己,实际上,禅、净、律、密、教每一宗都是这个目的。然而我们现在不是!都是对自己相应的便说我这个好,他那个不好,然后党同伐异。念佛的人说∶「末法了,你们还忙这个干什么?毫无意思,赶快念佛呀!」这样到处去说,但是只有一件事情不做——就是不好好念佛。所以他学了法,反而增长了爱嗔心。参禅的人也说∶「你们都是钝根,我这个才是利根!」他「利」在哪里?利在嘴巴上面!拿着法当照妖镜。其他的亦复如是。所以,说别人容易,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在自己内心上去观察才是。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要特别注意,像这种情况,都是一种魔障。原则上是你内心与法先不相应了以后,外面的魔障会应你心里相应的来引发。
将来魔障会以什么面貌出现?当你在知见上道理讲得很多,然后去修行的时候,很容易就速现起我们希望的效果。例如,要去闭关的人,他去闭关的时候心里想∶「啊,我闭关了以后,要赶快见到本尊。」然后要求自己要修到什么境界。通常在这种情况之下的人去修行,如果效果很快就现起来,肯定是魔障!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现在我们世间看见有很多这种外道,很有神通哦!他也会见到什么,那都是已走上叉路、最危险的一条路了。老师说,到最后这些东西会统统消失,而自己会变得非常愚痴。这还算好的,实际上造了这种可怕的恶业,通常情况是会下地狱的。《楞严经》上说得非常清楚,遇见这种魔,非要下地狱不可,等受尽了苦难出来以后,将来也是愚痴无比。
假定我们现在去修行,碰到这种情况,这个魔障出现的时候,我们并不容易认识这种状态。所以平常一般的修行,应该先修些什么?目前在汉地,因为佛法已经衰颓了,在这末法的时候,念佛根本还谈不到,真正念佛法门的修行,是你现在至诚恳切念佛,到了极乐世界亲自见到了诸上善人,到那时候再跟诸上善人佛菩萨问修行的法门。在藏地,真正修法的时候一定是跟着老师,老师会卜卦,决定你应该修什么。如果老师的条件够,卜卦就可以,或者老师可以观缘起。还有一种就是你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观察,老师也帮忙你观察,看卜的卦跟你实际上的等流习气的条件相应不相应,相应便去修,通常都没问题。
修行的时候,碰到魔来干扰,必须要有正确的智能去辨认。这正确的智能并不是简单的嘴巴讲讲,而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其实这个特点,像印光大师等人便处处都有讲到,并不是说修很深的本尊法才有,就是当你至诚恳切的皈依,当皈依心生起来,念力很强,正念越来越清楚,然后观想越来越清楚,在这样情况下假定你走错了、着魔了,但是正确的皈依念头生起来了以后,魔就会慢慢的消失掉。这是为什么我们修行进门的第一步是皈依,这是绝端重要的。皈依心如果没有生起来,根本就不晓得什么是佛法,真正想走上去,不走则已,一走上去一定会出岔。所以平常碰到这种情况,真正能够辨别清楚的,都是要利根菩萨,这很不简单啊!因此我们现在下脚第一步,一定要把前面所说的什么是如法、非法,顺缘、逆缘都弄清楚,一开头的时候弄清楚了,走的时候就比较安全。
如果你在中间跳阶了,基础不稳,走上去会出纰漏,所以老师为什么会告诉我们舍利弗退心的公案(注),原因就是这样。如果你前面的基础建得不实在、不稳固,哪怕你发了世俗菩提心,乃至于修行二十劫,还是会退心。舍利弗已经有这么高的智能,虽然起退心,他仍可以证得二乘。但是,如果我们退了心,一定要堕落。所以开头下脚的第一步比什么都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偈四十五
一切善作转恶应
忘恩倒行于往昔
恶业利器回转己
今应顶戴报恩行
平常我们非常善意的待人,但是结果遇见的都是敌意的回报,我们常常说这些人恩将仇报。这个行相我们很容易找到。从世间来看,最容易看到的可以父母与子女为例∶通常父母都是一心一意爱护小孩,把全部精神放在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长大,父母的话就不听了,乃至于到后来还跟父母作对,这是第一种状态。现在有很多这种情况。然后第二种状态∶到学校里,老师也苦不堪言。老师都希望教好弟子,结果教出来在家里边对父母不孝,对待老师不敬。进一步出了家,师生之间、师弟之间也是一样,尽心尽力的去做,可是得到的回报竟是这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很普遍,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
这原因在哪里?这还是利器之轮!换句话说,所有的恶业现起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恶业是我们宿生造的,现在回报到我们自己身上来了。为什么我们称为《利器之轮》?因为它让我们想到以前我们以什么原因造了这个业,现在有了这个果,我们要找到造业的元凶,然后善巧的转过患为功德,这便是佛法,这个利器之轮就有用了。当这个业感缘起道理了解了,对眼前恶业现起的时候,我们就了解这是我以前造的。谁造这个业?我爱执!所以就让眼前这个东西回过头来,由我来承担。不但我要承担,而且所有天下的事情我都愿意承担,让我遭受到的痛苦,把这我爱执彻底的破坏、压碎、毁灭掉。
这情况是以前造了什么因呢?就是以前人家对我们有恩,可是我们却以敌意回应,在家时是对父母、师长,出了家亦复如是。
现在怎么办呢?应该对我们有恩的,我们要有恩必报,而且要真正的去报。真正的报恩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弄清楚。真正的报恩怎么报?是不是他今天帮忙你一块钱,你明天一定要还他十块钱?不是这样!应该是∶绝对不会忘记这个恩,而且我要回报,使他究竟成佛。这一点我们要清楚,如果弄不清楚,永远缠缚在世间法里,做得最好,也只是个世间好人而已,还不是佛法。因为假定他对你有恩,他告诉你∶「你不要学佛。」那你还学不学佛?我们都要把握得非常清楚。以世间来说,父母的恩是最重的,可是现在极大部分的父母,对于你要学佛,都会阻止,你说∶「我为了报恩,便不学了。」这是报恩吗?《广论》告诉我们这是错的,本书后面也会特别提到。
偈四十六
总之不欲逼临际
恰如铁匠刎自剑
恶业利器回转己
今应慎防恶行业
我们了解了道理以后,心里面总是想去做好事,于是我们尽心尽力去做。但是不管怎么努力,好事都落在别人身上,而落在我身上的总是坏事,总是不吉祥的、麻烦的事。譬如我总希望修学佛法能找到一个善友,可是碰来碰去,周围就是恶友;平常的时候,我总希望找到一点安乐,可是碰来碰去,总是遇见困难,总是不称心、不顺利。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情况很普遍,很多人学了佛法以后,通常会问我∶「师父啊,我学佛了以后,为什么事情越来越不顺利呢?求菩萨应该是有求必应,为什么我求了半天,偏偏儿子不孝顺,我自己也生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呀?而且我捐了多少钱给寺庙,也布施了乞丐……」,或者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在我们周围,有人到最后就连佛法也不要学了。
这里我特别建议大家,自己遇到境往往不太容易理智的观察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去观察周围,看别人总是比较清楚一点,但是千万不要只停在这里,如果停在这里就对不起自己了。看了别人的情形以后要回过头来再用到自己身上,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类似的状态,如此,周围的情况是帮了我的忙,佛法也就用上了。那么刚才这种情况——你有心做好事,也认真去做好事,可是做了半天,不得好报。原因是在哪里呢?因为从无始以来乃至于到现在,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并不了解快乐与痛苦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始终不知道正因。以佛法来说,苦的原因是「集」,然而我们找不到。我们要想求快乐,却不知道快乐的因,而我们不想痛苦,要去掉痛苦,但是也不知道痛苦的因,偏偏我们造各式各样的业,造了业以后一定感果,造业的时候因为无知造了颠倒的业,所以感果的时候也是颠倒的。于是你想快乐,结果感出来的果都是使你痛苦的。所以在这里举了一比喻,就像铁匠,花了好大的气力,打了一把刀,最后这把刀被人用来杀自己。我们就是自己造了各式各样的业,结果回过头来,那个业伤害了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既然了解了这个特点,从此以后需要小心谨慎。谨慎什么?自己所造的种种业!用什么来衡准?用﹁法」来衡准!否则自己虽然小心谨慎,可是没有法去衡准,还是跟以前一样。别小看这一偈只有几个字,假定我们真能够照着去做,没有做不到的。所以周围的师友绝端重要。
平常我们修学了佛法,常会发生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为前面已说过的,自己不能做到少欲知足,欲望很强,然后贪、慢心又很强,便拿这个法去衡准,跟人对立,假定我们能避开这点,能与很多法上的朋友,真正的切磋琢磨,碰见重要的事情,以法来衡准自己,自己看不清楚时,周围的朋友会告诉我∶「某某人,这件事情应该…」我如果真的能够小心谨慎地去做,便可以避免种种的恶。虽然这是消极的,可是根本上这点不能避开的话,要想增上修行无有是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特点。所以我常讲「慎勿造因」啊!
偈四十七
领受恶趣诸遍苦
一如射者中自箭
恶业利器回转己
今应慎防恶行业
前一偈是世间的,现在这一偈是说∶以前我们沦落三恶道,受种种的苦难,今生来生同样的,造了这个业,会使我们堕落地狱,受地狱里种种的煎熬。世间的不顺心是一种,到了地狱还会有狱卒来伤害我们。或者我们也看见过关于地狱的变相图,刀山…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