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讲记▪P38

  ..续本文上一页怎么会生吃鱼呢?而且还活活地抓起来吃?」帝洛巴上师说∶「幻化的人吃那个幻化的鱼,这有什么善业、恶业可讲?」讲完了以后,他就拿起放在旁边的鱼骨头,吹了一把气,往河里一丢,结果鱼骨头就变作鱼溜掉了,这下子他大发信心,马上就顶礼,求帝洛巴上师传法。这个地方说明了,由于我们平常的内心业相就是被烦恼所使,从来没真正的如法去观想,所以真正现出来不是对方的好坏,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等流习气。

  我们现在应该认识这一点,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反观自己。而所以会引发前面种种的特点,原因在哪里呢?总结起来还是一个我爱执。

  偈八十八

  从不轻鄙非法业,

  尽于善说恣毁斥,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有一种人不欢喜善法,不欢喜做好事,谈到好事他都不喜欢,乃至于很轻视,但是对于做坏事、造种种的恶业就很欢喜。像这种情形,如果我们认真去看,就可以处处看得见,乃至于有信仰的人都是。洛桑校长举一个吃素的例子。譬如有的人自己吃素了,照理说应依此不断的提升自己,但是并没有,反而用自己吃素来说别人吃肉不好,假定有一些人跟他一样是吃素的,但他也由于自己心理的不健全,同样批评那些吃素的人﹁外表是吃素不吃肉,但是心里边像黑炭一样的黑。﹂这种人不管怎么说,总没有好话可说。

  进一步来讲,吃素跟吃肉,外面的行为固然可以看得见,可是别人内心当中是缘善法或缘念着恶法,我们根本看不见。如果我们遇见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说呢?当别人真正的做善法、做好事,我们应该尽量的随喜、赞叹,因为这些外面的行为很容易看得见,但是对别人心里的状态,就算他不一定是好,我们也不要任意去批评,即使有一点意见也不要说得太过份,因为很多事情我们都看不清楚。

  我经常碰见的情形是有些人对别人做坏事,总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对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却会批评,特别是看清世间真相的佛法反而被他们轻视,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

  总结起来,我们应该注意一件事情,就是对好的事情,不要观过失,对于非法的事情不要附和。这种事情真正的根本问题还在我爱执。所以我们处处地方总要注意,找到那真正的罪魁祸首。

  偈八十九

  于应惭处不生惭,

  不应惭处反执惭,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第八十九偈特别讲惭愧或羞耻。我们很多地方常常不应该惭愧的,我们会觉得不好意思、觉得惭愧,反过来应该惭愧的地方,我们反而不觉得。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颠倒。这一偈就是说到底什么事不应该惭愧,什么事应该感到惭愧,标准何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凡是做这件事情,诸佛菩萨会感到伤心的、不欢喜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感到惭愧,就不应该去做;反过来,如果做的事能使诸佛菩萨欢喜的、高兴的,我们就不必惭愧。那么对世间来说,自己的善知识或师长,乃至于一些圣贤,如果做这一件事情是他们不高兴的,我们就不应该做,对这种事情我们应该感到惭愧;反过来,做了能够使上师、圣贤欢喜的,就应该努力去做。

  校长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他的精神真是千古一人,实在令人无限的敬仰与佩服。他穷得什么都找不到,也绝对不愿意舍弃修行,到后来连吃的都没有,便到外面去摘一点野荨,吃得身上都变成绿绿的,瘦得只剩皮包骨,当然更谈不到穿衣服。后来他妹妹来找他,看尊者身上光溜溜,就觉得不好意思的哭起来。尊者便对她说∶「你哭什么,有什么不好意思啊,我现在做的事情都是诸佛菩萨欢喜的啊!」所以他妹妹特别到外面行乞,花了很大的力气才乞讨到一块布来,叫尊者做一件衣服。结果尊者没有照着妹妹的话去做衣服,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好惭愧的。这正说明我们其实是是非不分的。

  另外一个故事是三世法王的上师弗兰法则喇嘛,他很穷,但是辩论得非常精彩。有一次正在辩论的时候,别人拉他,结果一拉,下裙就掉下来了。藏系的僧服下面是下裙,下裙里边应该还有一个衬裙,因为他很穷,所以没有衬裙可穿,下裙掉下来后,下身就光溜溜的,大家就笑他,他就说∶「你们笑什么?这没什么好惭愧,辩论辩输了,你们才应该惭愧!」于是他还是照常跟人家辩论。这个故事本身,我们看起来很轻松,但轻松的里边,应该让我们感觉到什么是惭愧,所以佛经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如果我们晓得这件事情不应该做,然后觉得很惭愧,有了这样的心,自然而然能够帮我们渐次改过。反之,如果我们做错仍不知道惭愧,那会很糟糕、会越陷越深。所以我们特别应该知道,这罪魁祸首还是我爱执。

  偈九十

  于所当为皆不为,

  于不当为竟力为,

  碎裂损恼分别头,

  戮穿敌主阎魔心。

  现在有事情我们应该做,而我们也能够做,但是我们却不去做,反过来很多不应该做、不能做的事情,我们却偏偏要去做,乃至于人家阻止都阻止不了。现在对我们修行佛法的人,特别是出家众来说,我们应做的是什么?听闻佛法!然后照着所了解的依戒奉行。持戒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绝对能够做得到,可是目前很多情况之下出了岔,虽然何其有幸的接触了佛法,乃至于出了家,但是我们是否不能从广学多闻上努力,不依教奉行去持戒、结果都忙世间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很清楚明白辨别的。

  其次对世间人来说应该怎么办?我们现在讲民主,民主应该是代大家考虑,譬如政府里的官员,我们称「公仆」—大众的仆人。照理说,仆人的特征应该为主人谋福利,才称他为「仆」,所以公仆做的事情,应该是以利人、为公众的心情去做。然而实际上,很容易嘴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却不是这样,这都是我们该做的不去做,不该做的反而去做。凡是这种事情或者我们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实际上努力去做,这都是很颠倒的错误。像这种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根本问题都是我爱执。

  偈九十一

  噫!摧灭我见魔怪者,

  乃具威神法身佛,

  无我智能利棒持,

  顶上笃决三挥旋。

  现在由于我们能够真正的依止善知识、上师,特别是根本上师,才能够明辨是非。我们了解真正的敌人、真正陷害我的,是我执、我爱执,了解了这点,我们应该非常欢喜。欢喜现在我正确的了解真正的敌人,原来不是外面,而是我一直看成是自己最亲近的我执、我爱执。

  我们了解了以后,怎么去对付我爱执呢?要靠最了义的、证得空性的法身佛。实际上这才是真正对治我们的我执敌人,最究竟圆满的一个方便。那么,我们就应该依照着师长的法,想办法用证得空正见的究竟智能来对治我执,彻底把它破坏掉。而这里有了义、不了义两种,彼此间的关系,我们再看下面一偈。

  偈九十二

  祈以猛力灭此敌,

  祈以大智除恶思,

  祈以大悲救吾业,

  祈必摧灭此我执。

  智能的藏文叫「耶西」,在我们步步深入时,将来自然会渐次的了解它。前面我们说对治我爱执的阎曼德迦,有了义、不了义的分别。不了义的就是我们现在外面看到的那个忿怒尊的相;了义的阎曼德迦就是我们证得空性的究竟智能。现在我们以了义的证得空性的究竟智能,再用不了义的、手上拿着武器的阎曼德迦,来真正的、彻底的破除我爱执。进一步来说,不了义的阎曼德迦,手上拿了一个骷髅棒,棒上有一个骷髅头,这骷髅棒表示智能,真正了义的空正见智能,来破坏这个我执。所以我们应该对前面所讲的所有的道理,生起正确的认识以及坚强的信心,然后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种方便,来破除我们真正的敌人。

  刚开始的时候要不断的祈求阎曼德迦忿怒尊,以他的悲心、智能来帮助我们彻底的消灭我们真正的敌人—我爱执。透过这样不断的祈求,刚开始的时候,是藉着外在的力量,使我们对于事理有正确的认识,破除我们的怀疑,然后信心越来越坚强,这样使我们自己的内心也生起这种力量,从信心增强而认识空性,乃至于证得空正见,这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真正的一种力量,必须以此来破除我爱执。

  当然,真正破除我爱执的时候,单单靠智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方便与智能不离的双运,让我们从无始的轮回当中,能够认得真正的敌人,乃至于去破除它。然而现在我们刚开始的力量还不够强,必须依止上师,靠着上师的力量,使我们不断的增长,渐次地透脱出来。

  上师又分外、内两种,如前面我们讲阎曼德迦,有了义、不了义;现在我们说依止上师,「上师」也有了义、不了义两种。不了义的上师,指外在的老师。刚开始我们要由依止外在的师长,引导我们从无知当中,认识并增强信心、步步增进再自己证得,那时候内心生起来的实际上是心里的上师。内在的上师又分好几层,以出家众来说,内在的上师最开始的是持戒的这种心力。我们现在讲的戒好像是五戒、沙弥戒、比丘大戒,讲的是衣服要怎样穿,或晚上不吃饭等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外在的不了义。内心的了义,也就是内心的上师,当我们透过教授认识以后,内心当中有一股力量,应该照着世尊告诉我们的戒法抉择去做或不做,这个力量就称为内心的上师。这是出家人受了戒的,那么一般人没有受戒的怎么办?他还是有他依法修持的力量,如法修持了以后,自己对境会认得很清楚,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本来依他的烦恼、习性会让他不断的造恶,可是透过对佛法的认识,经过修持以后,内心当中会辨别出来,什么是如法的、什么是不如法的。如果他没持戒,那么这种让他内心防犯非法的力量,就称为内在的上师,其他譬如对三宝的净信心,乃至于对十善,信心跟行持的力量,这些都是。还有,在藏地,一般的仁波切,从小都有一个经师陪着,教…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