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利器之轮讲记▪P43

  ..续本文上一页肯根据这样的理路思辨,渐渐地会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所执着的这个「我」,在真实状态当中是不存在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它是缘起的存在。就像前面说的梦幻泡影,水泡有没有?明明是有!但是它真实不真实?不真实!前面说的芭蕉也是一样。现在我们这一群人聚集在这里上这一堂课,这机会也是缘起,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应该从这个地方去认识它,这才是佛法所称的「假有」,乃至直截了当的说这是假的,绝对不像我们内心上所感受到的真实存在。

  我们再谈进一步的问题。我造了很多种业,那么这个业是真是假呢?同样的道理,从造了这个业的因,感得那个果来说,它是缘起的存在,这缘起的存在是「有」,但是我们内心所执着的那个东西,是错的是「没有」,所以凡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缘起相待而存在的,我们称它为「假有」,不能说没有啊!世间人一讲「空」,总说成什么都没有,可是明明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感觉也明明白白,怎么说没有呢?但是说有,又把它看成是绝对真实的力量,这也不是。我们要了解所有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我们都应该透过这样认识--缘起的存在,这存在我们也给它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离于断常两边--中道。佛经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都是这个样子的。业果、轮回,乃至于我执、我爱执的利器之轮,也都是以这样的一个法则存在。我们可以透过这样的法则去观察万世万物。

  此虽如前自性无,

  却似水中映月轮,

  业果虽为繁虚现,

  唯但显现行取舍。

  我们讲的修行、利器之轮、业果是怎么存在的?同样的道理,它们并不是实质上的有自性的存在,只是相互观待、相互依止的存在,因此凡是相互依止的存在都有它的作用,但是却不是有它的真实相。譬如我们看水里的月亮,看到是亮亮的一个东西,可是到底在哪里?在水里捞也捞不到,既不在水里边,也不在水底里,也不在水面上。而且如果杯子装水,一样可以看见月亮,本来月亮可以出现在很深的水,怎么会也在又浅又小的杯子中?缘起相互依赖的一切法,本来就是这样的,是不常不断,不一不异的,是中道思想的真实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这里面有一个特点,像我们人出现在镜子里,像月亮在水里现出来,都有一种能力,就是自然而然能够呈现它自己这样一个面貌的能力。这个法的特征叫「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个能力再加上镜子、水等这些东西,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现出这样的样子,也就是说∶世间所有的一切法,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有这种作用存在,这种作用都是缘起的,幻化的。但是,由于我们内心不了解这个事实,就产生虚妄的分别,然后就执着这个东西。因为我们执着这个东西,我们就会造种种的业,结果造了以后,就会有缘起法则的存在。

  我们现在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就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了解业果存在的原则,不会像之前产生实质上的执着。在没有认识佛法之前,我们会很执着,执着这是好,那是坏的;执着这人对我有好处,这个人跟我有冤。现在我们了解缘起存在以后,便要根据缘起法则来做,什么是缘起法则之下该做与不该做的?这就是整个佛法要告诉我们的,千万不要听过就算了。如果我们感觉眼前的事物是不好的,便要想原因在哪里,然后把握住它随顺的因。

  偈一百零五

  梦境所现山火烧,

  自性虽无却畏灼;

  虽彼狱界自性无,

  却畏烧煮而应断。

  了解缘起法则的内涵以后,我们的态度就会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随顺着自己的习气,会很执着,现在知道它的根本都是因为有「我」。由于「我」就有「我爱」,由于「我爱」,烦恼就紧跟着来,然后被这个东西所骗。我们了解缘起法则的存在以后,取舍的根本态度就不一样了,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执着。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做了一个恶梦,梦到火烧,或是世界烧起来,或者我们在房子里而房子烧起来了,当我们梦见火在烧,心里很紧张,感到浑身烫,冒出一身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痛苦,身上也热得很难受,可是当我们醒过来,感觉怎么样呢?身体既没有火,房子也没有在烧,可是心里确实还牢牢的执着这些东西,还感觉到东西的存在。梦里是如此,进一步来说,地狱里的状态也是如此。我们造了地狱的业就会掉下去,可是菩萨为了利人,也会掉到地狱,同样是地狱,可是菩萨就不会受苦,所以都是自己的业力。当业力在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实在的存在,一旦业消失了,地狱也就没有了。既然我们了解这个特点,便知道真正重要的取舍,就在这个「业」上。譬如某人对我好,某人对我不好,我们就会很执着这件事情。假定我们真正了解了业果,他对我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对我好不好,是以前造的业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现在我造的善业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即使是地狱里的业,也是如此,在业还存在的时候,果就会现,一旦业转化了,果也自然就消失掉了。我们应该从这个方面去认识它。所以我们了解这个缘起的道理,就知道什么应取应舍,就不会像以前一样,很执着实在的东西。眼前的执着都是由于我们无明,不认识事实真象所产生的。

  这里老师特别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俱舍论》曾经讲,从地下深入二千由旬便是地狱。一由旬有的书说是二十里,有的说四十里,或六十里,我们取中间的四十里,二千由旬便成八万里,如果真的是八万里,地球会不会穿过去啊?地球的直径是一万三千公里,相当于六万里路。所以八万里路应该会穿过地球。因此有人讲佛经怎么这样讲?这不是有问题吗?实际上我们要了解这个特点。有很多人不在理论上深入的认识,然后很执着事相,因为执着这个事相,所以本来是并不太重要的事情,但对他心里却有个安住处了。若是有智能的人,他就会从佛菩萨所要告诉我们的理论了解这个特点。譬如刚才讲「我」,「我」是什么?是我执所缘。我执所缘有一个很实在的「我」,有了这个「我」以后就有我所爱的,于是种种问题就产生。只要眼前仔细去观察,可以观察分析得出来-我们所执着的这个「我」,不是实在的存在。但是有很多人根器钝,偏要执着地狱在哪里、地球多大,所以在这里我们要了解这一点。

  了解了「缘起有」以后,我们以什么语言文字来表达没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了解把握住这个特点以后,我们怎样以这样的心态,断除我们眼前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烦恼。

  热病昏迷暗实无,

  如堕深渊心慞惶;

  无明之聚自性无,

  却须三慧以除迷。

  有的人中暑的时候感觉眼一片漆黑,很干、很热,那个时候他会有种种错觉,即使你给他喝很热的水,他也感觉凉;就像一个人发高烧的时候,虽然身体别人摸起来很热,可是自己会觉得很冷,那时候他眼前一切都颠倒,这种感觉实际上存在,绝不是没有,而有这种感觉都是缘起的存在,如果对这点不认识,我们就叫「无明」。因为不了解这样的缘起真实的状态,于是我们就产生这样的错觉。现在整个佛法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就是要透过闻、思、修的智能,一层一层认识这个缘起性空的智能,这种智能才是破无明的正对治。透过这样的认识,我们自然而然把问题都能够解决。譬如下一偈,我们来谈感觉的问题。

  乐师弹奏琵琶时,

  察之此音自性无,

  安之缘聚乐音现,

  众生心苦竟消舒。

  譬如弹琴,要有一个琴,要有一个人弹,弹的人要有高度的技术,然后就会弹出很美妙的音乐。我们听了会被这音乐所影响,可是这音乐从哪里来?从琴里出来的吗?不是!从这个人身上出来的吗?不是!它是种种缘起法则的存在,这个缘起会影响我们。例如我们听了一曲非常优雅的音乐,心情感觉到很平静、很愉快;反过来一曲不好听的音乐也可以使我们心情产生另外一种状态。所以缘起的「有」会使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但是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再去观察我们现在造的一切业果,例如用最好的乐器叫我去演奏,我根本弹不出什么名堂,因为我没有所需的技巧,所以这些都是业,凡是这一切都是因果缘起的存在。

  业与因果若观择,

  虽彼一异自性无,

  诸法似现作生灭,

  苦乐似有种种受,

  唯但显现行取舍。

  业果的存在,真正重要的是因果缘起的法则存在。它的特点是「不一不异」。因跟果,你说它是「一」吗?不对!说它是「异」吗?也不是!因跟果是同一个体吗?不是!是分开来的吗?又不是!但是又不能离开因果缘起的法则。于是我们使用不同的角度去形容它。在这个情况之下,因果缘起的法则,我们自己感受的苦乐,也无非是这样的一个因果缘起-造了这个业,感了这个果的因果缘起。前面说过,我们了解了以后,就知道用什么方式去取、去舍,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很执着的以这种无明的错误感觉去执着某件事情,如刚才说如理的取舍,也就是透过闻、思、修,最后真正能够体会到性空的智能。透过这样,自然而然我们会对它有一个最正确地认识。

  因此,由于无明的错觉,所以不了解世间一切法是缘起之相,像幻化一样的,不能说它是有,不能说它是没有。业果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会承受很多生死轮回的痛苦。如果现在我们有这个智能了解空正见,一切法的缘起空,以这个智能去观察的话,都不存在了,同样的所有苦乐问题就解决了。

  偈一百零六

  若以水滴注满瓶,

  实非初滴所盈瓶,

  亦非末等任滴成,

  乃彼缘聚故盈瓶。

  因缘的缘起是怎么一回事?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譬如水装在一个杯子里,是一滴一滴的水积累而成的。一滴一滴的水滴到最后一滴,装得满满一杯,现在我们观察∶这是第一滴水装满杯子吗?不是!那是第二滴水吗?不是!乃至第三滴或最后一滴…

《利器之轮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乘菩提心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