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P4

  ..续本文上一页狭义的说法,欲界中是以男女两性的性欲构成生命的延续。

  广义的说法,欲界有生命的众生,均有贪欲。

  在欲界人的世界中,包括了四大洲。但《华严经》中所谓的香水海,它所形容的,好像是指外太空的界层。

  我们的世界是南赡部洲,界于日月星辰之间,在须弥山之南。

  四大天王天,则是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在须弥山之半。所谓玉皇大帝的帝释天,是欲界中的天王。

  欲界中,除了人之外,下级的有畜生、饿鬼和地狱三个境界。原始称地狱为具苦,表示地狱中具有种种的痛苦。地狱的分类有十八种之多,所谓十八层地狱,即是此意。但天堂与地狱,也都具在人间。

  在欲界中的众生,是靠五欲而生的,所谓:

  声色香味触

  笑视交抱触

  尤其以饮食、男女二欲最难断除。

  欲界是物质器世间、国土世间、有情世间,也有圣贤世界。

  欲界中的阿修罗(魔障),位于天人与人之间。

  什么是色界

  在欲界之上,就是色界,共有十八层。

  色界之中,仍有物理的色相。色界的人,在情操方面来说,比欲界的人升华很多。色界的人没有淫食二欲,所以没有男女两根,无男女相。所住宫殿,一切物质享受,都非常美好,所以称为色界。

  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

  色界的人,寿命很长,究竟多么长,是根据每人的品德、情操和善心的不同而有异。

  色界中最高的是有顶天,有大梵天主,掌管一个大千世界。

  什么是无色界

  色界之上就是无色界了,其中大多是圣贤世间,没有物理的色相,只有精神的情况。无色界的人,寿命更长。

  无色界中的天人,也有生死,也有生育。天人生下来头上便有花冠,形状难以描述。天人的容颜永不会变老,但他们的生死要看头上的花冠,年岁老时,花冠渐渐萎缩终至于死。

  六道轮回

  了解三界的说法后,再配合佛学的平等观,欲界、色界的人及其他众生、天人等,既然皆有生死,那么,这些死后的众生到哪里去呢?

  三界之中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为上等的三道,饿鬼、畜生和地狱是下级的三道。

  无论那一道的众生或有情,死后皆以其个人的思想、行为、善恶、道德为准则,而轮转进入任何的一道。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生命,皆无任何外力的主宰或安排。相反的,却是由自己业力作主而轮转,这就是六道轮回。

  业力是什么

  前面说到,死后一切的去留方向,都是自己做主的。这个自己作主的,可称为心速的力量,即是佛学上所说的业力,三界系由业力所构成。

  换言之,业力决定一个人死后所轮转的地方及形态,但是这个业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面也提到过,六道是根据个人的行为、善恶及道德而自然轮转。所以,个人的一切行为、思想等所产生的力量,都构成了业力。

  业力共分三种性质,即善、恶、无记。

  所谓无记,就是不善不恶而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

  由业力的性质,很明显的可以了解,不仅孽是业力,好的行为也是业力,日常生活所说的造孽,应该是造业的意思。

  所以说,在这有生有死的六道之中,个人凭着自己的业力,轮转流回。这是生命自己作主,并非他力的主宰和安排,要升天道是靠自己的行为思想,想入地狱或变狗变猪,也都是凭藉着个人自己的行为思想所构成的业力而定。当然,想成佛,跳出六道轮回,也就是要凭藉着个人切断业力而定。一个绝对自由的宇宙,一切但凭自己的心。

  能解脱业力,则可控制宇宙,解脱宇宙。

  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佛学数量名位表(依俱舍论提所载,共有五十三位)

  1个2十

  3百4千

  5万6洛叉

  7大洛叉8俱胝

  9末胝(亿)10阿庾

  11大阿庾 12那由他

  13大那由他 14钵罗庾多

  15大钵罗庾多 16矜羯罗

  17大矜羯罗 18频跋罗

  19大频跋罗 20阿刍罗

  21大阿刍罗 22毗婆诃

  23大毗婆诃 24(足+昷)蹭伽

  25大(足+昷)蹭伽 26婆喝那

  27大婆喝那 28地致婆

  29大地致婆 30醯都

  31大醯都 32羯腊婆

  33大羯腊婆 34印达罗

  34大印达罗 36三摩钵躭

  37大三摩钵躭 38揭底

  39大揭底 40拈阀罗阇

  41大拈阀罗阇 42姥达罗

  43大姥达罗 44跋罗

  45大跋罗 46珊若

  47大珊若 48毗步多

  49大毗步多 50跋罗

  51大跋罗 52阿僧祇

  53大阿僧祇耶

  劫:梵语“劫簸”,或意译“长时”或“大时”,为佛学中计算时间之单位,又分大、中、小劫,其算法:

  (一)依俱舍论:人寿自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到人寿至八万四千岁止,是为一小劫,依上文,人寿从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至十岁止,如是一增一减(两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

  (二)依智度论:人寿自十岁起,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再百年减一,又减至十岁止,为一小劫(同俱舍论中劫),十二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大劫(同俱舍论)。

  释:成、住、坏、空及三大灾,三小灾:

  据阿毗昙论

  (一)成、住、坏、空之义如字面,谓一大劫之间,此世界(非指地球)必经此四阶段——世界住经二十小劫“坏”,次经二十小劫坏已“空”。……如是循环,现即当住劫之第十一小劫。

  (二)每大劫之间,有水、火、风三大灾。

  (三)每二十小劫之间,有疾疫、刀兵、饥馑三小灾次第轮转,现当三小灾之饥馑灾。

  小劫:是以地球形成,人类出现后,人寿之增减来计算。起初人寿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低一岁,降至只有十岁,由此起每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之周期称之为一小劫。一小劫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中劫:合二十小劫之久,有成、住、坏、空四劫,每一劫即为中劫,一中劫计二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

  大劫:即包括成、住、坏、空四中劫,计九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以上均指娑婆世界)

  注(《华严经》):娑婆世界一大劫等于极乐世界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大劫等于袈裟幢世界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大劫等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昼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大劫,等于离垢世界一昼夜,离垢世界一大劫,等于善灯世界一昼夜,善灯世界一大劫,等于妙光明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难超过世界一昼夜,难超过世界一大劫,等于庄严慧世界一昼夜,庄严慧世界一大劫,等于镜光明世界一昼夜,从镜光明世界,如是乃至无数佛刹最后的一世界一劫,于贤胜佛刹的胜莲花世界为一昼夜。

  由旬:距离之单位,或讹称逾缮那、逾阇那、由延等。其长为古圣王一日行军距离,印俗为卅里,或日四十里,亦有定十六里者。

  又一由旬为八拘卢舍(意为大牛鸣声所极闻之距离)。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吋,分一吋为廿四指,分一指为七宿麦(《西域记》)。

  仔细看了前面大小乘佛学的时空观,可知人的寿命极为短暂。月亮中的一昼夜,等于人间的一个月,太阳中的一昼夜,又是人间的一年。其他星际等处宇宙中的时间,则更不可知。

  佛学的观念,时间寿命并不是绝对的。极乐世界中,寿命虽长,但在当地的感觉中,也是像人类世界中的几十年一样,这就是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的长短,常常是心的感受而已。

  三藏十二部

  谈到佛学,大家都听说过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经、律、论,是佛学在印度的分类,分成大乘和小乘。佛经包括了全部印度文化,其中最讲求因明学,自从科学到了中国,通常也随便叫它是逻辑。所谓三藏的藏字,是库的意思,好像中国文化中四库全书等。

  经、律、论之中,论藏是佛的弟子们所著。全部的佛经又分成十二部门,皆为佛所说。

  实际上佛经大都是佛与弟子们的问答讨论记录。

  十二部经之分类:

  1.契经

  2.重颂

  3.讽诵

  以体裁立名。

  4.因缘

  5.本事:报告前生经过,三世因果。

  6.本生:佛一生所行之记载。

  7.未曾有:佛所创见。

  8.譬喻:一种方法。善说者用譬喻,如《庄子》。

  9.论议:研究讨论专集。

  10.自说:从平实的生活开始,如《金刚经》。

  11.方广:包括各科系的知识。

  12.授记:预言某人来日的成就。

  分科判教

  自从东汉末年,佛学传入中国,经过了极复杂的四百年到达隋唐。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处于一个战乱变化多端的政治转变期。在文化的发展方面,也是一个又多又杂的局面。举凡阴阳五行,各派学说,医道之流,都在这个时代滋延,学术思想贡献极大。而佛学也在这个时期中,转变为中国文化,产生了隋唐以后对佛学承先启后的大整理,如重新分科、分类和批判。

  后世学者对此一时期的研究,多数三言两语交代过去,或因本身工具(头脑)不够,或因其他原因,使学习者颇为艰难。

  在南北朝的陈、隋之间,天台三祖智者大师,将凌乱的佛学整理,分科判教为天台四教仪,后代极负盛名。天台宗在陈、隋之间创立。

  天台宗的分类,认为释迦悟道后,先说《华严经》。后来到了唐代,又有贤首大师,以华严为主,分科判教创立了华严宗。后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可见《华严经》内容之丰富,以及其在佛学中的份量。

  华严经的故事

  据说,在释迦悟道后,就想要涅槃了。这时的天人天主们,大大着急起来,连忙去劝释迦,嘱其信守诺言,教化众生,而释迦却说:

  “止!止!我法妙难思。”

  这是一个运用智慧和实践的东西,绝不是用思想和讨论可以解决,这本不可用思议的方法来解决的。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不可思议,解释成不能思议了。

  话说,释迦受了天人的意见,先对天人说法,也是天人发起的《华严经》,翻译成中文后,共有八十卷。

  事实如何呢?《…

《中国文化与佛学八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