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真言宗纲要(黄绳曾)▪P4

  ..续本文上一页须知此身密、口密、意密,于上述的体大及相大上,必然有存在的业用。宇宙万有,一切作用,不出此身口意三种之范围。故有佛界之三密,及有众生界之三密。但佛界之三密,理想的三密也。如来身、口、意、之三种作用,微妙不可思议,凡夫不能容易测知,故称之为三“密”。至于众生界,则佛法之三密与众生界之三密祗是原来所作妄想戏论的三种业力作用,故称之为三“业”。然在真言密教之观点,如来与众生,本质上一体平等。故如来三密,其众生三业,亦平等平等。众生不过在迷,错误运用身、口、意,以致如来之三密,不能显现而已。故实践上的三密,殊属必要。

  实践上之三密

  实践上之三密者,即亲证佛界理想上之三密也。如来以大慈悲,藉诸经轨中,宣示诸尊之印契(身体)、真言(言相)、观念(心德)等轨范。行者依轨修持,即可将众生界自己的三业净化,而证得如来三密妙行。即是手结印契,口唱真言,心则忆念如来。

  加持感应

  如是修持,乃众生与如来彼此间融会吻合,由此即可发生加持的作用。而感应随之矣。何谓加?如来之力,加之于行者上谓之“加”,亦即“应”也。何谓持?行者自己之力,与如来所加之力同化,谓之“持”,亦即“感”也。譬如天上之明月,影落水中,不能忘谓月已下来,居于水内也;水中月影,反映明月,不能妄谓水飞天上,捉得此月也,须知月之与水,实为感应道交,彼此一体。众生三业,如来三密,加持感应。众生之日常行为、言语、思想、则自然而然成为如来之三密活动。此实为我们所感到的如来无限之绝对力量。我们本身微弱有限的力量,由此一变而发展为无限的大威力,此乃“加持感应”一语的最明白解释。我们应知:真言密教特色,重在实践。故我们深信我们日常一言一行,真与无限大的宇宙,互相感应。日常生活,必能成为正直强大无疑。

  13、本宗之教主

  教主大日如来称号之由来。本宗之教主,称为大日如来。大日如来的梵名,为摩诃(大)毗卢遮那(遍照)怛他揭多(如来)。“摩诃毗卢遮那”称为大日之理由,在善无畏三藏“大日经疏”第一,已说明之。据谓如来具有“除暗遍明”、“能成众务”、及“光无生灭”之三种功德。世间太阳,当然能照遍黑暗,煦育万物,常恒光明,各点与如来相似,故以之譬喻如来,称之为大日。实则此中仍有区别,因大日如来之大光明,乃无限之绝对光明,世间太阳之光明,不能相比。故“大”之一字,应加详释。弘法大师“大日经开题”:谓此“大”字应就“大”、“多”、“胜”、三义解释之。

  除暗遍明

  初、除暗遍明。表明大日如来大智之功德,其智慧之光明,无内外、方所、昼夜之分、普照十法界,消除一切众生之种种迷妄。

  能成众务

  次、能成众务。表明大日如来大悲之功德,其慈悲之光明,遍照众生,令其种种善根,萌芽开发。世间出世间善业,皆得成就。

  光无生灭

  末,光无生灭。表明大日如来大定之功德,其定力之光明,遍照众生,令其永不落迷悟,同异,增减之二边。永远在万有之上光辉照耀。

  以上之三义,在大日如来之立场上,系贯彻三世,有无量寿的时间性,又遍满十方世界,有无碍光的空间性。其慈悲广大无边,常恒化益一切众生。

  大日如来与释迦世尊之关系

  一切佛教,皆从释尊开始。真言密教教主大日如来,与释尊之关系,似有说明之必要。古来有同别两说,今依“付法传”第一云:“是故甘露一味,逐器而殊色。摩尼(珠)一相,随色而分影。能说之心,转则平等,所润之意,解则千殊。一、三、五、乘,源一派别。法、报、应化、体同用异”。此弘法大师之提撕,说明大日之与释尊,祗是“内证”与“外用”之相异而已。

  14、曼荼罗之名义

  曼荼罗旧译为“坛”,指“方坛”或“圆坛”而言。印度作坛之法,积土使表面平坦,上以大白牛粪涂固,七日作坛,严肃周到,在其表面描绘佛身,如法礼赞,布置图绘器物,庄严坛所。今新译“圆轮具足”,乃曼荼罗本质上的意译,表明一切众生本有之净菩提心,具足佛之功德,并无少欠。故在壁上或绢上或纸上,图绘佛菩萨一定之式样,而称之为曼荼罗。所以一般通称之曼荼罗,乃指图画之曼荼罗而言。在众生自心实相中,大日如来,缘触机应,分身无数,出现于十方世界,此乃如来万德中之一德尊身,应缘显现,决不是存有些微多神教的意义。因所显现的尊身,祗是如来一德之无尽加持身而已。所以曼荼罗,是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组织凑合。弘法大师“吽字义”云:“尘刹海会,即是我宝”。此说明凡夫之净菩提心中,完全具足一切功德,有如曼荼罗图上所显现。

  两部曼荼罗

  此等图绘所表现之曼荼罗,真言密宗最为尊重。对两部曼荼罗广施礼拜。所谓两部者,即金刚界曼荼罗,与胎藏法曼荼罗也。象征理念之世界者,胎藏法曼荼罗是也。表现自觉之境地者,金刚界曼荼罗是也。若分别言之,金刚界曼荼罗者,就佛边而显如来之智德,此是智曼荼罗,亦名果曼荼罗,亦名修生曼荼罗。至于胎藏法曼荼罗,就众生边而示理德,此是理曼荼罗,亦名因曼荼罗,亦名本有曼荼罗。因其各个立场不同,故分为二样。实则二而一,一而二,两者一体也。试观曼荼罗图绘,象征智的金刚界曼荼罗,以月轮为主,莲华居于月轮之中。象征理之胎藏法曼荼罗,以莲华为主,月轮居于莲华之上。月轮中之莲华者,智中之理也。是乃心即色之义。莲花上之月轮者,理中之智也。是乃色即心之义。金刚、胎藏,若理、若智,融合不二。不过于其上,显示一表一里。金刚胎藏两部,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斯乃真言密宗之根本义也,读者宜深切思之。

  金刚界之名义

  因此之故,金刚界称为智曼荼罗;胎藏法称为理曼荼罗。金刚界三字,译自梵语:“[口+缚]曰罗,(金刚)驮都(界)”。金刚指金刚杵,其自体极为坚牢,乃古代印度之锐利武器,堪以摧破怨敌。以喻如来之智慧,其体性坚固不可坏,能打破一切烦恼,盖以世间之金刚杵,喻如金刚之坚固之佛智也。

  胎藏法之名义

  次胎藏法者,译自梵语“[草/檗][口+缚](胎)俱舍(藏)达磨(法)。人们常常以胎藏界与金刚界对称,但胎藏称“界”,殊非正当的称谓。胎藏者,喻世间之母胎内,居有婴儿,必要保护覆育,以得长养。世间凡夫之肉体,实乃如来一切功德所藏。必须摄持之,生养之,一如母之护胎儿也。

  现图曼荼罗

  以上乃曼荼罗种类之解释,其如何安立座位,分供尊数,则应研究现图曼荼罗。此现图曼荼罗,乃唐惠果和尚,特为弘法大师,请画工作依惠果和尚之设计,而绘成者也。下章分就两部曼荼罗之现图组织及其内容,述明简要。

  15、金刚界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者,“金刚顶经”之所详述。所谓金刚界九会之组织是也。会者,与曼荼罗同义之名辞。古来称曼荼罗为会,盖古者意译,今则音译也。

  凡在觉悟位,有向众生教化之责任者,为向下门。凡行者修行转升佛果者,为向上门。如此二种意义,初者乃就佛边而说明,次者则就行者边而说明者也。

  今将金刚界九会之现图,略示如下:

  上乃金刚界九会之界图,所以便读者阅读而已。如欲瞻仰金刚界现图曼荼罗,非亲诣真言宗道场,祈求亲见不可。

  一、羯磨会

  羯磨会,又称成身会,又称根本会。所谓羯磨者,梵语“事业”之意。如来智慧之发现,及表达其与众生之作用是也,此乃就向下门而言。至成身会者,行者五相、三密之妙行,终得成就佛身之意,则就向上门而言。此会乃大日如来智慧之开示,是乃金刚界曼荼罗中心之根本会也。第二以下诸会,乃表示其总体。三十七尊色相庄严之曼荼罗,与大日如来所具之大曼荼罗及三、法、羯之三种曼荼罗,皆同时具足。

  如前所述之羯磨会,实乃九会之根本会也。阿阇梨(轨范师)付法于弟子,引其入灌顶道场,授弟子以洞开心眼之法,俾其得见曼荼罗,即是开发其心中本来具有无尽庄严之曼荼罗。由是而唤起“我即佛”之自觉,亲证自身即佛身,则自身之行业,亦即佛之行业,从此生绍隆佛种之作用。此等组织之内容,于左图示出,并就中加以解说。

  羯磨会之图如下:

  上曼荼罗图五个月轮,表五解脱轮。其中央之轮,金刚界大日如来为中尊,其四方之各尊,东(前)南(右)西(后)北(左)次第,表发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次第。金、宝、法、羯、之四女身菩萨,乃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其四佛者,乃示现供养大日如来者也。东方之月轮,以阿(门@人人人)如来为中尊,其四方前、右、左、后、之次第,乃萨、王、爱、喜、四亲近菩萨,一如世间亲近者之配列。南方之月轮,以宝生如来为中尊,同样次第,配列宝、光、幢、笑、四亲近菩萨。西方之月轮,以阿弥陀如来为中尊,四方则配列法、利、因、语、四亲近菩萨。北方之月轮,以不空成就为中尊,四方则有业、护、牙、拳、之四亲近男身菩萨。如是四方之四亲近,乃慧门之十六大菩萨。大金刚轮内四隅之尊,为嬉、(东南)鬘、(西南)歌、(西北)舞、(东北)之内四供养的菩萨天女使。第一重四方四隅之尊,为香、(东南)华、(西南)灯、(西北)涂、(东北)之外四供养的菩萨天女使,皆供养大日如来四佛之所示现。又四方月轮接近之尊、为钩(东)索、(南)锁、(西)铃、(北)之四摄智菩萨天女使。皆所以表示大日如来出四门,引入一切众生至理想智曼荼罗之世界的过程,及法身如来化他功德之象征。以上四波罗蜜、八供、四摄之天女,乃定门之十六大菩萨。而图绘男女二身者,所以表示金刚界曼荼罗,智慧之中,而具足定慧不二者是矣。此定慧二门,共三十二尊,加五佛而为三十七尊,乃金刚界之根本诸尊,亦大日如来智德之开显也。

  表示如下:

  二、三昧耶会

  由此三昧耶会起,以至供养会…

《真言宗纲要(黄绳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