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此歪风应该停止了——读台湾《菩提树杂志· 近代佛门人物志》之十六,书后▪P5

  ..续本文上一页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品》叙明经中教主薄伽梵乃“常恒三世一切时,身语意业金刚大毘卢遮那如来”。宋施护译是经,名《佛说偏照般若波罗蜜经》序文中亦说此经乃大毘卢遮那所说。为加持力故,大毘卢遮那如来本身功德,分别表现为诸佛各各相当本德而演说法。因此调伏难调本德之释迦牟尼如来龙去脉。与自性清净法性如来……,等等,依次说本德法门。如此乃用密教所说“一切佛皆毘卢遮那如来分身”之义。显教常言“三身即一,于应身诠法报身”。实则,其中有总相和别相之差别,有总体和部份不同。一切应化身佛,其根源都在于法身佛,而其中仍有差别。大毘卢遮那如来报身卢舍那佛与释迦佛的关系,梵网经中,有一段极其清楚的描述: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这是描述大毘卢遮那的自受用身卢舍那,分出一千个他受用身以渡地前菩萨。又由每个他受用身分出百亿化身佛,以渡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自受用身则与其眷属大菩萨共享法乐,非大菩萨不能参与。距今二千五百年前,出生于印度之释迦牟尼佛,即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之一,可知非“释迦之外,无大日如来”也。

  也有菩萨变现化身佛者。《观无量寿经》云:“观世音菩萨……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佛”。可见释迦牟尼佛并非大日如来了。

  由大日如来千百亿化身之理,可进一步具体说明释尊是怎样成道的及与大日如来关系。

  曾历劫修行之印度迦毘罗国净饭王之太子悉达多,于无量劫前发菩提心,行菩萨行,隐受大日如来法流加持,卒得化身如来燃灯佛授佛记,居兜率而为补处。后见时机成熟乃八相成道:一降兜率。二入摩耶夫人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六终于成大日如来应化身,于菩提树下得道,成释迦牟尼佛。七转*轮,经五十多年说法普度人天。八入灭,八十岁于娑罗双树下入涅槃。(一说无住胎而于出家与成道之间加降魔)所以释尊也可入大日如来法位,不过必由大日如来加持而来,所以,以大日如来是释尊之极位而生之果相,这是颠倒,是推理上之错误,是无根据的。

  在佛经中,大日如来(毘卢遮那佛)乃三世常住,无始无终之觉皇,乃周遍法界万德庄严轮圆具足之体性。而释迦如来则示同人法,住寿八十年。其法亦将经历正法象法末法时期而消失。此两者之差别是极其明显的。若释迦之外无大日,则释迦未成道前,大日应未存在;释迦入灭后,大日应同入灭。然而事实却非如此。释迦未成道前有大日如来化身佛燃灯佛为释迦授记;释尊灭后,则有以大日如来为教主之密教出现。事实证明,释迦大日不二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皆由牵强附会而使然。

  一些三乘教人的文章,不但辱骂王法师和密教,也辱骂日本弘法大师。以为判为显密二教是从日本空海和尚开始的。而密教实创自集佛大成之千部论主、大乘佛教六宗之祖之禅宗印度十四代祖师龙猛菩萨(旧译龙树)。该菩萨在极则禅基础上,进一步创立密教;以大日如来为教主;于释尊之教外,另创一受用法身法门;以三密之用与自性法身和受用法身相应;以得法身佛菩萨之加持力,可以即身成佛。释尊当年说法华经;曾提龙女成佛,然未示即身成佛之法;对于真言,也偶有所授,但无系统,也无实践层次。而密教却有一套完整即身成佛法门;对法华经,也有一套法华仪轨,指导如何成佛。至于成诸佛和诸大菩萨自性法身受用法身等法,在释尊系统中更是缺如。所以密教之兴,实是将佛法提升一级。这是一大贡献。弘法大师之“十住心论”“辩显密二教论”,王弘愿法师之“密教十不同十殊胜论”不过就显密二教的客观实际,说明二教之差异,警惕三乘菩萨转入一乘。其实会三归一,也是释尊大愿。有何错过可争议的?固然佛教有三乘一乘之分,有化身法门与报身法门之异;所以见地不同是必然的。那可实实在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如果老是扇歪风、扰乱视听,只是害已害人而已。

  (二) 攻击密教之文章中之另一方法,是用对比法将显密二教讹成“无有差别”。甚至说密教“咒印仪轨,不过成此(空性缘起)之修证方便耳”。故意将密教说成三乘教附属。如法舫文章中谓,密教“曼荼罗总义与天台之百界千如义,贤首之四界十玄义,法相之唯识义,互相彰显,无二无别、一体平等,无有高下”。关于此点,在本篇上文论“缘起”说时,已略有所及,说明密教比天台华严都深入一步。已可证明法舫之说之错误。至于曼荼罗中之真实境界,固非三乘教人所能知,在此不必多说,而历来各家判教,未有判天台华严法相三宗一体平等无有高下者。即如贤首一宗,便判法相宗属于大乘始教。与华严圆教有天渊之别。那与法舫之说有尖锐矛盾,为何未见法舫撰文及驳可知已是定论。法舫之说,戏论而已。

  况且,片面强调“平等”以评论事物,这是一个根本性大错误。因为“平等”只是指万法一如之体性。这是入真如法界时,一切皆空之境界,只属于“空谛”“真谛”之一面,平常说:“魔佛众生三平等”、“一切法平等”,只是说共性平等,并非无二无别,无有高下。而“俗谛”中的现象,必有差别;其层次必有深浅,义理必有高下。因为平等与差别,原是同时并存的一体两面。所以必须“三谛圆融”。如果只谈平等一面,不谈差别一面,事物的真相便被掩没,在佛学中,便一向称此全离差别之平等为“恶平等”。非佛理也。这种理论,只可引入误入歧途,破坏佛教。因为其似是而非,则其流毒是无可估计的。

  此外,法舫法师更有惊人之论:谓密教两部曼荼罗别义与法相唯识义,完全相摄。并谓“真言门之所谈,乃不离于法相唯识”。“缘生唯识,主伴互成,世出世法,全尽于此。除此以外,若有说者,是为外道”。

  法舫法师之口气是这么大,一句便贬尽了唯识宗以外的一切宗派。究竟有何确据?

  法舫谓:“此(指密教)曰平等差别,曰理界,智界;唯识别有诸法性相义,真如正智义。此曰五大,色法;识大,心法;在唯识则有五蕴五位之唯识色心义”。……等等。并列表以表其相摄。以真如理摄胎藏理法界。以四智菩提摄金刚界智界。以色蕴摄五大,以受想行识四蕴摄识大……如此等等。这就不难看出,作者对世出世法,根本无分别。泯灭了真如门和生灭门之差别,泯灭之此岸法和彼岸法之差别。(五蕴是生灭世法,六大是真如出世法)。这正是“恶平等”之体现;一切蒙混不清;不再有事物之真相存在。这是违反佛理的。而法舫法师竟籍唯识之名,发表如此不经之论。真令人扼腕也。

  诚然,法相唯识宗之建立,在佛教史上,曾是一大贡献。玄奘三藏在我国立宗,解决许多前所未决之教理问题,贡献亦大。然而不能说:“世出世法,全尽于此,若有他说,是为外道”。事实上,瑜伽行派法相唯识宗建立不久,就受到主张“缘生无性”的龙树系法性宗中观学派,清辨、月称等人的批判。今且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而此是缘生唯识之外之学说,却是佛教中的主要学说之一,能看作外道么?在我国,华严宗便判法相唯识宗,只属五时教中的大乘始教,是权教;未达大乘终教、顿教和圆教。于缘生唯识外,有真如缘起说,性具缘起说,法界缘起说,六大缘起说等等,都是唯识外之说,能都指为外道么?缘生唯识说,认为能变之识是真实,其所变之境是虚幻,在理论上也很难说得通。又依《起信论》,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唯识宗只著重说明“万法皆阿赖耶生”,“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所以被华严宗大加攻击。圭峰宗密甚至说:慈恩一宗“唯求名相,风气浇薄”。当然和唯识说抵触了。至于密宗,则判法相唯识属于十心判教中第六之“他缘大乘心”。“其说未到心源,但遮心外之迷、无开秘藏之宝”。此与密宗第十之“秘密庄严心”,有此岸与彼岸相距之遥。如此等等,皆缘生唯识外之他说。若法舫之说成立,则不但密宗被判作外道,而且,天台、华严、禅宗及唯识宗以外之一切佛教宗派,都成了外道。真是岂有此理。

  又法舫法师所说:“真言门之所谈,乃不离法相唯识”。是亦诬蔑之词。唯识学之“五位唯识”乃从横面研究识之类别,表诸法虽无量无边,然总不出此五位范围。“五重唯识”乃从纵面研究识之归源。虽重重转胜。然总不离相。故唯识学要旨在对诸识观察分明,而泯相证性,以得入瑜伽之道。对真如之体相用若何?及如何开展功德?如何缘起一多法界,却非法相唯识学之所及。而密教要旨,却在于论列实证佛菩萨身土之道。简而言之。法相唯识唯谈此岸入道之方。真言密教乃述彼岸证道之境。差别历然,故密乘之六大缘起,唯识家从何而能知?密教之三密四曼之实体及妙用,唯识家从何而能会?密教之全部系统,唯识家从何而能晓?当年,法舫法师以颟顸之见,对密教作不择手段之攻击,则其言只是天大妄语,其文只可大扇歪风而已。

  不过,我得申明:我非低贬唯识一宗。我们认为,唯识之宗义和宗要,是有理的。其中摄相归性义,转识成智义,且为密宗接引傍机时,所加采用。但不能夸大说“世出世法、皆尽于此”。尤其我要说明:我现在所评论的只是法舫法师文章中的歪风,并非评价唯识宗之高下。只因解决问题,不能不根据实际,并提一下诸宗意见,以证实非“缘生唯识”之外“若有说者,是为外道”。我们一向认为,诸宗各有特点,当机者尚。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平等”乃对“差别”而言;必越差别,始达圆满之平等;否则,便成歪理了。

  溯自歪风之起,到现在已超过整整一甲子。事实证明,如此歪风,只能破坏,而对任何一方都无好处的,而且一切宗派都受打击。尤其流毒所至,一切都成戏论,还有何真理可言?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事实教训。恐怕也是我国“佛法微”原因之一。此正一切真诚佛教徒所扼腕而长叹息者。为此,不才想重复进言:“如此歪风应该停止了!”“如此歪风应该停止了!”但愿佛徒四众,获佛护念,捐弃我见,一切以佛理为依归,精进不懈,共扶大教,早证菩提。馨香祷之。

  (全文完)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日脱稿

  

《如此歪风应该停止了——读台湾《菩提树杂志· 近代佛门人物志》之十六,书后》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印度密教管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