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光明无限!
4、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说的是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劳动一日不吃饭的故事,是说百丈怀海禅师一生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直到老年八十多岁还和大众一起劳动。有一天他身体不好在出坡[
]时,寺主把他的工具收起来,他无法劳动结果到吃饭时他不吃饭,后来人们只好让他劳动。
这则公案说明人们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人们在思想心理意识上却显得越来越贫乏。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盛余劳动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地少了没事可做,工人下岗在家无事可做,成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给社会也带来了严得危害。我们应当通过“禅”的这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激励人们应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应当自暴自弃精神颓废。由其在教育子女上更应当教育孩子要学会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不能依造父母的势力而坐享其成。子女教育已经是我们社会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的教育现象。教育子女不仅要学知识、文化,而且还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自食其力,长大后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在佛教禅宗的“公案”中,有很多这样意义深远、激励人们上进的思想,由于时间和文章篇幅只举几点代表性的,在禅学知识的大海中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利益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所以“禅法”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而更加是一种优秀的社会教育,教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想我们应当能够通过“禅”思想,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引起很多思索。
四、“禅文化”对丰富生活文化的影响
“禅”既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文化,生活文化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有形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而无形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精神思想方面。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空虚那就不能成为生活美满幸福。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天,人们在吃饭时要有音乐、歌舞、文艺等文化,有时工作、坐车等也喜欢听音乐、歌曲,有的人甚至睡觉也会听上一段音乐,由此可见,文化生活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息息相关。而在我们很多的生活文化中都吸收了“禅”的文化,由于“禅”的文化使我们的生活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诗歌、诗词、舞蹈、散文及书法等,这些人们的生活文化中无不包含着“禅”的文化,所以说“禅”对于丰富我们的现实生活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可分为两方面,一是有形的艺术形式文化,二是无形的内心世界心灵上的文化。文化艺术只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思想,但“禅”能够净化和陶冶人们的心灵世界,只有人们的心灵世界变得清净无染超然物外时,我们的精神思想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宁。所以禅者的风范给我们总是萧洒飘逸,虽然同样生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给人们的感觉是不食人间烟火,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生活。在今天这种快节奏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如果能有凡分禅者的精神劳而不累心底坦荡,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处事对人皆能作到游刃有余。运用“禅”来调解我们紧张工作的心理,在精神思想得到一种放松,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进行“禅修”。
总的来说,无论从那方面来看,“禅”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利而无害,我们希望通过种种不同方式,多方面进行对“禅”的宣传,使“禅法”能够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更多更大幸福。“禅”的文化在人类传播两千多年,在人类社会中聚积了丰富而深厚文化意蕴,在人们的生活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与我们的生活文化血脉相连不可分离。我们今天只所以谈“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者,是想唤醒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封存了记忆,使我们重新认识到“禅”这种无形的文化,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所起到的作用。希望“禅”文化能带给人们更多的丰富生活文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幸福。
[①] 拈花微笑:是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
[②] 一花五叶:是说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形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在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摩条(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③] 铃木大拙:是日本佛教学者和思想家,一八七0年出生于石川县金泽市,于一九六六年去世。早年依日本禅师宗演为师,对于禅法所有证悟。一八九七年旅居美国,与卡鲁期合作主编杂志宣传禅学。其后,在日本与美国等地从事教学、写作和演讲。
[④] 《圆悟佛果禅师语灯》二十卷。宋·圆悟克勤撰,虎丘绍隆等编。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禅宗全书》第四十一册。
《“禅”在现实生活中的意蕴(理净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