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例,不闻正法,可以说知见都不正!他对于真理当然怀疑,这是一类。
这二类是见师邪行。譬如拿世间法来说,汉朝的大儒马融,这个诸位都晓得,郑康成的老师,郑玄的老师,真正大学问家,他的私生活好象不检点,他教学的时候,还要搞一班女乐在那里唱歌跳舞,他在那儿欣赏,他那个讲堂,这一面对着学生,这里有一个布幕,有一个布帘拉起来,后面就是他的歌女们在唱歌跳舞,他在欣赏;所以有些学生上课就不用心,老师是这样的,所以大家眼睛,心都注意到后面去了,他有这个爱好。可是郑康成在他那个地方三年,也坐在底下听讲,从来没有往后面看一眼,所以郑康成在那个地方三年,回家去了之后,他给学生宣布,得到他的东西只有一个人,郑康成一个人。马融心量很小,郑康成回去之后,他就派人在半路上行刺,想把他杀掉,不希望将来有人比他高,这马融心量很小。郑康成很聪明,小路溜掉了,高明,老师嫉妒学生,邪行,就不相信。可是郑康成人家是君子,汉朝一代的大儒,他对他的老师还是尊敬,不管老师对他怎么样,他总是把他看着老师看待,这个是对的。
那么在佛法里面,老师邪行,这也是常见,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相信了,就怀疑了,障碍了自己。譬如罗什大师,当年到中国来弘法的时候,因为他太聪明了,所以那个时候,姚兴作皇帝,送给他十个宫女去侍候他,他也不能不接受,不接受人家不让你弘法。好,为了要弘法利生,接受。学生不服气了,你教我们要远离女色,你还有十个漂亮的女孩子来天天陪着你。不服气了。所以他表演了,罗什吞针,但是这个事情是真是假?只有传说,究竟是不是有这个事情?我们也不晓得,很难考证。像这些事情要能信得过老师,如果对于这些信不过的时候,损失是自己。如果讲到密宗里面,那个邪行就更多了,你要是这样也看不惯,那样也看不惯,你对老师起了怀疑,那你什么都学不成。密,为什么密?就是很多地方是反常的,是不合乎礼法的,不能让人知道的,就是不能公开那个修行法的。他为什么不能公开?实在讲,是大家程度不到,程度到了,佛法哪有秘密?没有秘密!诸位晓得,佛法里头没有秘密,就是那一类的修行方法,是我们一般人观念里面不能允许的,但是人家是修行,是一种高水平的修行方法,我们看到了会发生误会,会以为那是邪行。
所以我们读《华严经》,诸位应该晓得,我们这一次《华严经》,上次我跟大家讲,欢迎诸位复印,现在也不必要复印了,人家发了大心,一个独资印一千部,全部精装,将来我们同修当然一个人可以送一部。而且这个《华严经》,我昨天晚上动了一个念头,既然人害这么发心,我们也作一个特别的发起,我们这个《华严经》的名称,昨天晚上徐醒民到我这儿来,我跟他研究一下,叫他作一篇序文,我们这个版本,将来是《华藏连氏九九华严》,我们也不是《八十华严》,也不是《四十华严》,也不是《六十华严》,我们是《九九华严》,九十九卷。这个怎么来的呢?所以一定要写个序文。为什么「连氏」呢?就是连居士他一个人发心的,这个印法是从这里才开始,过去没有印过,《八十华严》取前面的五十九卷,后面接《四十华严》,这样子合起第一部《华严经》,一共是九十九卷。这个提倡的,是弘一大师提倡的,你们也许很多人看到过,弘一大师华严集联,《华严经》里头集的对联,他里面有一篇《华严经》的读诵方法,所以他的提倡就是我们读《华严》,应当是从八十华严第一卷念到五十九卷,然后接着念四十华严,这样一共是九十九卷,是我们中文本里面,最完全的译本。所以我们图书馆过去印过《八十华严》,也印过《四十华严》,可是没有想到把这个合起来印,所以这次印,我们把它合起来,订的题目就是《华藏九九华严》的版本,从我们这个地方开始。将来在印经史我们也会入名的,我们是《九九华严》,九九是从这儿来的,这是最完整的版本,也是最珍贵的版本。连居士很难得,发这个大心。
《华严》里面诸位读,这三章都读过,我们看到邪行,善财童子是学生,胜热婆罗门愚痴行,贪瞋痴,他就是愚痴,甘露火王瞋恨,密娑伐多女贪欲,这三位善知识表现的是贪瞋痴,清凉大师在胜热婆罗门章里面,一开头就解释,贪瞋痴就是戒定慧,所以佛门里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印涅槃,他们所修的是高级的修行法,但表现的呢?邪行!而且是极端的邪行。善财童子参访甘露火王那一章你们细细去看看,他看到那一章的时候,都有一点不大敢接近,都怀疑了,诸天天神多少次的劝他,他才相信,才不再怀疑。因为甘露火王对人,简直是就跟地狱一样,杀害众生太残酷了,接触之后,甘露火王是大慈大悲,但是在形相上看起来,那是暴君,不讲理的,独裁、专制,哪里晓得他是大慈大悲?所以这个也是很能教人误会,使人退心。
还有一种就是知见不圆,也是怀疑,见到他所信、所受的种种意见差别,这个普遍呈现在我们现前佛教界里。譬如初学的人,他去见几个法师了,走了几个道场了,看到每个人讲法都不一样,每个人作法也不一样,他怀疑了,这个就是知见不圆。所以学佛初学的人,你看自古以来主张是一个老师、一个道场,就怕这个。你走多了、听多了、看多了,问题都来了,就产生障碍了,到最后没有法子教。
第四种就是自己太笨了,太愚痴了,俗话说不开窍,老师怎么跟你讲,就是不觉悟,这也是很困难。第五种这是讲佛法它有甚深的法性,绝不是一天、两天,几年功夫就能够了解的,就能够透彻的。第六条从教相来说,是博大精深,确实也叫人很难相信,所以有这六种原因,一切众生起这个疑罩,障碍了自己学佛。这个五条就是见思烦恼里面的见惑。
恶见,开出来五大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我们简单说一说,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个是很大的错误,孰不知身不是我?执着这个身是我,是一切众生的通病,而且是坚固的执着,这一个执着不打破,不但你无法入道,那个道的门在那里都不晓得,所以你看小乘须陀洹,这是入门,入门的资格就是把这个五种见,这个恶见统统都断掉了,这个分配在三界里面一共是有八十八品,我们曾经详细的给诸位说明过,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才证个小乘须陀洹果,小乘入门了,那么这五种见惑要是不断掉,在门外,小乘的门外。那大乘更不必说了,大乘的入门,还得要破一品法执,我执断尽了,还要破一品法执,这才能叫大乘入门,我们要是以《金刚经》来说,破四相,小乘破我相就可以了,就入门了,这就证须陀洹果,大乘怎么样呢?还要破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才能入大乘之门,大乘之门是圆教初住菩萨,这是大乘入门,小乘入门须陀洹果,那就是要这个见惑,把根本烦恼这六大类统统断尽了,证小乘阿罗汉果,在我们念佛人讲,得事一心不乱,由此可知,五见五条统统都破掉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得到一个功夫成片,带业往生,也能够预知时至,有这个能力。所以怎么样说,都得要破身见,这个五种是错误的见解,一定要远离它。
相对的见解,凡是属于相对的都是边见,执的是两边,这也是一种执着。底下举出一个例子,譬如说执着断、常、空、有,断常这是两边,断是一边,常是一边;空是一边,有是一边,凡是这样的见解,都叫作边见,我们也可以讲是偏见,见解不圆满。第三种叫邪见,邪见特别是谤无因果等,不相信因果报应,这个是邪见,因为因果报应确确实实是有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人常说,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一定有果报的。还有一个解释就是除了这四种见解之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都可以归纳在这个里面,所以邪见的范围,包括的很广。
底下两种,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因为这个在佛法里是说的很多的。一个叫见取见,一个叫戒取见,特别是欧阳大师,就是欧阳竟无,他老人家说所有的宗教,都是戒取见,所有的哲学,都是见取见,他在民国十二年发表这个讲演的时候,一般人都不服气,要跟他辩论,可是他说的还是有道理,换句话说,所有宗教、哲学都无所取,所以他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就是从这说的,所有宗教都是戒取见,所有哲学都是见取见,这个都是我们佛教不要的,都是要远离的,你们看看他那两篇讲演,《佛法非宗教非哲学》里头,说得透彻,讲得很有道理,这个「见取见」跟「戒取见」都是成见,这两种都是成见,都是错误的执着;一个是在因上的执着,一个是在果上的执着。
见取见呢?经论里头一般的解释是非果计果,其实那不是一个究竟的果报,一般误会当做果报,譬如说一般宗教,以为天堂就是永生的地方了,到那个地方就不生不灭了,所以追求这个果报,那里晓得,天也不是究竟的,也有成住坏空,生老病死,不是究竟的;印度许多外教,把四空天、四禅天当作涅槃,这个也是误错的,到寿命完了的时候,自己又发生了疑惑,我证到涅槃,怎么还会退堕呢?怎么还会轮回呢?那里晓得那根本不是涅槃,所以这个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确确实实不是果报,误会以为是果报,这个讲的是一般哲学,所有的哲学到今天,他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结论,都有问题,都不是究竟的,都不是真实的。那么为什么说宗教是戒取见呢?
戒取见是讲修因,非因计因,换句话说,错误的修行的方法,譬如我们就拿宗教来说,一般人说要升天堂,我们信了上帝就能够升天堂,这是错误的,没有这个道理,你要想升天堂,天堂是有,去天堂有去天堂的条件,绝不是信了上帝就可以去的,这个是错误的,欲界天要修十善业道,欲界夜摩天以上还得要加一点定,是未到地定,并没有修成功,它是要以十善业道作基础,你要再往上面色界天去,那一定要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所以绝不是说信了上帝就可以去,没有这个道理。同样的道理,今天的佛法真的变成宗教了,本来不是宗教,…
《《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