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六卷▪P6

  ..续本文上一页生大慈大悲,那就是俗话讲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不但你那个慈悲叫滥慈悲,对自己没有利益,而且害惨了众生,这是没智能,完全感情用事,还以为自己是大慈大悲,所以祖师提出来,告诉我们“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诸佛菩萨都大慈大悲,那诸佛菩萨还是祸害下流吗?人家有智能为基础,所以诸位修行必须着重在三学,三学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戒定慧,然后进一步才能够修慈悲方便,因为慈悲方便统统是从智能里面生的。

  好,那我们想取法乎最上,我们既然有这个因、有佛性,我们现在取佛的缘,佛的缘里头,第一个条件,是真慈平等,菩提心里面特别提出大悲心,这个大悲心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位要晓得,感情用事就是假的,真心是从平等、清净里面流露出来的,这是真的,所谓是永远不变的,凡是会变的都是假的,那我们想想,我们待人接物,我们的心平不平等?不平等,我们对人有亲有疏,换句话说,这个就是要觉悟,古德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要觉悟,我现在修的缘,不是佛的缘,不是学佛的缘,因为佛心是平等的。

  再给诸位说,平等就是直心,菩提心里面的直心,我们这个心,待一切人、待一切物不平等,这个在十法界的缘,佛这个缘就没有了,佛的缘没有了,虽然有佛的因,不会成佛、不会结果,当中没有缘,所以诸位真正要想成佛,这一生想成佛,一定要修真慈悲,要修平等心,在一切不平等里头去修平等,如果境界都平等了,那还修什么?那就成佛了,就是因为现在这个境界,摆在面前不平等,不平等里头你要去修平等,这就是佛的因加上佛的缘,后来一定结成佛的果,真慈平等心是成佛之缘,你看解脱之道不是操纵在自己吗?我在境界里头就是修平等心,修真正的慈悲心,那我在解脱道里头,是至高无上的解脱,我们修的这个。

  你看你修这个法门,有没有人能够障碍得了你?有没有人能破坏得了你?没有。障碍来了,破坏来了,你心是平等的,更显得你平等,更显得你慈悲,就成佛了,没有能破坏的。第二等的是菩萨,菩萨是什么心呢?六度普摄之心,一心一意以六度法普摄一切众生、摄化一切众生,这是菩萨的缘。我们阿赖耶识里面有菩萨的种子,你修六度万行,就是菩萨种子上加了缘了,那么你这一生一定作菩萨,一定成就菩萨。辟支佛的缘是修十二因缘,声闻之缘是修四谛、三十七道品,天人是修十善、四无量心,单修十善,欲界天,十善里面有四无量心,那就是色界与无色界,五戒这是人之缘,过去修的戒是因,现在我们继续再修五戒,是缘,来生必定不失人身。悭贪嫉妒,是饿鬼道的缘,你想想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有没有?有!有悭贪,也有嫉妒,我们现在如果在一切境界里头,悭贪嫉妒还要增长,好了,饿鬼道我们有因,现在又加上缘,那将来必定变饿鬼,那还有什么话说?瞋恚是地狱道,我们有瞋恚心,如果现在在一切境缘上,遇到不顺心的,瞋恚就起来了,这就是把地狱道的缘又加深。愚痴是对于邪正不能辨别,是非颠倒,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把它颠倒了,好人看作坏人,坏人看作好人;好事看作坏事,坏事看作好事,这是愚痴,愚痴是畜生的因缘。细说说不尽,这是我们从总纲领上,提醒诸位同修。

  所以说解脱道在此,完全看我们自己;十法界的升沉,都是在自己因果的转变。再给诸位说,与外面的境界不相干,外面境界是我们修行的场所,你修佛也是靠外头境界,修菩萨你也靠这个境界,境界是一样的,就看各人怎么修了,境界完全相同。古德常讲境缘没有好丑,好丑就是在你自己的心。所以十法界升沉,是你自心在境界上的转变,成佛、成菩萨、变饿鬼、变畜生统统都是你自己在变,与什么人、什么境界统统没有关系。诸位要能够觉悟到这一点,《大乘起信论》里面的始觉四位,你就算第一个始觉了:初信的始觉,你真正觉悟了,晓得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与我们的修学,确实没有关系,修行成功与否,是在我们自己在境界里怎么样去用心,所以我劝诸位取法最高的,我们用清净心、用平等心、用慈悲心,诸位要是能常常用这个心,你在境界里训练,当然也不是一天、两天你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总得有个十年、八年,为什么呢?烦恼、习气太重了,至少也得十年、八年,在境界里,心真正平了,真正的清净了,对待一切人就如同自己一样,确实没有分别了,这样才能够渐渐入佛的境界,这样念佛,才能够有把握念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作佛了,圆教初住以上:分证佛,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是从因缘果上★★★★,而且在人身里头又能闻佛法,而且闻到如来正法,这个给诸位说,这是善根深厚之人,确确实实有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了。不要以为我们现在贪穷,我们在社会上也没有地住、也没有财富,实际上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比那些有地位、有财富的人,要好得太多。

  今天在世界上,我们要是以佛法来讲类似转轮圣王的:美国总统,自由世界的领导人,他没有闻到佛法,他享的是人天福报,福报享尽了,还得三涂去轮转,换句话说,解脱之道他没有听到,解脱的机缘至少他这一生没有。那么我们在这一生如果能够超越三界了,美国总统那个地位怎么能跟我们相比?这个果报之差,那真是天壤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差太大、太大了,不能比!所以我们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这是过去世有善根,但是今天我们所得到的人身,单就这个身体来说,身是无记性的,没有好丑,果报是这个身,如果你说这个身相貌好丑,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那是属于满业,单单就身来讲这是引业、这是果报,果报是无记性,每个人都一样,今天科学家的分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原子、电子、基本粒子组合而成的,这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所以这个就是属于无记性。这是讲造业因的时候,有善有恶,你所得到的果是无记性,第三个意思就是变,变是讲过程,变化,前面说了从生到熟,从因至果剎那剎那在那里变化,这个变化在唯识里面讲,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所以把这个果报它能够维持在一定的期限,所谓一定就是愿力与业力,一般凡夫是业力。

  再给诸位说明,世间人常讲,这个人出家修道命相都转变了,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也有点道理,不能说它没有道理,可是也并不是完全如是,那就是你出家得有道才行,如果没有道,还是受命运的摆布,还是受业力支配,如果你真正修道,你不出家也改变,由此可知,出家与不出家实在没有分别,分别在你有道没有道,分别在这个地方。真正有道之人,确实是能够随心所欲的,为什么呢?愿力住世,他不是业力,愿力住世这个里面也有因缘,愿力住世说明这个不是业力,业力就是佛法常常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是属于业力,如果你的恩怨债偿完了,这个业力就没有了,就报尽了,这一报尽又投胎转世作另一次的报偿,所以它不自在,不能随心所欲,是为业力所支配,乘愿再来的人则不一样,那么他有缘,他这个愿就是缘,与那些众生有缘,在佛法里面讲得度因缘,得度的因缘没有了,他就不住世了,为什么呢?他的愿就是在度众生,而众生不愿意跟他它,不想得度,那他住世没用,所以他就要走,这个是自在的,这种人你如果去求他,我要跟你学,为了一个人,他也要住世,所以他的来去是自由的。

  说到这个地方,过去我在台中的时候,民国五十三年,李老师那个时候是讲圆觉经,楞严讲完之后,讲圆觉,圆觉经讲圆满了,有些同修们跟我说老师七十多岁,快到八十岁了,怕他走,他要是走了,我们没有人领导了,没有善知识可以亲近了,有些同修找我商量怎么办?我说我们请老师讲经。诸位晓得,讲经有时限的,有期限的,如果讲一部小经,两年、三年就圆满了,圆满,可能就会走了,我说我们请他讲一部大经,讲什么经呢?讲《华严经》,大家都希望把《华严经》听圆满,《华严经》要是讲不圆满,他就不能走。所以你到台中去看,台中讲《华严经》,听经的人有三、四百人,讲堂坐得满满的,果然把他留住了,所以他在台中宣布,一定要把《华严经》讲圆满。他还有个愿,《华严经》讲圆满之后,最后讲一部《阿弥陀经》,台中同学听到这个事情,又跑来问我:「大概还要多久时间?」我就告诉他:「放心,至少要三十年。」从五十三年开始讲《华严》,讲到现在十八年了,才讲到第二回向,大概三分之一,后面还有三分之二,我算算至少要三十年,我说:「你们大家放心就是了,至少有三十年。」这就是愿力,我们大家求他,我们希望把这部经听圆满,这一部经不圆满的时候,那是有违背他的愿。

  由此可知,乘愿再来是可以在一生当中办得到的,我们自己发愿,愿的力量超过了你的业力,现前就是乘愿再来,所以佛法是要启请的,没有人请,佛菩萨善知到没有理由住世,因为他的业已经完了,没有业力,没有理由住世,释迦牟尼佛当年能不能多住世呢?能!可惜的是弟子的的疏忽,没有人请他老人家住世,没有请。弟子们没有请,魔王波旬来启请,怎么请法?请释迦牟尼佛入灭:「你老人家说法已经四十九年,够了,说了这么多了,不必再说了,你可以入般涅槃了。」魔王一来请,诸位要晓得,佛菩萨大慈大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一口答应了。弟子们以后晓得了,再来启请,那不行,先已答应人了,先答应他了,佛没有妄语、没有戏论,既然答应你了,那就得要做到。弟子的疏忽。这个示现,也就是告诉我们,诸佛菩萨、善知识再来的人住世,是有因缘的,有人请他就住世,没人请他不住世。有人真正来学,那一个人也得要教,也得帮助他成就;没有人来学,他方世界因缘多的很,不守在一个地方。这都是讲异熟、变异、解脱之道在此。

  第三个意思就是先来去后,这是指六道凡夫,投胎阿赖耶识先来,人舍报之后,人命终最后去的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离开人身体了,这个人身体僵硬就冷了,阿赖耶识没有离开,这个人身体有温度,所以它是来先去后,投胎第一个它来,来投胎的是阿赖耶识。

  

《《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六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