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要度你得先替你承担业报,他要给他弟子担七分业报。你看《布袋和尚传》就会知道,为了救你一人少救千百亿人。所以不度你是慈悲多数人。所以千万要记住,不要谤佛谤法,业报不可思议,我讲这话都是真实的。由于佛住世时有神通,一些婆罗门人就说佛是妖通。婆罗门人也做了很多善事,但业报不可思议。现在信仰天主教的那些人,让他上车不买票他不干;做买卖你不让他缴税他不干;哪有灾民他们立刻就捐款,但是有的天主教徒攻击佛教是崇拜偶像等,业报不可思议。现在我们讲佛法、听闻佛法,对其他教派怎么看待啊?他们的教理、教义没毛病,我不评论他们的教众,只说不同评价有不同的果报。学佛人切记啊,不要讲法师的是非,不要讲同修是非。只讲境界不同,知见不同,不讲对错,妄起差别心。
长者诸子在三界火宅里嬉戏不止,就是在那贪著五欲。有钱的被钱支的溜溜转,不想修道;没钱的天天想着挣钱,修道是别人的事。今天对我有利我就念佛,念佛又不是一日之功的事,有的需要多少生多少世,让他修苦行他不干。有兄弟二人,哥哥出家修行,弟弟做买卖。哥哥劝弟弟皈依学佛,弟弟推说来得及,再挣两年钱。可是在一次做买卖时发生意外,年纪轻轻就死了。哥哥在定中观察到弟弟死后,脱生成一头牛,他就跑到牛跟前,喊他弟弟的名字,说“当初让你修道你说来得及,现在你成牛了,多可怜。你还是跟我修道吧,说到这,对着牛耳朵念诵“地藏王菩萨”名号七声,不一会牛死了。赶车的把这和尚抓住,和尚据实以告并拿钱赔偿了车夫损失。
长者子嬉戏时不知不觉,等你有知觉了,就来不及了。苦具有逼迫性、强迫性,没有一点的商量余地。这个世间有生老病死苦,佛家讲八种痛苦,天天有不顺心的事。世人自己给自己宽心丸,还觉得不错,还不知出离呢。因为这些都是佛在讲法,“大山不过广长舌”,让你生忏悔心,让你生出离心。可是这些人愚昧无知,还认为人不都这样么。佛讲比喻,唯一佛乘可以出离,而且这一门非常严格,包括修到辟支佛,神识出离肉体,就想“我这肉体不要了,太苦了。”这个神识想去极乐世界,可是当它走到佛界时,把守的天神会拦住问你干什么去。你说想去极乐世界,天神说,得有佛接引,否则去不了。为什么辟支佛四果罗汉那么大的神通走不了?功德不具足,佛菩萨不来接你,你哪也去不了,必须佛来接你,你才能超越三界火宅。当你往生极乐世界,当你报身在极乐世界有成就时,化身再往返这个世界,一路畅通,没人阻拦,那时宇宙任你遨游。我们这个肉体需要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贪著世间一切。
长者说“我应该把这着火的事告诉孩子”。这就是佛以怜悯之心慈悲之心劝导这些众生,可是这些众生连什么是火,什么是舍都不知道。火是欲,舍是肉体,三界火宅众生的肉体是。这个世界是这样,我们的肉体也是这样,为什么不惊不怖?大地狱小地狱,众生一点不知道害怕,“我还没死,那我不知道。”你神识去过地府一次之后,再让你说一句错话办一件错事你都不干。你宁可舍去一切,也不造作一件恶事,因为地狱的罪遭不起,时间又久远。而这些众生贪著身体、贪著欲火又非常重,所以佛没办法,只好讲三乘。但是这些弟子又不理解,说你怎么不早说呀?所以佛用三界火宅作比喻,用三车比喻三乘。那有没有净土呀?有,圣人的肉体是。极乐世界有什么享受,圣人就有什么待遇。三界火宅是功德不一样,境界不一样,也叫业报不一样,我们的业报之身已经感召到这个世界,感召到这个身体,极乐世界是环境不同,境界不同。首先是境界不同,才感召到环境不同,果报不同,佛说这些人若不讲方便必定被火烧,但是这些众生还乐着于这个世界,活八十岁了说“我还要看新鲜事呢”。这个世界对他有什么用他不知道,你再多看十年你不最终也得死么?所以佛想得顺着众生,用引导的方式,让这些众生离开这危险的三界火宅。告诉众生你不用害怕,外面有三车。
所以说佛用比喻的方式把真话讲给我们,故事里面含着故事,我们要知道目的,而不是记佛经、背佛经,而要知道佛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事,告诉我们从小乘开始,要厌离生老病死,然后用修辟支佛的方法去行菩萨道,才能彻底出离三界火宅。否则声闻、缘觉出离不了三界火宅。这时诸子听说外面有这些好东西,就争相出离。我们听完佛法后也要知道厌离其身,其身不净,当神识离体时看到自己这个肉体很可怜,百虫之窟,百虫之躯太没意思了。一些人执着五欲之乐,其不知修行人真实的意图在哪里,肉身的成就在哪里,一些法师在这都不说破。人的五欲之乐,在欲火焚烧的时候,男女这种快感产生的是低级趣味。圣人的肉体也是离此而生起的,叫法喜充满,而且超越五欲之乐的千百万倍。我讲的都是过来人的实话,你不静坐念佛,你肉体没有转化,肉体不转化哪来的童身、童心?没有童心怎么去童贞入道。什么是道?一些法师讲,平常心是道。他说的不错,就是没直接告诉你果位是道。一果罗汉是道,一地菩萨是道。你证道、他证道,道是证得的,不是自己说的。三界火宅不好出离,但能出离。
出离三界火宅,必须以三乘教化众生。佛教化众生是佛的愿力,当初度脱这些有缘业报众生,各乘有各乘的修行方法。佛讲牛车是菩萨乘,菩萨乘的修行是车好牛大,牛的体力强,车是修你所行之乘,车是你的功德,功德具足者是菩萨,三界火宅的宅主是佛,长者是佛,父亲是佛,诸子是众生,乘牛车的是菩萨,七宝兰循。
而鹿车是缘觉乘也叫辟支佛乘,大家对修辟支佛了解的甚少,由于各种经典介绍的很少。缘觉乘听完佛法后进入山洞修行,开始是这样,后来由于他善根所著,不值佛住世时他观察十二因缘,发现世间无常,生老病死等八苦,并知其所以然。为什么?由于他往昔修行善根的积累,辟支佛修行特别能吃苦,他们有的三日或七日下一次山,有的躲过多少劫。辟支佛是修行的必经之路,掌握辟支佛乘的方法叫受持辟支佛乘。知道苦的根源是十二因缘,六出六入,从这开始解,这非常重要,这就叫辟支佛的修行。现在吃苦耐劳的,包括大迦叶菩萨头陀行都是辟支佛的修行方法,大迦叶菩萨八十岁剃度出家随佛修行,一百五十岁云南鸡足山入定。佛度完五比丘后度的他,那个时候佛才三十几岁,大迦叶菩萨就能以谦下心礼佛,很了不起。佛入涅槃后,他承载佛的衣钵,虽然他岁数大,但能苦修头陀行,真修实干。佛把后世传给他,给修行人做一个榜样。不管你什么时候、多大岁数,不肯吃苦你就没有成就,你肯吃苦、肯修行你就有成就,寿命是活的,成就也是当下的。你要想少投入、慢慢来,那没办法,你要想“尽此一报身”,那就要好好修行,别耍花样,静坐修你自己。辟支佛这一乘鹿车就这么修。
羊车是声闻乘,小乘人的根基。佛一说“离生老病死”就修行,他入的这个涅槃是有余涅槃,所以小乘人修到三果罗汉时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佛国土发菩提心,到佛国土去成就四果罗汉,有的直接修到四果,这是三果的后期还不是三果的初期。广义的佛法在《华严经》上介绍,伊斯兰教、道教、婆罗门教,这都是低层次的佛教,因为他们的根基功德不够,需要培养善根,等具足功德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修学佛法。所以他们先修学做人,然后去做天人。我讲先做好人,超越天人。否则,你人都没做好,天人做不成,你能成佛道么?有一学佛人跟我谈修行境界,看到天特别蓝特别晴,我说你这是天人的境界,你人的境界得圆满,天人的境界得超越,然后你才能进入声闻境界,才能证果。中国道教为什么入不了圣人流,因为他们只有天人功德有神通,但是他们执着身体而不往前走,执着于天人的境界,入不了圣人流,所以佛讲三乘三车,而无其他。
佛要顺着众生的习性,否则的话,直接告诉他,他不信。对于贪著的人,就得用小乘来引导方便说,舍利弗授记也是这样,先告诉你只有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人才能成佛,讲三乘时顺着众生讲身边的人和事。普贤王菩萨十大愿王中有恒顺众生,顺着去劝然后加以方便指导,学到哪算到哪别强求。劝亲人不能急,说学佛好让人一下子就相信。你把嘴皮子说破了他可能也不信,有时你不劝还好,一劝就反目,背地里再说些谤法的话,业报一来就生病。所以要学会顺着说,在顺当中劝他学佛,或者以身作则,他看你学佛后一切变好了,主动跟你学。不顺着去劝不行,直接让他学菩萨乘,他学不了。佛讲《法华经》还有五千比丘离席,这部经不是谁都听得了的。其他经典都广布流传,唯有这部经不请不讲,能听就听、不听不劝,五千人离席佛都不挽留。一个人请法,我也给讲,一人成熟一人得度,而且我会认认真真的讲。这部经难信、难解、难懂,因为故事里套着故事,没有一定的证悟,看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难信是因为菩萨乘太大太久远,一听说时间长或菩萨乘难修,小乘根基的人就害怕。读这部经可以,因为读这部经有功德,让他去行可就难了。怎么来理解?我讲个小事,有个好心人见雪大,路不好走,就冒雪把路上的雪扫了。一个过路人看见了,对他说:“你雪扫完倒是给清出去呀,堆路边多碍事呀。”你们看,众生的期望值多大呀,你能全满足么?一般人当时就得来脾气,“我义务扫雪就不错了,你一个路过的,这么多事呢?”修菩萨行的人默默地再把雪清出去,不惹路人烦恼。学佛人就得这么恒顺,读《法华经》别图功德,把握实意去真修行,才是真懂法华。
佛劝他的弟子以三乘教化,设以方便。只有这些方便,根据因缘不同…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