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浅释▪P9

  ..续本文上一页首先是转化自己的身体,使心转化。如果一个人天天病魔缠身,他能安然念佛么?八十岁的老人白发坐成黑发,打坐时好似到虚空里去了,她不转化身体能有这个境界么?你修十年、二十年光念佛读经,能有这样的境界么?你未必,但老人大字不识她做到了。身心坦然是从静坐开始的,你身体得到转化,思维才能转化。否则八十岁人的脾气、习惯,你让她改能改了么?八十岁人已生成的骨,长就的肉她能听你的?恰恰学佛人的身体转化以后,这些东西都在转化,身体发生变化,很不可思议。过去佛在世时,他的弟子这样;现在真修、真证的人也是这样。佛法上没有末法,而是现在这些人心里有了末法,贪求安逸。现在开始用正法修行,照样证道、照样得道、照样成佛、照样往生。末法修行人天天在理论上做文章,研究这个高了、那个低了,就不论自己是高是低,万人修行,一人得道。舍利弗说:我们现在身体转化了,才知道只有菩萨才是真正的佛子,佛子是从佛口化生。为什么叫声闻?佛用口讲法,我们用耳朵听,然后我们用行动去做,改变神识走向。是法化,而不是我们的肉身去化生,但是我们神识的化生离不开肉体的行坐。

  这时佛说:过去我给你们讲小乘法,是引导你们进入佛乘,所以化城品叫引导。佛说罗汉是世间的皈依处,为什么不讲菩萨?因为从一个众生成为一地菩萨需要一大阿僧只劫,时间太久远,不敢去修学。所以往近了说,罗汉是皈依处,修学佛法从小乘根基开始。佛说:我跟你们过去生说的你们可能忘了,或者我今生给你们讲的你们没记住,所以我今天还要跟你们说一说,为你们这些声闻说大乘经《妙法莲华经》,教菩萨法就是从这开始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发菩提心就从这开始的,我们讲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等等,就是发菩提心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嘴上说“我要发菩提心,我要成佛”,必须从现实做起,不能做眼高手低的事情,真正成菩萨道,六度万行还不够,要万度万行。读《华严经》我们知道去行菩萨道,在佛住世教菩萨法,因为他要面对他的这些弟子,要让他们舍小延大,成就菩萨道,将来去续佛慧命。只有菩萨才有诸佛护念,声闻、缘觉有化身菩萨护念。

  我讲个例子:有一尊辟支佛,在释迦牟尼之前就修学佛法,燃灯古佛时修辟支佛,到今生还没有度脱,为什么?想去佛国土去不了,极乐世界去不了,只能到这个娑婆世界那层天上去化生天人,他还不想去。所以在这个世间遍求明师,最后一位法师把他度到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他表示还要到这个世间重新来,发菩提心,做有益于众生的事情。

  什么是“具足菩萨之道”呢?具足菩萨智慧、具足菩萨种性、具足菩萨明杰、具足菩萨妙音、具足菩萨清净、具足菩萨勤行、具足菩萨愿心、具足菩萨法藏、具足菩萨安乐、具足菩萨无碍,也叫十地菩萨或等觉菩萨。这些功德是供养无量亿佛、奉持佛法而来。我们天天在佛像前的供养叫名义供养。什么叫真心供养?我们往生到佛国土供养佛才是真供养。极乐世界的阿惟越至菩萨每日都到十方佛国土去供养百千亿佛,只有培育自己的菩萨之道,才是真供养。菩萨是证得的,你受二百五十条或三百四十八条具足戒都不是菩萨,菩萨不是受戒受来的,是持戒修证证得的。一次和一个佛学院的教务长交谈,他说:佛学院的学生毕业前要受三坛大戒,这是一种课,一个过程。他告诫所有学员说:千万不要认为受了戒,你就是菩萨,未证谓证很危险。菩萨是实修实证来的,菩萨是真功德,是功德的具体体现。

  佛给他的弟子受戒,这样具足菩萨道以后才能成佛。佛说华光如来国土名号“离垢”,其佛国土和十方佛国土大致相似,这个佛国土也是以三乘教化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为一乘,皈依佛乘。用世间的话说,先上小学、再上高中、大学,必须经历不同阶段,没有一尊佛是没证罗汉果位而直接成佛的,过去佛如此、现在佛如此、未来佛还是如此,不可能超越声闻乘直接入菩萨乘。

  佛说舍利弗的佛国土也是三乘教化众生,而且授记时佛说:你这尊佛出世的时候,虽非恶世,但你有本愿力说三乘法,劫名叫大宝壮严。这个话听起来很简单,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不是五浊恶世,因地修菩萨道的人修到十地菩萨的时候,必发大愿,以他的愿力度脱不同业报的众生,有化身的国土,而不是报身的佛国土。各尊佛有各尊佛的愿力,各尊佛所度的众生业习不一样,要知道本愿三乘法。在极乐世界没有三乘法,唯一佛乘,没有声闻、缘觉。卢舍那佛的佛国土、药师佛的佛国土都没有声闻、缘觉,释迦牟尼佛给舍利弗大弟子授记,而且告诉他,他住世时会成就很多菩萨,住世十二小劫,其国人民寿八小劫。这是化身佛度众生的时间,化身佛的佛国土。一般在这个问题上说不清楚,报身佛的佛国土没说,因为第一妙高峰无言以对。我准确的说,十法界只能讲九法界,佛的法界不讲。佛法界是指报身佛的佛国土,讲我们这个地球娑婆世界只能是化身佛的世界,不是报身佛的世界。佛为什么给舍利弗授记,这就是《法华经》的真实意思,你四果罗汉不行菩萨道,不发菩提心不可能成就佛国土。这是因上果上,因果同现。“因上”,没发菩提心,没行菩萨道,不具足功德。人们常说“功德”二字,只在理论上打转转,做了好事,一说就没功德了,落到福报上了。都知道梁武帝的公案,梁武帝说:我修塔造庙供养多少僧人,我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说:“没有。”做了功德事而没功德,因为功德就是道,道就是果位,证得一地菩萨这本身就是功德。佛是福德和功德的圆满,他没说他有功德,但是具足功德,做了功德事不要有功德想。所以我们先把“功德”二字丢一边去,你就只管修、管行,只有耕耘,不问收获,具足菩萨道的时候,你自然就有功德说一说这些。读一回经,听一次法别白听,知道一点境界。人的层次有高低,是什么高低?是境界上的高低。什么叫证悟?境界上不一样,你靠你的思维去想问题,靠你的眼晴去看问题、靠你的耳朵去听问题,这世界都是假的,你想想你这些东西是真的么?本来就是颠倒的,用颠倒知见看问题,你能说你得的标准是正确的?不可能。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告诉这些出家人说:你用心听别人用耳朵听不到的东西,看用眼晴看不到的东西,想别人用思维想不出来的东西,那才是佛法,一句话叫借假修真。佛给小乘人授记,用世间的话说叫“引导”,让你有个盼头,给你个期望,让小乘人生起大乘心。用榜样告之的目的,不是舍利弗证不证果位,而是用这个说法引导人。包括我们在内,不发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不能成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僧人做好僧团六合,在家人对自己的父母要孝顺,处理好夫妻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你连这些都没处理好,你这佛学哪里去了?打老婆、骂孩子、家庭暴力世间都不允许;对有钱的子女当宝贝,没钱的你就厌恶,大错特错。必须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在僧团你和同修处理不好关系;在世俗,你和夫妻都处理不好关系,能和社会处理好么?菩萨是要什么给什么,有求必应,仇人来你还得高兴奉献呢,你能做到么?身边的人和事,你都没做到,你说你学佛不是骗人的么?别说菩萨不信,连我都不信。在家学佛的人让世俗人一看,佛化家庭,夫妻和睦、父子相亲、邻里相和,就连周围的神都护佑你。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灶王要给你做鉴定的,地藏王菩萨要批准,佛菩萨才能接引你。有一个儿媳妇天天骂她老婆婆,下午四点多钟,出来个白胡子老头说,“你别骂了,你的寿都骂得减没了,你只能活七天了。”她说“你是谁呀?”他说“我是你们家的灶王。”儿媳妇儿不信,但老头儿一转身没了,吓的她赶紧跪在灶坑前叩头,说“我得改,立刻就改”。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农村发生的真人真事,灶王是司命真君,决定着你的命运。所以我们这些人行不行菩萨道,能不能往生,周围的人、神不答应你,佛菩萨能接引你么?这些人不服你,你的功德能够么?哪来的功德?做了一件好事后有十个坏事等着你。佛给舍利弗授记的真实意思是给四果罗汉看的,也是给像法,末法这些后来学佛人看的,一定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才能续佛慧命,成为佛子。

  这时四众弟子及天龙八部等见舍利弗在佛前授记,心生欢喜,纷纷将所著上衣脱下供养佛。出家人身无长物,所著上衣就是袈裟,用袈裟供佛表示一种诚意。四众弟子说:我们也要像佛的弟子一样,佛将来也能给我们授记。以玉皇大帝为代表的各种天王以各种天衣曼陀罗花供养佛。这时舍利弗对佛说:我今天再也没有怀疑的东西和可后悔的事情,亲自在佛的面前得到了成佛的授记。这时各个离我见及有无见等,今天在佛前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的,请佛为我们四众说起因缘,让我们离开这些疑悔。这时佛说:我先不言这些事情,我要以种种因缘度脱众生,示现国王、兄弟、姐妹等等都叫因缘,比喻言辞,就是把繁琐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叫大道从简。越是简单的越是佛法,奥秘越研究越研究不出来。方便说法,有智慧者以比喻得解脱。就事说事不容易理解佛法,用身边的人和事打比方一说就知道了。你说文言词句把人都说迷糊了,算是讲佛法么?另外,有东西附体的人听佛法听不了,一听就犯困。我讲《金刚经》时,有一位居士身上有东西,睡着了别人叫都叫不醒。听经睡觉有业报,脱生蛤蚌类。佛这么说的,业报就如此。有一位理论很高的居士,因为“我执我见”太重,这很可怕,为什么呢?开悟的法师不会度你,因为他…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