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浅释▪P7

  ..续本文上一页啥不服的。修什么法门都是去极乐,我告诉你,凡是互相不服、有所排斥、互相争论的,都去不了极乐。等你把这些习性去掉了,才有机会去。争论没有止境,误人、误己、误众生。你修你的,我修我的,哪个法门都是佛说的,只能是证悟不同,知见不同。哪位法师讲的都好,哪位法师讲的都对,都加以赞叹,因为讲的不是你法、我法,而是佛法。可是,有人把佛法当“我”法,修了几天佛就贡高我慢,谁也瞧不起,谁也不如他。极乐世界就不需要你这种人。你要是认为他不如你,你就慢慢渗透,互相提高,让他在修证上有所觉悟不就可以了?你攻击他也无济于事。末法众生互相排斥是最可怕的,把其它众生弄的都无所适从了。你说都是学佛的,宗派间还起斗争,不仅误众生,自己也造无边罪业,佛国土绝不要这种人。

  佛说十方世界都是报身菩萨围绕,没有声闻、缘觉。因为四果罗汉、辟支佛智慧不足。法师发愿有这种愿力:“愿我来世得菩提时,愿我国土功德庄严,正法久住,无有像法、末法。无有诸天及声闻、缘觉诸智慧不足之人。所有众生皆具行菩萨道之人,具足菩萨智慧,具足菩萨种性,具足菩萨明杰,具足菩萨妙音,具足菩萨清静,具足菩萨勤行,具足菩萨愿心,具足菩萨法藏,具足菩萨安乐,具足菩萨无碍,直至菩提。若不尔者,弟子誓不得菩提”。智慧不足,没有功德去不了,是让你小乘人发菩提心,培养你的善根。

  佛对舍利弗说:佛出于五浊恶世。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叫五浊恶世,劫浊、见浊、命浊、烦恼浊、众生浊。这五浊来源于五蕴(色、受、想、行、识)。如何破解这五浊?佛说劫浊时,众生奸贪嫉妒,业报深重。奸贪是贪图好的,用世间话说就是非常小气。自己的东西给别人一点都不行;别人的东西给他多少都行。想方设法把别人的财物弄到自己这来,你不能比我好,不能比我强。法师之间,你的弟子不能比我多。法师都嫉妒,何况众生呢?互相攀比,互相嫉妒。我们修行人要去掉奸贪嫉妒,去掉业垢。怎么去掉?忏悔并发大愿心,乐善好施。中国的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尊重别人。佛说只有这样,才能躲过劫浊。佛讲二乘、三乘,也是为了破除劫浊的这些东西。众生有贪,所以佛将一乘说成三乘,让这些人容易接受。佛说:我弟子当中有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得少为足,而不知佛教化菩萨的事情。佛怎么教化菩萨他们一点都不知道,他们不发菩提心,不得究竟,只是暂时请长假,不是永恒,只是贤劫千佛出世不受轮回,贤劫坏时又沦为六道众生。因为佛是教化菩萨的,只能是在这个世界化身菩萨再度脱声闻、缘觉;在报身佛和其它佛国土不是这样,阿弥陀佛的国土一个声闻、缘觉都没有,这些罗汉以为是最后身了,得少为足。所以告诉这些罗汉,你这只是修行的一站,还得去发菩萨心,还得去度别人,还有许多魔难。而这些小乘人怕吃苦,不发菩提心。这个世界,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吃过苦、挨过累的人。现在打坐这点苦不算苦。有的多干点活就抱怨别人不干,只有他自己干。你这是学佛人么?学佛人就你这心态么?发菩提心的人不这么说,人家是谦下心,没有任何报怨,默默的去干。这些罗汉得少为足,以为究竟,不求成佛之路。佛说这些人是增上慢人,咱们还说不起这话呢,这些人佛话都不听还能听谁的?在《涅槃经》上讲,罗汉是世间人的皈依处,因为世间人必须从小乘人修起。现在末法时代,别说善知识难寻,就连皈依一个真正的一果罗汉都难找。更何况见一位化身菩萨,那是更加难值难遇。菩萨行人是隐入这个世间当中的真修行人,不显山、不露水隐士修行,做一些佛法的事情,足矣。

  对于佛说是增上慢的这些罗汉,咱们可不能瞧不起。别“身高说大法,敢笑梁武帝。”你笑梁武帝?梁武帝修多少塔、造多少庙,供养多少僧人,你做到了么?你连一个他一个衣角都不如。一果罗汉已经具有一些佛家的智慧,修到这是正常的,具有佛家的根基,逐渐再往上修还有佛可成。我说实在话,末法时代证果的人实在太少,你找一个证果的人都找不到,你那肉眼凡夫知见离道千里万里。佛说:你们要证得罗汉,你们一定要相信我的法,你们不信就是增上慢人,不谦下。佛为什么这么讲?佛住世时,讲法五千人离席,像法、末法,特别是末法时期,有人连一个佛字都不想听,怎么办?你给他讲《法华经》他听得了么?更不听。里面讲小乘有八苦,人身难得,还能接受。如果你就《法华经》讲《法华经》,照本宣科,修六度万行,你就讲头、目、脑、髓、内财、外财、国城、妻子,谁要可以给谁,都可以供养别人。你一听就吓一边去了,这不是傻子、疯子么?谁还听你讲啊,早就吓跑了。更别说“忍辱”了,打你、骂你不但不能还口,还得感谢人家,能做到么?有人说:这世间有这样的人么?我不相信。疑心重,使末法时期的众生更加难度。再说持戒,别说多少大条的具足戒,单说不让他吃肉、喝酒、邪淫、说是非、占别人便宜,一般人已经做不到。不干这些,他说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佛说,末法时代的众生很少有人相信,相信的也不坚固。所以我说,有一个人请法我都给讲,肯定给你好好讲,讲明白。为什么?末法众生业报重,非常难度,相信的太少,何况很多人请法,很多人要听。佛说,你不行菩萨道就成不了佛。所以,我们都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譬喻品第三

  这些真修行的人一听说唯一佛乘,具有善根,化身随佛弘法来的,有誓愿力,只是在那示现罗汉。为什么化身随佛弘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佛,积聚无量善功德。诸菩萨的品级为什么一级一级往上升?功德不具足。功德哪来的?做到哪、行到哪就有哪的功德。没行到那,功德说不来、想不来、盼不来、求不来,功德不是外来的,是自己行到那得到的。你说“我不要功德”,佛菩萨照样给你,一点都不少,你想多要还没了。没求没要的不少给;有求、有想的,一想就是福报。

  这时,舍利弗又向佛说:今天从本师释迦牟尼佛您这里,听到很多法音,我心里特别高兴。我跟佛出家以后,听佛讲了很多法,见到很多菩萨授记做佛。为什么要授记?这是佛的传承,是佛对未来众生的一种加持,也是对这个众生什么时候成佛的一种预见。因为十方佛国土哪个时间、什么人成佛,都有定数,修到了佛给授记,授记对初学人是一种勉励。那人能成佛,因为他修菩萨乘,佛给授记了。对初学人来说,好好修也有行菩萨道的那一天,有盼头。佛家讲无明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菩提,贪求心包括菩萨还有这种无明,什么无明?还有众生这一念,说白了这都属于无明。但是,就是这些无明带领我们去成佛,没有这些无明不能成佛,没有这些善的追求,你不去修行了,你不修行就去做其它的去了。所以我们静坐念佛的人,开始脑袋里有些念头,坐上一、二年翻种子,翻箱倒柜出无数的念头;修行几年的人善念、恶念都出现;修密的非得到喉轮开;修禅的进入定的境界,才能把脑袋里今生这点杂念排空,不受无量劫来的习气所转,去了业而不往里装新东西,八识田里的拉圾扔掉,装进佛家的宝贝。

  舍利弗说:佛给菩萨授记,我们经常心怀感伤,原来我们没有入佛知见。佛示现小乘、说小乘,我们这些小乘人也独处山林去坐、去修、去行,但没有入佛性,原来是我们的根基浅漏,承载不起大法。有的人说,我怎么不能得那个法?为什么?修行佛家的大法命若悬丝,随时随地都可以死掉,你能舍弃生命了么?遇到点困难你还能继续修么?其根不坚,其志不坚,其人行为不端。你有一点瑕疵,法都不传给你。所以根基不够的,宁可不传,也不误他。舍利弗说原来我还以为佛不慈悲,原来是我个人的错,是我们的根基不够。舍利弗自己代表声闻、缘觉说出这话来,也代表我们这些众生说出这话来,我们也是这样,从自己实心、实践做起,不用你说,佛家自有因缘度你。

  四果罗汉没有到佛国土去,没有到极乐世界去,只在这个世界诸漏已尽,但他们自己认为已经成就,所以当他们最后堕落的时候要谤佛。为什么?这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东西,一开始他们肯定是信佛的,才能修到四果罗汉,而且学佛的时候也一定发心要成佛,这就叫发菩提心,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问诸位一个问题,你发菩提心了没有?

  有人可能说:我受二十八清净戒,我发了菩提心。

  有人说:我学佛了,怎么能不发菩提心呢?

  误区误在哪?就在这。受多少戒不叫发菩提心;嘴上说“我要成佛”;大脑思维想成佛,都不叫发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不是这么发的,你在理论上走向了误区。菩提心怎么发?我告诉你:第一是自利、利他。怎么自利?大公无私,先别人后自己。佛讲,利己第一条就是精进修行,做别人的榜样。六度万行中,布施第一,忍辱第二。好象是顺序问题,不是。忍辱不是第一位,布施是第一,在六度万行中,持戒第三位。就是我们发菩提心要具体体现在六度万行上,不是在嘴上说,是以身命财为代价,用实际行动做出来的。我讲一位过去的居士怎么发菩提心的。他每见来要饭的,都要请乞丐进屋,提供管饱的饭菜,吃饱以后再拿钱拿粮;有人向他借粮,自己家没有,他向邻居借;游僧来了,有饭食供养;道士来了也供养,这统统都是布施。除了自己天天虔修佛法,念佛、参禅、打坐以外,利用这个方式去利己利人,先做人。你说人在世上,连…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