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候,即时,就是当时,什么时候?就是在你称名那个时候。下面经文有讲,你掉到大火里,你念观世音菩萨,那能等时间吗?等时间不就烧死了,一念,耶!火就熄灭,所以说它是即时。为什么感应道交这么快?观世音菩萨有大智慧,他观察到了,我们得有感观世音菩萨。感应两个字,我们有没有感应?感应是感在众生,应在佛菩萨。念佛,佛应;念菩萨,菩萨应。感是在我们,我们怎么感?就是一心称名感的。「即时观其音声」,是菩萨的应,感应道交了,一念,当时解脱苦恼。
观世音菩萨只有一位,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众生可是无量数,怎么有的念有感应,有的没有感应呢?这一个人念有感应,那一个人念也有感应,怎么你念了没有感应?你就怪菩萨待你不好,菩萨偏心,你这不是毁谤菩萨吗?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的,他会偏心吗?那为什么有感应呢?那个有感应的,他是一心称名。你是乱七八糟的心念的,怎么有感应呢?你怪菩萨偏心,是你自己没有好好的用功,没有至诚心。
讲了一大段道理,你要记清楚,用功下手的方法在至诚两个字,你要至诚,你用不着解那么多的道理,讲经要讲那么多道理,不懂得经的老太太,他听说念观世音菩萨能够救他的苦难,他的感应很快,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做八识田中的种子起现形,他不懂得什么有能、有所,他怎么感应快?至诚,你记着这两个字,你要求感应吗?求感应,至诚的念,就是一心称名,感应很快!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是一段问词,普门品按文法上分两大段,前面一大段是长行,第二大段是偈颂。在长行文中有两个问答,这是第一个问答,问这位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取这个名字,怎么叫做观世音?下面佛就答复他:「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这是总说,众生无量数,受的苦恼,是诸多的苦恼,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都包括在「受诸苦恼」的「诸」字里面,这受苦恼的众生,他的苦恼现前了,他怎么办?「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你听到了,前面讲过,闻就是善根,你有善根,你能听到观世音菩萨这位大菩萨的名字,你就念,要一心称名,一心就是至诚之心。「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你一心称名:「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救你的苦恼了,「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观世音菩萨智慧广大,用他的智慧观察你的音声,怎么叫做观世音?就这一句解释,世音,是世间众生一心称名的音声,观世音菩萨观到,「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你所有的苦恼,皆得解脱。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下面是别讲、别说,就是分别说明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前面那一段文是总说,受诸苦恼,一切苦恼都包括在里边,无不解脱。下面是别说,有七种灾难都可以救。
第一、救火难,「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假若有一个人,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一下子进入大火里面,火称为大火,不是小的火,那决定会丧身失命,可是火不能烧,为什么呢?「由是菩萨威神力故」,有观世音菩萨威德神通之力加被你,你不会被火烧死的,这是救火难。
这段经文很好解释,但是有一个字要注意,「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这个「持」字要注意,怎么叫做持呢?忆念不忘曰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是念在嘴里,要记到心里,常常想到,不会忘记。注意持字,就是这个人不是临时念的,是平常就念观世音菩萨,每天念有定课,一天念多少声,念出功夫来,口里不念,心里还在念着,不会忘记,那么遇见大火,结果没被火烧到,这是平常持念功夫的感应。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是第二、救水难,「若为大水所漂」,假若大水把你冲走了,自己做不了主,被大水漂流去了,这时你就用口称名,称是口里念,「称其名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得浅处」,耶!水一冲,把你冲到浅的地方,就不会淹死,自己可以上岸了,这就脱离了水难。这地方「称其名号」,是临时念的,遇到大水把你漂流走了,就要淹死,只有求观世音菩萨了,这是临时念。前面那个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是平常念。
这两段文,前后对照,临时念,一念就有感应,你要知道,平常你不念,临时你想不起来念,要注意这个问题,被大水所漂,自己做不了主,要被水淹死,这个性命交关的时候,你怎么想起来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呢?是因为平常就在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所以遇到灾难就想起来了。
我们说一个譬喻,譬如刚刚会走路的小孩子过门槛,栽了跟斗,自然而然他就叫一声:妈妈!为什么会叫妈妈?因为小孩子自己刚学会走路,他做不了主,跌倒了,只有求妈妈来救,这是临时念的,这小孩子被门槛绊到,一跤跌倒,怎么脱口叫一声妈妈?因平常学说话就先学叫妈妈,叫习惯了,所以他一有难,自然而然脱口而出,就叫一声妈妈。你遇见灾难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你怎么想起来呢?平常受持的。前面的持,是平常念,这个称名,是临时念的,前后互相对照着。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宝,入于大海」,众生为生活要求财,求财的方法不一,有的众生是入海去采宝的,采宝的众生很多,有百千万亿那么多,到大海里去采宝,采什么宝呢?第一种黄金,第二种白银,第三种琉璃,琉璃翻成中国话叫青色宝,青颜色的宝,我们中国有一种翡翠,就是青色宝。第四种砗磲,砗磲是一种大的蚌壳,蚌壳的纹,像车轮沟一样,所以叫做砗磲。第五种玛瑙,是矿石之类。第六种珊瑚,过去说是海里面长的石头之类的宝物,现在才知道珊瑚是海里面珊瑚虫积起来的,长得像树枝一样。第七种琥珀,是松树的汁流到地下,经过千年以后变成的宝贝。第八种珍珠,是蚌壳里面生出来的珠子,总共有八种。「等宝」,是除了这八种宝以外其他的宝。金刚经上说的是七宝,普门品说的是八宝,不必去研究这些数目字,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说这几种而已。「等宝」,就是一切宝贝都在里面。
「入于大海」,到大海里去求宝。「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黑风就是鬼风。罗剎翻成中国话,叫可畏的鬼,样子令人畏惧害怕,因为他是吃人的鬼。这个时候遇到黑风、鬼风,撑船的人自己做不了主,舫就是船,船舫做不了主,就随黑风漂走了,就堕落到罗剎鬼国里去,大家都快没有命了,不但财宝采不了,生命都保不住了。这一艘大船载满了人,「其中若有乃至一人」,乃至是超略之词,要是多数的人知道念更好,乃至于只有一个人,知道观世音菩萨能救苦救难,至诚恳切的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全船的人通通得了解脱罗剎鬼之难。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这一句也就是答复前面无尽意菩萨所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遇见火难能救火难,遇见水难能救水难,这一条又是风难,又是鬼难。下面还有一条专门讲鬼难的,这一条就配到风难上,遇见风难救风难,「以是因缘,名为观世音」。
罗剎鬼国再讲几句,我们在座都是佛教徒,佛经上说到哪里,我们信到哪里,丝毫不怀疑,因为佛说的话还有妄语吗?不信佛的人看见这经文就要怀疑,第一、从没见过一个罗剎鬼,有一个罗剎鬼国呢?全国都是罗剎鬼,罗剎鬼国在哪里吗?世界地图都没有看见过?你要晓得他是鬼,而且还是吃人的鬼。六道轮回,跟我们人道相通的只有畜生道,上面两个道:天道、阿修罗道,我们都看不见,下面还有两个道:地狱道、饿鬼道,我们也看不见。可是佛的眼、菩萨的眼都能看到。不是人的国,是鬼的国,地理图上怎么会画上呢?你要是一定要考究事实,要去罗剎鬼国参观,你参观了也不能回来作证明,为什么?你一到罗剎鬼国,就把你吃掉了,你怎么回来作证明呢?
引证一个公案,可增加信心,古早的时候,有一位丞相,就等于现在我们的行政院院长,是最高的大官,他是信佛的,常常到庙里找和尚师父谈谈佛法,这庙里的和尚师父每天受持普门品,有一次丞相来寺庙时,这位和尚师父正在念普门品,因为他常常来,是佛教信徒,不叫其他人去惊动师父,丞相说:「你们不要去跟师父说,等师父把经念完了,我们再讲话。」大家就听他的话不去禀报,这个丞相就走到和尚师父背后去看他念的是什么经?念的是普门品,就念到这一段,这个丞相就起怀疑:「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有这么一个罗剎鬼国吗?等到和尚师父把普门品念完,和尚一看丞相在他背后,说:「很失礼!」丞相说:「不要紧!师父念完了我有个问题请问你,我刚才听见师父念的有两句经文:『若有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这怎么讲呢?」这位和尚是高僧,他能应机说法,丞相这样一问,和尚师父不给他解释经文,他就叫出丞相的名字,很大声的叫他某某人,这一叫他的名字,这个丞相好象受了侮辱,当时脸红起来,发怒,大发脾气!因为在中国为尊敬,不能随便叫名字,何况丞相是当朝的一品大官,没有人敢叫他的名字,见了面都称他丞相,突然间叫他的名字,对他是大不敬、大侮辱,所以当时就发脾气,脸都变颜色。和尚师父笑笑:「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呀!」这个丞相本来是学佛的弟子,一听马上就顶礼忏悔:「我懂了,我了解!」你心里一发脾气,一动瞋恨,这就是起了黑风,你这个人就漂堕罗剎鬼国去了,这是…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道源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