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火宅,譬如佛倒驾慈航,入生死度众生。
诸子无知,乐着三界,不知诸苦。世尊为设方便,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应大梵王请,乃往鹿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
到于空地离诸苦难,已离分段生死,已无烦恼障,譬如空地。
坐师子座,谓出三界圣人,为人天师表,故曰坐师子座。
而自庆言,是佛欣庆也。欣庆三乘人得脱三界火宅。
「尔时诸子 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 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 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 诸子出来
当以三车 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 唯垂给与
长者大富 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 车马脑
以众宝物 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 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 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 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 以为茵蓐 上妙细 价直千亿
鲜白净洁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 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 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 欢喜踊跃
乘是宝车 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 自在无碍」
尔时诸子下,诸子索车。
车马脑,应为砗磲码碯。
金华诸璎,应为金华诸缨。
以为茵蓐,应为以为茵褥。
上妙细,为细毛布。
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既了分段死,今复渐了变易死,故曰自在无碍。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 世间之父
一切众生 皆是吾子 深着世乐 无有慧心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 炽然不息
如来已离 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 安处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 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 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 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 贪着深故
以是方便 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 知三界故
开示演说 出世间道 是诸子等 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缘觉 不退菩萨」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系以三乘教合三车譬。佛为度众生,复入三界说三乘教。具足三明六通是声闻乘,有得缘觉者系中乘,不退菩萨系大乘。不退菩萨又名阿鞞跋致,系八地以上菩萨。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 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
我虽先说 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 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 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 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 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 皆是菩萨」
三乘为权,一乘为实,为显实故,方便用权,是以佛以譬喻而说一佛乘。汝舍利弗,若能信受三乘是一乘之方便,一切皆当成佛也。此一佛乘,清净第一,可成就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
日夜劫数,常得游戏。游戏者,自在无碍也。日以继夜地游戏,劫数者,乃至无限长的时间。
直至道场者,谓此一佛乘,能令诸菩萨及与声闻众,皆圆成佛道。以此因缘,于十方谛求,唯一佛乘,更无余乘。除佛方便,说有三乘法。
告舍利弗下,合长者救诸子譬。
我虽先说汝等已证涅槃,皆是方便。其实汝等仅尽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未尽,实未证灭。汝等自以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其实汝犹未所作已办,犹有应作者,即进求佛之无上菩提。
若有菩萨,菩萨者求无上佛慧人也。于此大会众中,一心听受佛实相法,则佛虽以方便说三乘法,而所化之众生,皆成佛因地之菩萨也。
「若人小智 深着爱欲 为此等故 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 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 不知苦本 深着苦因 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 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 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 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 名得解脱
是人于何 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 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 一切解脱 佛说是人 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 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灭度」
为小智人,说于苦谛。小智人者,声闻人也。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乃至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则苦无所依止,是说集谛,集谛应断也。
灭尽诸苦,名第三谛,是说苦灭谛。
为灭谛故,修行于道,是说道谛。
小乘人以离苦名为解脱,大乘人则知苦本无生。法既无生,是无有法。无法则无缚,无缚何用解?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胜鬘经》云,声闻缘觉成就有量功德,成就少分功德。唯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故声闻人,未得一切解脱。
我意不欲,令至灭度。令二乘为度众生故,不取涅槃也。
「我为法王 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 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 勿妄宣传 若有闻者 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 阿鞞跋致 若有信受 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 见过去佛 恭敬供养 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说 则为见我 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 并诸菩萨」
佛于一切法自在,故称法王。为安隐众生,故出现于世。
告舍利弗勿轻易说实相法,恐众生不信。若有信者,当知此人即是不退转菩萨,曾供养过去诸佛,曾闻是《妙法华经》。若人信汝所说实相法,即为见我,及见比丘僧并诸菩萨。见释迦牟尼佛是见佛也,见比丘僧及菩萨是见僧也,闻《法华》信受是见法也。换句话说,若人闻实相法信受,即为见三宝。
「斯法华经 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 迷惑不解
一切声闻 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 况余声闻
其余声闻 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 非己智分」
赞《法华经》甚深,浅智者莫解。汝舍利弗于《法华经》,尚是以信得入,况余声闻?其余声闻,信受佛语随顺此经而已,非是彼等智慧得解也。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 莫说此经
凡夫浅识 深着五欲 闻不能解 亦勿为说
若人不信 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 世间佛种
或复颦蹙 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 此人罪报
若佛在世 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 如斯经典
见有读诵 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 而怀结恨
此人罪报 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 入阿鼻狱
具足一劫 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 至无数劫」
于憍慢懈怠、我见浅识之人,莫说此《法华经》,彼不信不解故。
实相即是佛,《法华》在明实相,是佛种性。若人不信以致毁谤,即断世间佛种。我说是人所得罪报,汝当谛听。彼人当堕阿鼻地狱,展转至无数劫。阿鼻地狱,译为无间地狱。
「从地狱出 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影瘦
黧黮疥癞 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 之所恶贱
常困饥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断佛种故 受斯罪报 若作馲驼 或生中驴
身常负重 加诸杖捶 但念水草 余无所知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有作野干 来入聚落
身体疥癞 又无一目 为诸童子 之所打掷
受诸苦痛 或时致死 于此死已 更受蟒身
其形长大 五百由旬 聋騃无足 宛转腹行
为诸小虫 之所唼食 昼夜受苦 无有休息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谤经之人,自地狱出,堕畜生道。
其影瘦,应为其形瘦。音窟,颊高突貌。
若作馲驼,应为骆驼。
或生中驴,应为驴中。
「若得为人 诸根暗钝 矬陋挛躄 盲聋背伛
有所言说 人不信受 口气常臭 鬼魅所着
贫穷下贱 为人所使 多病痟瘦 无所依怙
虽亲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 顺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复致死
若自有病 无人救疗 设服良药 而复增剧
若他反逆 抄劫窃盗 如是等罪 横罗其殃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 永不闻法
于无数劫 如恒河沙 生辄聋痖 诸根不具
常处地狱 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 如己舍宅
驼驴狗 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聋盲喑痖 贫穷诸衰 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 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 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 垢秽不净 深着我见 增益瞋恚
淫欲炽盛 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畜生报尽,来生人中,犹多衰恼。
矬陋挛躄,矮小丑陋,手脚弯曲。
横罗其殃,应为横罹其殃。
常生难处,难处者八难也。八难者,一地狱,二鬼,三畜生,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痖,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
「告舍利弗 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 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 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 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 亿百千佛
殖诸善本 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谤《法华经》者,若说其罪,纵穷劫而说,犹不能尽也。由于无智之人,不能信解,谤经得罪故,以是因缘,于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下,佛嘱舍利弗,若遇过去世有善根,现在世复有智慧者,求无上佛道非小乘根性者,当为说此《法华经》,莫令失利。
若人过去世曾见亿百千佛,深植善根,且深心坚固上求佛道,当说是经。
若人精进,慈悲一切众生,广行布施,乃至不惜身命,当说是经。
若人有恭敬心,坚志于佛道始终不渝,无变异心。离诸尘嚣,独处山泽,当为说是经。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
《妙法莲华经讲记(智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