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法鼓经解义▪P2

  ..续本文上一页。鸣呼苦哉。吾亦当然。彼于异时。心得快乐。作是思惟。我当更往观察死尸。令增厌离。复向聚落求见死尸。修不净想。见已观察。得阿罗汉果。如是他方诸佛。不说无常苦空不净。所以者何。诸佛国土法应如是。彼诸如来。为诸菩萨作如是说。奇哉难行释迦牟尼世尊。于五浊国土出兴于世。为苦恼众生。种种方便。说大法鼓经。是故诸善男子。当如是学。彼诸菩萨。咸欲见我恭敬礼拜。故来会此。既来会已。或得初住。乃至十住。是故大法鼓经。甚难值遇。是故十方大菩萨众。为闻法故普皆来集。」

  佛举譬喻,譬如比丘见无常苦,因而得阿罗汉果。他方诸菩萨亦复如是,他方诸佛国土,法尔无有五浊,彼诸佛等,不说无常苦空不净。彼诸菩萨闻我于五浊恶世说《大法鼓经》,皆欲来闻。彼等既见此五浊恶世,犹如比丘见诸人兽死尸,修不净想得阿罗汉果,十方菩萨见于恶世,精进修行,或得初住,乃至二三四五……十住。初住乃至十住者,初地乃至十地也。

  是故我于五浊恶世说《大法鼓经》,甚难值遇。所以十方菩萨,普来闻法。

  「阿难白佛言。善哉善哉。一切善来。彼悉得此难得经法。佛告阿难。如是深经。非一切共。是故不应说言一切善来。阿难白佛言。何故彼非一切善来。佛告阿难。此经典者。是诸如来。秘密法藏。甚深微妙。难解难信。是故阿难。不应说言一切善来。」

  阿难白佛言,善哉善哉!一切善来法会之众,皆得此大法鼓经。佛言,如是甚深《大法鼓经》,非是来会一切法众皆能了解者。是故汝不应言,一切善来皆得此经法。此《大法鼓经》,是诸如来秘密法藏,难解难信,非是一切人皆能得者。

  「阿难白佛言。非如波斯匿王。临阵鬪时。击大战鼓。其闻声者一切箭落耶。佛告阿难。波斯匿王击鼓战时。非彼一切闻鼓声喜。有怯弱者闻而恐怖。若死近死。如是阿难。此大法鼓经名。是二乘之人不信法门。是故阿难。譬如彼王。至鬪战时。击王大鼓。此大法鼓。诸佛秘密。佛出世时。尔乃演说。」

  阿难闻佛言,此《大法鼓经》,非如波斯匿王鼓,闻鼓声者,一切中箭者皆拔出吗?佛言,波斯匿王击战鼓时,非一切人喜,怯懦之人,闻鼓声而恐怖,以为将会战死。《大法鼓经》亦复如是,二乘人不信如是法门。当知此《大法鼓经》,诸佛秘密,佛出世时方乃演说。

  「尔时世尊告大迦叶。此诸比丘清净纯一。真实强力离诸糟糠。堪任闻此大法鼓经不。迦叶白佛言。若有比丘犯戒违律。是大目连之所呵责。有如是比。我不同行。况复世尊。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

  佛问大迦叶,此会比丘清净纯一,堪任闻此《大法鼓经》否?迦叶答言,若有犯戒违律者,此大目犍连之所呵责。

  有一次布萨,佛初夜中夜后夜始终不肯说戒。比丘请佛说戒,佛言,我不会于不清净众中说戒的。尔时大目犍连以天眼观察,见破戒比丘去佛不远处坐,大目犍连即将破戒人牵出。故大迦叶云,若有犯戒者,大目犍连之所呵责。

  大迦叶复言,若有如是比丘(经文中似漏一「丘」字),我不与同行,何况今此大会法众,清净纯一,如栴檀林?

  「佛告迦叶。今此会众。虽复一切清净纯一。然于隐覆之说有不善解。迦叶白佛言。云何名为隐覆之说。佛告迦叶。隐覆说者。谓言如来毕竟涅槃。而实如来常住不灭。般涅槃者非毁坏法。此修多罗离覆清净。明显音声。百千因缘。分别开示。」

  如来为令众生感佛世难值,因而精进修行。故实不涅槃,说般涅槃。是以隐覆说者,谓如来实不般涅槃,而说般涅槃也。而实如来常住不灭,说般涅槃者,是度众生方便,非是如来法身毁坏也。佛恐与会法众,虽然清净纯一,然不善解如来隐覆之说,故复令大迦叶观察。因为此《大法鼓经》,离覆清净,百千因缘分别开示,明显宣说如来常住不灭的道理。

  「是故迦叶。当更观察此诸大众。时大迦叶。即复观察彼诸来者。云何而来。时剎那顷。下信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自惟不堪。生退舍心。譬如王家力士。众中有名千力士者。从座而起击鼓唱言。谁能堪任与我鬪力。其不堪者默然而住。心自念言。我不堪任与彼鬪力。或能伤损以致失命。于彼众中无敢敌者。乃名勇健。难伏力士。建大胜幡。」

  于是大迦叶复更观察。剎那间下信众生,及声闻缘觉二乘、初业菩萨,自忖不堪听闻《大法鼓经》,于是生退席之心。

  譬如王家力士下,观文自明。

  「如是下劣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作是念言。我不堪任听受。如来已般涅槃。而复说言。常住不灭。于大众中。闻所未闻。从坐而去。所以者何。彼人长夜。于般涅槃。修习空见。闻离隐覆清净经故。从坐而去。」

  如是下劣众生,作如是念,云何如来已般涅槃,复言常住不灭,令人难以相信,于是从座起去。所以者何?彼人于涅槃生偏空见,今闻离覆清净之《大法鼓经》,不堪听受,于是从座起去。

  「彼十方来声闻缘觉初业菩萨。百千万亿阿僧祇分。余一分住。」

  从十方来之三乘人,不堪听闻《大法鼓经》者,亦行离去。百千万亿阿僧祇分,只余一分住。

  「谓彼菩萨摩诃萨信解法身常住不变者。尔乃安住受持一切如来藏经。亦能解说安慰世间解知一切隐覆之说。善观一切了义不了义经。悉能降伏毁禁众生。尊敬承顺清净有德。于摩诃衍得大净信。不于二乘起奇特想。除如是等方广大经。不说余经。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而不舍空。亦非身见空。空彼一切有为自性。」

  只余诸大菩萨信法身常住者,尔乃安住受持此一切如来藏经。

  《如来藏经》,即《大法鼓经》。真如被烦恼所隐覆,令如来性德不能显现,名如来藏。如来藏具二空义,即如实空、如实不空。如实空者,法界毕竟清净毕竟寂灭。此又有二义:一、无相空,二、无性空。无相空者,诸法实相无相,毕竟清净,与一切妄心不相应。无性空者,一切法以无性为性,无性随缘成万法,万法缘成无自性。此无相空无性空,即如来藏如实空义。

  如实不空者,如来藏能为一切法作性作相,虽空而不归断灭,故如实不空。此亦有二义:一、如实心不空,二、如实法不空。如实心不空者,一心生万法,故心如实而不空。如实法不空者,万法归一心,故法如实不空。如来藏者,具如实空如实不空义。

  其实如来藏如实空,乃随缘无性也。如来藏如实不空,无性随缘也。

  此诸大菩萨,自能如实信解,亦能如实解说安慰世间一切众生。能知如来密说真实,一切隐覆之说。善观察一切了义不了义经。了义经乃佛真实说,不了义经乃佛方便说。悉能降伏毁禁犯戒众生,令众生尊敬清净有德,于大乘起大净信,不落二乘。此诸菩萨,唯说方广大乘经,不说余经。此诸菩萨,唯说如来法身常住。虽说如来常住,而不舍毕竟空义,因为如来常住即毕竟空,毕竟空即如来常住。

  虽不舍空义,然亦非五阴身见俱空。当知空是随缘无性,诸法常住即是无性随缘。故《心经》说,空即色,色即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谓空者,是空众生执着一切法有自性也。故空众生执着见,而不空法也。

  「佛告迦叶。汝更问大众。咸欲得闻此大法鼓方广一乘。所谓大乘难信经不。如是至三。迦叶白佛言。善哉世尊。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顶礼佛足。右繞三匝已。告诸大众。咸欲闻此大法鼓经不。如来今当普为汝等演说一乘。所谓大乘。过一切声闻缘觉境界。如是三说。彼悉答言。愿乐欲闻。唯大迦叶。我等悉为闻法故来。善哉哀愍。当为我说大法鼓经。迦叶复言。汝等云何信。彼即答言。譬如士夫年甫二十有百岁子。若佛如是说者。我等亦当如是随信。况说正法。而不信受。所以者何。如来如说而行。如来净眼圆照无阂。以佛眼观知我等心。」

  佛令迦叶再问大众,欲闻此方广一乘《大法鼓经》否?迦叶再问大众,大众答言,愿乐欲闻。譬如有人(士夫者人也),年甫二十,言有百岁子。佛纵如是说,我等亦当相信。因为佛如说而行,佛眼清净,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当观知我等心。

  唯大迦叶!「唯」字是发语词,莫作「喂」字会。

  「迦叶叹言。善哉善哉。诸贤汝等。堪任听大法鼓经。若持若说。佛告迦叶。譬如士夫年甫二十有百岁子。大法鼓经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如来涅槃而复常住。一切无我而复说我。彼即白言。唯佛能知。如世尊所说。我等如是受持。」

  迦叶赞叹大众,不但堪任听闻《大法鼓经》,复能若受持若为众生说。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年甫二十,言有百岁子,难以令人相信,《大法鼓经》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如来涅槃而复常住,一切法无我而言有我,难以令人相信。如是难信之法,彼等能信能随顺,皆言唯佛能知,如世尊所说,我等当如是受持。

  「迦叶白佛。唯愿世尊。说大法鼓经。击大法鼓吹大法。佛言。善哉善哉。迦叶。汝今听说大法鼓经。迦叶白佛言。唯然受教。何以故。是我境界故。是故如来大见敬待。云何为敬。曾告。我言。汝来共坐。以是因缘我应知恩。」

  迦叶请佛说《大法鼓经》,击大法鼓,吹大法蠡。蠡即螺字,佛说法时,吹法螺令大众知。

  世尊垂允说《大法鼓经》。迦叶言唯然受教,佛知此《大法鼓经》,是我境界是我所能信受的。何以故?如来曾予我敬待,如来曾告我言,迦叶来共坐。以是因缘,我应知恩,代佛弘扬《大法鼓经》。

  昔日迦叶从山中出,衣服破弊,身形消瘦。弟子们见之,皆鄙视之。佛为除弟子们我慢,语大迦叶言,善来迦叶!可来坐我半座!大迦叶言,世尊为师,我为弟子,岂敢共坐?佛言,我禅定解脱慈悲众生,汝亦禅定解脱慈悲众生,有何不可?弟子闻言,皆肃然起敬。今迦叶引彼事以自荣。

  「佛言。善哉迦叶。以是义故。我敬待汝。迦叶。譬如波斯匿王。善养四兵。若鬪战时。击大战鼓。吹大战。对敌坚住。缘斯恩养。战无遗力。能胜怨敌。国境安宁。如是比丘。我般涅槃后。摩诃迦叶。当护持此大…

《大法鼓经解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