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此点出诸法无行的精义。以如是故,于法性中,实无不善法可断,亦无善法可成就。因为真本具,又何所成就?妄本空,又何所断?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答者为答何义。文殊师利言。世尊。我如是答者名为无所答。世尊。如佛坐于道场。颇见法有所生灭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无生无灭。是法可得说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灭。不断一切不善法。不成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所证何所修何所得。说是语时虚空中万天子。以天青黄赤白莲华散佛及文殊师利上。皆下礼佛及文殊师利足。而作是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名为无余尸利。名为无所有尸利。名为如尸利法性尸利实际尸利第一尸利上尸利。无上尸利。」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答,为是何义?如来欲令文殊菩萨更作深入演说,故有此问也。
文殊师利菩萨言,我如是答,名为无所答。
何故文殊菩萨言如是答为无所答呢?因为法性空,故答而无答。法性清净,故答而无答。法性不二,故答而无答。法性无生无灭,故答而无答。法性不可得,故答而无答。法性不可思议,故答而无答。法性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故答而无答。
既然无答,云何复作答呢?须知无答而答者,是以言遣言也。
文殊菩萨宣说如是甚深之法,深恐与会大众不信不解,有意请佛现身作证。于是上白佛言,世尊!如佛在菩提树下证无上觉时,有没有见法有生灭呢?
须知佛于菩提树下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是亲证诸法寂灭相也。诸法寂灭,等同虚空,当然无有生灭。故佛言不也。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法无生无灭,可说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因为法若无生,则无有成就。法若无灭,则无有可断。
文殊菩萨白佛言,既然如此,则有何法可知可见?有何法可灭可断?有何法可证?何法可修?何法可得?
文殊菩萨说是法时,空中有万天子,散青黄赤白各色莲华供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然后从空而下,礼佛及文殊菩萨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
尸利者,即简称文殊师利也。尸利有妙首义、妙吉祥义、妙德义。
无碍、不二、无余、无所有、如、法性、实际、第一、上、无上,皆称其德也。
「文殊师利语诸天子言。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不如汝说。文殊师利言。我者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诸天子。我不出贪欲瞋恚愚痴。凡夫人分别诸法求过出至到。诸菩萨于法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文殊菩萨制止诸天子言,诸天子!汝等莫取相分别!汝等谓我是无碍不二,乃至上无上尸利,皆是取相分别。
我不见一切法,更不见一切法有上有中有下。须知若人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云何不见一切法?不见一切法者,于一切法不生憎爱分别想也。以不生分别想故,所以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故不如汝等所说也。
文殊师利菩萨言,「我」者,并不如汝等所说,是无碍尸利、不二尸利,乃至上尸利、无上尸利。而「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因为一切法性空、无分别、平等、离名相故。我与三毒,同一法性故。
是故名文殊师利者,只是假名相而已。汝等不应取相分别,谓是无碍尸利、不二尸利,乃至上无上尸利。
诸天子!以一切法性空平等故,所以我不出贪瞋痴性。而凡夫之人,取相分别诸法,始求超过众生界,出离生死,至佛地,到涅槃。如是分别,皆是取相也。
至于诸菩萨,通达法性空、法性清净、法性平等、法性无生无灭。故不见有超过,不见有出离,不见有至有到。
「诸天子言。菩萨不到十地不至佛法耶。文殊师利言。于诸天子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诸天子言。幻化人尚无住处。何况从此住地至于余地。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一切法如幻无去无来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诸天子问文殊菩萨言,你说无至无到,难道菩萨不到十地,不至无上佛法吗?
文殊师利菩萨言,于诸天子意云何(应为诸天子于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
因为诸法实相无相,凡所有相,皆是幻现虚妄的。一切法如幻,一切人亦复如幻,当然诸菩萨亦复如幻。既然菩萨如同幻化,幻现则无实,无实焉能到十地至佛法呢?
所以诸天子言,幻化人犹如空花,尚无住处,何况能从此住地,至其余住地呢?
文殊师利菩萨言,以一切法如幻无去无来,所以我说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诸天子言。汝不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于意云何。凡夫贪欲覆心能坐道场得一切智不。诸天子言不也。诸天子言。文殊师利。汝今贪欲覆心是凡夫耶。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我是凡夫从贪欲起。从瞋恚起。从愚痴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诸天子言。以何故。自言我是凡夫。从贪欲起瞋恚起愚痴起。文殊师利言。是贪欲瞋恚愚痴性。十方求之不可得。我以不住法住是性中故。说我是凡夫三毒所覆。文殊师利。汝云何名外道。文殊师利言。我终不到外道。诸道性不可得故。我于一切道为外。诸天子言。汝云何是邪行人。文殊师利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虚妄不实。是故我是邪行人。说是法时万天子得闻是语。皆得无生法忍。各作是言。是诸众生皆得大利。得闻真正金刚语句。何况闻已信解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如说修行。当得无碍辩才一切法中得真慧照明。巧说诸法一相一门。能示众生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将来不得无上菩提吗?
文殊师利菩萨言,凡夫贪欲覆心,能坐道场得一切智不?诸天子言不也。
此处所谓一切智者,是谓佛智,非是二乘之一切智。佛之一切智,亦名一切种智。约总相智言,则名一切智。约差别相智言,则名一切种智。
凡夫与贪欲,其性本空。如此空性,焉能坐道场得一切智呢?
诸天子言,汝贪欲覆心是凡夫吗?文殊菩萨言,是的,我是凡夫,从贪瞋痴起。我是外道,我是邪行人。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何故作如此说呢?
文殊师利菩萨言,此贪瞋痴实性,等同虚空,十方寻求,了不可得。所以我不住一切法,住此诸法实性之中。以住三毒实性中,故曰我是凡夫,三毒所覆。
文殊菩萨已证贪欲实性,故说我是凡夫,贪瞋痴覆心。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何故名为外道?
文殊菩萨言,我终不到外「道」。因为一切「道」,体性空寂,不可得故,所以我不得一切「道」。我于一切「道」为外,故说我为外道。
因为一切「道」皆为幻化,法性空寂,离诸幻化,故于一切「道」为外也。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汝何故是邪行人呢?
文殊师利菩萨言,因为我已证知一切法皆悉性空。凡所有法,皆是虚妄。而一切邪行,亦皆虚妄不实。而其实性,毕竟皆空。我彻证邪行毕竟空性,知诸邪行如幻,与诸邪行不相妨碍,是故我是邪行人。
文殊菩萨说是法时,有万天子得无生法忍。各作是言,今此法会闻法众生,皆得大利益也。得闻如是金刚语句。「金刚」是形容词、赞叹词。赞叹文殊菩萨所说法,能破一切,不被一切所破也。
何况闻已,信解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如说修行?得闻此法,已得大利。何况闻法以后,信解受持读诵?不疑曰信,不惑曰解。承教曰受,不失曰持。看文曰读,忆唱曰诵。信解受持读诵为自利,为人解说是利他。如说修行,意兼自他,是共利也。
若能以此法自利利他共利,当得无碍辩才,于一切法中,得真妙智慧,照明晓了一切,并能善巧宣说诸法,一相一门。一相者实相也,一门者不二法门也。能明示众生,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因为一切法性,皆悉清净平等不二,一相一门故。
「尔时华戏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愿说入音声慧法门。令当来菩萨闻如是法不惊不怖亦知一切音声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于诸音声无所障碍。佛言止止。用问是事为。是入音声慧法门。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所以者何。新发意者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萨摩诃萨入是音声慧法门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谛毁呰。是人不生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不生爱心譬如漏尽阿罗汉。一切爱处不生爱心一切瞋处不生瞋心。善男子。是音声慧法门菩萨。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已过心不倾动。譬如须弥山王。」
尔时华戏慧菩萨白佛,请佛说入音声慧法门。所谓音声慧者,知一切音声缘起性空也。菩萨闻此入音声慧法门,知一切音声究竟性空,故能闻诸音声,不惊不怖。当来菩萨者,即将来之菩萨也。
亦知一切音声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一切音声究竟之性者,音声之性毕竟空也。不信曰疑,信而复疑曰悔。不疑不悔者,即深信不疑也。
如是菩萨知一切音声性空,不疑不悔,便能于诸音声,无所障碍了。因为此法门有如是功德,所以华戏慧菩萨,请佛宣说入音声慧法门。
佛言止止,你为何问如此法门呢?要知道,如此法门,不应于新学菩萨前说。因为新学菩萨于此法门,不能了解,不能知晓,不能思惟。
若大菩萨们入此音声慧法门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谤毁呰菩萨,菩萨终不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菩萨,以一切音声赞叹菩萨,菩萨终不生欢喜爱乐之心。何以故?入音声慧法门菩萨,知一切音声,性皆空故。
如漏尽阿罗汉。生于三界者曰有漏,出三界者曰漏尽。断见思出三界之阿罗汉,曰漏尽阿罗汉。因为漏尽阿罗汉见思惑断故…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