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下▪P5

  ..续本文上一页当自守护。文殊师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当自说障碍之罪。惟闻之者当有忧怖。然其能灭业障之罪。亦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慧。」

  

  于是佛令文殊菩萨,自说先世,住初发意地,未入如是诸法实相时,曾起何障道罪。

  

  初发意即初发心,若以位判,即在初住位,故初住名发心住。入诸法实相,又名见性,若以位判,即登地以上。

  

  佛令文殊菩萨自说先世怎样起障道罪,可使当来世假名菩萨,闻汝所说障道之罪,自己便谨慎守护不犯也。

  

  文殊菩萨既承佛教,上白佛言,我当自说,惟愿闻之者,起忧怖心谨慎不犯。不但能灭其障道罪,且能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慧。无碍慧者,即真空慧也。

  

  「世尊。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师子吼鼓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十万亿那由他岁。以三乘法而度众生。国名千光明。其国树木皆七宝成。其树皆出如是法音。所谓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以是诸法之音令众生得道。其师子吼鼓音王佛初会说法。九十九亿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得解脱。菩萨众亦九十九亿。皆得无生法忍。能善入种种法门。亲近供养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亦为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之所称叹。能度若干百千万亿无量众生。能生无量陀罗尼门。能起无量百千万亿三昧门。及余新发菩萨意者不可称数。其佛国土无量庄严说不可尽。彼佛住世教化已讫入无余涅槃。灭度之后法住六万岁。诸树法音皆不复出。」

  

  三乘法者,即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也。

  

  空、无相、无作者,三三昧也。

  

  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即中道第一义法音也。

  

  阿罗汉诸漏已尽,即已尽欲漏、有漏、无明漏,不再入三界也。

  

  舍诸重担,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也。

  

  逮得己利,已得自觉自度也。

  

  尽诸有结,有者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结者烦恼也。尽诸有结,即已尽三界烦恼也。

  

  以正智慧得解脱,以苦集灭道四谛智,而获分段生死解脱也。

  

  及余新发菩萨意者,即及余新发意菩萨。

  

  法住世六万岁,言正法住世六万岁也。

  

  其余文义易解,不赘释。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瞋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瞋痴。以无瞋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喜根,时为法师。其性诚实正直,其行端正。不坏威仪,戒行清净。不舍世法,度化众生。

  

  尔时之众生,普遍地都是利根,乐于听闻甚深之法。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之法,但教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例如一切法性平等,诸法一性,所谓无性。

  

  此即说明喜根法师所说,大乘法也。是故喜根比丘,为菩萨比丘。

  

  当时众生,皆受大乘法之教化。所以众生所行,皆是无相,故能和合一相,各不相妨,无有人我是非。所行大乘佛道,以无我相故,所以无瞋无痴,以无瞋无痴因缘,于佛法中能疾成佛道疾得无生法忍。于佛法中,能决定不退,不坏清净信。

  

  「世尊。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到喜根弟子家。是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士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叹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瞋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在外耶。胜意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言若垢若净。」

  

  尔时有胜意比丘,亦行菩萨道。其胜意比丘但乐小法,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四禅在色界天,四无色定在无色界天,均未出三界。行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行已如前释。

  

  有一时胜意菩萨乞食,误至喜根弟子家。胜意法师为说少欲知足细行等法。谓如是说法,为有利益语,不如是说法,是无利益语。并且称赞远离愦闹,乐独居之行。

  

  胜意法师,并批评喜根法师之过。谓喜根法师说法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批评喜根法师,是杂染行者。批评喜根法师,说淫欲瞋恚愚痴是无障碍法。批评喜根法师,说一切法无障碍,是不对的。

  

  这时居士子利根,已得无生法忍。于是问胜意比丘言,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法师答言,贪欲即是烦恼也。

  

  居士子言,大德!如是烦恼,为在内还是为在外呢?胜意法师言,不在内亦不在外。

  

  内者内六根,外者外六尘。烦恼若在内六根,则不问有因缘无因缘,六根应常时烦恼。若在外六尘,则六尘应自烦恼,于我何干?所以胜意法师答,烦恼不在内六根,亦不在外六尘。

  

  居士子言,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十方者,当知贪欲即是无生。若贪欲无生,为何要说贪欲是垢是净呢?若贪欲性本清净,非垢非净,云何能为障碍呢?

  

  「尔时胜意比丘瞋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瞋。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净音声则喜。于垢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圣道音声则喜。于凡夫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乐音声则喜。于苦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家音声则喜。于在家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世间音声则喜。于世间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布施则生利想。于悭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于持戒则生利想。于毁戒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

  

  尔时胜意比丘,生瞋恚心,从座起去。于喜根菩萨,暗生瞋恨。

  

  这便是因为胜意比丘,不学入音声慧法门的缘故。彼不学入音声慧法门,于是闻佛音声、梵行音声、净音声、圣道音声、乐音声、出家音声、出世间音声等则喜。若闻外道音声、非梵行音声、垢音声、凡夫音声、苦音声、在家音声、世间音声等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慧法门,于布施则生利益想,于悭贪则生碍想;于持戒则生利益想,于毁戒则生碍想。此皆由不学大乘佛法故。

  

  「是时胜意比丘。出其舍已还到所止。众僧中见喜根菩萨。语众人言。是比丘多以虚妄邪见教化众生。所谓淫欲非障碍瞋恚非障碍愚痴非障碍。一切法非障碍。」

  

  是时胜意比丘,心怀瞋恨。自居士舍出,还至所止住处。于众僧中,见喜根菩萨。以瞋恚故,面斥喜根菩萨过。谓众僧言,此喜根比丘,以虚妄邪见教化众生。彼谓淫欲瞋恚愚痴,非是障碍;乃至一切法皆非障碍。此喜根比丘,实是以妄语法,愚惑众生也。

  

  「尔时喜根菩萨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当起于障碍罪业。我今当为说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缘。」

  

  尔时喜根菩萨作是念,是胜意比丘,以谤大乘故,必当起于障碍罪业。为怜愍彼故,我当为说如是深法,为彼作为修助菩提道法的因缘。

  

  「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前。说是诸偈

  贪欲是涅槃  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  贪欲瞋恚痴  是人去佛远  譬如天与地

  菩提与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门  平等无有异

  凡夫闻怖畏  去佛道甚远  贪欲不生灭  不能令心恼

  若人有我心  及有得见者  是人为贪欲  将入于地狱

  贪欲之实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  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谓是无相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导」

  

  上来七偈,在说明三毒性与佛法性,无二无别。同是一相,所谓无相。若人于一实谛法,心生分别,则此人离佛道远,犹天地之隔。

  

  涅槃菩提与三毒性,是一非二。因为一切法性,清净平等无相无分别故。凡夫之人,闻此清净平等无相无分别法,生于恐怖,是去佛道甚远也。

  

  贪欲不生灭,言三毒乃无生法也。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空故。以三毒性空,所以不能令众生心恼也。三毒恼心者,皆是妄心所造也。众生心妄生三毒,将三毒还恼自心。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假使有人生我见心,见有贪瞋痴,是人便是取相分别。若起分别心,便是贪欲瞋恚愚痴,所以是人必将入于地狱。

  

  是故应知,贪欲即是佛法性,佛法性即是贪欲性。瞋恚愚痴亦复如是。乃至一切法悉亦此是。

  

  因为一切法无非实相,实相一相,所谓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之导师也。

  

  「若有人分别  是持戒毁戒  以持戒狂故  轻蔑于他人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但自安住立  有所得见中

  若住空闲处  自贵而贱人  尚不得生天  何况于菩提」

  

  若有人分别持戒毁戒,以持戒自狂自大,甚至轻蔑别人,如是之人,不得于菩提,亦不知大乘佛法,但自堕于有所得见中。

  

  当知有所得见,即邪见也。堕于邪见之人,当堕地狱中。

  

  若人但喜处于空闲,以持戒而自高自大,则生天尚不能够,何况得无上菩提呢?

  

  「皆由着空闲  住于邪见故  邪见与菩提  皆等无有异

  但以名字数  语言故别异  若人通达此  则为近菩提」…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