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和我是一体。
所谓“幻迹”就像梦幻泡影,如镜花水月都是假借而来。所谓“真境”就是纯真,实体真实而不虚。举例来说罢,雨、雪、水、霜、露都是因温差的作用而假借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这也可说是一种虚幻痕迹。其实,真实的境界不过是水的一体而已。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人畜草木,也都是万象同根,天地一体,森罗万象莫不是由同一个真体假借各种形态而显示出来的种种幻迹。
因此,由幻迹而言,世间其实可以说是无物无我,身是由土里来的,仍然要回到土里面去。由另一面真境来说,则父母兄弟固然不用说,天地间的万物都与我是一体,并非是别物,因此,天地万物应该是平等的。由这一个真体显化出来千差万别的假相,到了最后并没有什么亲疏优劣和取舍憎爱的分别,人如果能够真正透视这一个道理,才能够担负起平天下的重大责任,达到了功成名就的博大境地,而后更能够由这名利的缰绳与锁缚之中解脱,达到自由自在的真知境界。
【前集一0三】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4月13日
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常言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可见爽口好吃的东西应当少吃,如果不加节制吃多了,就容易招致疾病;快心如意的话应当少说,如果不加谨慎的说多了,就容易得来祸患。
所以说,美味不可多贪,多贪就成了夺人生命的毒药了。如果能够用到五分就罢手,便对身体没有害处。快意称心的事情人人喜好,但做得过多就会败德乱行,因此一般人凡事讲求尽兴是很危险的,乐此于五分,就不会遭到困难而后悔。
【前集一0四】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4月14日
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人家有了过失,不当面就责备他;人家有了秘密和缺点,不当众就立即抖露出来;人家从前和你有过节,一定不要记恨,也不打算对他报复。
古语说得好:“君子隐恶而扬善。”
所以,不要责备人家的小过错,也不要挖掘人家的隐私,更不要念念不忘人家和你从前发生的过节,这样方可以修养个人的道德,也方可以避免灾祸的侵害。
【前集一0五】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4月15日
持身不可轻,用心不可重
士君子无论对自己或对他人,都不可以马虎忽略,否则便被事物所控制,便受环境所阻挠,事事处于被动的地位,得不到悠闲安定,常常招出是非与烦恼。
至于处世或做事方面,用意不可过于严重,凡事看得太严重,自己的身体被事物拘泥,便失掉自在的灵活运用,陷于呆板与冷酷了。这样的话又使事情执拗不通,在此轻重缓急之间,应当切实注意其中分量的加减,才不至于有过犹不及之虑。
【前集一0六】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4月16日
人生无常,不可虚度
天地的时间悠远,不知有几百万万年代,人在此期间得成了一个人身,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百年的光阴却非常容易过去;况且活到一百年上寿的人,千万人中不一定有一个。俗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人平均的寿命,也不过是五十上下,在一转眼之间,很快的也就过去了。
古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蝴蝶梦中度一春。”人身非常不易得,幸而得生到世上,就应知道这有生之年的乐趣,真正能得享受其中的乐趣者当然不用说,然而,在一生当中什么事都不去做,只白白的虚度光阴,过著那醉生梦死的生活,和草木禽兽又有什么两样呢?所以,人不可不知道有生这一世之乐,更不可不怀有虚度了这一生的忧虑。
【前集一0七】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4月17日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怨与德是相对的,有德就不能没有怨,有怨就不能没有德;有道德对于一方面有德,对于另一方面就有怨,所以说,怨因德彰。如果不使他人怨恨,只有不要叫人家感念我的德。所以说,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
怨与德是相对的,同时,恩与仇也是对立的,对于一方面施恩,对于另一方面就树仇;所以说,仇是由恩的方面成立的,没有恩就没有仇,没有仇就不得有恩,如果不想叫人仇我,那只有不要叫人家向我感恩。
总之,立德和施恩是人所应当做的,可是做的时候,必要平心静气,对于人所立的德、所施的恩,都不要向人矜夸,更不要使人家感激,如此施恩不望报,立德不图名,一方面受恩受德者也就对我无仇无怨了。
【前集一0八】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4月18日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
大凡一种事物,必定有原因才有结果,绝对不会没有原因的结果。有时候原因表现得不太明显,不过是尚未得到发现,一旦发现之后,其原因自然会表现了出来。所以说,有结果就必有原因。因果报应的道理,就是如此。
人到了老年生了疾病,这种种的病不是一般固有的衰老病,就是特有的一种疾病,这些病大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种下病根,到了老年,身体抵抗不住就要发作了。
其次,在一个家庭生活兴旺的时候,一定是没有什么不幸的事件发生。一旦运势衰落,不幸的灾难与祸患就都接踵而来了。然而,这些灾难与祸患并不是突然而来的,多半是家运兴盛时种下了衰败的原因。
君子明白了这一道理,就要在事物满足时,常能时时自身反省,谨慎言行,防患于未然,然后才能安稳人生,消灾避患。
【前集一0九】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故持盈覆满,君子尤兢兢焉。
4月19日
却私扶公,修身程德
对人施予恩惠,心中并没有施恩夸功的心理,可以得到人家尊敬,但这不如守正义不偏移,唤起社会公意的赞许有意义些。结交一个新的朋友,还不如对于旧日的相交好好的培养友情,温厚友情。建立优美的名,固然是很好,但不如广植阴德来得悠久,本来想获得名誉,有时候却反招来相反的结果。
崇本尚义固然是应当作的,但不必做出受人注目的奇特节行,只要能够注意日常的行动,做到无过的行为,忠实的守住现在的岗位,谨慎平常的言行,就可以加深进德修业的基础了。
【前集一一0】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4月20日
勿犯公论,勿谄权门
公平的议论和适合道理的见解,人必须加以尊重,私情私见必须加以反对。世间的人只知道逞一己之私见,殊不知道贻留千秋万世之邪恶罪名。想来实在是万分不值得。
有权势以及唯利是图的人,我们最好远离他们。如果常常出入这等人家,自己不知不觉就受了他们的行为传染,造成终生的耻辱与不可磨灭的污点,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前集一一一】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
4月21日
直躬不畏人忌,无恶不惧人毁
大多数人都愿意讨人喜欢,受人欢迎,如果失去自己的立场,抛弃自己的主张,处处向人家献媚逢迎去讨人家的喜欢,那就丧失了人格,未免太不值得。往往正直的人易招人家的嫉妒,与其曲意讨人喜欢,不如正直受人嫉妒。久而久之,是非曲直自然明白。
人人都希望有名誉和荣耀,但是无功而受禄,无善却受誉,那不但人家心中不服,就连自己的心中,恐怕也受之有愧吧!自己如果没有过恶,受到了人家的毁谤和嘲笑,心中并不觉得难过,却认为是问心无愧,所以说,无善受人誉不如无恶受人毁。
【前集一一二】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4月22日
从容处家族之变,剀切规朋友之失
父母兄弟乃是骨肉血缘之亲,当著亲人们有了大病或是遇到意外的变故,自己当然感觉有切身之痛,但在这时候应当注意的是态度要从容,心情要冷静,考虑怎样处理的方法,绝不可感情激烈冲动,或是悲哀伤病得过度了。如果任著感情用事,不能抑制自己,反而于事有损。
其次是对于交往朋友,看见他有过失就要恳切的忠告,务必使他不致重蹈错误的覆辙,这才是有信誉的益友,反之,平时和朋友在一起喧哗漫游,不但见著朋友有错误不加以劝告改正,反而帮著朋友一同作恶,那就有失交友之道了。
【前集一一三】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4月23日
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真正的英雄有三点必须做到:第一,对于小事也不要置之度外,应当面面周到用心处理。第二,在人所不见之处,不要认为人家不知道便去做坏事,暗室欺人等于自杀。第三,在失意的时候不可自暴自弃,寻找逸乐的刺激,这只有害了自己。
以上三点是英雄豪杰最容易犯的地方,英雄豪杰多顾大节而不注意细行,但是古语说:“千丈之提,坏于一蚁之穴。”小事不加注意,往往是招致失败的根源;因此在小的地方必须注意到,所谓“防微杜渐”,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英雄的行为是光明正大的,绝不在人所不见之处有隐讳,虚伪欺骗、自欺欺人的行为,是亡身的根本。还有一种在事物开始的时候,是颇为尽力的做,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就开始荒淫逸乐怠惰起来,这样的人我们可以断定它的末路是悲惨的,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大英雄必须小处能注意,暗处不欺瞒,在成功之路不怠荒。能具备这三个条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
《日日日出(圣印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