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般涅槃经▪P10

  ..续本文上一页然者,阿难!可以令须跋出家。”

  尊者阿难应诺世尊:“唯然,世尊。”

  三十

   尔时,普行者须跋,如是告尊者阿难言:

  “友!阿难!汝亲近导师沾润[正道],汝得大利益,友!阿难!汝得大利益。

  普行者须跋,于世尊之处出家得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后不久,尊者须跋,离远独居,不放逸,诚心精勤而住,未久,善男子为此由家而出,进入出家之生活,于现世自知、证得完满之无上梵行。如:“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无更来此生。”

  此尊者须跋

  证为阿罗汉

  彼世尊所化

  最后之弟子

  第六 诵品

  一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

  “阿难!若于汝等中,有作如是思惟:“大师之教言灭,我等无复有大师。”阿难!勿作如是见,阿难!依我为汝等所说之法与律,于我灭后,当为汝等之大师。

  二

  复次,阿难!诸比丘!今以“友!”一词互相交换称呼,于我灭后,勿再应用。阿难!年长比丘,应呼年少比丘之姓名,或以“友!”称之。年少比丘,应呼年长比丘为“大德!”或“具寿!”

  三

  阿难!于我灭度后,僧团若欲者,小小学处可以舍。

  四

  阿难!于我灭度后,对阐怒[秘藏]比丘,应施行梵坛罚。”

  “世尊!梵坛罚者何耶

  ”

  “阿难!随阐怒任意说语,然诸比丘不与之言谈,不劝告、亦不教诫彼。”

  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若有比丘心中对于佛、法、僧伽及正道有所疑惑者,诸比丘!当询问 之。勿以后自为后悔:“我等于大师面前时,我等未得直接向世尊请问。”

  如是言已,诸比丘皆默然。世尊再度……乃至……世尊三度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若有比丘心中对于佛、法、僧伽及正道有所疑惑者,诸比丘!当询问之,勿以后自为后悔:“我等于大师面前时,我等未得直接向世尊请问。”

  至三度,诸比丘亦皆默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汝等为尊崇如来,故不发问,诸比丘!应以友人与友人[之心情]请问!”

  如是言已,诸比丘亦皆默然。

  六

  尔时,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言:

  “世尊!诚是不可思议!世尊!实稀有哉!世尊!我深信此比丘僧伽中,无有一比丘对佛、法、僧伽有所疑惑。”

  “阿难!汝之所言是出自净信。然,阿难!如来亦有如是之智:“在此比丘僧伽中,确实无有一比丘对佛、法、僧伽有所疑惑。阿难!于五百比丘众中,则最后之比丘,亦到达预流果、不退转法、决定现证等觉。”

  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今,我告汝等:“诸行皆是坏灭之法,应自精进不放逸。”

  此是如来最后之遗教。

  八

  于是,世尊即入初禅;由初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而入空处定;由空处定起而入识处定;由识处定起而入无所有定;由无所有定起而入非非想定;由非非想定起而入灭想定。

  尔时,尊者阿难,如是告尊者阿那律言:

  “尊者阿那律!世尊般涅乐矣。”

  “友!阿难!世尊非般涅槃。世尊入于灭想定。”

  九

  于此,世尊由灭想定起而入非想非非想定;由非想非非想定起而入无所有定:由无所有定起而入识处定;由识处定起而入空处定;由空处定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初禅;由初禅起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起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起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起后,世尊直入于涅槃。

  十

   世尊入于涅槃时,大地震动、天鼓响鸣。[世人]恐怖、身毛竖立。 世尊入涅槃时,娑婆世界之梵天,说偈曰:

  一切诸有情

  皆舍世诸蕴

  大力正觉者

  如来般涅槃

  世尊入于涅槃时,释提恒因说此偈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世尊入于涅槃时,尊者阿那律说此偈曰:

  净灭诸贪欲

  心安救济者

  得证般涅槃

  牟尼寂灭时

  决定心不动

  善忍诸痛苦

  犹如灯火灭

  心解脱亦然

  世尊入涅槃时,尊者阿难说此偈曰:

  其时甚恐怖

  身毛皆竖立

  具一切慈悲

  此等正觉者

  入于涅槃时,于世尊般涅槃时,彼未离欲之诸比丘,自投地上,如碎岩石展转而哭:“世尊般涅槃何其速!善逝般涅槃何其速!世间眼目隐蔽何其速!”

  又,彼已离欲之诸比丘,正念正知而善忍耐:“诸行是无常,如何有[不灭]耶

  ”

  十一

  于此,尊者阿那律告诸比丘曰:

  “止止,友!勿悲伤、勿恸哭。友!世尊往昔岂非如是说乎!凡一切法之生起,则具破坏分离之必然性,要其不坏,不分离则无是处,近亲者、可意者之别离亦复如是。友!诸天在讥我等。”

  “尊者阿那律之思惟,诸天是何种类耶

  ”

  “友,阿难!虚空之诸天有地上之俗念者,则散发而哭,伸臂而哭,自投地上,如碎岩石展转而哭:“世尊般涅槃何其速!善逝般涅槃何其速!世间眼目隐蔽何其速!”

  又,离欲之诸天,正念正知而善忍耐:“诸行是无常,如何有[不灭]耶

  ”

  十二

  尔时尊者阿那律与尊者阿难谈论法语以过夜。于此,尊者阿那律告尊者阿难

  曰:

  “去,友阿难!往拘夷那竭告拘夷那竭之末罗族 “瓦世达等!世尊已般涅槃,想应[诣往]之时宜。”

  “尊者阿难应诺尊者阿那律:“唯然,尊者。”于晨早着下衣,持钵、衣,一比丘随伴而往拘夷那竭。其时,拘夷那竭之末罗族,正为此事会集于讲堂。尔时,尊者阿难即往赴拘夷那竭未罗族之讲堂。至已,告拘夷那竭之末罗族曰:

  “瓦世达等!世尊已般涅槃,想应[诣往]之时宜。”

  “闻尊者阿难言已,末罗族等之青年、少女及未罗族之妻子等,皆忧悲苦恼,或有散头发而哭、伸臂而哭、自投身地上,如碎岩石,展转而哭:“世尊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世间眼目之隐蔽何其速!”

  十三

  尔时,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告诸侍从曰:“然者,聚集拘夷那竭中所有之香、花鬘及一切乐器。”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持所有之香、花鬘、一切乐器及五百重布,诣往未罗族想跋单沙罗林,世尊之舍利处。诣已,以舞蹈、歌唱、奏乐、香、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并张搭天幕,奉供曼陀罗花鬘。如是彼等度过第一日。

  于是,拘夷那竭之未罗族,如是思惟:“今日太晚非荼毗世尊舍利之时,且明日我等举行荼毗世尊之舍利。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并张搭天幕,奉供曼陀罗花鬘。如是度过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第六日。

  十四

  于第七日,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思惟:“我等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举行世尊舍利之荼毗。”

  尔时,八人之末罗族首长,洗头,着新衣,并思惟:“我等抬举世尊之舍利。”但不能举起。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言尊者阿那律曰:“何因何缘,此等八人末罗族首长,洗头,着新衣,并思惟:“我等抬举世尊之舍利。”但不能举起。”

  “瓦世达等!因汝等有一意向,但诸天有一异意向。”

  十五

  “尊者!诸天之意向者何耶

  ”

  “瓦世达等!汝等之意向是:“我等以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南方,抬至城南,向城外,抬至城外之南方,举行世尊舍利之荼毗。”然,瓦世达等,诸天之意向是:“我等以天之舞蹈、歌唱、奏乐、香、花鬘,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向北方,抬至城北,由北门入城市,而抬至城市之中央,再由东门进东方名为天冠寺末罗族庙,于其处荼毗世尊之舍利。”

  “尊者!听从诸天之意向。”

  十六

  尔时,天上撒曼陀罗华,于拘夷那竭之全境,即使于废物堆及垃圾箱亦如是堆至过膝。

  于是,诸天与拘夷那竭末罗族,以人、天之舞蹈、歌唱、奏乐、华鬘、香,恭敬、供养世尊之舍利已,抬举世尊之舍利,向北方,抬至城北,由北门至城市中央,再由东门进东方名为天冠寺未罗族庙,于其处,安置世尊之舍利。

  十七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如是言尊者阿难曰:“尊者阿难!我等当如何处理世尊之舍利耶

  ”

  “瓦世达等!如是处理转轮王之遗体,对如来之舍利亦应如此。”

  “然,尊者阿难!如何是处理转轮王之遗体耶

  ”

  “瓦世达等!彼等以新布包裹转轮王之遗体,新布包已,再以真新之麻布包之,如是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为止,然后置于油之金棺,再盖外重之金棺,便堆上诸香积;以火化转轮王之遗体,而于大四衢道,建造转轮王塔。瓦世达等!如是之方法,处理转轮王之遗体。

  瓦世达等,如是处理转轮王之遗体,对荼毗如来之舍利亦应如此,于大四衢道,建造如来之塔。若人于其处供养华、香、图绘及礼拜者,当长久获得利益、安乐。

  十八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令其众侍从曰:“聚集未罗族所有之真新麻布。”

  于是,拘夷那竭之末罗族,以新布包世尊之舍利,新布包已,再以真新之麻布 包之,如是一重一重包至五百重,然后置于金棺,再盖外重之金棺,便堆上诸香积,遂以世尊之舍利安置于其上。

  十九

  其时,尊者摩诃迦叶,与五百大比丘众俱,由波婆进行至拘夷那竭之大道。其后尊者摩诃迦叶退出道路,于树下坐。

  其时,有一邪命外道,持曼陀罗华,由拘夷那竭进行至波婆之大道。

  尊者摩诃迦叶遥见邪命外道向彼行来,见彼邪命外道,如是言曰:“友!知我等之导师耶

  ”

  “实然,友,我知。由今之七日前,沙门瞿昙般涅槃矣。以是因缘,我得持来此曼陀罗华。”

  其时,未离欲之诸比丘等,或伸臂而哭,自投地上,展转如碎石而哭:“世尊之般涅槃何其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速!世间…

《大般涅槃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善见王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