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本经▪P6

  ..续本文上一页消失,现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前。诸比丘!尔时,大梵天偏袒上衣,合掌向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白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言:

  “实然,世尊!实然,善逝。于王城槃头婆提,住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世尊!世尊对彼等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应宣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诸比丘!大梵天如是言,言已,敬礼、右绕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消失于其处。

  二四

  诸比丘!尔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日暮由宴座起,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于此,我于寂静处宴座,生如是思惟:“如是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住王城槃头婆提,我今应对诸比丘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汝等应宣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二五

  诸比丘!尔时,有一大梵天,如我心之所念,犹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之间,由梵天界消失,现于我前。诸比丘!尔时,大梵天偏袒上衣,合掌向我曰:

  “实然,世尊!实然,善逝!于王城槃头婆提,住六百八十万大比丘众,世尊!世尊对彼等宣示:“诸比丘!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诸比丘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应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诸比丘!大梵天知是言,言已,敬礼、右绕我,于其处消失。

  二六

  诸比丘!我宣示:为大众之利益,为大众之安乐、怜愍世人、天人之利、乐,汝等应普偏游行,勿二人进行一道。诸比丘应宣说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具足之法。宣说圆满清净之梵行。有少尘垢之众生,未闻法故堕落,彼等闻法者,则得了悟。而各六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汝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诸比丘!彼等众多之比丘,则于一日间,同各地出发游行。

  二七

  诸比丘!尔时,于阎浮洲有八万四千之住处。于过一年时,诸神举声:“友!一年过去,尚余五年,五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又]过二年,诸神举声:“友!二年过去矣,尚余四年,四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三年,诸神举声:“友!三年过去矣,尚余三年,三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四年,诸神举声:“友!四年过去矣,尚余二年,二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五年,诸神举声:“友!五年过去矣,尚余一年,一年后,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

  过六年,诸神举声:“友!六年过去矣,为诵波罗提木叉,应诣王城槃头婆提之时也。”

  诸比丘!尔时,彼等彼比丘,为诵波罗提木叉,由自己之神通力,或由诸神之神通力,于一日间,皆诣王城槃头婆提。

  二八

  诸比丘!实于此时,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对比丘僧伽诵波罗提木叉:

   “忍辱苦行为第一

   涅槃第一诸佛说

   出家不恼害他人

   沙门亦不害他者

   不造一切之恶因

   一切善业全具足

   自己心意偏清净

   此乃诸佛之教诫

   不为争议不加害

   摄护波罗提木叉

   于食事知分量者

   离人寂静卧坐处

   修习高洁增上心

   此乃诸佛之教诫”

  二九

  诸比丘!一时,我住郁伽罗须跋迦林之沙罗树王下。于静处宴坐时,我心生是念:“我长久以前未住者,彼善得色有情住处,唯净居诸天,我往访净居天。”

  诸比丘!于此,我实如力士之伸屈腕、屈伸腕间,由郁伽罗须跋迦林之沙罗树王下消失,现于无烦天。诸比丘!彼诸天中之数千天众诣我所,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于一面立之彼诸天神告我言:

  “友!自此,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生刹帝利种、刹帝利族姓。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是侨陈若姓。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八万岁。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波波树下成正觉。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骞荼及提舍,为第一双贤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无忧之常随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槃头婆提王妃为生母:槃头王之王城,名谓槃头婆提城。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五觉、如是转*轮也。友!我等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修梵行,离诸欲贪,而生此处。”

  三十

  诸比丘!彼诸天众中之数千天众诣我所。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诸天神告我言:

  “友!于此贤劫中,今有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世尊是出生

  于刹帝利种、刹帝利族姓。友!世尊之姓是瞿昙。友!世尊之寿量短、少、轻微,彼久存为百岁前后。友!世尊是于钵多罗树下成正觉。友!世尊有舍利弗及目犍连两弟子,为第一双贤者。友!世尊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千二百五十比丘众。友!世尊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世尊有名谓阿难常随弟子,为第一常随侍者。友!世尊之父名谓净饭王,母名谓大清净妙王妃为生母。王城为迦毗罗城。友!世尊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正觉、如是转*轮也。友!我等于此世尊之处修梵行,离诸贪欲,而生此处。”

  三一

  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等具往无热天。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无热天具往善见天。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具往大妙见天。诸比丘!其后,我与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大妙见天具住阿迦腻陀天。诸比丘!此等天众中,数千之诸天众诣访我,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诸天告我言:

  “友!由于,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生刹帝利族。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憍陈若。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寿量八万岁。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于波波树下成正觉。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二弟子名谓骞荼及提舍,为第一双贤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三次僧众之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此三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有一名谓无忧之常随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槃头婆提王妃为生母;槃头王之王城,名谓槃头婆提城。友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正觉、如是转*轮也。友!我等于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处修梵行,离诸欲贪,而生此处。”

  三二

  诸比丘!彼诸天众中之数千天众诣我所。诣已,敬礼我而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彼诸天神告我言:

  “友!于此贤劫中,今有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友!世尊是出生于刹帝利种、刹帝利族姓。友!世尊之姓是瞿昙。友!世尊之寿量短、少、轻微,彼久存为百岁前后。友!世尊是于钵多罗树下成正觉。友!世尊有舍利弗及目犍连两弟子,为第一双贤者。友!世尊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千二百五十比丘众。友!世尊此一次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友!世尊有名谓阿难之常随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友!世尊之父名谓净饭王,母名谓大清净妙王妃为生母。友!王城为迦毗罗城。友!世尊为如是踰城、如是出家、如是精进、如是成正觉、如是转*轮也。友!我等于此世尊处修梵行,离诸欲贪,而生此处。”

  三三

  诸比丘!如是,如来善彻察法界,善彻察法界故,如来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道、尽轮回、度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生、忆念名、忆念姓、忆念寿量、亿念双弟子、忆念僧众之集会,曰:“彼诸世尊如是种姓,彼诸世尊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住、如是解脱也。””

  世尊如是说已,诸比丘心喜、喜悦世尊之所说。

  注

  1 .于原本如斯有十七,前节既有一七故,是原本之误,今依原本。

  2 .原本为Milata是枯渴或枯萎之义。异本为Vilata译为舆,今从之。

  

《大本经》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大缘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