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探究 上册▪P27

  ..续本文上一页智,你无一切智。」大家见迦叶称佛为师,疑虑顿除。(中阿含卷十一)

  乙、度人皈依、学法

  有一次,佛令目连去降伏两条恶龙。目连先以无量神足变化,形体大过恶龙,再化形极其微小,令龙不见首尾,最后还复比丘形像以常法(佛法),降伏二龙。令其皈佛。(增一阿含卷二十八)

  有一天,质多罗长者偶然见到一位下座比丘,在夏天闷热的路上,显现神通威力,令闷热的天空掀起云雨微风,为诸上座比丘扇凉,感到十分神奇,于是请下座比丘慈悲,特别现神通给他看,让他一饱眼福。这位下座比丘当即取了一堆干草木,用一张「毡」覆盖其上,顿入火光三昧中,从户钩孔中,放出火焰,火光将积薪全都燃烧光了,但是覆盖在干草木上的那张「毡」却没有一点燃烧的痕迹。长者见后,大感奇特,对下座比丘崇拜得不得了,欲终生发心供养比丘。下座比丘摩诃迦尊者借机开示他说:「长者当知,我今天会成就如此奇妙的神通,都是随佛出家,精进学法,依法奉行,不放逸修行的结果......。」长者受比丘教诫后,从此欲发心毕生以衣被、饮食、医药、房舍四事供养尊者,尊者不愿因此而令供养、名利接踵而来,有碍进修,故在显神通后,即从座起去,不再回到原地。(杂阿含卷二十一)

  由此可知,有适当的因缘,及发心正确下,佛允许阿罗汉弟子,现神通度众(也唯有阿罗汉才有广大神足通的本事)。但是如果在尚未获证阿罗汉果前,就经常现「神通」度众,会妨碍自己修行进度,就此「停顿」,不能进步。同时也要考虑前述佛所提出的「三神足」的教诫。

  丙、涅槃前

  还有一种情形,佛允许比丘显现神变,即任何一个阿罗汉弟子涅槃前,都会显现无量神足变化,做最后遗教度众,为修证佛法的成果做见证。如目连尊者涅槃前,在身抱重患(被梵志用瓦石打杀,身肉烂尽)的情况下,犹能端身正坐而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不用处定,从不用处定起入有想无想处定,从有想无想处定起入火光三昧,从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从水光三昧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水光三昧,从水光三昧起入火光三昧,从火光三昧起入有想无想定,从有想无想定起入不用处定,从不用处定起入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又从初禅起飞在空中坐卧经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作十八种神足变化。这时目连尊者又还复比丘身,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复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返复出入四禅、四空定,火光三昧、水光三昧及灭尽定,最后从「第四禅起」,顿时证入涅槃......。当目连灭度时,大地震动......。(增一阿含卷十八)

  十方净土世界的大阿罗汉,在显现神足摄众方面,因净土众生个个都是利根的求道者,故大阿罗汉圣者,时时都在净土中以神足化众,及不断朝向成佛道上前进,没有像娑婆世界的阿罗汉圣者度众时多方面的疑虑。

  3、获得六种神通的次第

  (1)神通次第依人而异

  大智度论及大乘义章说,六种神通的开发本没有一定的次第,依各各修行者的修因、根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神通开发次第。有的修行者先得天眼通,后得漏尽通。有的修行者先得天耳通,也有的先得神足通......。若依色界四禅定的证境来说,论上说,有人言:初禅中天耳易得,因在初禅中有觉观等四心的缘故。二禅中天眼易得,因在二禅中欲界眼识已无,心念专一,摄持不散的缘故。三禅中如意通(神足通)易得,因身受禅乐的缘故。四禅中五种神通都易证得,因四禅中苦乐俱舍,是一切安稳处之故。

  (2)佛证神通的次第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菩提树下,获证神通的次第,依经论所载,也没有定说。有的论上说释迦牟尼佛将要成道时,魔来扰佛,佛欲以神力降伏之,故先证身通;魔被降伏,隐形空中,佛欲以天眼观其所在,故第二起天眼通;再以天耳听其所说,故第三获证天耳通;天耳虽闻其言,不知其心所思,故第四修证他心通;虽知其心所思不安之相,但不知天魔过去有福德多少,什么原因,来障碍我成道,故第五起宿命通;既知天魔宿世障道因缘,不能胜佛,故能进一步断结修证漏尽通。(大乘义章)

  有的经论上说,佛于初夜得一通一明,即身通和宿命明,中夜亦得一通一明,即天耳通、天眼明,后夜亦得一通一明,即他心通与漏尽通。(大智度论)

  有的经论上说,佛初夜时得宿命明,中夜得天眼明,后夜得漏尽明;得漏尽通后,欲化众生,再起天耳通、神足通与他心通。(见律部中辨)

  (3)一般禅修者证神通度众的次第

  若以一个有禅定深度的修行者度化众生的发心来说,大体上先用所证天眼观见众生所在之处,再起神足通到其身居住之地。虽未交谈,便可先用天耳听其所言,再以宿命通观察其过去根性大小,应机指导,次起他心通观察其内心所思所念为何,最后以漏尽通观照其心中烦恼的有、无,起因所在,对症下药,彻底根治众生心病。(大乘义章)

  (4)净土众生修证神通的次第

  依净土经典所述,净土的众生,修证六种神通的次第,其大体上,在未了脱生死前,均获得五种神通。五种神通开启的次第,亦因个人宿世根器深浅及现在于净土中修行进度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神通发相,非我们地球众生所知。如:有的先发天眼通,有的先发天耳通,有的五通齐发......,完全依个人定慧开发情形的深浅,而显现不同的神通修证次第,没有定论。

  4、神通抵不过业力

  由上所述可知,一个解脱圣者的神足通境界,实在不可思议。但是无论运用阿罗汉的神足通,净土众生的神足通,乃至运用佛菩萨的神足通来救度众生,都抵挡不过众生的「业力」。如何说呢?如过去在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种族,被波斯匿王的爱子琉璃太子征伐时,目连不愿见两方交战时所发生的流血杀戮情形,于是请示佛陀说:「我可不可以运用神足通变化将琉璃王及四部兵队举掷起来,输送到他方世界去?......或者将迦毗罗越城掷举至虚空中,......或者用大铁笼将迦毗罗卫城覆盖起来。世尊!我有这种神通能力,能够避免将要发生的战争......。」

  佛回答说:「你想想看,众生的宿报因缘已经成熟,就像将要落地的果实,你岂能阻止琉璃王宿世被释迦族所杀而生起的强烈残酷报复之心?就算释迦族今世躲过一劫,但是来世因缘聚合时,还是要报!神通抵不过众生的宿业,除非化解双方内心仇恨的症结点,否则再大的神通,也不能解开众生内心彼此怨恨报复的仇恨之心。」(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这是讲到神通问题,学佛者应该了解神通与业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阿罗汉的神足通境界,由本篇所述,即可略为窥知。阿罗汉的神足通,尚且如此不可思议,何况净土中大菩萨的神足通证境!?当更微妙、难测!?最后便来和读者说明佛菩萨的神足通境界,及与二乘神足通的差别点在那里!?

  (三)佛菩萨神足通与二乘神足通的差别点

  1、大菩萨神足通的「变」、「化」境界

  (1)身通有十六种「变」的情形

  菩萨地持经卷二十四解释大解脱者神足通的变化情形说:身通有两种境界:一名变,二名化。什么是「变」?什么是「化」?「变」就是改换色身及外境旧有的性质,称为「变」。「化」就是:无事不现,称为「化」。

  一个大菩萨解脱者的身通有无量「变」的情形,兹举十六种扼要内容来说明:

  [1]震动。谓大菩萨修行者修到身心不受内外四大束缚的程度,便能以其心力震动世界。

  [2]大解脱者能在活生生的身体中,自在的令身上释放出炽烈的大火,身下涌现出汹涌的大水,而不受水、火的燃烧与溺毙。

  [3]大解脱者能令其身体大放光明,遍照、充满整个世界。

  [4]示现。谓大解脱者能在因缘聚合的需要下,为一切正在求道的修行者,显现神通变化,以加强他们的求道心,或释众疑。

  [5]大解脱者能将地水火风等四大转换本有的性质,变地为水,变水为火......。

  [6]大解脱者能够以其神足通,在虚空中及地面上,自由自在的行、住、坐、卧,往来无碍。

  [7]大解脱者能将大的东西变成小的,或将小的东西变成大的。将一个东西变成许多东西,许多东西变成一种东西,种种诸物,皆能自在转变。如将自己色身变出无量众生身,又将无量众生身,还合为一身......。而外道的神足通,转变之物,最久不能超过七日,七日之后,立刻还原。诸佛及大解脱弟子能将物件,转变自在,无论久近。(大智度论卷五)

  [8]大解脱者能令一切界及一切众生的色像变入自己的身体,没有一点隔碍。

  [9]大解脱者随其所到之处,皆能示现、通达与其处众生相同的音声、语言,而方便教化。

  [10]大解脱者能使其身体隐显自在,现出还没,令人摸不着边际。

  [11]大解脱者以其神足通,能令众生,若来、若去、若住、若卧,一切随心自在。

  [12]大解脱者能障敝不及他神通力的修行者之神通。如佛能障敝一切菩萨及二乘圣者的神通,大菩萨解脱者能障敝阿罗汉及辟支佛神通,阿罗汉神通能障敝四果以下修行者及外道的神通,利根者能障敝钝根者的神通......。

  [13]大解脱者能以其神足通加持、教导、启开没有智慧辩才的众生,变成有分辨智慧能力的聪慧者。

  [14]大解脱者能运用种种心灵神巧的方法,加被、开导没有正念的众生,变成有佛法正念的信仰者。

  [15]大解脱者能让失去幸福、快乐的众生,在其劝化、教导下,重新点燃人生希望、快乐的火焰。

  [16]大解脱者不但能使色身大放光明,普照一个世界,乃至遍照一切世界,一切众生。

  (2)身通又有三…

《净土探究 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净土探究 下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