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P16

  ..续本文上一页造恶之人?如果他愿意发悔过心忏悔今生所造一切罪行,他的心灵一定会慢慢平复下来。因为造恶多端者,在生命将要终结前,通常其色身会有某种臭味出现(这种臭味旁人不一定闻得到)。如有一位法师经常在监狱弘法,曾经与一位杀人犯交谈,一见到此人就感觉他身上有一股恶臭(不是没有洗澡的臭味),说也奇怪,在此罪犯愿意接受法师开导每天忏悔今生所作罪行后,当法师再去看他,这位罪犯身上的恶臭已经消失了,但是并不代表他因为忏悔而罪业完全消除,然而若不在生前行大忏悔,堕入地狱受苦时间更长。

  (2)为说妙法

  当造恶者在临终前,接受善知识的开导,忏悔所造罪业,心灵获得平静后,再引导他皈依佛、法、僧三宝,并且扼要解释佛、法、僧三宝的意义。再导引他求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接着依「阿弥陀经」所说为其开示:地球往西,经过十万亿个佛土,有一个极乐世界,现在有佛正在净土说法,引导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追随弥陀,听佛说法,随佛修行。只要造恶者在临终,有此「往生净土,见佛闻法,随佛修行」的发心,便已启发一分「菩提心」。

  (3)教令念佛

  甲、先说「观想念佛」

  在「称念佛号」前,据「观经之意」是先依「观无量寿佛经」所说:西方三圣庄严身相的内容,为他不断白话解释,重复说明,令他观想、明白「阿弥陀佛的身相有如何光明、如何庄严,而启发他对阿弥陀佛光明神力的信心」(如前下品中生所说「弥陀光明神力释义」),依「观想佛身法」即「观想念佛法」求生净土。如果造恶者果真能依此「观想念佛法」生出坚定信心,不杂余念,在念念想着阿弥陀佛的光明身相中成就「一心不乱」,一直到断气,一定可以往生净土,而且在净土中见佛的时间,不致于会拖到净土的「十二大劫」后才见佛。

  乙、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直接引导他称念佛号?

  请注意:「观经」接着说:若是这位造恶者在临命终时,逢遇善知识经过前述:种种安慰、为说妙法的过程时,他都能够接受、学习,但是于正在为他解释阿弥陀佛的种种庄严、光明身相的情形时,他因为重病在身或已经因为「地狱业感」关系,表现得十分痛苦,听不下去(忆念不出阿弥陀佛的光明身相时,善知识此时便可以引导他至诚皈依阿弥陀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如经文说:「彼人苦逼(为地狱业火所逼或者重病在身,令身心皆感到十分痛苦),不遑念佛(来不及观想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一般讲到下品下生的经文,皆会「断章取义」的只取「彼人苦逼(身心皆感到万分痛苦),不遑念佛(来不及观想念佛或者没有心思「观想念佛」),不需经过「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的历程,只要临终人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具足十念,就能往生净土。」而大大误解「观经」所说下品下生者临终为何能生净土的原意!

  「观经」并没有直接说下品下生者只要「具足十念」念佛就能往生净土!而是在经文开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正在进入指导他『观想念佛』时」,即经文说:「教令念佛」时,『因为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才开导他说:「汝若不能念彼佛时(即依『观经』所说:观想佛的庄严身相),应当称念『皈命无量寿佛』(即发至诚心,一心一意皈依阿弥陀佛之意)。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然而造恶者的「十念念佛」亦必须具备「正念念佛的光明心念现前」,才能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是非常稀有、难得的!

  丙、造恶者临终念佛能生正念的基础在于善友「开示内容」的启信上

  由经文得知,下品下生者所以能发出至诚心一心一意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基础,是奠定于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开示内容』的『启信上』。如果没有善知识建立造恶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的正确观念及启迪造恶者发大悔悟心忏悔所造罪业,进而皈依「佛、法、僧」三宝,如何能令造恶者将「罪恶心结」打开?如果造恶者「内心没有我做错事情的醒悟」,在没有对三宝启信下,就直接指导他称念佛号,如是懵懂念佛,能够入心吗?如果念佛不能入心,求生净土的信愿会坚固吗?「净土不是难民招待所,也不是造恶者心灵的避护所」,因为在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意思是说,除了造作五逆重罪及造下诽谤正法(诽谤大乘佛法)罪重之人难生净土外,任何人只要在平素发「至心信乐净土」之心(即读诵净土经典,发菩提心念佛),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只要在「助念中」令这颗「至心信乐,求生净土」的清净信愿,具足现前,引导念佛,念到断气之前的念念念佛间,皆是启发「至心信乐、求生净土」的清净信愿之心,相续不断,「临终十念」自然是「正念现前」,如是才能往生净土。

  丁、五逆十恶之人不能因「临终十念」而生净土

  此即说明了造作「五逆」、「十恶」、「诽谤正法」者其罪甚重,不可以在「临终时」直接依「十念法」生净土,否则经文就不必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外,任何人皆可以在发出「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信愿下超生净土。相对的,「造作五逆、十恶、诽谤正法者」,一定要在临命终前(一年、半年、数个月前),发大惭愧、大悔悟心,痛彻心扉的忏悔所造罪业,「打开罪恶的心结」,如此念佛,往生净土,才有希望。

  5.造恶者临终不发菩提心念佛仅能为来世做学法的「善因缘」

  当然如果造恶者将要断气时,才请到善知识为他说法、开示,时间上当然来不及,只能引导他念佛,但是没有建立其对「净土法门的信心」,就直接引导他念佛,在其没有「六道轮回」的正确观念及在没有大悔悟心、没有启发菩提心下念佛,仅能为他来世做「修学净土法门的『善因缘』」。如果造恶者的家属希望他能在「临命终时」种下往生净土的『近因』,就要将「观经」所说:「下品下生者,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才教令『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经文原意」好好省思了。

  就是因为临命终人以具备「佛法正见」之心(即发菩提心)至诚念佛,才能因为在念念念佛中,于弥陀悲愿力摄持下,令「临终人」心念转为祥和、清净,致使心光乍现,扭转「地狱业报」,承接「净业果报」,才能于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间,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因为障碍往生净土的「生死重罪」消除了,才能蒙受「佛力接引」,往生净土。

  6.如何念佛才能消除「生死重罪」?

  请注意:不是只要每一个人「念佛」,都能消除「生死罪业」?问题是:你必须明白什么是「生死罪业」?如何念佛才能消「生死罪业」?

  假使一个不明白念佛意义的人念佛,每念一句佛号,就能消除八十亿劫生死罪业吗?这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如果一个临终人,不明白什么是净土?对念佛意义不了解,如是在临命终时,才称念「十声佛号」,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罪业」吗?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1)什么是生死重罪?

  什么是「生死罪业」?首先必须明白令有情众生沉沦「生死」轮回的主因是什么?就是「贪、瞋、痴」。因贪、瞋、痴,能令我们造作「障道」的无量业行,所以说是「生死罪业」。念佛者在念佛之间为何能在念念之间消除「生死罪业」,就要看这位念佛人,在念念念佛间能否不起贪、瞋、痴等烦恼杂念,如果在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间,能够不起贪、瞋、痴等烦恼杂念,自然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间转现「清净、祥和、庄严」的「净念」,就在念念转现「清净、祥和、安稳」的「光明心念」的当下,自然消除能令众生造作贪、瞋、痴承接未来无尽业报的一分一分的「生死罪业」。不要以为在念念念佛间消除的「生死罪业」我们看不到,事实上在「净念相继」的当下正在一点一滴地汇聚成通往净土的「清净业力」。任何人在临命终时,尤其是一个具有大忏悔心的念佛人,于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心光所感」下,更能强而有力的形成消除「生死罪业」的「净业力量」,足以将临终人往净土的共业业轨提升……。

  (2)五逆十恶者在净土「十二大劫」后才能见佛

  造恶者在临终时因为「念佛入心」,致使念念间呈现「清净、祥和」的心念,才能亲见化佛执持一朵放射金色的莲花,出现在他的心眼间。(按「观经」中的下品下生往生经文,在临终仅记述其见「金莲花来接」的经文,但是只见「莲花」来接,并不足以证明「其人」绝对往生净土,一定要亲见化佛手执金色莲花来接,才是往生净土的保证。当临终人看到放射像太阳般地金黄色光芒的莲花(佛光明亮而柔和不会有耀目刺眼之感),出现在他的心眼间的一剎那,便已生在净土的莲花池中,包裹在「莲花内」静待莲花开敷。因为生前造下「五逆、十恶」者在临终时,不能像下品上生与下品中生者有「听闻大乘法义」,令其「闻法、生信、启发一分深远菩提心」的善因缘,所以在净土的莲花中必须包裹「十二大劫」不能见到西方三圣。但是在包裹的「莲花中,享受净土天福之乐,并且每天忏悔所造罪业」,一直忏悔到「身、口、意三业渐渐清净」,才能见佛,这个中间,已经经过净土的十二大劫。当他见到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时,便听闻大菩萨们为他广泛的演说「实相忏悔」的灭罪方法。这位行者立刻力行「实相忏悔法」,当他力行「实相忏悔法」得到广大受用后(其间不知经过多少时间),便启发禅悦法喜之心,立即与…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