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栋梁。假如一个大城市里,都是些不学无术、自私自利的小人,那还成什么样子呢!古人说: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足见一个国家,没有了高上的人才,那就要亡国。所以罗汉、菩萨,也是极乐世界的庄严。
各位听众!上期讲的是:阿弥陀佛座下的大弟子,他的弟子群中,有声闻弟子,有菩萨弟子,关于他们的数量地位,都讲过了。但这些都是目前在阿弥陀佛座下,每天听闻法要的一班弟子们。至于因念佛而将要生到西方的一班弟子们是怎样呢?弥陀经上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众生生者的众生,是合众缘而生的意思。阿鞞跋致,译成国语,为不退转。
生,就是生命,比如我们能讲能听的两方,都是活在这里有生命的人。如果一经研究这生命的来源,那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条件,在佛经上叫做因缘,又叫做助缘。我们初投生到这世界上来,要父精母血的结合。成胎以后,要以母亲的血液为滋养料。出胎以后,一直到老死,几十年中,没有一天能离开衣服、饮食、居处。即使最不值钱的空气,我们一分钟也不能不呼吸,不然的话,这一条小生命,马上就维持不下去,因此叫做众生。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者,就是说:极乐世界现在所有的声闻,菩萨固然是人中之宝;他方世界,因念佛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众生,就永远不会退转。退者退堕,转者转变。就是说:既然生到西方以后,永远不会转变其志趣而堕落于人天道中,或三恶道里去。
那末!我们要问,生到西方去,有什么倚靠就能千稳万当,不会退转呢?这有五个缘因:
第一,一生到西方去,就为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之所摄持。如大本弥陀经,法藏比丘说:「我作佛时,闻我名号,皈依精进,即得于诸佛法,永不退转」。这好象一个党员,如果遇到一个党的领袖真正为国为民,大公无私,而栉风沐雨,为大众吃苦。那末这个党员,自然而然的服从领袖,虽赴汤蹈火,都不会改变其志趣的。
第二,生到西方去,常常在佛光照烛之中,使他的菩提心,祇有增进,不会退转。等于我们在日光的照烛之下,你绝对不会跌落到土坑里去。
第三,极乐世界,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能演畅法音,闻到这种法音,自然而然的就会增进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更不会退转。
第四,生到极乐世界,朝夕所相见而可以作为朋友的,都是些大阿罗汉,以及诸大菩萨。更没有邪魔外道,诱惑你、蛊弄你。也不会因衣食住,或眷属间各种问题,使你生贪爱,动瞋恨而致堕落。
第五,生到西方,做了极乐世界的人民,寿命长久,与阿弥陀佛一样,除非你自己发愿要到别个地方去,度化众生,不然,你永远不会离开极乐世界的。上文不是说过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这不是很好的一个证明吗?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不念佛生西,在我们这个世界,修大乘法的话,要到初住菩萨,才得信不退。修到初地菩萨,才得行不退,到七地菩萨,才得念不退。这缘因,是这个世界足以使我们退堕的逆缘太多了。
在这里,我可说个故事大家听听:唐朝有个李源,因父亲做官被杀,所以不愿做官,把洛阳住宅改成慧林寺,请圆泽禅师当住持。过了几年,李源邀约圆泽朝礼四川的峨眉山,但圆泽要求走陕西的旱路,而李源却要由荆州的水路,圆泽拗不过李源,祇好将就他。然而他已知道这一去不能再来。乃将后事,一一写好夹在经中。二人乘船至荆州上游,将近山峡,其地水险,天尚未晚,即停舟过宿。忽然看见一个大肚皮的孕妇,身着锦裆,在江边打水。圆泽一见,不自觉的就流下泪来了!李源问他为什么伤心?圆泽说:我不肯走这条路,就是怕见到这女人。这个女人怀孕已经三年,等我来做他的儿子。如果不见到他的话,还可以躲避;现在既然见到他了,非做他的儿子不可。你应当帮助我念咒,让我快一点生下来。到第三天,你到我家去看我,以一笑为信。过十二年,八月十五日的夜里,请你到杭州天竺葛洪井的旁边来会我。说完了,就这样的死了,而妇人随即生子。三日后,李源访到这人家,抱儿出见,相视而笑。后来李源回到洛阳慧林寺,看到他预先记下来的后事,更相信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光阴很快,转眼间已十二年了、李源预先到杭州,候到八月十五夜里,往葛洪井去等候会晤。忽然隔河有一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以鞭打牛角而唱。李源听他唱的是: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李源听到,遂断定是圆泽的后身。于是两相谈论,到分手的时候他又唱起来了。他唱的是: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说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圆泽禅师已知道过去未来的人了,尚不能逃避生死,不如他的人,他的前途就更难说了。所以念佛生西方,一到那里,就永远不会退转,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故事讲完了,再来讲经,经上说: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一生者,就是还要到人间来受一次生,投一次娘胎,而后成佛。补处者,补等于一个团体中的候补理事或监事一样。在未下生人间成佛以前,住在候补成佛的位置,叫做一生补处。阿僧祇,译成国语名无量数。
这是承接上文说,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们,不但不会退转,其中能居一生补处地位的人,其数很多,多到不是可以拿算盘来算得出的,祇可以拿无量无边阿僧祇,那个大数目字儿来代表他。
在这个世界修行,修到初果圣人,还有七番的生死,修到三果圣人,还有一番生死,但祇能证四果阿罗汉而不能成佛。怎能如生到西方,马上就位居一生补处呢!到了一生补处,就和皇帝的东宫太子一样,再升上去就做皇帝,这是多么便宜的事呢!
假如有人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补处位,有观音大士,大势至菩萨,那里轮到一般往生的人呢?这应该知道,虚空无尽,国土无尽,十方诸佛也无尽。这许多补处菩萨,不妨分发到十方世界去,不一定补处阿弥陀佛的位置啊!劝大家念:「阿弥陀佛」!
各位听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三个必要的条件,这三个条件中,第一要信仰。第二要发愿。第三要实行。假如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和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都不能信任实有其事,则一切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从虚空无尽,国土无穷的理论上,首先须能信任有极乐国土的存在。可是信任尽管信任,对他并不发生什么兴趣,这与不信者也没有两样。所以在信仰以后,就应该发起愿心来,愿心就是对极乐世界发生兴趣而准备去到那个世界的原动力。由于有了这原动力的支持,进一步按照佛陀所指示的方法,实地去修持,这就叫做行。具备了信愿行三个条件,才能决定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过去所讲的,都是极乐世界地面上的庄严,如池阁莲华,栏网行树,天乐雨华,风动树鸣。以及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人民的地位,寿命,这都是侧重在引发学佛者的信念一方面的。
今天所讲的,就是叫我们继续在信念以后,发起愿心来为往生西方奠定下一个坚固的基础。所以弥陀经上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释迦牟尼佛,召呼舍利弗说:舍利弗!众生们听到我这一番话以后,就应当发起愿心来,愿意生到那个西方极乐世界去啊!
这是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劝导我们的话!弥陀经上劝导我们的地方,共有四重,无非是劝我们要听、要信、要发愿,这是四重中的第一重。
愿心是实行的原动力,没有愿心,行怎能会生得起来呢!我们都知道,一个机关的主管官,当他就职而举行就职典礼时,有上级机关的人员监誓。这位主管官当众接受这机关的职权时,必定要发誓:比如尽忠于国家,尽忠于职守,如违背誓约,甘受最严厉之处分。那末!他就职以后,就得要依照他所发的誓愿,一一做去。所以愿心是一切事业成办的原动力。
愿力不可思议,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好庄严,尤其是往生的人都是莲华化生不受十月怀胎的胎苦。不受十月满足生产时的生苦。生活自然,不受生活压迫的苦。莲华化生,可以没有病苦。寿命长久,所以没有老态龙钟,弯腰曲背,耳聋眼花的老苦和死苦。没有三恶道,更不会有堕落恐惧之苦。地平如掌,众宝所成,也不会有山崩地震,海啸台风的骇怕之苦。没有男女性的分别,也不会有家庭的束缚,或闹恋爱而产生的种种痛苦。极乐世界这许多优点,皆是阿弥陀佛,最初发心修行,为法藏比丘时所发四十八种大愿心的结果。阿弥陀佛既然为我们预备了这一个好的去处,他又愿意接引十方世界,善男子、善女人,都到他那儿去。那末!我们又为什么不肯去呢?假如有人问,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有什么好处呢?那好处可多啦,除开我前面已经说过的不算,弥陀经上又说: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诸上善人,就是已生西方的诸大菩萨,和阿罗汉。俱会一处,就是常常会集在一块儿。
所以者何?这是释迦牟尼佛代表我们发问。仿佛是你为什么叫我发愿生西方呢?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一个答复,也就是应该求生西方的一个理由。因为到西方去,能够有资格和许多已生西方的诸大菩萨,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无量无数的阿罗汉,集会在一块儿,讨论佛法,或怎样去十方世界化导众生,你看这是何等的荣幸!
假如有人问,我们这娑婆世界,不也是有佛的佛国么?又何必求生西方呢?而且十方世界的佛剎多得很,又何必偏生西方呢?这当然有理由;不过,我们这国土里,人和畜生杂居在一块儿,又有饿鬼、地狱堕落的恐怖。人类的本身呢?都怀着贪瞋痴爱,杀盗淫妄的恶毒心或恶行为,使人不敢接近。有的世界,虽然没有三恶道而纯粹的是人,但未必都是善人。有的世界,虽然都是善人,但不一定都是上善。唯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固…
《佛说阿弥陀经讲话(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