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云灌顶 安心立命于资讯时代▪P3

  ..续本文上一页定自己该航向何方?这我们且用一个比较新的名词:所谓智慧,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导航系统」。因此在越杂乱的地方,在越无常变化的时节里,我们越需要一个高明的导航系统。

  理性的终极归宿

  既这个导航系统,乃是来自于生命的现象,经过理性的提升,而最后能觉悟到的真理。因此这理性,却非只在差别的事相里作分析而已,更且要在差别的事相里作归纳与统合也。

  

  虽现代的科学,乃比较重视于分析,而分析后所造就的科技世界,也是相当伟大的;但是要真安心立命,却不能只靠分析,就能成办的。而东方人比较重视的是统合,因为唯有统合,才能觉悟出更圆满的道理来。

  

  因此,对于一个理性者而言,其终极归宿,乃是智慧跟真理而已!所以下面,我们再来检讨一个问题:就是科技跟人文之间。

  

  科技与人文

  虽古来圣哲皆比较重视于人文的发展,如孔子、孟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之类,乃都属于人文主义者。而科技的发展,大概是三百年来的事,而发展到今天,却有后来居上之势。于是有些人便觉得好象不太对劲,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呢?就是「科技与人文」到底冲不冲突呢?

  

  科技与人文相冲突吗?非冲突,非不冲突

  

  我相信在这个时代中,敢直接讲「有冲突」的人,大概很少。因为现代人还是宁可「当好人」嘛!故不能明讲「有冲突」也。但是既存在的问题,如没办法直接挑出来而加以厘清,则尽管讲「不冲突」,却于事无补也。

  

  因此,我今天单刀直入提出个人的看法:科技跟人文是不是冲突,关键在于「用者是谁?」或「如何用法?」故会用的人乃不冲突,而不会用的人就必冲突也。

  Nokia科技来自于人性

  「科技来自于人性」这是Nokia的广告词。然这句话,其实有它双面的意思;而Nokia之以这句话,来当作广告词者,但为祇看到其中善的一面而已。至于负的那面,我们等一下会详加说明:

  尖端科技

  最进步,最高明者?既尖端,即是末端也

  

  对于科技跟人文冲不冲突?我想从「尖端科技」说起,相信在园区里工作的人,都非常自负于能从事于最尖端科技的行业。因为「尖端」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进步、非常优秀的。而这种优秀超前,其实是西方人从《进化论》而有的价值判断,就是后来者一定比旧有者高明。所以既称为「尖端科技」,当然是最高明、最优秀者。

  

  但我们如从另个角度来省思的话,则看法便全然不同也。以尖端,就是末端。不信的话,各位看看我们的手指,所谓「指尖」是什么意思呢?乃谓手指的末端尔!故医学谓之为「末端神经」也。

  

  如以职业分工而言,既越分越细,当越细即是越末端。这就像一棵树,从根本而分枝,而愈分到末梢,即愈尖端也。

  

  甚至我对「尖端行业」,别有会心的体验:如果是愈传统的行业,如农工等粗活,大概都得用腰力或臂力去打拼;而尖端行业者,既不用腰力、臂力,也不用腕力,大都只用手指尖去按按键盘就行了。子曰:「四体不勤,五榖不分。」何谓尖端行业呢?

  

  虽尖端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锐利而有力的,故以针尖一戳,就很多东西会被穿破的。可是越尖锐的话,其实也越容易受折损。故一根针最先折损、残缺的,大概都是针尖吧!

  

  因此,我以前就曾说过:如果就安心立命而言,我不建议从事于尖端行业。因为愈尖端者!必然受到的压力会比别人大。以佛法而言,所谓尖端乃要汇集很多的因缘、很多的条件,才能形成这尖端的形象。而这些因缘、条件,却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所以尖端的行业亦不得不随波逐流而动荡不居。

  

  因此,虽尖端的行业最赚钱,但尖端的行业其实也是最敏感的。故经济景气稍差一点,尖端行业便将受很大的影响。而传统的行业,吃的、穿的、住的,不管景气如何,还是要吃、要穿、要住啊!所以虽也受到景气的影响,却不会有那么严重。所以「尖端就是末端」,各位再回去好好省思一番。

  

  古人云:末道小技,大丈夫不为也

  君子重本,本立则末生

  于是既属末端,则古人早云:末道小技,大丈夫不为也。为什么不为呢?不是说它没有用,不是说它赚不了钱;而是为不能安心立命也。

  

  所以古人又说:「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必从生命的本中,才能安心立命。因为既得根本,则从根本再繁衍到枝末,便如顺流而下,乃很容易尔!反之,只雕琢于枝末而要悟本,却像逆流而上般地困难。

  

  科技来自于人性:人性是本,科技是末

  

  科技的发展,乃为满足人性的需求

  

  所以Nokia这一句话:「科技来自于人性」,乃昭示了:人性是本,而科技是末;故像儿女来自于父母一般。为什么说「人性是本,而科技是末」呢?因为科技的发展,乃就是为了满足人性的需要而已。各位想想是不是这样呢?因为人性有诸般需要,所以我们发展种种科技,来满足这些需要。

  

  于是Nokia以这句话来劝勉他的使用者:你们放心使用吧!既科技来自于人性,则「跟我来」就绝对不会错的。

  

  但是人性,就必然是对的吗?非也!以人性既有善良光明的一面,也有罪恶丑陋的一面。于是乎,既人性有善恶,何能科技无瑕疵呢?因此下面,我们得再剖析「人性是什么?」

  

  人性的需求

  生活的需要:食.衣.住.行.育.乐

  相信各位对于食、衣、住、行的需求,必已很清楚;而科技之用来满足这些需求,也是明显可见的。譬如:食物,以前的食物多无法保存得很久,而今天可以用冷冻或制成罐头的方法来保存它。故虽在台湾,也可以吃到美国的苹果,可以吃到瑞士的乳酪。同理,衣服亦然,各式各样的材质都有,有保暖的,有透气的,有好洗的,任君选择。至于住的方面,以前多只能住平楼,而今日因为科技的发展,既可以盖到五十层楼、一百层楼,往上发展;也可以拎着一个轻便的蒙古包,而到处去露营或流浪。行,当然就更明白了,因为不管是汽车、火车,还是轮船、飞机等,乃都是因应人类生活的需要,才发明出来的。这些既是明显可见的,故我不需要多说也。

  

  心理的需求: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

  

  人性除了生活的需求外,还有心理上的需求:如安全感。现在很多人家里装有保全系统;这也是用科技方法,来满足此需求的。至于归属感与成就感,科技在这方面,便显得较无能为力矣!因此只是发展科技,其实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性的需求,这也是很容易理会的。

  

  无明的需要:贪.瞋.痴.慢

  

  贪者:贪色─色情光碟

  

  贪懒─好逸恶劳

  

  慢者:速度感与征服感

  

  但是就一个宗教师来看,众生的需求有些却是病态的,乃是从「无明」习性─贪.瞋.痴.慢而衍生的需求。贪,最明显的就是贪懒。我常说一些科技的发明,就是为这些懒人而发明的:因不想走路,所以发明汽车;因不希望多花力气于工作上,所以发明机器。科技真是大大地满足了我们「好逸恶劳」的习性。但是,真所有的问题都完全解决了吗?却不见得!由于机器用太多了,所以运动量不够;而运动量不够者,再盖很多健身房,来让他们运动、运动。又因机器用太多了,所以消耗能源,所以污染空气、所以地球有「温室效应」……不是何苦来哉吗?

  

  无明的需求,其次有「贪色」。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色情光碟,这也是人性的需求吗?当然每个人的看法未必一样。但市面上既有这么大的流通量,可见需要的众生,还是大有人在。而今日的科技,却能廉价地供应这些产品。但这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呢?

  

  科学的发展,除了为懒人制造一些懒工具外,也为另一类众生创造出「速度感与征服感」,什么都要快、要快!其实我常想:那么快,作什么?即使你已省下很多的时间后,你又要干嘛?省下的时间,乃为去制造一些更快的产品来。这种思想逻辑,是不是有问题呢?或者省下太多的时间后,再忙着「打杀时间」。甚至如果「打杀」不了,又觉得「无聊得要命」。这也是何苦来哉哩!

  

  甚至诸位,一定很清楚:最好的电脑是拿来干什么的?不是拿来处理文书、不是拿来作简报,而是拿来玩GAME的。因为要玩GAME的电脑,CPU都要很快,而加速卡一片就好几万块钱。你就是没事干,才来玩GAME的,有什么好急的呢?然不得不用这些顶尖配备者,也只是为满足某些众生的速度感与征服感而已!

  

  因此,虽谓「科技来自于人性」,但若人性本身就是有缺陷的,而科技又盲目地迎合它,就会造就出一个病态的世界来。

  

  科技与人文不冲突

  为满足常态的需求,而发展出来的科技

  

  如医药.健康.教育等

  

  既能满足常态的需求,又无后遗症

  

  因此,要辨别科技跟人文冲不冲突,首先就得从「满足什么需要」来判定。故如为满足「常态的需求」而发展出来的科技,便不与人文相冲突也。譬如医药、保健、教育等,皆是人间正常的需求。故从此而发展出来的科技,便是人类的福音也。

  

  其次,除了能满足常态的需求外,也希望于制造使用科技产品后,没有明显的「后遗症」。事实上能够完全避免后遗症者,可说「没有啦」!因为这乃牵涉到中国所谓的「五行生克」:既有生,必有克;故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产品。

  

  但还必确认:这些后遗症完全在人类可接受的范围内,才能去研发、制造、使用。故以能满足常态的需求,又没有严重的后遗症者,便科技的发展不与人文相冲突也。

  

  科技与人文相冲突

  为满足病态的需求,而发展出来的科技

  虽能满足常态的需求,但有严重后遗症者

  …

《法云灌顶 安心立命于资讯时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禅悟密法 引言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