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面是二,后面是四。很多人数息数久了,会觉得厌烦。如数字数过了就丢掉,不将之累积下来,则当下只有一个数字,就不会觉得厌烦无聊。同样对未来的数字也不要去注意分别,如果能做到只注意当下的数字,就已超越时间。因为时间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是连续的,而时时刻刻注意在当下的数字,时间便不连续了。如在数的当下也不想到是我在数息,就能超越心物的差别(心指在数的我,物指被我用的方法,被我数的数字);能超越心物的差别,就能超越空间。因此专注于当下的数字,不起分别,就能超越时空,进入定境。在定境中数而不数,不数而数。
业障现形
众生从过去无始劫来造业无数,业在平时反不觉得它是障碍。譬如一个人常常抽烟喝酒,在平常反不觉得它是问题,但等真要戒烟酒时,才会觉得烟瘾酒瘾的逼迫顽强。因此,不用功的人还不觉得自己有业障,而真正用功上路的人,反会因业障的现形而产生身心的魔难。业障现形可分为二大类:一在身体方面,二在心理方面。身体方面首先会酸、痛、麻,某一部分特别感觉到闷胀,发热、刺痛,严重时像有针在刺,又像被蚂蚁蜜蜂螫咬一般的全身痛。一般人认为痛直觉就是病,而病就是要命,因此一痛就紧张。而中医却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身体某一部位会痛,便表示那部位气血不通,或通称气脉不通。以打坐言,若某部的气血全部不通,也不会痛,完全通也不痛。只有从不通到通的过程,因为要把那些障碍逼出来,在正邪交征之间反而会痛。换言之,痛是好事,平常不打坐还不知道那里不通,还痛不起来,现因为打坐,内气较足,故输往不通的部位,要将不通变通,所以反而会痛。因此,心理上要有承担,要从了解痛的原因而去接受它,痛是好事,而非平常所想的痛是生病,痛会要命。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病,只是病有严重与不严重的区别而已。严重的躺在床上,不能工作,必须看医生。而还能吃饭睡觉,自己就觉得很健康。但事实上都一样有病,只是病得较不严重而已。甚至这种病,一般的医生也检查不出来,但一打坐,那些病就慢慢显现出来,而有痛的觉受。所以要接纳它,然后是不管它,痛让它痛,而继续用方法。
观痛:如果数息数得好,痛就不是问题,但有时痛会愈来愈痛,痛到最后根本无法数息。如果已无法用方法,则可以采用观痛的方法,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看痛上面。观痛又可分为二大类:一为推远:一般人脚痛就以为是身体痛,而身体痛又变成心痛,于是整个人痛成一团。我们要确认痛是身体痛,是身体的脚痛,是脚踝痛。将痛框定在一点,将痛看成客观的对象。一般人对于痛,因想到那是我在痛,因此,便紧张恐惧,现在将它推远一点,只远远的看着它痛,使痛变成与我无关。
观痛的第二类是拉近:痛时仔细的看清楚,一般人对于痛是厌恶的,故多采取排斥的态度。于是因想要排斥而排斥不了,想逃避而逃避不掉,反而更增加心里的痛苦。因此反过来,干脆仔细的去看是那一点痛,是如何的痛法,以直接面对痛的心态去观痛,甚至要如前所谈,认为痛是好事,而欢喜接受。
用观痛的方法,不论是推远或拉近,都可以使我们由痛苦而变成痛快。痛苦是因身体在痛而心里更觉得恐惧紧张,如果能从了解它而接受它,甚至用观的方法去看痛,反而会有一种痛快舒畅的感觉,身体虽仍然在痛,而心里却有超脱自在的感受。
浮躁、瞋暴:打坐时会有浮躁不安,甚至瞋怒暴动的心态。有时坐着脚虽不痛,但心里很想动,甚至觉得气很多,很想发泄,这时看到种种的人事,都觉得看不顺眼,瞋恨心特别重,这也是打坐碰到障碍,没办法疏通,不通所以不安,所以气愤暴动。很多禅修的人瞋恨心很重,不是因为禅坐而致瞋恨心变重,而是因为气血障碍所致,瞋怒的业障现前。因此,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碰到这种状况,先要了解是气血不通所引起的病变,要能安忍,继续用功。人都希望在顺境中修行,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碰到逆境,因此能在逆境下继续用功才是可贵的。总之,酸、痛、麻,浮躁不安、瞋怒暴动都要捱得过。
昏沉无记:很多人打坐最初散乱得很厉害,妄想很多,接着慢慢又变成昏沉,严重时,甚至自己根本不知道是在昏沉中。这种昏沉也是因为气血不通,气上不到头部所产生的重昏沉,而不是因为睡眠不足或工作太累所造成的。这时唯一的方法,就是继续打坐,只要坐到气足了就会慢慢疏通。所以上坐之初,会稍清醒,然后昏沉,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清醒了。因此在昏沉的时间内,即使用不上方法,还是要继续打坐,必须要熬过昏沉的盲点,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打坐一天、二天之后还是昏沉,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对治:用刻意呼吸的方法,先尽可能吸满气,如一口气不能吸满,再吸第二口气。吸满后憋气一段时间,称为「持」。等憋不住了,再慢慢吐出。等吐到腹内压力减小后再快吐,称为「射」。如此吸满、憋持、慢吐、快射的刻意呼吸主要是为疏通气脉上的障碍,而早点恢复到清醒的状态。有些人昏沉兼散乱,迷迷糊糊中,又觉得如梦如幻,这也是气血不通的现象。
晃动震荡:晃动也是气血不顺所产生的现象,对某些人而言,那也是必经过程。然往往因动了以后会有舒服的感受,因此会造成错误的期待,而变成自我暗示的晃动,如此则将持续而不停止。但如果是自然的反应,则动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穏定的。在产生晃动的当下,最好用意识来控制使不动或小动。最好在动的当下能保持数息的方法,避免因身动而使心散乱,即使在身动时也要心不动。
幻视幻听:打坐时有些人会有身体变租、变细、变高等幻觉,甚至还有幻听发生,听见很多杂音,甚至是有意义的声音,也会看到很多不同的境界、景观、颜色。这些现象多是身体气血从不通到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幻觉,也是过去生的业障种子,因为打坐而起现形,这些境界都是虚无缥缈的。因此在打坐时,要常保持警觉性,不要被这些境界带走,而产生贪、瞋、痴等妄想杂念。如果方法正确,心情放松,则身体所产生的任何反应都是正常的过程,无须在意。如果进而能了解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更能安心用方法了。
不以觉受定优劣
刚用功的人多半不稳,时好时壤。很多刚开始打坐的人,才觉得这支香坐得很好,呼吸很顺,妄想很少,心中法喜充满。但到下支香,便又可能腰酸背痛。刚开始用功时,每支香的差别很多,所以一支香坐得好,不须得意知足,在你觉得好的当下,心早已松散了。而坏的时候也不要气馁,重要的是,不要以觉受来判定自己的优劣。痛的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退步了,事实上痛反而是进步,因为气足才会痛,如果打坐而致身心变得浮躁不安、昏沉,那也是因为用功才把业障逼出来的。因此无论在昏沉、浮躁,在酸痛,或在自己觉得心已很静时,任何好或坏的觉受,都要放下不管,继续用功。
落实安定开朗
真正的进步要能落实在生活上,而不要只在蒲团上计较自己的境界,境界就像一场梦而已。打坐能使身体比较健康,健康经常是从捱痛中得到的。许多人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修行,如三天、五天、七天的打坐、念佛而致身体健康,这并不一定是佛、菩萨的加持,而是自己打坐气足的结果。因此能使身体健康,则表示自己已有进步。其次是心理的安定落实,现代很多人心理毛躁空虚,不能稳定,如果因为打坐而使心理上较安定笃实,则表示自己已有进步。再其次是性格的开通明朗,有些人个性闭塞,甚至非常粗鲁,如果打坐禅修一段时间后,性格因而改变,刚强者变柔软,或较弱者变坚强,闭塞者变得较开通,忧郁寡欢者变得较明朗,则表示自己已有进步。到最后是观念的统合,人大部分是生活在观念里,如果一个人悲观,则他的世界就是悲观的世界;如果观念刻薄,他就处在刻薄的世界里,所以打坐到最后是要改变我们的观念。佛法说众生「无始无明」,人就是活在很多错误的观念与狭隘的观念里而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禅修真正的进步是要使我们的观念更开通、更无碍。我们打坐,不要把得失放在蒲团上的感受去衡量,一支香坐得好,不代表身体就能变得健康,更不代表性格就能变得要开朗。而是经过踏实而长久的修行后,身体、心理、性格、观念的进步方会慢慢显现出来。因此一个人打坐是否进步,修行是否进步,自己应该比别人更清楚才是。
水到渠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正有信心的人,反而不急着看到成果,而没有信心的人则要马上兑现。现在很多人希望在修行上能很快有觉受、有体验、有果位。这样的人好象很用功,其实是没有信心,而没有信心的人最容易受到摧残。因此真正的信心是要种因,而不急求果。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安心用功,而不是急着看到一种虚妄的果。虚妄的果,很多时候是可用自我暗示来骗取的,而更可怕的是,招惹鬼神院欺瞒,他让你以为得道了,而不自觉地受到鬼神的摆布。
真用功后,必垢尽明现,就像镜子上有很多污垢,只要将污垢慢慢刮掉,光明一定显现出来,要努力的是去除污垢,而不必去等待光明。常言「水到渠成」,如果经常灌溉,自然形成水路,修行须从因修,而不是于果上计较。只要将心安在方法上,而有恒心有毅力的去用它,则成果不须等待就会自然而成。
《禅林风雨 3· 数息要略》全文阅读结束。